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门翔;党强;段秋立;郑大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树突状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门诊复查的60例COPD稳定期(SCOPD)患者和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基本相匹配.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DC亚群、测定肺功能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DC亚群与A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AE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值比较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组>GOLDⅡ组>GOLDⅢ ~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及S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值、mDCs、pDCs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123+、CD11+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患者的CRP、ESR、WBC值及mDCs、pDCs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发现GOLDⅠ组GOLDⅡ组>GOLDⅢ ~Ⅳ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FEV1%值与mDCs、pDCs细胞比例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AECOPD患者的FEV1%值与CD123+、CD11+细胞比例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DC细胞亚群水平显著的改变,并且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提示DC细胞亚群与患者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学习记忆障碍动物模型及行为学检测指标的评析

    学习记忆功能受损给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类新药研发过程中急需构建合适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以及精准的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实验者在选择实验模型和检测指标时存在困惑,该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几种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性实验,得出了一些收获与体会,以期对改善学习记忆的药物研发有所帮助.

    作者:罗燕;陈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中西药、针刺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活血、舒经活络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在缓解、延缓卒中后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尤敏;吴兆梅;程胜娟;王伟;朱晓玲;李立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与常规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10年以上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60例T2DM(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TMZ(20 mg,3次/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MWD和LVEF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BNP、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FBG和HbA1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糖代谢,疗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培培;黄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假手术组(S组)、糖尿病脓毒症组(DS组)、糖尿病脓毒症UTI预处理组(U组).另随机抽取同批次大鼠10只,作C组空白对照.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U组于CLP前1 h予尾静脉注射UTI 100 kU·kg-1.S组拉出盲肠至腹外放置1 min.于CLP术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情况,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M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DS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UMA、IL-18、TNF-α、MDA、HIF-1α水平增高,Ccr和SOD活性降低(均P<0.05).DS组相比,U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减轻,UMA、IL-18、TNF-α、MDA含量、HIF-1α水平降低,Ccr和SOD活性增高(均P<0.05).结论 UTI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缺氧情况有关.

    作者:曹玥;陈虎;陈凯;陈畅;张宗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门诊复查的60例COPD稳定期(SCOPD)患者和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基本相匹配.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DC亚群、测定肺功能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DC亚群与A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AE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值比较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组>GOLDⅡ组>GOLDⅢ ~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及S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值、mDCs、pDCs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123+、CD11+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患者的CRP、ESR、WBC值及mDCs、pDCs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发现GOLDⅠ组GOLDⅡ组>GOLDⅢ ~Ⅳ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FEV1%值与mDCs、pDCs细胞比例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AECOPD患者的FEV1%值与CD123+、CD11+细胞比例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DC细胞亚群水平显著的改变,并且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提示DC细胞亚群与患者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作者:门翔;党强;段秋立;郑大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的比较与探讨

    目的 对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该品种的检验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比对新版《欧洲药典》(EP)、《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日本药局方》(JP)和《中国药典》2015版5部药典中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及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国内现行的4部质量标准,并进行评价.结果 5部现行版药典收载的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在检验项目上大体相同,但在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上有部分差异.结论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国内现行的4个质量标准的项目基本相似,为了更好地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建议统一标准.

    作者:汤慧;吴玉祥;张萍;阚家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QRS-T转角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干预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QRS-T转角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性纳入120例ACS患者,行急诊PCI手术开通罪犯血管,术后分为美托洛尔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另选取60名年龄相符,非冠心病(CHD)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前和术后额面QRS-T夹角情况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PCI术前额面QRS-T夹角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3.565,P=0.01).在急诊PCI后第3天可见美托洛尔组ACS患者额面QRS-T夹角明显回落(75.5±11.6)°vs(52.1±17.4)°,P<0.05.美托洛尔治疗与ACS患者急诊PCI术后额面QRS-T夹角改变(r=0.755,P=0.002)成正相关,而与MACE发生率(r=-0.543,P=0.009)存在负相关.ACS患者急诊PCI术后使用早期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后可以使MACE发生风险降低25%(P=0.009)、△额面QRS-T夹角(每增加1°)使MACE风险降低9%(P=0.011),而Gensini评分(每增加1分)使MACE发生风险升高45%(P=0.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早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可以促进额面QRS-T夹角水平回落.额面QRS-T夹角回落幅度与MACE的发生相关.

    作者:李华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白细胞介素-22及白细胞介素-24在子痫前期患者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意义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22(IL-22)以及白细胞介素-24(IL-24)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PE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例PE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将全部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重度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常规孕检并终顺利分娩的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ox-LDL、IL-22以及IL-24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血清ox-LDL与血清IL-22、IL-24的相关性,PE病情与ox-LDL、IL-22、IL-24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者分娩时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轻度组(P<0.01).重度组患者血清中ox-LDL、IL-22、IL-24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轻度组(P<0.01);轻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进一步统计学分析三组组间对比ox-LDL、IL-22、IL-24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ox-LDL与IL-22、IL-24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0

    作者:汪俊;王芳;史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超声结果 将其分为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端粒长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外周血端粒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李丹青;李淮玉;李静;张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及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P4503A4*18B(CYP3A4*18B)及3A5*3(CYP3A5*3)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检测CYP3A4、CYP3A5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受者Tac浓度.比较术后7、15、30 d不同基因型受者间Tac浓度/剂量(C0/D)的差异.结果 16例中,CYP3A4*18B、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分别是25%和75%.CYP3A5纯合突变型受者中,CYP3A4野生纯合型者的浓度剂量比高于CYP3A4突变型.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显著,可以考虑应用临床.

    作者:江佳;刘俊;汪琳;徐文科;汪魏平;栾家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脓毒性休克组(脓毒性休克组又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的RDW水平,同时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脉血乳酸(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患者R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入院后1、3、5、7、10 d的RDW升高(P<0.05).入院第1个24 h脓毒性休克组RDW与CRP、PCT、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成正相关性(r=0.836,0.683,0.589,0.727,0.311,P<0.05).RDW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联合可以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预测能力.结论 RDW水平升高对脓毒症具有预示作用,同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具有判断作用.

    作者:王国粉;杨肖蓉;任婵;苏瑜;王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膝关节镜手术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实效性.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两组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4、1.189,P>0.05);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持续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9、8.948、5.275,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在麻醉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BP及DBP在T2及T3时刻均较T0和T1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T2及T3下,两组SBP及DBP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01).结论 随着可视化技术在麻醉中推广应用,使得神经阻滞技术定位准确,麻醉完善,负影响小,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张昊;焦建宝;于青;杨永明;史晓林;袁伟东;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索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了显微外科修复术的14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0例.患者出院后开始试验,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指导和意见,延续护理组进行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手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手的运动功能和手的感觉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延续护理组的手功能分级、手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复杂性手外伤显微治疗患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各项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吴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转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1例诊疗过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诊疗过程.方法 收集1例由AA转化的MDS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45岁男性,6年前曾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为AA.治疗上首先给予雄激素等促进造血但效果不佳,4个月后加用环孢素,治疗1年后患者就诊,此时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WBC)较前已有所恢复,但由于血小板(PLT)一直无明显提升.为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在随后的2年多随访时间里,虽然该患者定期检测环孢素浓度并规范调整治疗,但WBC和PLT始终未见好转,Hb甚至有下降趋势,而患者网织红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逐渐升高.因此考虑患者的原发病可能已转化,故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骨髓中三系均存在病态造血,终患者诊断为MDS(AA继发).结论 对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佳的AA患者,尤其是重度AA患者,应积极监测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情况,若疾病转化则应尽早处理,有条件者也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避免其向其他克隆性疾病转化.同时,由于AA患者存在向MDS转化的风险,在做骨髓检查时可以通过MDS的流式细胞术(FCM)积分系统早期判断患者原发病是否已转化.

    作者:阮燕洁;张家奎;张翠;王会平;吴璨;许旋旋;张秋叶;翟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参与中枢神经损伤保护与修复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细胞对各种损伤刺激耐受差,损伤后神经修复困难.因此促进神经保护增强神经再生能力已成为神经治疗关键.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周期的重要通路,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过程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在神经损伤过程中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减少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修复.该文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损伤保护作用、修复机制及可能风险作一综述,探讨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治疗中枢神经疾病.

    作者:匡巍;余昌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监测的研究进展

    胃残余量监测常用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和监测胃排空,指导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速度及量,但近年来对监测胃残余量的临床意义说法各一.该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胃残余量可耐受的阈值、临床意义及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得出一些体会,以期对肠内营养患者降低并发症有所帮助.

    作者:丁瑜;侯惠如;李英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MFG-E8、Klotho蛋白表达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Klotho蛋白表达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86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MFG-E8、Klotho蛋白表达、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1)两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LDL-C(3.25±0.70)mmol·L-1、TG(1.70±0.99)mmol·L-1、TC(4.85±0.98)mmol·L-1均低于对照组(3.89±0.92)mmol·L-1、(2.45±1.05)mmol·L-1、(5.56±1.19)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Hs-CRP(4.12±0.94)mg·L-1、TNF-α(0.39±0.25)μg·L-1、IL-6(9.15±2.48)ng·L-1均低于对照组(8.52±2.31)mg·L-1、(0.68±0.34)μg·L-1、(14.32±2.95)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Klotho、MFG-E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Klotho蛋白表达水平(43.25±1.74)ng·L-1、MFG-E8蛋白表达水平(512.38±19.58)mg·L-1均高于对照组(34.85±1.87)ng·L-1、(325.47±12.9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93%(9/43)与对照组16.28%(7/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Klotho、MFG-E8蛋白表达、血清炎性因子及调节血脂水平,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文文;孙皇举;杨家豪;娄海奎;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多糖在治疗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且多糖对机体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使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同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慧娟;唐芳瑞;陈燕;舒青龙;曾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取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40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采取髓内针内固定14例(A组),第四、五掌骨克氏针外固定架12例(B组),钢板螺钉内固定14例(C组),比较3组内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个月颈干角、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髓内针固定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优于钢板固定及第4、5掌骨克氏针固定组.结论 髓内针固定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健;洪定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头孢硫脒对小儿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头孢硫脒对小儿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70例重症肝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保肝、利胆退黄、利尿等治疗,另给予观察组患儿头孢硫脒静脉滴注1周.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内炎症水平、治疗后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分布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医院内感染比例、病死率、合并感染病死率分别为28.57%、25.71%、40.00%,低于对照组57.14%、51.4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感染部位的分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以腹膜炎和呼吸道感染为主;(3)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38.96±3.76)、(34.58±3.17)ng·L-1,低于对照组(49.39±4.38)、(42.16±3.87)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为(8.97±0.59)×109 L-1、72.83% ±2.71%,低于对照组(10.99±0.68)×109 L-1、78.68% ±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比例为11.43%,略高于对照组5.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9,P=0.393).结论 头孢硫脒可降低小儿重症肝炎并发感染的比例,改善重症肝炎患儿预后,且不会明显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武明;谭静;彭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