郭智涛;司徒红林;任黎萍
近年来,笔者以还尔明增视仪为主,配合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8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飞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跌打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有挫伤、扭伤等,伤处往往有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皮下出血、血肿、压痛和关节活动障碍,轻则 10天,重者如关节扭伤则需 1~ 2个月才可痊愈。祖国医学对跌打损伤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我科经多年实践,自制双柏膏用于跌打损伤的治疗,临床效果相当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新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面神经麻痹,即面瘫。中医学称为“口眼斜”。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0~ 50 岁较为多见,且无明显的季节性。病因病机多为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气机不利,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主症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如晨起患侧面部表情肌动作消失,眼裂增宽,额纹消失,口角歪向健侧,患侧不能做鼓腮、皱眉、吹哨等动作。近两年来我们采用三种针法(梅花针、毫针加灸、针)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卫平;樊凤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丹芪饮口服液是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自制制剂,主要成分为丹参、黄芪,通过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的升高白细胞作用,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等部分药效学研究,证明其有益气活血,升高白细胞及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作者:余玉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征。慢性咽炎属于祖国医学“喉痹”范畴。笔者用“中药雾化吸入剂“治疗慢性咽炎 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阎小雪;蒋连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死因之一,其致残率之高,不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本病的研究,试图从多方面探讨其发病机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 近年来,从基因水平研究神经功能通路,阐明高级脑功能,以及揭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过程的本质,成为本病研究的前沿课题。其中有关细胞凋亡和 c- fos基因表达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石学敏教授经过近 30年的艰辛探索,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用以防治脑血管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多层次研究证实,该针法可改变中风患者血液高粘滞状态;促进实验性脑梗塞大鼠缺血区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脑微血管的机能及能量代谢;调节 MCAo模型大鼠单胺类和氨基酸类递质异常;抑制 Ca2+细胞内流,对抗再灌注损伤等。本研究是在以上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多种生物化学方法对其针刺机制的进一步探讨。从细胞凋亡及 c- fos基因表达变化角度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机理,将有助于揭示该针法的分子调控机制,使针刺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王舒;石学敏;张春红;鲁斌;郑灏泳;李谈;张岭;刘庆忠;温庭益;董承超;杨增瑞;王旭慧;冯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神经性头痛即血管性偏头痛,国际上称(Migraine),属祖国医学的“头痛”、“头风”病范畴。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顽固性病症,它是由于长期焦虑、紧张、烦躁等因素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临床表现头痛不已,随情绪波动加重,病程持久,屡治不效。笔者临证宗“木郁达之”要旨,以越鞠丸加味治疗该证 42例,疗效尚佳。
作者:刘宝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糖尿病、冠心病血瘀证已被确认 [1,2],我们过去对心脑血管病血瘀证患者应用血液粘滞性及血脂定量分析,亦发现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血液呈“浓、粘、凝、聚”状态,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和病理基础,其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为血液粘度增高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印证了中医“老年多瘀”的病机理论 [3],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血瘀证,我们将本院 1997年~ 2000年内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糖尿病、老年冠心病、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3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宝林;倪雪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和中医药等。通过总结抗癌中药宁肺片治疗肺癌 34例的临床疗效,发现其抗癌作用与化疗相似,且没有明显毒副反应。因此建议对肺癌治疗应加用中医药,以取得佳疗效。
作者:史东升;李桂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呃逆,古称为“哕”,俗称“呃”,“打嗝”。现代医学称“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抽掣时喉间发出呃忒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证。轻者常可自愈,重者须经治疗获效。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采用刺络加隔姜灸的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临床 6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30例,女 38例,年龄小 19岁,大 62岁,病程短 2小时,长 4天。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灵活运用静脉中药制剂,配合针灸,必要时予以常规西药治疗中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住院病人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06例,男 58例,女 48例;年龄 60岁以上 64例, 60岁以下 42例,大 78岁,小 33岁;中经络 56例,中脏腑 21例,中风后遗症 29例。
作者:郭子强;高金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急性疾病。临床以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为主要表现。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均确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共 50例,住院 40例,门诊 10例,男 30例,女 20例,年龄大 58岁,小 18岁。本病大多数曾有感冒及扁桃体炎病史。 2 治疗方法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消渴病现代医学主要指糖尿病(DM),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医传统观点以肾虚、阴虚燥热为本,在此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了脾虚、肝虚、瘀血、痰湿等病机理论,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司福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笔者自 1994年 5月至 2000年 9月,应用猪苓汤联合罗红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3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28例进行比较,结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4例就诊时均诉尿道口瘙痒,尿道痒痛,少数有轻、中度尿频、尿急,部分患者尿道口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 64例均有不洁性交或性接触史,尿道分泌物涂片查淋球菌阴性, 100倍显微镜下每视野多形核白细胞 >5个,尿液快速淋球菌酶试验阴性,符合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标准。将 64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36例,男 27例,女 9例;年龄 20~ 56岁,平均 31岁;病程短 3天,长 16个月。对照组 28例,男 21例,女 7例;年龄 21~ 55岁,平均 32岁;病程短 4天,长 15个月。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高普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药物治疗肺癌 30例作为观察组,用单纯化疗药物治疗肺癌 30例作对照组,对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变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46.7%,对照组为 36.7%,差异不显著,而病变进展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的毒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艾迪注射液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同时能改善机体免疫状态,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卫京平;苑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导致急性尿潴留的原因很多,肛门部的手术为常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病人很痛苦,若处理不当,不仅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笔者将肛门部术后并发急性尿潴留的预防及其治疗体会加以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周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功血宁对假孕大鼠黄体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假孕大鼠为对象,采用放免方法检测功血宁大、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假孕大鼠在假孕第 4天(d4,余同)、 d6、 d9、 d11、 d13血清 P(孕酮)水平及 d9、 d13血清 LH(黄体生成激素)水平。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结果:功血宁大剂量组 d6、 d9时血清 P水平显著提高(P0.05),并能显著提高 d9血清 LH水平(P<0.05),子宫组织形态学观察有明显改变。结论:功血宁能够提高假孕大鼠血清 P水平,具有促进黄体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玲;哈孝贤;张远;屈彩芹;卫爱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Ⅱ型糖尿病患者有 40%~ 50%合并脂代谢异常,而血脂代谢异常是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文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病例选择 1997年 5月~ 2000年 5月,在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中,Ⅱ型糖尿病人 110例。糖尿病诊断参照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委员会发布的糖尿病及分型标准。本组患者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甲状腺功能正常。 2周来未用过利尿药、降脂药、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病程 2~ 25年,其中男 48例,年龄 43~ 75岁,平均 57.5岁;女 62例,年龄 39~ 71岁,平均 59.1岁。健康对照组为我院职工体检的人群,血压正常,空腹血糖 <6.1 mmol/L,心电图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男 20名,平均年龄 57.4岁,女 30名,平均年龄 53.4岁。 2 中医辨证参照有关文献将 1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燥热型 11例,兼血瘀证 4例;气阴两虚型 60例,兼血瘀证 42例;阴阳两虚型 39例,兼血瘀证 39例。
作者:宋家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 1995年我们开发了药效刮痧润滑剂配合刮痧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收到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药物组成与制备方法 1.1 方剂组成黄芪 15 g,丹参 15 g,桃仁 15 g,红花 10 g,白术 10 g,当归 10 g,大黄 10 g,威灵仙 15 g,苏木 10 g,牛膝 10 g,花生油 500 ml。 1.2 制备方法先将花生油置不锈钢锅中,然后依次加入中药材浸泡 5天。在火源上慢慢加热约 2小时,并用搅捧不断搅拌,以促进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扩散,待温度达到 150 ℃左右时,将锅离开火源,搅拌药材。待捞出饮片如当归或大黄掰开里面焦黄为止,油温降至约 50℃左右时,用 7层纱布过滤,滤出液装瓶备用即得。
作者:陈元成;张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我们应用高压氧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发现高压氧确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Ⅱ型糖尿病患者 70例,根据症状及化验检查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 36~ 52岁,男 36岁,女 34例,病程 1~ 2个月。随机分为 3组。 西药组:男 11例,女 9例,年龄 36~ 48岁,口服二甲双胍 500 mg Bid,连用 20天。 中西药组:男 10例,女 10例,年龄 38~ 52岁,在口服二甲双胍 500 mg Bid基础上加用金芪降糖片 10片 Tid治疗,连续 20天。
作者:刘洪;汪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