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
目的 研究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唾液皮质醇水平变化及其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33~36周早产儿41例,分为33~<34周、34~<35周、35~<36周、36~<37周四组,检测生后第1、3、7天唾液皮质醇水平以及病程中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四组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水平比较,第1天低于第3天和第7天(P<0.001),第3天低于第7天(P<0.001).(2)33~36周早产儿生后第7天唾液皮质醇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有低度负相关性(r=-0.340,P<0.05).(3)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的变化水平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水平有低度负相关性(r=-0.366,P<0.05).结论 33~36周早产儿生后7 d内唾液皮质醇水平逐渐升高.早产儿的快速应答能力较弱,在一定范围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越大,对肾上腺皮质抑制作用越强,表现为皮质醇变化水平的降低.
作者:王晶晶;杨琍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学习记忆功能受损给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类新药研发过程中急需构建合适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以及精准的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实验者在选择实验模型和检测指标时存在困惑,该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几种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对比性实验,得出了一些收获与体会,以期对改善学习记忆的药物研发有所帮助.
作者:罗燕;陈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延续性康复护理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了显微外科修复术的140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0例.患者出院后开始试验,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指导和意见,延续护理组进行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手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手的运动功能和手的感觉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后,延续护理组的手功能分级、手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复杂性手外伤显微治疗患者,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各项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吴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费休氏容量滴定法测定盐酸多柔比星植入剂水分.方法 用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混合溶剂溶解供试品制成溶液.用水-甲醇标准溶液标定费休氏试液后,先测定混合溶剂水分,再测定供试品溶液总水分,扣除混合溶剂水分后,得供试品水分.结果 用混合溶剂溶解样品速度快,操作简单,可避免环境中水分的影响.费休氏试液标定偏差小,速度快.该方法重复性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24%(n=6)和1.32%(n=12),加标回收率在98% ~102%之间,3批供试品水分在1.152% ~1.233%范围内.结论 费休氏容量滴定法可用于测定盐酸多柔比星植入剂水分.
作者:尹情胜;任翠丽;俞敏;张勇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替利嗪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服用半夏泻心汤及盐酸西替利嗪片,对照组仅服用西替利嗪片;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IgE水平的变化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及致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抗炎性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分泌下降以及抗炎因子分泌上升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T亚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下降(P<0.05),CD4+CD25+T细胞亚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虽略高,但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替利嗪不仅可以调节外周血中致炎性以及抑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比例,还可以辅助患者调节不同T细胞亚群的数量.
作者:刘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胃残余量监测常用来评估肠内营养耐受性和监测胃排空,指导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速度及量,但近年来对监测胃残余量的临床意义说法各一.该文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胃残余量可耐受的阈值、临床意义及监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得出一些体会,以期对肠内营养患者降低并发症有所帮助.
作者:丁瑜;侯惠如;李英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中西药、针刺治疗及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活血、舒经活络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Ashworth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熏蒸督脉膀胱经配合康复护理在缓解、延缓卒中后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尤敏;吴兆梅;程胜娟;王伟;朱晓玲;李立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一步扩张法与逐级扩张法建立微通道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8例肾结石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其中观察组在建立微通道时采用的是一步扩张法,对照组采用逐级扩张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价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结石一期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1).两组出院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有显著上升(P<0.01),但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一步扩张法建立微通道相对于逐级扩张法能有效简化手术操作程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
作者:程沅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常规治疗与常规联合曲美他嗪(TMZ)治疗10年以上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160例T2DM(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TMZ(20 mg,3次/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结果 治疗后心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MWD和LVEF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BNP、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FBG和HbA1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病程≥10年)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糖代谢,疗效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培培;黄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干预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QRS-T转角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性纳入120例ACS患者,行急诊PCI手术开通罪犯血管,术后分为美托洛尔组60例和常规治疗组60例.另选取60名年龄相符,非冠心病(CHD)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前和术后额面QRS-T夹角情况与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PCI术前额面QRS-T夹角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3.565,P=0.01).在急诊PCI后第3天可见美托洛尔组ACS患者额面QRS-T夹角明显回落(75.5±11.6)°vs(52.1±17.4)°,P<0.05.美托洛尔治疗与ACS患者急诊PCI术后额面QRS-T夹角改变(r=0.755,P=0.002)成正相关,而与MACE发生率(r=-0.543,P=0.009)存在负相关.ACS患者急诊PCI术后使用早期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后可以使MACE发生风险降低25%(P=0.009)、△额面QRS-T夹角(每增加1°)使MACE风险降低9%(P=0.011),而Gensini评分(每增加1分)使MACE发生风险升高45%(P=0.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早期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可以促进额面QRS-T夹角水平回落.额面QRS-T夹角回落幅度与MACE的发生相关.
作者:李华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药复方多糖在治疗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且多糖对机体组织细胞无毒副作用,使其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同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陈慧娟;唐芳瑞;陈燕;舒青龙;曾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 选取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40例,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采取髓内针内固定14例(A组),第四、五掌骨克氏针外固定架12例(B组),钢板螺钉内固定14例(C组),比较3组内固定方式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4个月颈干角、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髓内针固定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掌指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均优于钢板固定及第4、5掌骨克氏针固定组.结论 髓内针固定手第五掌骨远端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尽早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健;洪定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诊疗过程.方法 收集1例由AA转化的MDS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45岁男性,6年前曾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骨髓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为AA.治疗上首先给予雄激素等促进造血但效果不佳,4个月后加用环孢素,治疗1年后患者就诊,此时血常规结果提示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WBC)较前已有所恢复,但由于血小板(PLT)一直无明显提升.为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但未发现异常.在随后的2年多随访时间里,虽然该患者定期检测环孢素浓度并规范调整治疗,但WBC和PLT始终未见好转,Hb甚至有下降趋势,而患者网织红细胞比例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逐渐升高.因此考虑患者的原发病可能已转化,故再次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骨髓中三系均存在病态造血,终患者诊断为MDS(AA继发).结论 对于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效果不佳的AA患者,尤其是重度AA患者,应积极监测患者外周血及骨髓情况,若疾病转化则应尽早处理,有条件者也可考虑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避免其向其他克隆性疾病转化.同时,由于AA患者存在向MDS转化的风险,在做骨髓检查时可以通过MDS的流式细胞术(FCM)积分系统早期判断患者原发病是否已转化.
作者:阮燕洁;张家奎;张翠;王会平;吴璨;许旋旋;张秋叶;翟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组胺H4R和人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的表达水平及玉屏风颗粒对哮喘患儿组胺H4R和IL-12(P70)的表达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6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IL-12(P70)的水平.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服用孟鲁司特8周;玉屏风组30例,除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检测玉屏风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血清IL-12(P70)水平的变化.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单个核细胞中H4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IL-12(P70)低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但三者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后H4R的mRNA水平、血清IL-12(P70)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变化有差异,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胺H4R和IL-12(P70)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玉屏风颗粒可减少哮喘患儿H4R的表达,提升IL-12(P70)的水平,可能是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机制之一.
作者:高宇;沈朝斌;周霖;刘晓颖;雷蕾;曹诗燕;蒋瑾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78例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主要原因是全冠与邻牙无接触或接触不良,占61.54%.根据不同原因行不同处理,观察随访6个月,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78例患者中,64例未出现食物嵌塞,占82.06%;9例仍有轻微嵌塞,占11.54%;5例患者仍然出现食物嵌塞,占6.41%,总有效率93.59%.结论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复杂多样,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可有效降低全冠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概率,进而提高全冠修复体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桂红;曹卫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院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PA感染的老年患者按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予以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症状消失时间、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与对照组21.88%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比较,莫西沙星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PA院内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同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燕;陈俊文;阳俊;王业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功能储备指标吲哚菁绿(ICG)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源总活动度(PTA)、ICG 15 min储留率、肝脏有效循环血量、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重症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实施人工肝置换治疗,为肝细胞的自身修复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
作者:张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致病菌类型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病原菌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结果 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2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革兰阳性菌占16.1%,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2株,占革兰阳性菌73.8%.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高,其次为黏质沙雷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呼吸内科共分离出病原菌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8%;革兰阳性菌占21.4%.结论 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ICU较呼吸内科所占比例更高.两者均呈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了解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作者:肖光荣;王鹤定;毛宜虎;李梅轻;徐云;方树青;沈佳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乙醛脱氢酶1(ALDH1)+细胞表型的比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3例经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Ⅱa~Ⅲb期,取NAC前后乳腺癌灶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单染及双染技术检测并比较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ALDH1+、CD44+CD24-表型以及两者重叠表达的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NAC前患者乳腺癌组织中AL-DH1+/CD44+/CD24-表型的比例为7.2%,化疗后ALDH1+/CD44+/CD24-表型比例为2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7,P<0.001);化疗前CD44+/CD24-/ALDH1+表型的表达与肿瘤大小(χ2=5.889,P=0.015)、脉管癌栓(χ2=15.223,P<0.001)、HER-2(χ2=4.036,P=0.045)有显著相关性.NAC前表型为ALDH1+/CD44+/CD24-的患者NAC后有效率(81.8%)明显高于非ALDH1+/CD44+/CD24-表型的患者(45.4%)(χ2=5.748,P=0.017).结论 NAC可促进AL-DH1+/CD44+/CD24-的表型比例升高,ALDH1+/CD44+/CD24-的表型与化疗有效率相关,ALDH1+/CD44+/CD24-表型有可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临床指标.
作者:马红艳;杨明月;徐延森;王平;李秀清;鞠英博;孙杰;杜文雅;张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高血压专家门诊以及保健三科病房的原发性老年2级高血压(中危组)患者82例,年龄65~75岁.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观察组)41例和替米沙坦组(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的基础上,晨起口服40 mg替米沙坦,观察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血清NO升高,ET-1降低、MMP-9降低,ABI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经治疗后血清NO升高,ET-1下降,ABI降低.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压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韩璐;宋舜尧;王梦楠;李蕾;唐勇;陈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