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冬丽;方丽丽;司晓辉;王远菊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襄阳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年龄>65岁)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静脉麻醉并要求卧床休息等常规干预为对照组,每组41例.在术前1 d、术后2 d和术后7 d留取血液标本,检测病人的免疫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并发症和自理能力BI指数.结果 术后7 d和术后1月,观察组病人的Harris积分(68.8±12.7)和(90.7±8.3)明显优于对照组(56.4±11.6)和(71.6±12.4)(t=4.617,8.195;P=0.008,0.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为4例(占9.7%),较对照组12例(占29.3%)明显降低(χ2=2.144,P=0.031).术后7 d,观察组自理能力为(53.5±8.2),较对照组(44.3±7.4)明显升高(t=5.348,P=0.003).术后2 d和术后7 d,观察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两组病人在CD8+细胞比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和术后7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117.6±20.1)及(125.9±20.7)和IgA(130.6±15.3)及(146.9±13.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104.3±18.7)及(111.3± 19.2)和IgA(100.5±14.8)及(10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3.442和9.149,11.764;P=0.012,0.014和0.001,0.000).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硬膜外镇痛能够促进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庄正陵;丁俊辉;柳洪周;刘江涛;段俊虎;王永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与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BTN)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病人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WA组和手术组各68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6 h、24 h和72 h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静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常规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观察结节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与MWA组相比,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术后颈部不适、发热病人比率高(均P<0.05);术后6 h、24 h和72 h手术组体温、IL-8、hs-CRP、TNF-α、VAS水平均高于MWA组(均P<0.05);两组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甲状腺结节均未复发,而手术组病人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MWA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MWA组(P<0.05),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比率高于MWA组.结论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安全有效,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明显小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并保留了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具有优越性和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卫红;刘曙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找到信号检测切入点,探索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的报告数量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药品采购量数据相结合,计算不良反应报告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通用名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个数据库总体匹配度为86.39%,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57.78%,其中报告率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22.78%.结论 两个数据库匹配度较高;部分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找出存在风险的企业及其生产的品种;可通过本方法快速、准确、经济的甄别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
作者:王芳;李永辉;郭瑞锋;刘欣欣;张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初评药师由门诊药师组成,包括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低年资主管药师5人,药剂师5人;再点评药师由高年资药师组成,包括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9月份270份处方的双重点评模式点评结果,包括适宜性类型的处方分布、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及再点评组修正作用的总体情况、有修正作用处方的疾病分布.结果270份处方中,初评组、再点评组合理处方分别为0份(0.00%)、50份(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2,P<0.001).两组不合理处方的科室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7,P=0.976).再点评组完全认同初评结果的处方有199份(73.70%);修正初评处方71份(26.30%),修正用药指征不适宜为用药指征适宜且发现新问题的有14份;对初评结果进行修正涉及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22份(30.99%)、心血管疾病17份(23.94%).结论 门诊药师初评处方后,高年资药师再点评处方并反馈,形成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处方点评质量,促进药师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杨阳;余兴群;陈继亮;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病人2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肝素组),统计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4例(4.30%)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13.71%)(χ2=4.452,P=0.020);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AMI病人行PCI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抗凝疗效,并且还能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和抗栓疗效.
作者:穆金兴;陈要起;齐丽平;陈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老年病人(年龄≥65岁)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老年病人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3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5例,占92.77%.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多,占43.7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16.98%和12.89%.共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20例,占6.29%.真菌3例,占0.94%.不同病原菌耐药程度不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90%~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亦达38%~90%,仅替加环素耐药率为10.3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亦较严重.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率相对乐观,临床可选药物较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几乎均耐药,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及替加环素为敏感.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更好地控制疾病和防止产生耐药菌.
作者:褚月娇;周楚铭;韩莹莹;刘丹;万小旭;王佳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病人蛋白酶原Ⅰ、Ⅱ检测结果对肾功能减退程度评估的价值.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慢性肾脏病病人,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分四组;对照组选取84例健康者.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各组样本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肌酐(SCr)水平,做对比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病各组病人的PGⅠ水平(μg/L)(251.62±96.36、308.58±101.89、379.54±117.09、401.59±115.42)、PGⅡ水平(μg/L)(25.85±16.17、25.81±15.79、23.52±15.04、31.31±21.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程度的增加,PGⅠ的水平逐渐增高,PGⅠ与SCr呈明显正相关性(r=0.6180,P<0.05);CKD各组之间PG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Ⅱ与SCr呈正相关性(r=0.2051,P>0.05).结论 胃功能指标PGⅠ、PGⅡ的检测结果有助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监测和评价,特别是在肾功能损伤的早期阶段.
作者:周萍;焦瑞宝;章文;潘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7、5.667、4.708、6.660、5.686、12.062、6.793、7.323、4.850、12.617、5.251、6.178、4.850、4.521、7.446、4.377,均P<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娟;陈宏;门剑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0年至2016年8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相关文献.结果 共筛选文献948篇,发表于253种期刊;近5年共发表PBL研究论文643篇;其中69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共656篇文章成为引证文献,引用频次超10次的共计103篇,高被引用频次为106次;共有391篇受基金资助,且受资助数量逐年增加;研究核心群体主要集中在我国高校及其附属医院.结论 PBL已广泛涉及基础、专业、人文课程及临床见习教学,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作者:张珍连;李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不同程度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通过测定外周血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探讨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能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根据毛细支气管炎危重度评分选取中度(A组)及重度(B组)各3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婴幼儿12例(C组)作为健康组,A、B每组再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12例,分别给予高渗盐水(3%氯化钠)、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d4记录各患儿危重度评分,采血检测IL-4、IFN-γ、Treg,并与C组比较.结果 A组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组治疗后d4患儿临床危重度评分为(3.4±1.4)分,较治疗前(6.1±1.1)分明显下降,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治疗后外周血IL-4水平为(18.45±1.84)μg/L、IFN-γ水平为(7.65±0.60)ng/L、Treg比例为(10.00±0.86)%较其余两组恢复更快(P<0.05);B组患儿各指标在治疗后有改善,但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中度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症状改善更加明显,外周血IL-4、IFN-γ、Treg恢复更快,提示高渗盐水雾化治疗效果优于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布地奈德及异丙托溴铵相比无明显优势.
作者:王雪松;潘家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36(IL-3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住院的45例确诊为MPP患儿作为MPP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19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支原体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支原体DNA阳性及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IL-4、IL-17、IL-36、INF-γ的含量及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IL-4、IL-17、IL-36及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为:[(723±263)、(398±218)、(413±291)、(3144±1932)]ng/L;而对照组为:[(481±198)、(212±39)、(302±87)、(1632±917)]ng/L,可见MPP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均P<0.05),在恢复期下降,且大叶性肺炎,>3岁年龄组MPP患儿这四个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MPP发生发展与IL-4、IL-17、IL-36及INF-γ密切相关,故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指导MPP的临床治疗.
作者:潘莉;朱敏;邰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抗磷脂综合征(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以持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为特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常伴发其他疾病,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的存在或缺失可能会改变临床或血清学APS表达.除了经典的表现外,SLE相关的APS的临床表现还多见于关节痛、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癫痫、肾小球血栓和心肌梗死.SLE和APS/APL病人的管理应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精确分层.SLE合并APS/aPL预后较差,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佳预防性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静;林彤彤;蔡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对血气指标、内皮素-1(ET-1)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组、左氧氟沙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祛痰、止咳吸氧、解痉等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ET-1.结果 治疗后,莫西沙星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ET-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3.679、4.912、3.831、6.357、6.775、1.079,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2.184、4.074,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左氧氟沙星组(t值分别为:4.275、3.679、3.909、3.923,P<0.05).莫西沙星组病人的显效率80%、有效率16%,左氧氟沙星组显效率60%、有效率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病人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能更加显著的改善病人的血气指标水平及降低CRP、TNF-α、IL-6、IL-8、ET-1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金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左心室应变率(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226例老年受试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左心室应变率检测,根据试验结果及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血糖管理指南,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糖调节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调节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心尖部、中间段及基底段的舒张早期大应变率(SRe)及舒张晚期大应变率(SRa)显著降低,基底段的收缩期大应变率(SRs)显著升高,新诊断糖尿病组心尖部及中间段的SR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 h血糖水平与心尖部、中间段及基底段SRe(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0.414及-0.306,均P<0.001)和SRa(相关系数分别为-0.347、-0.457及-0.312,均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SRs(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0.385及0.262,均P<0.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h血糖是影响心尖部、中间段、基底段SRe、SRa及SRs的主要因素.结论 糖调节受损者已经存在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下降.
作者:李超民;罗薇;王莉萍;刘薇;拓步雄;李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运用效果观察.方法 将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足跟痛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为观察组,而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5.0%和53.3%,对照组分别为86.7%和36.7%,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7.852,P<0.05).分别采用视觉模拟法(VAS)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VAS和Marylan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棍棒按摩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疗效优于局部封闭和针灸治疗.
作者:左惠荣;李翠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荧光素钠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和武汉艾格眼科医院63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45~<65岁)、有既往史2个指标/变量均为中重度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3.95和5.23.结论 病人的年龄和既往史是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此类病人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时要做好用药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沈汉斌;王波;王笑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过氧化氢(H2 O2)构建体外人肝癌细胞BEL7402氧化应激模型的佳作用浓度及时间.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法检测以10、100和1000μmol/L的H2 O2处理0、2、4、6、8、10、12和24 h后BEL7402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双氢罗丹明123(DHR123)探针法、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以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 h后,其存活率为(43.44±5.74)%,与10μmol/L H2O2处理组(92.77±5.51)%相比,细胞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含量结果显示100μmol/L H2O2处理BEL7402细胞40 min时其体内的ROS含量达到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00μmol/L H2O2组OTM值升高(P<0.05),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和GSH-Px活性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 100μmol/L H2O2、预处理4 h,可成功构建BEL7402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模型,可为通过氧化应激机制抗肝病新药的研发奠定基础.
作者:文丽梅;卢帅;吕国栋;李亚芬;郑璇;田春艳;赵军;王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抑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子宫内膜癌HEC-1A细胞,分为siRNA-FAK组、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FAK基因表达,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检测分别采用MTT法和Transwell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FAK、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ol 3 kinase,PI3K)、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Akt,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phosphorylation-mammalian rapamycin,p-mTOR)蛋白表达.结果 siRNA-FAK组细胞中FAK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0.15)、(0.26±0.08),均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2.06±0.18)、(0.62±0.11)]和空白对照组[(2.11±0.20)、(0.6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FAK组24 h、48 h、72 h、96 h时细胞吸光度A值均低于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NA-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FAK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siRNA-FAK组细胞中FAK、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Akt和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FAK基因表达可抑制HEC-1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有关.
作者:贾冬丽;方丽丽;司晓辉;王远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肝功能障碍时胆管或胰腺癌病人应用吉西他滨治疗的剂量标准.方法 20112015年间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胆管或胰腺癌成人病人15例,分为3组,根据其肝功能损伤程度(轻、中、重),依血清胆红素和肝脏转氨酶进行评价.吉西他滨按800或1000 mg/m2静脉用药1周1次共3周,间隔1周后进行下一周期治疗,共用药4个周期.第一周期中评价病人的不良事件,吉西他滨药物动力学及其无效代谢物,确定佳初始剂量.结果 15例病人纳入研究.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6例,重度异常8例.15例病人均行胆管引流并接受吉西他滨治疗.1例中度肝功能障碍病人发生3级胆管炎,其接受剂量为1000 mg/m2.无其他病人发生严重的治疗相关事件.本组病人间吉西他滨的血浆浓度和氟尿嘧啶脱氧核苷的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轻或中度肝功能异常的胆管或胰腺癌病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初始剂量无需减量.
作者:张中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区经穴敷熨的方法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石家庄肾病医院行ADPKD治疗的68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340名病人,对照组病人施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肾区经穴敷熨的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的腹围从(87.34±5.67)cm增加到(92.47±6.97)cm,肾脏体积从(312.37±41.28)cm3增加到(330.17±37.84)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7±3.11)cm增大到(3.79±2.88)cm,观察组病人的腹围从(86.94±6.11)cm减少到(78.36±4.52)cm,肾脏体积从(313.52±43.36)cm3减小到(267.55±40.07)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8±3.20)cm降低到(2.12±1.21)cm,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不同时间点)=12.355,9.587,12.458,F(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18.557,15.664,21.563,F(处理因素与时间的交互作用)=14.587,9.632,15.321,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3,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肾区经穴敷熨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可以缩小ADPKD病人的腹围和肾体积,降低肾囊肿的体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寒;石伟;张茜英;贺艳光;刁平;杨启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