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四种术式疗效评价

孙芳林;张爱君;凌斌;孙敏文

关键词:腹腔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妇科手术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各种术式的特点和疗效,提供临床多种选择.方法经腹腔镜确诊的3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根据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程度等,镜下选择四种不同的术式:患侧附件切除术,囊肿剥除术,囊肿热浴术,氩气刀喷刷术.结果四种术式均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无中转开腹,无术时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应该成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的治疗方法,文中分析的四种术式均显示可行有效,并各有特点,可在术中根据情况选择.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1例低襻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经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明确诊断,采用输尿管复位术,同时切除下腔静脉后的输尿管段,治愈率达100%.结论本病可根据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的典型X线表现作出诊断;对低襻型患者,常需行输尿管复位术,同时切除下腔静脉后的输尿管段.

    作者:吴涛;王宝鑫;沈洪;章久武;吕向东;胡尚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变临床报告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类非传染性疾病[1].其慢性并发症累及多种组织器官,呼吸系统亦难幸免,现将本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34例糖尿病合并肺功能改变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崔维江;郁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连素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评价黄连素、FC(甲醛甲酚)、甲硝唑对根尖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40例病例,274颗牙齿,随机分成三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照.结果黄连素、FC、甲硝唑总有效率分别为96%、91%、88%.结论黄连素,在根管治疗中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刘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树突状细胞及其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体内抗原递呈能力强的细胞,比普通抗原呈递细胞强10~100余倍,它能在机体内外捕获抗原后,将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近年来,国际上对DC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将对DC的生物学特性、获得DC的方法、DC负载肿瘤抗原的途径、DC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春燕;张正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先天性膈疝为膈肌发育异常所致,临床并非罕见,发生率为活产婴儿的1/5000.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易于误诊,特别易于与新生儿窒息后综合征混淆[1].现结合文献报告2例如下.

    作者:王德志;杨海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评价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探讨MR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44例脊柱转移瘤病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均有明确原发癌史.使用西门子1.0 T超导MRI成像仪,行T1WI、T2WI矢状位及轴位T1WI扫描,必要时增强,加扫TiWI脂肪抑制序列.结果12例为单椎体转移,32例为多椎体转移,呈跳跃分布.44例中转移椎体总数91个,其中胸椎40个,腰椎26个,颈椎16个,骶椎9个.70个转移椎体后部及附件受累,17例椎旁有软组织肿块,10例脊髓受压.转移椎体呈长T1长T2或等T2信号改变,相邻椎间盘形态信号基本正常.结论脊柱转移癌MRI具有典型表现,MRI对脊柱转移瘤有肯定诊断价值,为佳影像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汪圣平;赵英明;曾飞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综合性ICU医院内肺炎58例细菌耐药分析

    目的分析ICU医院内肺炎(NP)菌群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探讨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总结ICU1998年2月~2003年2月NP的病原菌谱、耐药性及临床特征.结果58例NP感染菌159株中G-杆菌占64.78%、G+球菌占22.64%、真菌占12.58%;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40.08%),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0.0%),MRAS(耐甲氧西林金葡萄)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93.5%;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除嗜麦芽黄单胞菌外,G-杆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较敏感;产ESBL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MRSA对万古霉素皆有100%的敏感率.结论NP感染以G-杆菌为主,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为降低多重耐药菌和产ESBL菌的产生,对呼吸机的相关器械要严格消毒、定期更换,并严格控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

    作者:张长奇;周大勇;李增林;童立应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从1998年5月~2001年9月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全部患者都有腰痛和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及麻木.结果获得随访65例,随访时间长26个月,短6个月,平均13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治疗优良率为93.8%.结论小切口椎盘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具有适应证较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手术优良率高、后期并发症少、不损害脊柱稳定性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有效和可靠方法之一.

    作者:桂召柳;程添栋;王尚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晚期癌痛硬膜外皮下隧道置管镇痛术的护理

    目的取得对晚期癌硬膜外皮下隧道置管镇痛术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晚期癌痛患者实施硬膜外皮下隧道置管镇痛术.结果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疼痛完全缓解率达100%,无一例出现副作用.结论主要的护理,包括加强心理护理,置管前后的预防感染护理及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是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四种术式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各种术式的特点和疗效,提供临床多种选择.方法经腹腔镜确诊的34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根据年龄、生育要求、病变程度等,镜下选择四种不同的术式:患侧附件切除术,囊肿剥除术,囊肿热浴术,氩气刀喷刷术.结果四种术式均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无中转开腹,无术时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应该成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的治疗方法,文中分析的四种术式均显示可行有效,并各有特点,可在术中根据情况选择.

    作者:孙芳林;张爱君;凌斌;孙敏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酚妥拉明、氨茶碱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38例分析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氨茶碱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常规低流量吸氧及改善通气、控制呼吸道感染,合理应用利尿剂及强心剂,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治疗.治疗组38例加用酚妥拉明及氨茶碱.对照组38例仅用常规方案.经过5~10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3/38)60%,总有效率(35/38)92%;对照组:显效率(14/38)37%,总有效率(27/38)72%.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酚妥拉明、氨茶碱联合应用可作为慢性肺心病加重期辅助治疗.

    作者:王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3例心肌酶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63例确诊HIE的患儿于生后48小时内进行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测定并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IE组血清心肌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HIE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予以复方丹参或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与治疗前心肌酶活性比较,治疗后心肌酶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害多伴有心肌损害,心肌酶测定可客观地评价HIE,患儿心脏损害程度,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恒忠;叶雪波;邹贵全;孟祥清;王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安徽医学2003年第24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PF)是呼吸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因.COPD合并ARF病情复杂,支气管肺部感染,呼吸肌疲劳,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交错存在,治疗效果差.以往认为待患者呼吸微弱、神志不清甚至直到呼吸停止才行机械通气,延误了抢救时机,严重缺氧和酸中毒造成重要脏器严重损害,其结果是病死率高.近十多年来,由于高科技应用于该病的病理生理、呼吸机及其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效应研究,加之多年的临床实践,从以下方面对机械通气加以改进,可以在比较大的程度上使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发生改观.

    作者:李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由基损伤在精神病理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由基和抗氧化功能变化在精神病理中的意义.方法检测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40名对照者一氧化氮(P-NO)、过氧化脂质(P-LPO)、维生素E(P-VE)、维生素C(P-VC)以及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的含量或活性.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分裂症症状.结果患者组P-NO、p-LPO、E-LP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且与阳性量表(PS)分呈正相关;P-VC、p-VE、E-SO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与PS分呈负相关(VE除外).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自由基和抗氧化功能异常,自由基损伤可能在神经递质异常所引起的精神病理中起中介作用.

    作者:刘翔宇;储文革;周胜玉;王桂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伤风净喷鼻液治疗伤风感冒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伤风净喷鼻液治疗伤风感冒及伤风感冒引起的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伤风感冒患者,其中治疗组100例用伤风净喷鼻液治疗,对照组60例用滴鼻净治疗,均5天为一个疗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中痊愈49例(49%),显效25例(25%),有效14例(14%),无效12例(12%),痊显率74%,总有效88%.结论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伤风净喷鼻液对伤风感冒及伤风感冒引起的鼻炎等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疗效可靠,使用安全,携带方便.

    作者:陈国良;谢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管上皮生长因子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价值研究进展

    尽管化疗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死亡率高,主要是目前临床上对其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仍缺乏特异而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手段.血管生长是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基本需要,动物模型已显示,肿瘤生长到2~3 mm时,必须有新生血管产生来提供不断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许多生长因子能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刺激血管生长,其中血管上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血管生长的首要始动因子.近年来研究认为,VEGF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VEGF的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治中有重要价值,现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周家德;沙玉成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201Tl静息-再分布SPECT显像

    目的研究201Tl(铊)心肌灌注静息-再分布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9例患者,冠心病73例(分别为心肌梗死恢复期24例、心绞痛19例、胸闷30例)、其他16例(分别为原因不明的胸闷胸痛10例、心肌炎3例及心肌病3例).利用静息-再分布201Tl SPECT显像,分别于注射后10 min和180 min进行采集.结果89例受检者共801个心肌节段,在早期相(10 min)发现1~3级放射性分布减低区422个节段,而在延时相(180 min)发现1~3级共319个节段.其中,599个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减低区在延时像时无明显变化,164个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在延时相得到部分改善或填充(再分布),38个节段的放射性分布反较早期静息像减低(新出现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或评分等级)增加(反向再分布).结论201Tl静息-再分布显像不仅可用于评价心肌梗死后的存活心肌,还可用于心肌缺血的评价.鉴别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可根据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的程度及有否再分布现象.

    作者:刘学公;洪波;金晓毛;程义壮;姜徽;严激;徐健;张小玲;范西真;丁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小儿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急性中毒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毒鼠强)急性中毒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53例小儿急性中毒临床资料.结果小儿氟乙酸钠、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中毒起病急、病死率高.脏器损害以神经系统为主,主要表现为抽搐、脑电图癫痫样放电.出现中枢性高热者预后不良.结论早期采用以血灌、血透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德志;方元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泰素、顺铂经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

    目的观察并评价泰素加顺铂经腹腔和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接受泰素40 mg/m2静脉滴注+顺铂20~40 mg/m2腹腔注入,泰素40 mg/m2,每周一次,连用3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以上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全组患者PR4例,SD4例,总有效率50%.控制腹水的有效率达100%.结论泰素、顺铂经腹腔和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作者:王彬;惠锦林;吴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