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跟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应用研究

杜晓扬;褚燕军;水庆付;徐荣成;徐刚;崔劲松

关键词:皮瓣, 软组织缺损, 足跟
摘要:目的探讨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4块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足跟软组织缺损14块皮瓣修复术后创面一期愈合12例,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末端部分坏死2例.结论根据各类皮瓣特点和足跟软组织缺损的大小选择皮瓣方能获得更好效果.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分离和扩增兔骨髓间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兔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生物学及培养方法,为组织工程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选用新西兰大白兔,于胫骨近端或股骨抽取骨髓,分离,扩增骨髓干细胞,原代培养后,将细胞按1:1比例传代培养,并用传1~5代细胞按1×104种植于96孔板内,绘制生长曲线,贴壁率,并加入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测其促进MSC的增殖情况.结果原代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传代至第5代仍保持干细胞形态特点,且生长曲线基本相同,bFGF可明显促进MSC的增殖,呈量效关系.结论应用本实验方法,可无创获取兔MSC,体外稳定扩增,生长速度快,表明兔MSC可作为骨/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李文革;徐莘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面罩给氧治疗腹部手术术后呃逆

    呃逆是外科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发生频繁的呃逆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增加创口疼痛,影响创面愈合.因此,对顽固的呃逆要及时处理,否则患者不安,不利病情的稳定与康复.对频繁呃逆的患者治疗一般用镇静或解痉药或针刺穴位,对一些患者疗效不明显.两年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为30例术后频繁呃逆患者运用面罩给氧得到及时的控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佩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更年期综合征妇女血清某些激素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血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55例更年期妇女和50例对照组血清FSH、LH、E2、T、T3、T4和BGP的含量.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血清FSH、LH、E2和T4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FSH、LH、E2和T4测定对更年期妇女有重要意义.

    作者:丛建华;刘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再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再生的影响.方法将9条杂种犬分为两组,胸10平面造成4~5 mm的脊髓缺损,实验组6条犬,将饱和状态下地塞米松组织液凝块植入脊髓缺损处.对照组3条犬,仅植入组织液凝块.术后对两组犬的行为学进行评分,并用摄像机记录.术后5个月心脏灌流固定,石腊包埋,切片.选用神经中丝抗体(anti-neurofiblament,NF)对桥接区组织内神经轴突进行标记,计算两组NF的阳性表达率.6号犬和9号犬桥接区组织同时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行为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1<P<0.05).实验组桥接区NF阳性表达率1%~5%(平均2.86%),对照组桥接区NF的阳性表达为0%.结论地塞米松局部应用对犬完全性脊髓横断伤的再生有促进作用.

    作者:高大柱;胡大勇;王伟;陈柯;胡闻;赵侠;秦慈南;胡礼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1例胆囊扭转诊治分析

    胆囊扭转临床上较为罕见,术前不容易被明确诊断.我院于1992~2002年共收治11例胆囊扭转,均于术中得到证实,其中术前误诊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兴国;王敬民;刘其春;徐义仁;杨柳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长期用铜仿膜(CU)和聚砜膜(PSU)透析患者外周血TGFβ1及MCP-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和PSU透析患者外周血TGFβ1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但PSU与CU透析组相比,外周血TGFβ1水平明显下降(P<0.05);MHD患者外周血MCP-1水平也有所增加,其中PSU透析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U与PSU透析组内TGFβ1与MCP-1水平之间均呈明显负相关(r=-0.5425与-0.4562,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MHD可增加外周血TGFβ1与MCP-1水平,透析膜类型对它们的影响有所不同.

    作者:吴永贵;周江华;林善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诺维本联合丝裂霉素、顺氯氨铂治疗肺部肿瘤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诺维本(NVB)联合丝裂霉素(MMC)、顺氯氨铂(PDD)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第1 d,8 d,15 d静注NVB 40 mg;并于第1 d静注MMC10 mg,第15 d静注PDD 60 mg;21 d为一疗程.以WHO(1981)统一评定标准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PR+CR)53.1%,其中初治59.1%,复治40.0%;鳞癌62.5%,腺癌52.6%,腺鳞癌40.0%,Ⅲa期66.7%,Ⅲb期66.7%,Ⅳ期35.7%.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结论NVB与MMC、PDD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治疗肺部肿瘤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晋华;陈春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异位妊娠83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如不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96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异位妊娠8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合肥市中市区2000~2002年度集居儿童检查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集居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方法进行常规体检,测量身高体重,查血色素,查视力,根据身长、体重、进行生长发育评价.结果身长在第50百分位之上的达53.5%~57.9%;儿童体重基本正常,在第50百分位左右;血色素正常儿童是98%,轻度贫血儿童是2%,无中度和重度贫血;检出疾病还有龋齿、视力不良、砂眼、肥胖等.结论依法抓好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做好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降低由于不良习惯引起的疾病.

    作者:吴又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DM组(23例)合并AMI和无DM的AMI组(40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DM组血糖11.1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6.0 mmol/L(P<0.05),肌酸激酶(CK)峰值645.7 IU/L明显低于对照组1 282.8 IU/L(P<0.05);DM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衰34.8%,对照组12.5%(P<0.05),病死率是对照组的2.6倍.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病情较重,病死率高.

    作者:徐迎春;柯道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和黄芪注射液等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哮喘缓解期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相同穴位交替选择药物,隔日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4例予常规治疗.并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和肺活量(VC)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96.87%和79.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χ2=10,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VC分别为(1.79±0.43)L和(2.91±0.64)L,P<0.05;FVC分别为(1.64±0.46)L和(2.09±0.62)L,P<0.05;FEV1分别为(0.92±0.70)L和(1.35±0.35)L,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不明显(P均<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哮喘缓解期联用乌体林斯、黄芪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穴位注射控制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余启梅;辛建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内皮素(ET-1)含量与肺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正常人28例为A组,选32例支气管哮喘急发期为B组和缓解期为C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内皮素、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结果B组C组患者血浆ET-1含量显著高于A组,与PaO2呈负相关,且与PaCO2呈正相关,均P<0.01.B组患者肺功能各参数明显低于A组和C组.结论血浆ET-1、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共同参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病理生理的调节作用,从而影响肺功能变化.

    作者:郝建;彭晓露;郑青荣;王伟;周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发热 浮肿 皮疹

    病史摘要患儿,男,9岁.因全身浮肿,乏力2个月,发热,皮疹1月于1999年1月13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个月即感乏力,眼睑及双下肢浮肿,继而全身浮肿,并时诉腹痛,以中上腹为主.当地曾以抗生素并驱虫药治疗,症状稍缓解.1月前反复低热,以午后明显.近两周走路踉跄易跌,蹲踞困难,全身浮肿不退,尤以双手、足背明显,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疹,下肢时感麻木.病中无咳嗽、气急、头痛、呕吐和关节疼痛等.按时预防接种,否认结核接触史.

    作者:龙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头孢呋新在5种输液中的配伍稳定性分析

    目的头孢呋新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方法在25℃下,头孢呋新分别与5种输液配伍后,观察0~24 h的外观、含量、pH值.结果6 h内各配伍液的外观均无变化,pH值均在头孢呋新的pH值范围之内,头孢呋新含量均在95%以上,24 h的配伍液pH值及头孢呋新的含量均变化不大,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颜色稍有变化外,其它均无变化.结论头孢呋新在25℃下,6 h内与5种输液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郭英芳;马哈巴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诊医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急诊医疗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一所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明程度,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对急诊医学及其发展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利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加速这一重要学科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拟对急诊医学的历史进行回顾,对急诊医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急诊医学的未来进行展望和探讨,以期宣传急诊医学,希望能对急诊医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程立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呼吸道感染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当今由于人口逐渐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呼吸道感染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不仅在分布上出现变迁,耐药性也在抗生素无限制应用的选择性压力下日趋上升.为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变迁及对抗生素耐药现状,本文将分离自2001年就诊于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的338株病原菌及对抗生素耐药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温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烧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烧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耐药菌谱、易感部位和预防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院2000至2001两年间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原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烧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21%.烧伤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3.33%,肺炎克雷伯氏菌占17.74%,大肠埃希氏菌占10.78%、阴沟肠杆菌占8.82%.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6.67%.易感部位依次是烧伤创面占81.73%,下呼吸道占12.50%,血液系统占2.88%和消化系统占0.96%.医院感染病原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结论烧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21%,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烧伤创面是主要的易感部位.应针对烧伤医院感染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医院感染.

    作者:何源沁;徐元宏;沈继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垂体腺瘤质地的术前影像学判断

    目的通过术前影像学特征判断垂体腺瘤的质地.方法分析183例患者,术前均行CT扫描及MRI检查,其中172例行经鼻-蝶窦入路,9例行经颅入路,2例行经鼻-蝶定向穿刺术.结果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垂体腺瘤,质地柔软164例,完全囊变6例,卒中2例,11例呈纤维化样硬韧.结论术前影像学特征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相对照,术前影像学可以判断瘤体的质地.

    作者:晁迎九;魏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支气管异物11例误诊分析

    目的归纳分析11例误诊的支气管异物诊治.方法通过纤支镜检查对支气管异物的取出.结果异物性质为鸡骨头2例,鱼刺2例,花生米1例,瓜子片2例,美术图钉1例,义齿1例,水草1例,扣子1例.结论支气管异物的误诊应予重视,支气管镜仍是诊治支气管异物的主要手段.

    作者:修林;徐叶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例肾上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6%(26/27).首检的检出率为88%(24/27).良恶性肿瘤的大小形态及边界有较明显的不同.肿瘤的内部回声与病理组织结构有关.结论超声是肾上腺肿瘤诊断的首选筛选方法.

    作者:王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