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聪;董素芹
目的 探讨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以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57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其中,流产2~3次36例,≥4次21例,同期,选取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Rps6kb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绒毛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Rps6kb1 mRNA、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4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miRNA-223-3p表达量高于2~3次和对照组,而Rps6kb1 mRNA、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低于2~3次和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VD为(23.3±6.1)个,远低于对照组的(41.6±5.3)个,≥4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VD低于2~3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miRNA-223-3p表达量与HIF-1αmRNA和VEGF mRNA表达量及MVD均呈负相关(r=-0.496、-0.638和-0.597,P<0.001),HIF-1αmRNA表达量与VEGF mRNA表达量和MVD均呈正相关(r=0.584、0.439,P<0.001);VEGF mRNA表达量与MVD呈正相关(r=0.600,P<0.001).结论 miRNA-223-3p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Rps6kb1/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作者:高玉霞;董学彩;王文翔;盛修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22(IL-22)以及白细胞介素-24(IL-24)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PE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例PE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将全部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重度组20例,另选取同期接受常规孕检并终顺利分娩的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ox-LDL、IL-22以及IL-24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血清ox-LDL与血清IL-22、IL-24的相关性,PE病情与ox-LDL、IL-22、IL-24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者分娩时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与轻度组(P<0.01).重度组患者血清中ox-LDL、IL-22、IL-24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轻度组(P<0.01);轻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进一步统计学分析三组组间对比ox-LDL、IL-22、IL-24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ox-LDL与IL-22、IL-24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0
作者:汪俊;王芳;史亚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糖尿病脓毒症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腹腔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制备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糖尿病组(D组)、糖尿病假手术组(S组)、糖尿病脓毒症组(DS组)、糖尿病脓毒症UTI预处理组(U组).另随机抽取同批次大鼠10只,作C组空白对照.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构建脓毒症模型.U组于CLP前1 h予尾静脉注射UTI 100 kU·kg-1.S组拉出盲肠至腹外放置1 min.于CLP术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情况,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M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肾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S组相比,DS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明显,UMA、IL-18、TNF-α、MDA、HIF-1α水平增高,Ccr和SOD活性降低(均P<0.05).DS组相比,U组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减轻,UMA、IL-18、TNF-α、MDA含量、HIF-1α水平降低,Ccr和SOD活性增高(均P<0.05).结论 UTI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肾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改善肾脏缺氧情况有关.
作者:曹玥;陈虎;陈凯;陈畅;张宗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胃残余量监测常用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和监测胃排空,指导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速度及量,但近年来对监测胃残余量的临床意义说法各一.该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胃残余量可耐受的阈值、临床意义及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得出一些体会,以期对肠内营养患者降低并发症有所帮助.
作者:丁瑜;侯惠如;李英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临床特点、规律和相关因素,提高ADR的监测和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某院2012年—2016年807例ADR报告.结果 807份ADR报告中,男性患者352例,女性患者45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构成比较高,占52.8%;静脉滴注为主要给药途径,占74.29%;引起ADR频次较高的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物(占比25.77%)、中成药(占比15.69%);引起ADR前10位药品的剂型大部分为注射剂,ADR报告中多的药品是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其次是全身性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应注意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尽可能减少静脉用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慎用中成药制剂,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璇;刘红建;旷南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院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PA感染的老年患者按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与对照组21.88%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莫西沙星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PA院内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同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燕;陈俊文;阳俊;王业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该品种的检验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比对新版《欧洲药典》(EP)、《英国药典》(BP)、《美国药典》(USP)、《日本药局方》(JP)和《中国药典》2015版5部药典中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及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国内现行的4部质量标准,并进行评价.结果 5部现行版药典收载的盐酸表柔比星质量标准在检验项目上大体相同,但在检验方法和判断标准上有部分差异.结论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国内现行的4个质量标准的项目基本相似,为了更好地进行药品质量控制,建议统一标准.
作者:汤慧;吴玉祥;张萍;阚家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声带息肉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应用风险.方法 选取60例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护理,即配合麻醉医师缩短术前禁食时间,术后给予保温、指导早期经口进食、术后采取合适体位,加强术后止痛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水平、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焦虑水平、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对声带息肉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可靠,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甘建玲;朱长龙;汪文晓;赵小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78例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主要原因是全冠与邻牙无接触或接触不良,占61.54%.根据不同原因行不同处理,观察随访6个月,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78例患者中,64例未出现食物嵌塞,占82.06%;9例仍有轻微嵌塞,占11.54%;5例患者仍然出现食物嵌塞,占6.41%,总有效率93.59%.结论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复杂多样,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有效降低全冠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概率,进而提高全冠修复体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桂红;曹卫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护士药学服务能力、认知与需求,为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6年7—8月,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士18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药学服务能力平均得分为(9.87±1.27)分,理论知识平均得分为(2.94±0.691)分.护士对药学服务持肯定态度.护士对药师服务的需求度较高.结论 必须加强护理相关药学服务教育,药师必须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药学服务所需的知识与技能,计算机技术也可以用于辅助护士药学服务,从而提高药学服务的整体水平.
作者:谢敏;赵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高血压专家门诊以及保健三科病房的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82例,年龄65~75岁.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41例和替米沙坦组(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的基础上,晨起口服40 mg替米沙坦,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NO升高,ET-1降低、MMP-9降低,ABI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NO升高,ET-1下降,ABI降低.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压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韩璐;宋舜尧;王梦楠;李蕾;唐勇;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丹红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Klotho蛋白表达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86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瑞舒伐他汀+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MFG-E8、Klotho蛋白表达、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1)两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LDL-C(3.25±0.70)mmol·L-1、TG(1.70±0.99)mmol·L-1、TC(4.85±0.98)mmol·L-1均低于对照组(3.89±0.92)mmol·L-1、(2.45±1.05)mmol·L-1、(5.56±1.19)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Hs-CRP(4.12±0.94)mg·L-1、TNF-α(0.39±0.25)μg·L-1、IL-6(9.15±2.48)ng·L-1均低于对照组(8.52±2.31)mg·L-1、(0.68±0.34)μg·L-1、(14.32±2.95)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后Klotho、MFG-E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Klotho蛋白表达水平(43.25±1.74)ng·L-1、MFG-E8蛋白表达水平(512.38±19.58)mg·L-1均高于对照组(34.85±1.87)ng·L-1、(325.47±12.94)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93%(9/43)与对照组16.28%(7/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Klotho、MFG-E8蛋白表达、血清炎性因子及调节血脂水平,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文文;孙皇举;杨家豪;娄海奎;王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拟构建蛋白转导结构域(PTD)4-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原核表达质粒,纯化制备PTD4-Cu/ZnSOD融合蛋白,探讨其穿膜能力.方法 设计合成hCu/ZnSOD引物,扩增hCu/ZnSOD cDNA片段;采用PCR靶向克隆法将扩增产物与含有相同酶切位点载体质粒PET16b-PTD4进行重组,扩增质粒,双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获得PET16b-PTD4-Cu/ZnSOD(CDs)原核表达载体,导入感受态E.coli BL21(DE3)中,进行扩增培养,收集菌体,将其裂解离心、Ni+2亲和层析、收集目的蛋白.融合蛋白孵育人心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蛋白穿膜能力.结果 通过测序证实实验扩增所得的PTD序列与设计的预期序列一致.设计并简并PTD4-Cu/ZnSOD基因长度为567 bp,通过引物进行正反向测序证实该序列与已被登录的GEN-BANK中Cu/ZnSOD序列相一致,并构建了相应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E.coli BL21进行大量表达,终收集的PTD4-Cu/Zn-SOD具有良好水溶性.SDS-page分析显示构建的PTD4-Cu/ZnSOD分子量约为20 kDa,与预期的蛋白分子量20.45 kDa相符合.融合蛋白可以穿透心肌细胞胞膜,进入细胞后主要分布在胞质和胞核内并具有天然活性.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PET16b-PTD4-Cu/ZnSOD原核表达质粒,获得了可穿透心肌细胞膜的PTD4-Cu/ZnSOD融合蛋白,为应用Cu/ZnSOD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宇;刘菊英;王贤裕;柯昌斌;李瑞明;王晓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4503A4*18B(CYP3A4*18B)及3A5*3(CYP3A5*3)突变频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他克莫司(Tac)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检测CYP3A4、CYP3A5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测定受者Tac浓度.比较术后7、15、30 d不同基因型受者间Tac浓度/剂量(C0/D)的差异.结果 16例中,CYP3A4*18B、CYP3A5*3突变等位基因发生的频率分别是25%和75%.CYP3A5纯合突变型受者中,CYP3A4野生纯合型者的浓度剂量比高于CYP3A4突变型.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对TAC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显著,可以考虑应用临床.
作者:江佳;刘俊;汪琳;徐文科;汪魏平;栾家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组胺H4R和人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的表达水平及玉屏风颗粒对哮喘患儿组胺H4R和IL-12(P70)的表达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6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IL-12(P70)的水平.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服用孟鲁司特8周;玉屏风组30例,除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检测玉屏风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血清IL-12(P70)水平的变化.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单个核细胞中H4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IL-12(P70)低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但三者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后H4R的mRNA水平、血清IL-12(P70)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变化有差异,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胺H4R和IL-12(P70)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玉屏风颗粒可减少哮喘患儿H4R的表达,提升IL-12(P70)的水平,可能是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机制之一.
作者:高宇;沈朝斌;周霖;刘晓颖;雷蕾;曹诗燕;蒋瑾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中西药、针刺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活血、舒经活络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在缓解、延缓卒中后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尤敏;吴兆梅;程胜娟;王伟;朱晓玲;李立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服用半夏泻心汤及盐酸西替利嗪片,对照组仅服用西替利嗪片;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IgE水平的变化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及致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抗炎性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分泌下降以及抗炎因子分泌上升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T亚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下降(P<0.05),CD4+CD25+T细胞亚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虽略高,但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替利嗪不仅可以调节外周血中致炎性以及抑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比例,还可以辅助患者调节不同T细胞亚群的数量.
作者:刘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与艾森克人格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EPQ)问卷调查对100例手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与100例术后未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组患者E量表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N量表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内向型性格者发生术后谵妄者居多,且情绪稳定性差者发生术后谵妄者居多,说明手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与患者性格类型具有相关性,生物心理因素等都是影响术后谵妄的原因.所以,对于术后谵妄老年患者除了给予镇痛、镇静等药物治疗外,实施心理干预也可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作者:袁灵;邓小利;吴文友;李荣;罗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致病菌类型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病原菌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结果 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2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革兰阳性菌占16.1%,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2株,占革兰阳性菌73.8%.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高,其次为黏质沙雷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呼吸内科共分离出病原菌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8%;革兰阳性菌占21.4%.结论 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ICU较呼吸内科所占比例更高.两者均呈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了解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光荣;王鹤定;毛宜虎;李梅轻;徐云;方树青;沈佳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羟考酮预防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Ο组(n=50)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2 mL,胎儿娩出后,缓慢给予0.08 mg·kg-1羟考酮静脉注射;Ρ组(n=50)麻醉方法同 Ο组,胎儿娩出后给予哌替啶0.5 mg·kg-1静脉注射;C组(n=50)给予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用药后10 min时产妇的寒战分级,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嗜睡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Ο组、Ρ组寒战的发生率及程度均明显低于C组,O组和 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O、C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考酮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可明显减少寒战反应,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恶心呕吐率低.
作者:赵莹;张晶晶;钱伟;王绍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