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的治疗效果评价

吕长军

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37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4个月、4个月的ODI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近期与中期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在乳糜尿患者治疗中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乳糜尿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分别实施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与开放手术.对比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明显缩短(P<0.05),且前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P<0.05);两组患者乳糜尿症状均消失,并且乳糜尿定性检查显示均为阴性,尿常规检查显示均恢复正常;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内总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对乳糜尿患者实施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相较于开放手术能够显著减轻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疗效理想且无并发症,可行性较高.

    作者:谢文虎;张中华;宋小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疗设备维修外包浅析

    通过调查医疗机构的现状及目前的维修市场情况,讨论新形势下如何保证三方外包的效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三方外包应该加强监管和前期的认真准备,同时应保证双方共赢,费率应适中.

    作者:王玉宝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围手术期管理系统中角色控制机制的优化

    本文针对传统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机制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主控制的角色分配机制.利用主控角色进行全局权限的统筹和审计,通过主控角色的主控性检查和角色移交的原子性控制,对用户权限分配中可能存在的冲突进行有效的避免.此种改进的机制已在围手术期管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并且对系统的安全性、回溯性和健壮性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曹飞;董瑞国;黎学武;张德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引导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临床有效性探究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特殊部位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与治疗组(n=33).对照组实施微波消融治疗,治疗组实施超声引导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分析两组病灶消融率、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病灶消融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对比显示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特殊部位肝癌患者超声引导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病灶完全消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髋关节初次置换中采用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髋关节初次置换中采用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髋关节初次置换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生物型假体治疗)、观察组(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各50例,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Harris髋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初次置换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引流量、卧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髋关节初次置换患者在术后6周时恢复较快,P<0.05.而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骨水泥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应用于髋关节初次置换患者中,均具有显著效果,但需根据患者适应性选择合适的方式,从而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灿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问题分析及维修管理探讨

    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维修人员、维修设备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维修管理策略.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问题主要为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设备维修零件的匮乏、维修手段落后.应加强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严谨性、增进与设备厂家的合作沟通.

    作者:符德贵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析一体化农合结算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介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通过一体化农合结算平台的建设,推动医院与农合中心互联互通工作的进行,促使医院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切实了减轻患者资金垫付的压力.

    作者:黎学武;郑海源;张德林;赵会;樊红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pacelabs elance 5生命体征监护仪NIBP测量原理及故障检修两例

    多参数监护仪现被广泛应用于在各级医疗机构,在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Spacelabs elance 5生命体征监护仪体积小、能耗低、操作简便,可作为床旁监护,也适用于患者转运时的生命体征监测.因其使用频率高,难免会有故障发生.总结发现,无创血压测量模块中气泵、电磁阀等运动部件较其他模块故障率高.文中介绍了其无创血压测量基本原理及两例常见故障检修方法,保障临床使用的监护仪的准确性,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商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用远红外治疗舱的研制

    文章介绍了一种医用红外线治疗舱,该治疗舱利用远红外线的生理效应,采用3个高精度NTC实时监控舱内温度,结合PWM方式调节发热体中的电流值,实现对产品温度的精确控制.模拟升温实验证实了产品的升温速度和内部空间温度的均匀性均符合要求,红外线相关性能测试结果为产品的使用效果提供了保障.

    作者:潘跃红;许少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血液分析仪检验用于白血病诊断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对血液分析仪用于白血病诊断领域中的实用性与临床价值进行解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期间本院收诊的急、慢性白血病患者各40例设置为研究组,从体检中心调用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人群的血液分析仪检验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的WBC及CRP和慢性白血病患者比相比较,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是急、慢性白血病两组患者WBC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指标高低比较上,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慢性白血病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照结果并不显著(P>0.05).结论:在急、慢性白血病确诊方面上,血液分析仪体现出一定的实用价值,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凭据.血液分析仪检验方法有很大的价值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双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UF-1000i尿液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的结果评价

    目的:探究UF-1000i尿液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的结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630例尿液标本,采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尿液红细胞后分析其诊断符合率.结果:采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诊断符合率为74.60%;采用干化学分析仪诊断符合率79.37%;采用显微镜诊断符合率71.43%;采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进行联合检测后的诊断符合率98.41%,由此可见,采用三种检测方式对尿液标本进行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对尿液红细胞采用UF-1000i尿液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经腹膜网片置入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腹腔镜经腹膜网片置入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腹腔镜经腹膜网片置入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接受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病情相仿但接受传统修补术治疗的9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组间手术安全性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85.42±22.57)min、手术费用(7947.82±861.38)元上多于对照组,手术出血(24.73±6.93)mL、住院时间(5.18±1.23)d、并发症发生率(1.03%)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复发率(1.03%)与对照组(1.0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网片置入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腹股沟斜疝高效、安全的修补方式,建议临床普及.

    作者:孙紫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内镜下治疗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5例胃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125例患者病变部分全部被切除,其中ESD完整切除病灶60例,ESD分片切除15例,EMR切除病灶50例.ESD手术时间45~150min,平均(80.29±8.86)min;EMR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31±4.65)min.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胃息肉20例,胃早癌25例,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30例,结肠息肉50例.125例患者经ESD及EMR治疗后,一次切除率为97.60%(122/125),穿孔率为6.40%(8/125),出血率为8.00%(10/125),穿孔及出血患者经积极处理后,效果良好,患者可顺利出院.结论:在胃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施以EMR和ESD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对病理评估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旨在探讨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3D-DSA)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3D-DSA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比较3D-DSA及TCD检查对不同脑血管病疾病的检出率.结果:本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动脉瘤45例共67个,颅内动静脉畸形36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19例.TCD检查对动脉瘤检出率为50.74%,颅内动静脉畸形检出率为83.33%;血管狭窄致脑缺血检出率为68.42%,明显小于3D-DSA检查97.01%、100.00%、9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164、6.545、4.378,P均<0.05).结论: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脑血管病检出率高,可立体显示脑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作者:张宏祥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B840呼吸机原理和故障判断维修介绍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PB840呼吸机的组成部分,自检程序,定标功能;同时分析了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流程.

    作者:印世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柠檬酸与热力协同杀灭医院常见感染菌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柠檬酸消毒液与不同热力协同杀灭医用常见感染菌的效果,为血液透析机及其他耐热医疗设备的消毒提供更全面的依据.方法: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实验方法,对柠檬酸消毒液与不同热力协同作用对医院常见感染菌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将含8850mg/L的柠檬酸消毒液分别加温至50?C作用30min和加温至60?C作用10min,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94和1.33.将含8850mg/L的柠檬酸消毒液加温至70?C作用3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96.将含8850mg/L的柠檬酸消毒液加温至80?C作用1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94.结论:柠檬酸消毒液加温至50?C时,对医院常见感染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杀灭作用,加温至70?C时,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具有良好的协同杀灭作用.

    作者:张丽蓉;邓金花;宋金武;黄报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肝癌诊断中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对应的诊断价值,进而为肝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笔者以本院2015年5月~2017年7月期间接诊并经病理诊断确诊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实施诊断,回顾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诊断率.结果:肝脏MRI检查以98.3%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检查83.3%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诊断中肝脏MRI相对于肝脏增强CT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更高,避免了放射损伤,但是检查费用较高,不同医院可根据自身条件优先选用MRI检查.

    作者:吴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流清宫术辅助运用超声和宫腔镜引导后对完全流产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下人流清宫术和宫腔镜引导下清宫术对完全流产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人流清宫术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超声辅助下人流清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引导下清宫术,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宫颈口扩张度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39±3.52)min,对照组(6.52±3.18)min,两组差异显著(P<0.05);出血量观察组(8.62±2.94)mL,少于对照组(8.42±3.34)m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流清宫术辅助运用宫腔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人流清宫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吴平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结肠透析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结肠透析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n=41)与观察组(常规治疗+结肠透析治疗,n=41),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SCr、Hb、BUN、症状积分及Alb、SG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结肠透析机治疗,疗效显著,早、中期患者疗效好于肾功能衰竭期患者.

    作者:申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活动性肺结核的多排螺旋CT检查的图像特征,分析多排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组,选取同时间段资料相仿、检查结果完整的9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组,入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且影像资料保存完好,对比分析组间影像学图像的异同点.结果:活动性组树芽征(75.58%)、毛玻璃阴影(87.21%)、肺实变(73.26%)、后壁空洞(52.33%)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组支气管迂曲(73.33%)、肺气肿(76.67%)、纤维条索影(76.67%)、钙化(68.89%)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以树芽征、毛玻璃阴影、肺实变、后壁空洞为主要征象,非活动性肺结核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以支气管迂曲、肺气肿、纤维条索影、钙化为主要征象,多排螺旋CT能够为鉴别肺结核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王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