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韬;伍延婷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协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协同组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常规组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调查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躯体化、恐怖、抑郁、阳性症状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协同组患者各血糖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健康状况调查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便于血糖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四季抗病毒合剂中抑菌剂的合理加入量.方法 对3种抑菌剂(苯甲酸钠0.3%、苯甲酸钠0.3%+尼泊金乙酯0.04%、苯甲酸钠0.3%+尼泊金乙酯0.05%)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筛选出抑菌剂的合理加入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微生物加入供试品中进行抑菌效力试验,测试微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存活情况.结果 0.3%苯甲酸钠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5种代表试验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为低有效剂量.结论 0.3%苯甲酸钠可作为四季抗病毒合剂的抑菌剂,且抑菌效力安全有效.
作者:高飞;李秋菲;佘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近年来临终关怀在中国已有较大发展,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趋势,重症监护室(ICU)终末期患者将成为临终关怀的一大特殊群体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就ICU临终关怀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困难重重.为推动开展ICU优质的临终关怀服务,满足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给予合理的临终关怀措施,提高临终生命质量,使之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后旅程,该文就ICU临终关怀的必要性、护理措施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肖旋;黄瑞瑜;杨静;付成琴;吴华炼;权明桃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发病率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201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连续查体,2016年新发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306例,其中胆囊息肉239例,胆囊结石67例,年龄范围为30~80岁,匹配职业、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压,健康对照组765 例,测患者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空腹血糖、血压,肝胆胰脾超声,STSS 19.0统计软件处理,χ2检验分析两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logistic相关回归分析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BMI≥24 kg· m-2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BMI<24 kg· m-2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19,P=0.001),NAFLD组与无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2,P=0.092),超重合并NAFLD组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率明显高于未超重且无NAFLD组(χ2=5.930,P=0.01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超重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OR=24.457,95%CI:11.080~53.983,P<0.001),NAFLD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关联性不大(OR=0.633,95%CI:0.394~1.017,P=0.058).结论肥胖是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可能协同肥胖促进该类疾病发生.
作者:王凌;马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物理方法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行髋关节置换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4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预防DV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DVT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术后1 d、7 d观察组髌上15 cm、髌下10 cm、踝上5 cm肢体周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观察组不同部位肢体周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不同部位肢体体表皮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oman征、Nenhof征阳性率分别为4.29%、4.2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3%、10.00%(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 d D-二聚体、FIB、ATPP水平基本相近(均P>0.05),术后7 d观察组D-二聚体、FB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组间t检验均P<0.05;DVT组和无DVT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QO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术后各时点DVT组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无DVT组评分(均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常规物理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其生存质量,可作为防治DVT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跃华;陈锋;周凯;黄永清;赵巧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响应面法优化一株凤丹优势内生真菌发酵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设计,对凤丹优势内生真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优发酵工艺为蔗糖含量20 g· L-1,酵母浸膏含量5 g· L-1,KH2PO3含量1.00 g· L-1,K2HPO3含量1.00 g· L-1.在该条件下,发酵所得的菌丝体实际生物量为1.647 g.结论 实验所得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与实际情况较好拟合,表明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通过响应面法终获得了凤丹内生真菌优发酵工艺.
作者:张培良;许凤清;王国凯;王刚;马宗慧;刘海涛;韩婧;吴娟;吴培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对质子泵抑制剂(PPIs)致肝损害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报道3例使用PPIs出现肝损害病例,并检索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PPIs具有肝毒性,且女性为高危人群,及时停药并进行保肝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结论 PPIs可引起肝损害,使用PPIs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乏力、皮肤黄染等症状应及时评估其与PPIs之间的关系,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肝损害的发生.
作者:薛晓拉;夏玉朝;王延涛;周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当前神经外科的进步得益于手术精确性的不断提高,显微解剖及入路的研究是精细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鞍区因其位置较深、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的生命中枢且手术操作空间有限,因此手术难度极高,鞍区同时也是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及前循环动脉瘤等的好发部位.目前常用于处理鞍区病变侧方经颅手术入路依据骨窗大小及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翼点入路、眶上外侧入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微创锁孔入路及联合手术入路.该文就目前常用的鞍区侧方经颅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草原;刘希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宫颈癌可通过手术根治,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且生活质量不甚理想.靶向治疗是继传统治疗方法以外的一种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贝伐单抗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作用机制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该文综述了有关贝伐单抗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侠;郝文胜;刘馨;王熙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髋部骨折临床特点分析,为髋部骨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髋部骨折的患者268例(≥50岁)为研究对象,分股骨颈组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年龄分段为5组,分析两组髋部骨折类型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受伤侧、合并疾病等方面分布特点.结果从50~<90岁,总体髋部骨折数量呈增长趋势,70~<90岁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股骨颈骨折所占比例为61.1%,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占比例为65.6%)(P<0.05).其中70~<80岁股骨颈骨折所占比例大(37.4%),80~<9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占比例大(46%).总体上发生髋部骨折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1∶2.2(P<0.05).总体上髋部骨折在左右侧的分布是相同的(50%)(P>0.05).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髋部骨折数量总体上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并且年龄与性别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受伤侧无明显差异.
作者:杜根发;林梓凌;李鹏飞;曾建春;何祥鑫;孙文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MIR)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治疗的中、重度子宫肌腺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MURU+MIR,对照组行MURU+术后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GnRHa).分别于术前、术后6月、12月时评估患者的痛经症状、经量评分、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子宫体积、血清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值,对上述指标进行两组间以及术前术后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月、12月痛经评分、经量评分、CA125与子宫体积均比术前降低(均P<0.05);两组术后6月、12月痛经评分均为0分,观察组术后6月、12月的经量评分、CA125与子宫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自身术前与术后6月、12月血清AMH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清AMH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分别与对照组血清AHM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URU联合MIR治疗中重度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好,且近期不影响卵巢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丽;范晓芳;张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超声技术目前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在麻醉、急诊医学和重症监护治疗应用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医学诊断与治疗不可或缺的工具,麻醉医生熟练掌握超声技术,有利于掌控气道管理.该文概括了超声在预测困难气道、实时引导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型号预测、超声定位喉罩以及超声指导气管切开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超声在困难气道预测方面新指导参数以及研究进展,为合理应用临床与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昌云;柳兆芳;姚卫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社会药店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问题,探讨进一步改善对社会药店监管的措施及对策.方法 对65家社会药店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现场检查报告中出现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共发现缺陷项396项次,其中主要缺陷项目168项次,一般缺陷项目228项次,平均每家6.1条缺陷项.缺陷项目频率较高的主要集中在人员管理、文件、采购与验收方面.结论 贯彻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深化药品零售监管,应强化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建立信用监管机制,提高舆论监督作用.
作者:张守钗;施航;何林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由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有逐步增多的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就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查翔远;蔡文婕;宋有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药物过量是我国及欧美国家急性肝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正常剂量的APAP约90%以上经过肝内Ⅱ相代谢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和磺基转移酶(SULT)转化为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盐或硫酸盐从肾脏和胆汁排泄,10%以下通过肝内I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酶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基-对-苯醌亚胺( NAPQI), NAPQI随后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当APAP过量时,NAPQI蓄积,继而引起肝损伤.代谢性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α),作为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肝脏脂质代谢及多种生物转化过程,多个研究表明PPARα激动剂可保护APAP引起的肝损伤,该文将对PPARα在APAP引起的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PAP诱导的肝损伤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张真真;曲爱娟;王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门冬酰胺酶的VDLP方案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血液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ALL的成人患者95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培门冬酶(PEG-Asp)的VDLP方案]52例和B组[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的VDLP方案]43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初始病情、近期及远期疗效、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基线资料、初发病情、近期、远期疗效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过敏反应5例,B组为11例,A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Asp及L-Asp两种不同VDLP方案在ALL患者中近期、远期疗效相当,但PEG-Asp过敏反应率更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鲍颖;梁颜;何丽;代喆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预防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56例,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均为需要机械通气及PS替代治疗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8例,分别为对照组:机械通气+PS治疗;观察组:机械通气+PS+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观察用药前后撤机拔管时间、高流量氧气吸入时间、停氧时间、在院时间.并观察各组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脑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随访两组患者在纠正胎龄为6个月,进行远期随访: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呼吸道感染、生长落后.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撤机拔管时间、高流量氧气使用持续时间、总吸氧时间值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 BPD的发生率观察组为0,低于对照组的5/28(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布地奈德能够有效降低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机械通气时间和用氧时间,从而降低BPD发生率.
作者:朱克然;王琍琍;王杨;周登余;罗智花;张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是否有增强平阳霉素抗人口腔鳞癌细胞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穿心莲内酯与平阳霉素联合应用对人口腔鳞癌细胞SCC-9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佳的浓度组合;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及迁徙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 Western blot)法分析相应的凋亡机制.结果 50 μmol· L-1的穿心莲内酯和平阳霉素联合发挥佳作用,流式细胞术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联合平阳霉素的促凋亡作用、抗迁徙能力强于两者单独应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穿心莲内酯和平阳霉素相比,两者联合显著提高了凋亡相关蛋白BAX、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平阳霉素的促SCC-9细胞凋亡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并通过caspase-9通路发挥促凋亡作用.
作者:王露露;吴萌萌;董静;徐家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HAMD评分及血清神经肽Y(NPY)、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7年2月PSD患者6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rTMS,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抑郁评分(HAMD、MARDS、SDS)、血清NPY、BDNF、CR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MARDS、HAMD及SDS分值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 P<0.05);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12%(32/34)较对照组64.71%(22/34)高(P<0.05);③两组治疗后血清CRF水平低于治疗前,BDNF及NPY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4.71%(5/34)与对照组8.82%(3/34)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及rTMS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NPY、BDNF、CRF水平,降低HAMD评分,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作者:朱宁;赵伟丽;朱洪山;刘海朋;李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近5年来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促进临床优先、合理、安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该院信息系统( HIS)药品销售报表、该院上报不良反应监测网不良反应情况等信息,通过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数占比每年均在50%~60%之间;销售金额占比在14%~17%之间;销售额排名前3位的化学药品分别为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血液系统用药、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中成药类国家基本药物以内科用药为主,其中理血剂使用金额为高;2012年度国家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高,达80%,其他年份在30%左右.结论 该院基本药物覆盖率、使用金额等与国家卫生部门要求尚有一定差距,建议该院适当加大国家基本药物特别是中成药的引进力度,加强对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宣传并通过适当措施促进临床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作者:孟祥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