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卫红;刘曙艳
目的 分析江阴市某小学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水痘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3月6日至5月12日江阴市某小学暴发的水痘疫情及水痘事件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校共有1680名学生,第1例患儿出现于2016年3月8日,3月27日至4月2日出现第1次聚集性暴发;4月11日至4月15日出现第2次暴发高峰;4月19日至5月12日出现第3次聚集性暴发.所有患儿均有疱疹,53.26%的患儿有发热症状,44.57%的患儿有流涕症状,81.52%的患儿有咳嗽症状,57.61%的患儿食欲减退,所有患儿均无其他并发症.该校水痘疫苗接种率为86.79%,曾接种疫苗儿童发病率为0.68%(10/1458);未接种疫苗儿童发病率为36.94%(8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29,P=0.000).结论未接种疫苗儿童是水痘易感人群;有效接种及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可以减少儿童水痘疫情的暴发,学校应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普及水痘防控相关知识,减少水痘疫情的发生.
作者:蒋新;束方燕;姚建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的建立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初评药师由门诊药师组成,包括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低年资主管药师5人,药剂师5人;再点评药师由高年资药师组成,包括主任药师1人、副主任药师1人、高年资主管药师2人;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9月份270份处方的双重点评模式点评结果,包括适宜性类型的处方分布、不合理处方的科室分布及再点评组修正作用的总体情况、有修正作用处方的疾病分布.结果270份处方中,初评组、再点评组合理处方分别为0份(0.00%)、50份(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2,P<0.001).两组不合理处方的科室总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7,P=0.976).再点评组完全认同初评结果的处方有199份(73.70%);修正初评处方71份(26.30%),修正用药指征不适宜为用药指征适宜且发现新问题的有14份;对初评结果进行修正涉及的疾病主要为糖尿病22份(30.99%)、心血管疾病17份(23.94%).结论 门诊药师初评处方后,高年资药师再点评处方并反馈,形成门诊处方双重点评模式;该模式能提高处方点评质量,促进药师更好地开展处方点评.
作者:叶根深;忻志鸣;杨阳;余兴群;陈继亮;王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左心室应变率(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226例老年受试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左心室应变率检测,根据试验结果及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血糖管理指南,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糖调节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调节受损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心尖部、中间段及基底段的舒张早期大应变率(SRe)及舒张晚期大应变率(SRa)显著降低,基底段的收缩期大应变率(SRs)显著升高,新诊断糖尿病组心尖部及中间段的SRs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 h血糖水平与心尖部、中间段及基底段SRe(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0.414及-0.306,均P<0.001)和SRa(相关系数分别为-0.347、-0.457及-0.312,均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SRs(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0.385及0.262,均P<0.001)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h血糖是影响心尖部、中间段、基底段SRe、SRa及SRs的主要因素.结论 糖调节受损者已经存在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下降.
作者:李超民;罗薇;王莉萍;刘薇;拓步雄;李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36(IL-3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住院的45例确诊为MPP患儿作为MPP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19例行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支原体的诊断主要依据痰支原体DNA阳性及血清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的IL-4、IL-17、IL-36、INF-γ的含量及变化.结果 MPP组血清IL-4、IL-17、IL-36及INF-γ水平在急性期为:[(723±263)、(398±218)、(413±291)、(3144±1932)]ng/L;而对照组为:[(481±198)、(212±39)、(302±87)、(1632±917)]ng/L,可见MPP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均P<0.05),在恢复期下降,且大叶性肺炎,>3岁年龄组MPP患儿这四个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MPP发生发展与IL-4、IL-17、IL-36及INF-γ密切相关,故检测这些细胞因子对病情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指导MPP的临床治疗.
作者:潘莉;朱敏;邰建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筋骨草胶囊特征图谱鉴别的方法,完善筋骨草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为流动相A,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结果 在供试品特征图谱中选定的3个特征峰中,与木犀草素参照物峰1(S),计算出的峰2、3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1.218(峰2)、1.794(峰3).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操作方便,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聂万松;汪艳;占晓敏;王云龙;窦玮;汪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核素甲状腺显像在131 I治疗甲状腺两叶不均等Graves病病人中的应用,为临床Graves病的131 I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首次接受131 I治疗的Graves病病人194例.131 I治疗前均行甲状腺核素显像,勾画甲状腺两叶ROI(region of interest),分别记录两叶放射性计数,根据两叶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值绝对值分为两组:A组为比值差值≥20%,共40例;B组为差值<5%,共154例.参照131 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又分为:治愈组(完全缓解和甲减)和未愈组(部分缓解、无效和复发).结果 (1)A、B组病人治愈率分别为75.00%、89.61%,两组治愈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5);(2)40例Graves病病人中甲状腺两叶长轴比值、短轴比值及面积比值的差值与放射性计数比值的差值均无相关性(均P>0.05);(3)A、B两组病人的治疗剂量分别为(474.00±310.80)MBq、(393.68±306.73)MB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中未愈组和治愈组与B组未愈组和治愈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131I治疗甲状腺两叶大小不均等Graves病的效果明确,但较均等增大病人的重复治疗机率增大,可适当增加131 I治疗计划量;(2)甲状腺的长轴、短轴及面积等指标不能替代放射性计数来评估Graves病病人甲状腺两叶的不均等性.
作者:李飞;张敬苗;张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肾区经穴敷熨的方法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石家庄肾病医院行ADPKD治疗的680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340名病人,对照组病人施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肾区经穴敷熨的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的腹围从(87.34±5.67)cm增加到(92.47±6.97)cm,肾脏体积从(312.37±41.28)cm3增加到(330.17±37.84)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7±3.11)cm增大到(3.79±2.88)cm,观察组病人的腹围从(86.94±6.11)cm减少到(78.36±4.52)cm,肾脏体积从(313.52±43.36)cm3减小到(267.55±40.07)cm3,囊肿平均直径从(3.68±3.20)cm降低到(2.12±1.21)cm,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不同时间点)=12.355,9.587,12.458,F(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18.557,15.664,21.563,F(处理因素与时间的交互作用)=14.587,9.632,15.321,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53,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肾区经穴敷熨联合常规对症治疗,可以缩小ADPKD病人的腹围和肾体积,降低肾囊肿的体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春寒;石伟;张茜英;贺艳光;刁平;杨启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抗磷脂综合征(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以持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为特征,以动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PS常伴发其他疾病,常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SLE的存在或缺失可能会改变临床或血清学APS表达.除了经典的表现外,SLE相关的APS的临床表现还多见于关节痛、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网状青斑、癫痫、肾小球血栓和心肌梗死.SLE和APS/APL病人的管理应包括血管风险因素精确分层.SLE合并APS/aPL预后较差,因此亟需新的治疗方法.未来的目标是通过早期诊断和佳预防性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张静;林彤彤;蔡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乳头内陷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20142017年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乳头内陷16例.观察组10例彻底松解乳头下引起乳头内陷的纤维束和条索带,松解乳头基底部,设计位于乳晕内外侧以乳头根部为蒂的顶点不超过乳晕边缘两菱形真皮脂肪瓣,上提乳头,将该瓣下拉填充于乳头基底部,双重荷包缝合固定.对照组6例只采用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矫正乳头内陷.结果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矫正术10例乳头内陷病人随访半年,乳头在乳晕平面以上≥10 mm.对照组6例病人乳头在乳晕平面以上5~10 mm,其中有2例病人双侧乳头部分回缩.结论 乳晕去表皮真皮脂肪瓣充填加荷包缝合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疤痕小等优点,是临床上较为实用的一种方法.
作者:秦芹;姚广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神经科较常见疾病,但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一直以来未受到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针对临床中疑似SCD病人,借助相关辅助检查做出早期诊断,使病人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治疗,进而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从实验室检测、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三个方面对SCD做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作者:刘玉红;傅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2%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1月至2017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阑尾炎180例,区组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以2%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围绕切口,对照组90例以0.5% 聚维酮碘溶液浸洗切口,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率、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有10例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1.11%,治疗组术后有3例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3%(χ2=4.063,P<0.05);治疗组病人的伤口拆线时间(t=6.499)以及住院时间(t=4.34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人数为74例,满意率为82.22%,治疗组满意人数为83例,满意率为92.22%(χ2=4.038,P<0.05).结论 阑尾炎切除术中使用2%聚维酮碘凡士林纱布,能显著降低阑尾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病人病情康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胜;杜江;任海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并了解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探讨AnuA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65例SLE住院病人病历资料,其中AnuA阳性者96例,分析其主要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特征,并与69例同期住院的AnuA阴性病人比较.结果 AnuA阳性病人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率高,更易出现C3及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阳性率较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7、5.667、4.708、6.660、5.686、12.062、6.793、7.323、4.850、12.617、5.251、6.178、4.850、4.521、7.446、4.377,均P<0.05),两组SLEDA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病人在抗核糖体P蛋白、抗心磷脂抗体、雷诺现象、心包炎、胸膜炎、脱发、神经系统损害、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A与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高阳性率、C3下降、C4下降、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关节炎、肾损害、浆膜炎、光敏感、血小板减少相关,AnuA与SLE活动性相关,AnuA在SLE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成娟;陈宏;门剑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遵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研究组病人给予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分娩结局(妊娠终止、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母婴结局(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以及预后效果,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刺激激素(T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脂联素(ADPN)]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后研究组病人妊娠终止率(5.15%比22.68%)、剖宫产率(6.19%比26.80%)、产后出血率(10.31%比35.05%)、宫缩乏力率(9.28%比36.08%)、胎儿窘迫率(11.34%比34.02%)及新生儿窒息率(10.31%比31.96%)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χ2值依次=12.43、14.97、16.93、19.87、14.23、13.64,均P<0.001),自然分娩率68(70.10%)、总有效率93(95.88%)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30(30.93%)、71(73.20%)](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病人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G和ADPN)和SSRS评分高于治疗前,而TSH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病人生化指标(FT3、FT4、hCG和ADPN)和SSRS评分升高,而TSH降低(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生化指标以及预后.
作者:孙亚玲;辛春;郭明;袁志英;刘志红;陈翠平;周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济川煎加减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济川煎加减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生物反馈疗法,经治疗12周后比较各组病人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Glazer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大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临床证候积分(5.13±1.35)小于对照组(8.42±2.04)(P<0.05);观察组病人焦虑的评分(35.13±5.53)小于对照组(48.77±5.20)(P<0.05);在盆底表面肌电情况方面,在改善前基线、快速收缩、后基线方面,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济川煎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单纯用生物反馈治疗.
作者:冯福明;李椿莹;付军;曾鸿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体位改变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需置入PICC导管的70例病人,在X线透视下置管,置管过程中观察当病人由置管体位即平卧手臂外展90°(体位1)转变成平卧手臂内收于躯体侧(体位2)、由体位1转变成体位3(病人直立手臂内收于躯体侧)时导管尖端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并探讨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等自变量对尖端移动总幅度的影响.结果 体位1到体位2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1.59±0.58)cm,体位1到体位3转变时导管尖端平均向右心房方向移动(3.02±0.87)cm.性别、置管静脉、置管手臂、对导管移动幅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改变是导管尖端位移的重要影响因素.PICC初尖端位置的确定、置管后X线定位报告、带管病人的健康教育都应将此因素考虑其中.
作者:马玉娟;李秀川;郑海燕;白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与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BTN)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结节病人1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WA组和手术组各68例.比较两组病人基线资料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1 d、术后6 h、24 h和72 h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静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行常规超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观察结节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组与MWA组相比,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术后颈部不适、发热病人比率高(均P<0.05);术后6 h、24 h和72 h手术组体温、IL-8、hs-CRP、TNF-α、VAS水平均高于MWA组(均P<0.05);两组病人术后3、6个月随访,甲状腺结节均未复发,而手术组病人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MWA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MWA组(P<0.05),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比率高于MWA组.结论 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人安全有效,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明显小于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并保留了甲状腺的生理功能,具有优越性和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卫红;刘曙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对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病人氧合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通气组(潮气量VT=10 mL/kg,呼气末正压PEEP=0)或保护性肺通气组(VT=6 mL/kg,PEEP=5 cmH2 O,每30分予手法肺复张1次).记录术中主要的通气参数,并间隔1 h行动脉血气分析.分别采集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前、术后6 h和术后24 h采集病人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的IL-6、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规通气组相比,保护性肺通气组动脉血CO2水平明显升高[(34±5.6)mmHg比(39±5.4)mmHg,P<0.001],但动脉血氧分压和气道峰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24.6)mmHg比(185±31.5)mmHg,P=0.34;(25±3.2)cmH2 O比(23±4.5)cmH2 O,P=0.052].手术后血浆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通气组相比,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并不能减轻俯卧位脊柱外科手术病人的全身炎性反应或者改善病人的氧合功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但与术式或体位具有相关性.
作者:肖鹏;姚立群;官永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运用戴明循环(PDCA)解决中药制剂质量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调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现状,并以产能、成品报废数量和不合格数量为评价指标,运用PDCA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检查效果并总结.结果 改进措施对提升中药制剂产能和减少成品报废量有效,但对减少不合格制剂的效果有限.结论 应用PDCA可提高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管理水平.
作者:杨盼鑫;黄文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各种外伤常常导致体表软组织缺损,如何得到大限度的生理性修复,给临床医生带来巨大挑战.螺旋桨穿支皮瓣可以选择不同穿支血管,克服了传统的皮瓣只有一个穿支可选的缺点;可以一次修复多个复杂程度的软组织缺损创面,有更好的美容效果和供区瘢痕隐蔽的优势.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穿支血管技术日益成熟,必将为螺旋桨皮瓣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前景.本研究就螺旋桨皮瓣的概念、分类、设计等相关基础与临床应用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赵遵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伐他汀钙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46例.按照治疗及随访期间是否服用阿伐他汀钙,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阿伐他汀钙,20 mg/d.对病人进行治疗随访,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半年后两组病人的血脂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内膜斑块的面积.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半年后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治疗组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1.2±0.2、3.8±0.4、2.4±0.3)mmol/L]低于对照组[(1.4±0.2、4.7±0.4、3.0±0.3)mmol/L],HDL[(1.4±0.3)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面积[(1.3±0.2)mm、(22.1±9.0)mm2]与对照组[(1.5±0.5)mm、(26.2±10.0)mm2]比较均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伐他汀钙能有效的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脂水平,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作者:窦振华;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