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陈曦

关键词:微波提取技术, 中药, 有效成分
摘要:微波提取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提取方法,因其简单、方便、快速和选择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微波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提取装置及其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超重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查体,2016年新发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306例,其中胆囊息肉239例,胆囊结石67例,年龄范围为30~80岁,匹配职业、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压,健康对照组765 例,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空腹血糖、血压,肝胆胰脾超声,STSS 19.0统计软件处理,χ2检验分析两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BMI≥24 kg· m-2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BMI<24 kg· m-2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19,P=0.001),NAFLD组与无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2,P=0.092),超重合并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未超重且无NAFLD组(χ2=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超重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OR=24.457,95%CI:11.080~53.983,P<0.001),NAFLD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性不大(OR=0.633,95%CI:0.394~1.017,P=0.058).结论肥胖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可能协同肥胖促进该类疾病发生.

    作者:王凌;马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机体微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无症状HP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机体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市红十字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83例,分为无HP感染者142例,无症状HP感染未行根除HP治疗者72例,无症状HP感染并接受根除HP治疗者169例.应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观察根除HP治疗对血糖控制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结果 无症状HP感染并行根除HP治疗组,其总体血糖控制水平与未行根除HP治疗组相比,血糖水平控制好,夜间低血糖事件少,血糖达标所需的治疗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血糖波动不明显,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VCAM-1水平较低.结论 根除HP治疗有助改善无症状HP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降低机体炎症因子的水平.

    作者:徐晶;王晓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肠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246例老年患者感染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球菌,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临床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278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例,占30.22%,屎肠球菌182 例,占65.47%.两类肠球菌均主要分离于尿液、全血、引流液和胆汁中.屎肠球菌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室、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而粪肠球菌主要分离于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屎肠球菌对于红霉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青霉素G,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而粪肠球菌对于上述抗生素(除红霉素外)的耐药率均低于50%.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和利福平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两者对于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达100%.共检测出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两株以及耐利奈唑胺的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各一株.结论 老年患者中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并且已经出现了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菌株,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婧;王佳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用药指导下华法林的抗凝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2017 年1—12月收治的需华法林抗凝治疗的116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61例(观察组)和非临床药师指导华法林抗凝治疗组55例(对照组).对照组由医师指导用药剂量,护士进行华法林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2名心血管内科的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宣教.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血小板计数及功能、肝肾功能、饮酒史、高血压史、既往出血史、既往卒中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INR达标率分别为57.31%和38.92%;有效抗凝率分别为40.98%和14.54%;抗凝不足率分别为27.87%和38.67%;抗凝过度率分别为8.70%和1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3和4例患者出现出血事件,观察组有1例出现在抗凝达标后出现脑梗死,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低于对照组(7.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提高INR达标率和有效抗凝率,降低抗凝不足率和抗凝过度率,有助于提高华法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许蔡艳;曹莺;严佳栋;曹剑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研究进展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有逐步增多的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就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查翔远;蔡文婕;宋有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导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 按入院先后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3例,按出院时总费用分为:A组(<5 000元),B组(5 000~<7 000元)和C组(≥7 000元),比较三组关节症状、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胸部高分辨CT、肺功能及合并症分布的差异.结果 A、B、C三组住院费用分别是:(4 328.4 ±627.2)元、(5 712.9 ± 406.4)元和(10 113.0 ±3 162.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症状、自身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双手X线积分、治疗方案在三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在C组较A和B组明显增加,病程C组较A组明显延长. A、B、C三组间质性肺病(ILD)的阳性率分别为53.3%,66.7%,93.8%,C组较A和B组均明升高.异常胸部高分辨CT在C组较A组明显升高,C组有更多网状、蜂窝、条索、肺气肿、肺大疱,A和B组有更多正常、细小结节、结节、斑片、毛玻璃病变. 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除ILD的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在C组分布明显增加.结论 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ILD是导致住院费用增加的重要因素,提醒临床医生早期识别和处理这类并发症(合并症),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蒋真;李向培;陶金辉;左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预防根管治疗期间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手用不锈钢K锉分别预备根管,对比患牙根管治疗期间疼痛(EIP)发生的情况.方法 498颗患牙,采用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用Mtwo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用Dentsply手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结果 观察组EIP发生为13.25%,对照组为35.34%,两组EI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 4,P<0.01).结论 运用Mtwo机用镍钛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EIP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省时高效.

    作者:王令訚;张凤格;蔡琴;吴新;薛昌敖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响应面法优化凤丹内生真菌发酵工艺探究

    目的 研究响应面法优化一株凤丹优势内生真菌发酵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设计,对凤丹优势内生真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优发酵工艺为蔗糖含量20 g· L-1,酵母浸膏含量5 g· L-1,KH2PO3含量1.00 g· L-1,K2HPO3含量1.00 g· L-1.在该条件下,发酵所得的菌丝体实际生物量为1.647 g.结论 实验所得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较好拟合,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通过响应面法终获得了凤丹内生真菌优发酵工艺.

    作者:张培良;许凤清;王国凯;王刚;马宗慧;刘海涛;韩婧;吴娟;吴培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预防性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预防性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西安高新医院新生儿科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53例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防性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77例.预防性治疗组,出生后24 h内给予口服首剂布洛芬10 mg· kg-1,每隔24 h后口服第二、三剂布洛芬5 mg· kg-1.常规治疗组在出生后第3天对超声证实存在PDA的患儿给予相同剂量的布洛芬口服.出生后第3天,第7天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抽外周血查肾功及血常规,并监测有无不良反应,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预防性治疗组在出生后第3天及出生后第7天PDA关闭率(73.7%、78.9%)均高于常规治疗组(55.8%、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治疗组在出生后第3天及出生后第7天的尿素氮及肌酐水平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近期并发症如肾功损害、尿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布洛芬能够有效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不增加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好.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2014至2016年医院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某三甲医院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至2016年医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增长较快,用药金额占比逐年上升;用药金额及DDDs排序前10位中多数品种为抗肿瘤中成药,艾迪注射液和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用药金额大幅上升占据前2位,复方斑蝥胶囊DDDs连续3年排名第一,DDDs排序靠前者DDC较低.结论 该院抗肿瘤药物品种相对稳定,临床应用基本符合肿瘤用药特点,应同时关注效益与成本,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国韬;伍延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江南分院儿科在2014 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1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在用药3个月后,记录两组患儿的痉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用《婴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筛查量表》自改表对患儿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癫痫发作情况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8,P=0.33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7,P=0.001).结论 小儿癫痫的治疗中,两组治疗在降低癫痫的发作次数方面均有较明显疗效,但左乙拉西坦与卡马西平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要的是左乙拉西坦能明显改善患儿认知功能(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周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技术在麻醉气道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技术目前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在麻醉、急诊医学和重症监护治疗应用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不可或缺的工具,麻醉医生熟练掌握超声技术,有利于掌控气道管理.该文概括了超声在预测困难气道、实时引导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型号预测、超声定位喉罩以及超声指导气管切开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超声在困难气道预测方面新指导参数以及研究进展,为合理应用临床与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昌云;柳兆芳;姚卫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参与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药学实践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过程,结合药物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提出药学建议,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晚期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治疗过程中潜在的问题,预防了不良结局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晚期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可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李杨;李文燕;唐慕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香菇多糖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前瞻性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联合应用香菇多糖,所有患者均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并留取肿瘤组织标本,观察肿瘤组织及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 +/CD8 +比例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肿瘤组织微环境CD4 +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21.56%±5.08% 比23.95%±5.17%,t=2.187,P=0.031);CD8 +T细胞高于对照组(29.52%±3.51% 比 27.47%± 3.68%,t=2.673,P=0.009);CD4 +/CD8 +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0.72 ±0.12比0.86 ±0.14,t=5.036,P=0.000).外周血CD4 +T细胞水平明显增加(28.57%±4.32% 比26.23%±4.12%,t=2.600,P=0.011);CD4 +/CD8 +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0.84 ±0.15比0.76 ±0.13,t=2.673,P=0.009).外周血IL-6浓度明显增高[(14.56 ±4.79)比(11.45 ±4.48) ng· L-1, t=3.145,P=0.002)];IL-10浓度明显降低[(11.34 ±3.37)比(13.46 ±3.41) ng· L-1,t=2.933,P=0.004)];TGF-β1浓度明显降低[(15.14 ±4.69)比(17.67 ±4.53) μg· L-1,t=2.290,P=0.024)].结论 香菇多糖有助于提高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肿瘤组织微环境中免疫状态.

    作者:鲁海燕;张喜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精神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提高精神专科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结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药房药学服务具体情况和工作内容,总结、评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办法和体会.结果 转变药学服务模式、增强药学服务意识、丰富药学服务内容、加强药师技能培训,是提高精神科药学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注重践行对精神病患者的药学服务,能有效的促进精神科药品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本院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徐明霞;刘君怡;周本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措施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呼吸机集束化(VB)综合管理措施对预防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妇幼保健院NICU 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118例,根据护理管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未给予VB综合管理措施,观察组根据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措施,来预防新生儿VAP.对比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早发性VAP发生率(3.33%)、迟发性VAP发生率(11.67%)、住院时间(14.20 ±2.30)d、病死率(8.33%)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脱呼吸机成功率(73.33%)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NICU中机械通气患儿来说,应用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脱呼吸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淑娟;刘树艳;赵俊荣;闫岩;刘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协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协同组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常规组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调查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躯体化、恐怖、抑郁、阳性症状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协同组患者各血糖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健康状况调查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便于血糖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差异,更加有效指导TOAST分型中各型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的制定.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 月唐山市人民医院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经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简称溶栓组)(n=76)与未溶栓组(n=30),进一步将76例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TOAST分型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型患者35例(46.0%)、腔隙性卒中或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型患者21例(27.6%)、心源性脑栓塞(CE)型患者10例(13.2%)、其他罕见的原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型患者10例(13.2%),分别比较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溶栓组间治疗前、治疗后24 h、14 d、30 d、90 d的NIHSS评分及溶栓治疗前、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两组治疗前NIHSS和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24 h、14 d、30 d、90 d的NIHSS评分和90 d mRS与未溶栓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前SAO型NIHSS评分与CE型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30 d、90 d的NIHSS评分SAO型分别与LAA型、CE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O型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 mRS评分与CE型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减轻,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且SAO型比CE型、LAA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玉敏;孙继兴;周琪;顾全;李艳琴;马拓;霍丽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四季抗病毒合剂中抑菌剂的抑菌效力观察

    目的 探索四季抗病毒合剂中抑菌剂的合理加入量.方法 对3种抑菌剂(苯甲酸钠0.3%、苯甲酸钠0.3%+尼泊金乙酯0.04%、苯甲酸钠0.3%+尼泊金乙酯0.05%)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筛选出抑菌剂的合理加入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加入供试品中进行抑菌效力试验,测试微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存活情况.结果 0.3%苯甲酸钠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代表试验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为低有效剂量.结论 0.3%苯甲酸钠可作为四季抗病毒合剂的抑菌剂,且抑菌效力安全有效.

    作者:高飞;李秋菲;佘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血清miRNA-125b与miRNA-21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miRNA-125b与miRNA-21联合检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崇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5例、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血清miRNA-125b与miRNA-21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miRNA-125b、miRNA-2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健康体检者(P<0.05),而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健康体检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25b在年龄>60岁、Gleason评分>7、PSA≥10 μg· L-1、T3~4期、远处转移患者高表达(P<0.05),miRNA-125b在Gleason评分>7、PSA≥10 μg· L-1、T3~4期患者高表达(P<0.05);miRNA-125b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95%CI:0.650~0.949),miRNA-21的AUC为0.733(95%CI:0.588~0.879),而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95%CI:0.798~0.982)(P<0.05).结论 血清miRNA-125b与miRNA-21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高表达,且与患者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率.

    作者:余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