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eclin1、LC3和mTO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于海;刘清华;肖培伦;王健欣;张明;蒋吉英;李进;于丽;于树娜

关键词:Beclin1, LC3, 雷帕霉素靶蛋白, 肝癌, 免疫组化, 自噬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Beclin1、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从而探讨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水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肝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肝癌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eclin1、LC3和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0%和50%,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3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LC3在肝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1),与mTOR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7,P>0.05).LC3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1).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SAg、AFP值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学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结论 Beclin1、LC3和mTOR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脓毒性休克组(脓毒性休克组又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的RDW水平,同时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脉血乳酸(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患者RDW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入院后1、3、5、7、10 d的RDW升高(P<0.05).入院第1个24 h脓毒性休克组RDW与CRP、PCT、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成正相关性(r=0.836,0.683,0.589,0.727,0.311,P<0.05).RDW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联合可以提高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死亡预测能力.结论 RDW水平升高对脓毒症具有预示作用,同时对脓毒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具有判断作用.

    作者:王国粉;杨肖蓉;任婵;苏瑜;王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比伐芦定与肝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比伐芦定及普通肝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中国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单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建立一年期决策树及Markov长期外推药物经济学模型,模拟计算使用比伐芦定或普通肝素治疗患者的调整质量生命年(QLAYs)及治疗成本,对比伐芦定用于中国ACS患者行PCI抗凝治疗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组的治疗总成本分别为47089.56元和48766.33元,使用比伐芦定患者可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9.02,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方案的患者QALYs为8.74.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采用比伐芦定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效益(△E>0),同时还能降低治疗成本(△C<0),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6010.02元/QALYs,提示采用比伐芦定是必然会接受的优势治疗方案.一维敏感度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在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与使用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用于PCI抗凝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可替代传统抗凝方案用于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作者:吴玥;戎佩佩;李宪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新辅助化疗前和化疗后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乙醛脱氧酶1细胞表型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乙醛脱氢酶1(ALDH1)+细胞表型的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3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Ⅱa~Ⅲb期,取NAC前后乳腺癌灶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单染及双染技术检测并比较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ALDH1+、CD44+CD24-表型以及两者重叠表达的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NAC前患者乳腺癌组织中AL-DH1+/CD44+/CD24-表型的比例为7.2%,化疗后ALDH1+/CD44+/CD24-表型比例为2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7,P<0.001);化疗前CD44+/CD24-/ALDH1+表型的表达与肿瘤大小(χ2=5.889,P=0.015)、脉管癌栓(χ2=15.223,P<0.001)、HER-2(χ2=4.036,P=0.045)有显著相关性.NAC前表型为ALDH1+/CD44+/CD24-的患者NAC后有效率(81.8%)明显高于非ALDH1+/CD44+/CD24-表型的患者(45.4%)(χ2=5.748,P=0.017).结论 NAC可促进AL-DH1+/CD44+/CD24-的表型比例升高,ALDH1+/CD44+/CD24-的表型与化疗有效率相关,ALDH1+/CD44+/CD24-表型有可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临床指标.

    作者:马红艳;杨明月;徐延森;王平;李秀清;鞠英博;孙杰;杜文雅;张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取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40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采取髓内针内固定14例(A组),第四、五掌骨克氏针外固定架12例(B组),钢板螺钉内固定14例(C组),比较3组内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个月颈干角、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髓内针固定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优于钢板固定及第4、5掌骨克氏针固定组.结论 髓内针固定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健;洪定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临床病理因素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病理因素预测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阳性且继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02例,分析NSLN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102例患者中NSLN阳性42例,阴性6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LN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χ2=9.362,P=0.002)、阳性前哨淋巴结(SLN)数目(χ2=7.513,P=0.023)、阴性SLN数目(χ2=8.963,P=0.003)有关,SLN阳性数哑变量处理后分析显示:与仅1枚阳性淋巴结相比,SLN阳性数为2枚及3枚以上的患者其发生NSLN转移的风险分别增大2.625倍及3.65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肿瘤大小(P=0.020,OR=2.122)、阳性SLN数目(P=0.010,OR=1.660)是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阴性SLN数目(P=0.004,OR=0.733)是NSLN转移的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低转移风险的患者如原发肿瘤<2 cm,检出的阳性SLN数<2枚及阴性SLN数>1枚,配合术后全身系统性治疗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可考虑行保腋手术.

    作者:陈飞;施开德;裴静;王本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声带息肉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应用风险.方法 选取6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护理,即配合麻醉医师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术后给予保温、指导早期经口进食、术后采取合适体位,加强术后止痛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水平、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水平、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甘建玲;朱长龙;汪文晓;赵小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多糖在治疗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且多糖对机体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使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同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慧娟;唐芳瑞;陈燕;舒青龙;曾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以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以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57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流产2~3次36例,≥4次21例,同期,选取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Rps6kb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绒毛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Rps6kb1 mRNA、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4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miRNA-223-3p表达量高于2~3次和对照组,而Rps6kb1 mRNA、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低于2~3次和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VD为(23.3±6.1)个,远低于对照组的(41.6±5.3)个,≥4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VD低于2~3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表达量与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及MVD均呈负相关(r=-0.496、-0.638和-0.597,P<0.001),HIF-1αmRNA表达量与VEGF mRNA表达量和MVD均呈正相关(r=0.584、0.439,P<0.001);VEGF mRNA表达量与MVD呈正相关(r=0.600,P<0.001).结论 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Rps6kb1/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高玉霞;董学彩;王文翔;盛修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质膜Ca2+-ATPase和钙调节异常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钙离子(Ca2+)作为细胞内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在细胞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质膜Ca2+-ATPase(PMCA)是一种依赖ATP的驱动将细胞内的Ca2+排出胞外的钙泵.它的表达异常将会导致细胞内Ca2+平衡的紊乱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由于Ca2+和神经传递、肌肉收缩密切相关,早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很多学者逐渐发现钙信号在一些恶性肿瘤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增殖、迁移等.很多研究也发现了在各种恶性肿瘤中PMCA表达的改变,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同时,在一些恶性肿瘤细胞系中发现并证实了PMCA各种亚型的存在及其差异性的表达.一些研究者还在一些临床肿瘤标本中检测了PMCA各种亚型的表达水平,而且对其表达水平改变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在某些特异性的恶性肿瘤中PMCA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该文将对PMCA和钙调节异常在各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聂绪彪;徐靖宇;文国容;金海;庹必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后谵妄老年患者艾森克性格类型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与艾森克人格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EPQ)问卷调查对100例手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与100例术后未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E量表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N量表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内向型性格者发生术后谵妄者居多,且情绪稳定性差者发生术后谵妄者居多,说明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与患者性格类型具有相关性,生物心理因素等都是影响术后谵妄的原因.所以,对于术后谵妄老年患者除了给予镇痛、镇静等药物治疗外,实施心理干预也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袁灵;邓小利;吴文友;李荣;罗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3~36周早产儿唾液皮质醇在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唾液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其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33~36周早产儿41例,分为33~<34周、34~<35周、35~<36周、36~<37周四组,检测生后第1、3、7天唾液皮质醇水平以及病程中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四组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水平比较,第1天低于第3天和第7天(P<0.001),第3天低于第7天(P<0.001).(2)33~36周早产儿生后第7天唾液皮质醇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低度负相关性(r=-0.340,P<0.05).(3)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的变化水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水平有低度负相关性(r=-0.366,P<0.05).结论 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水平逐渐升高.早产儿的快速应答能力较弱,在一定范围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越大,对肾上腺皮质抑制作用越强,表现为皮质醇变化水平的降低.

    作者:王晶晶;杨琍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人附睾蛋白4在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其对复发的监测价值

    目的 分析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水平变化及其对复发的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8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同期体检健康的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对两组的血清进行HE4检测,比较两组HE4水平变化,分析HE4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监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H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HE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观察组62例患者术前HE4呈阳性,检测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33.33%;患者病理分级越低,HE4阳性率越高.结论 HE4对检测卵巢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同时HE4还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评价指标.

    作者:任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索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了显微外科修复术的14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0例.患者出院后开始试验,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指导和意见,延续护理组进行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手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手的运动功能和手的感觉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延续护理组的手功能分级、手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复杂性手外伤显微治疗患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各项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吴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高血压专家门诊以及保健三科病房的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82例,年龄65~75岁.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41例和替米沙坦组(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的基础上,晨起口服40 mg替米沙坦,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NO升高,ET-1降低、MMP-9降低,ABI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NO升高,ET-1下降,ABI降低.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压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韩璐;宋舜尧;王梦楠;李蕾;唐勇;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与常规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10年以上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60例T2DM(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TMZ(20 mg,3次/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MWD和LVEF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BNP、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FBG和HbA1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糖代谢,疗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培培;黄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eclin1、LC3和mTOR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Beclin1、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各相关临床病理指标,从而探讨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水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6例肝癌组织和4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Beclin1、LC3和m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肝癌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Beclin1、LC3和mTOR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0%和50%,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5%、3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与LC3在肝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43,P<0.01),与mTOR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67,P>0.05).LC3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r=-0.386,P<0.01).Beclin1、LC3和mTOR的表达均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HBSAg、AFP值等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病理学分级和有无胆管癌栓有关(P<0.05).结论 Beclin1、LC3和mTOR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于海;刘清华;肖培伦;王健欣;张明;蒋吉英;李进;于丽;于树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肠内营养患者胃残余量监测的研究进展

    胃残余量监测常用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和监测胃排空,指导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速度及量,但近年来对监测胃残余量的临床意义说法各一.该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胃残余量可耐受的阈值、临床意义及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得出一些体会,以期对肠内营养患者降低并发症有所帮助.

    作者:丁瑜;侯惠如;李英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及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P4503A4*18B(CYP3A4*18B)及3A5*3(CYP3A5*3)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检测CYP3A4、CYP3A5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受者Tac浓度.比较术后7、15、30 d不同基因型受者间Tac浓度/剂量(C0/D)的差异.结果 16例中,CYP3A4*18B、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分别是25%和75%.CYP3A5纯合突变型受者中,CYP3A4野生纯合型者的浓度剂量比高于CYP3A4突变型.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显著,可以考虑应用临床.

    作者:江佳;刘俊;汪琳;徐文科;汪魏平;栾家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4例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呑咽障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标准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表(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梁盛华;刘强;李婷妤;陈双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假手术组(S组)、糖尿病脓毒症组(DS组)、糖尿病脓毒症UTI预处理组(U组).另随机抽取同批次大鼠10只,作C组空白对照.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U组于CLP前1 h予尾静脉注射UTI 100 kU·kg-1.S组拉出盲肠至腹外放置1 min.于CLP术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情况,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M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DS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UMA、IL-18、TNF-α、MDA、HIF-1α水平增高,Ccr和SOD活性降低(均P<0.05).DS组相比,U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减轻,UMA、IL-18、TNF-α、MDA含量、HIF-1α水平降低,Ccr和SOD活性增高(均P<0.05).结论 UTI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缺氧情况有关.

    作者:曹玥;陈虎;陈凯;陈畅;张宗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