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娟;唐芳瑞;陈燕;舒青龙;曾乐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功能储备指标吲哚菁绿(ICG)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源总活动度(PTA)、ICG 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实施人工肝置换治疗,为肝细胞的自身修复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作者:张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取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40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采取髓内针内固定14例(A组),第四、五掌骨克氏针外固定架12例(B组),钢板螺钉内固定14例(C组),比较3组内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个月颈干角、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髓内针固定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优于钢板固定及第4、5掌骨克氏针固定组.结论 髓内针固定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健;洪定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与常规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10年以上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60例T2DM(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TMZ(20 mg,3次/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MWD和LVEF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BNP、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FBG和HbA1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糖代谢,疗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培培;黄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联合宫颈Bishop评分对延期妊娠引产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孕龄287~293 d、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且符合自然分娩指征的初产妇115例,在缩宫素引产前测定其宫颈阴道分泌物中fFN含量并进行宫颈Bishop评分,观察应用缩宫素引产的效果.结果 115例延期妊娠的孕妇中,剔除引产未满72 h且尚未临产及因其他因素(如社会因素等)行剖宫产者11例,在符合研究条件的104例孕妇中,fFN检测阳性且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有49例,其中引产成功的有46例,引产失败的有3例,其引产成功率为93.88%,高于单独采用fFN检测阳性或宫颈Bishop评分>6分者的90.80%、75.76%.结论 宫颈Bishop评分和fFN检测均可以作为预测延期妊娠引产难易程度的评价指标,且fFN检测阳性与宫颈Bishop评分>6分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延期妊娠引产成功率,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崔晓聪;董素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脓毒性休克组(脓毒性休克组又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的RDW水平,同时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脉血乳酸(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患者R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入院后1、3、5、7、10 d的RDW升高(P<0.05).入院第1个24 h脓毒性休克组RDW与CRP、PCT、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成正相关性(r=0.836,0.683,0.589,0.727,0.311,P<0.05).RDW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联合可以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预测能力.结论 RDW水平升高对脓毒症具有预示作用,同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具有判断作用.
作者:王国粉;杨肖蓉;任婵;苏瑜;王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诊疗过程.方法 收集1例由AA转化的MDS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45岁男性,6年前曾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为AA.治疗上首先给予雄激素等促进造血但效果不佳,4个月后加用环孢素,治疗1年后患者就诊,此时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WBC)较前已有所恢复,但由于血小板(PLT)一直无明显提升.为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在随后的2年多随访时间里,虽然该患者定期检测环孢素浓度并规范调整治疗,但WBC和PLT始终未见好转,Hb甚至有下降趋势,而患者网织红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逐渐升高.因此考虑患者的原发病可能已转化,故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骨髓中三系均存在病态造血,终患者诊断为MDS(AA继发).结论 对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佳的AA患者,尤其是重度AA患者,应积极监测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情况,若疾病转化则应尽早处理,有条件者也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避免其向其他克隆性疾病转化.同时,由于AA患者存在向MDS转化的风险,在做骨髓检查时可以通过MDS的流式细胞术(FCM)积分系统早期判断患者原发病是否已转化.
作者:阮燕洁;张家奎;张翠;王会平;吴璨;许旋旋;张秋叶;翟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单一机构一定时间段内收治的男性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方法 整理收集2007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期间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男性乳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估计,对于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的因素有:年龄分层(P=0.017)、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6)、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P=0.002)、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P=0.003)以及肿瘤大小(P=0.025).年龄分层(P=0.027)、淋巴结转移情况(P=0.022)、ER表达情况(P=0.001)、PR表达情况(P=0.001)以及肿瘤直径大小(P=0.031)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分层(HR=0.197,95.0%置信区间:0.057~0.680,P=0.010)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相关.年龄分层(HR=0.191,95.0%置信区间:0.054~0.680,P=0.011)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HR=1.841,95.0%置信区间:0.638~5.308,P=0.049)是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影响因素.结论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差,在现阶段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早期检出率,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是促进其良好预后的一大措施.
作者:范东伟;姚昌洋;李煊赫;姚廷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枢神经细胞对各种损伤刺激耐受差,损伤后神经修复困难.因此促进神经保护增强神经再生能力已成为神经治疗关键.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周期的重要通路,在细胞增殖、生长、分化过程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在神经损伤过程中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减少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修复.该文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中枢神经损伤保护作用、修复机制及可能风险作一综述,探讨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作为靶点治疗中枢神经疾病.
作者:匡巍;余昌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中西药、针刺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活血、舒经活络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在缓解、延缓卒中后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尤敏;吴兆梅;程胜娟;王伟;朱晓玲;李立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是否相关.方法 选取急性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超声结果 将其分为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的端粒长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外周血端粒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端粒长度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李丹青;李淮玉;李静;张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4503A4*18B(CYP3A4*18B)及3A5*3(CYP3A5*3)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检测CYP3A4、CYP3A5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受者Tac浓度.比较术后7、15、30 d不同基因型受者间Tac浓度/剂量(C0/D)的差异.结果 16例中,CYP3A4*18B、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分别是25%和75%.CYP3A5纯合突变型受者中,CYP3A4野生纯合型者的浓度剂量比高于CYP3A4突变型.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显著,可以考虑应用临床.
作者:江佳;刘俊;汪琳;徐文科;汪魏平;栾家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致病菌类型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病原菌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结果 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2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革兰阳性菌占16.1%,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2株,占革兰阳性菌73.8%.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高,其次为黏质沙雷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呼吸内科共分离出病原菌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8%;革兰阳性菌占21.4%.结论 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ICU较呼吸内科所占比例更高.两者均呈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了解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光荣;王鹤定;毛宜虎;李梅轻;徐云;方树青;沈佳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4例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呑咽障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标准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表(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梁盛华;刘强;李婷妤;陈双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高血压专家门诊以及保健三科病房的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82例,年龄65~75岁.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41例和替米沙坦组(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的基础上,晨起口服40 mg替米沙坦,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NO升高,ET-1降低、MMP-9降低,ABI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NO升高,ET-1下降,ABI降低.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压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韩璐;宋舜尧;王梦楠;李蕾;唐勇;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Beclin1、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从而探讨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水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肝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肝癌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eclin1、LC3和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0%和50%,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3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LC3在肝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1),与mTOR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7,P>0.05).LC3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1).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SAg、AFP值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学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结论 Beclin1、LC3和mTOR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于海;刘清华;肖培伦;王健欣;张明;蒋吉英;李进;于丽;于树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一步扩张法与逐级扩张法建立微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肾结石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建立微通道时采用的是一步扩张法,对照组采用逐级扩张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价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结石一期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1).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1),但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相对于逐级扩张法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程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作者:程沅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药学服务能力、认知与需求,为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6年7—8月,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士18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药学服务能力平均得分为(9.87±1.27)分,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为(2.94±0.691)分.护士对药学服务持肯定态度.护士对药师服务的需求度较高.结论 必须加强护理相关药学服务教育,药师必须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药学服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技术也可以用于辅助护士药学服务,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
作者:谢敏;赵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药复方多糖在治疗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且多糖对机体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使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同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慧娟;唐芳瑞;陈燕;舒青龙;曾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实效性.方法 选择80例老年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两组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4、1.189,P>0.05);两组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的持续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9、8.948、5.275,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在麻醉各时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BP及DBP在T2及T3时刻均较T0和T1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T2及T3下,两组SBP及DBP比较,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01).结论 随着可视化技术在麻醉中推广应用,使得神经阻滞技术定位准确,麻醉完善,负影响小,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张昊;焦建宝;于青;杨永明;史晓林;袁伟东;张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唾液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其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33~36周早产儿41例,分为33~<34周、34~<35周、35~<36周、36~<37周四组,检测生后第1、3、7天唾液皮质醇水平以及病程中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四组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水平比较,第1天低于第3天和第7天(P<0.001),第3天低于第7天(P<0.001).(2)33~36周早产儿生后第7天唾液皮质醇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低度负相关性(r=-0.340,P<0.05).(3)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的变化水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水平有低度负相关性(r=-0.366,P<0.05).结论 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水平逐渐升高.早产儿的快速应答能力较弱,在一定范围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越大,对肾上腺皮质抑制作用越强,表现为皮质醇变化水平的降低.
作者:王晶晶;杨琍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