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周新社
目的 建立快速测定人血浆利奈唑胺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重症感染者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SB-C18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流速为1.1 mL·min-1,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54 nm,内标为氯霉素.用该方法 检测6例重症感染者静脉滴注600 mg利奈唑胺注射液后的血浆药物浓度,测得结果 与低抑菌浓度(MIC)比较,为临床应用利奈唑胺提供指导.结果 利奈唑胺在0.25~20 mg·L-1内线性良好(r=0.999 2),低定量限为250 μg·L-1.所测6例危重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利奈唑胺谷浓度小于低抑菌浓度(2 mg·L-1)的情况.结论 该方法 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临床利奈唑胺血药浓度的检测,并能为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张伦;方会慧;李兰;陈浩;黄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的方案治疗老年Ⅲ期未手术食管鳞癌,观察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总生存期以及1、2、3年的生存率.方法 30例初治的年龄>65岁的Ⅲ期未手术食管鳞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采用6mV-X 线外照射,处方剂量为50~60 Gy,每次的照射剂量为1.8~2 Gy,1周5次,分25~33次5~6.5周完成.在调强放疗的同时口服替吉奥化疗,根据体表面积<1.25 m2,80 mg·d-1;体表面积1.25~<1.50 m2,100 mg·d-1;体表面积≥1.50 m2,120 mg·d-1,2次/天,餐后0.5 h口服,连续口服2周,休息1周,3周为1个疗程,至少持续半年.结果 完全缓解23例(76.7%),部分缓解5例(16.7%),总有效率 93.3%;治疗过程主要毒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0.0%、16.7%、50.0%,血液毒性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0.0%、53.3%、23.3%.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3.3%、56.7%、46.7%.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5个月,研究发现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与生存率有关联关系.结论 替吉奥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可以提高老年Ⅲ期未手术食管鳞癌近期和远期生存率,同时还发现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作为判断新的食管癌的预后因素之一.
作者:刘华;蒋祥德;张华鹏;程刚;陈方;潘腾莉;李古郡;钱立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血小板聚集率(MPAR)的影响.方法 80例确诊为ACS行PCI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格瑞洛治疗组(观察组)和氯吡格雷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前已连续服用氯吡格雷(泰嘉) 75 mg·d-1持续7 d以上者维持原剂量,未曾服用过氯吡格雷者予以300 mg负荷剂量后75 mg·d-1维持.观察组入院前已连续服用替格瑞洛每次90 mg,2次/天,持续7 d以上者维持原剂量,未曾服用过替格瑞洛者予以180 mg负荷剂量后改标准剂量替格瑞洛(每次90 mg,2次/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5 d抽取空腹外周血标本进行MPAR的测定.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MP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5 d外周血MPA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P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能更好地抑制ACS血管病变患者PCI围术期MPAR,降低早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重度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具有更好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效果.
作者:时义宝;李磊;程鹏;周跟东;张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患者采用机械通气及脱机治疗时机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使用呼吸机的肺部感染患者48例,测定患者使用呼吸机前、使用呼吸机时、成功撤机后的动脉血NT-PROBNP浓度及相对应的患者心衰分级,观察并比较患者血液中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心衰程度的改变.结果 患者使用呼吸机前的NT-PROBNP浓度及心衰分级小于使用呼吸机时的NT-PROBNP浓度及心衰分级 (P<0.001);成功撤机后的NT-PROBNP浓度及心衰分级小于使用呼吸机时的NT-PROBNP浓度及心衰分级 (P<0.001).结论 NT-PROBNP对肺部感染患者是否采用机械通气及脱机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胡凌锋;刘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异位妊娠(EP)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EP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EP发生部位(只统计手术中证实发生部位患者)、高危因素及治疗方式,并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VF-ET术后EP组较自然受孕EP组宫角/间质部妊娠、合并宫内妊娠发生率高,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发生率较自然受孕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盆腔炎史、输卵管手术史、人流及引产史、EP史在EP患者既往史中较常见,IVF-ET组EP患者输卵管手术史及既往EP史多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以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IVF-ET组与自然受孕组EP在腹腔镜手术及经腹手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VF-ET组腹腔镜手术概率稍高.结论 IVF-ET术后EP患者中特殊妊娠包括宫角/间质部妊娠及合并宫内妊娠较多见;输卵管盆腔炎史及输卵管手术史、流产引产史、异位妊娠史是EP的高危因素,IVF-ET术后EP术中发现输卵管结扎后改变及输卵管间质部残留较多见;腹腔镜手术是EP的主要治疗方式,如需切除患侧输卵管应尽量靠近宫角处凝切避免残留.
作者:邢娟;吴大保;汪菁;周颖;张雪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A组(54例)、治疗B组(54例),另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C组,54例).A组给予甲状腺素片,B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调整剂量,直至分娩.比较不同组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与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两组游离T3(FT3)、游离T4(FT4)明显升高,TSH明显降低,且治疗B组的改善幅度较A组更为显著(P<0.05);与C组、B组比较,A组贫血、早产、胎儿生长迟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与C组的妊娠结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妊娠期合并甲减者可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乔侨;石礼红;包姿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分类,提出管理策略,为促进医联体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界定医联体利益相关者,结合米切尔法从权力性、合法性和紧迫性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 医联体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核心医院职工、成员医院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结论 对医联体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并提出管理策略,有利于建立长效的利益平衡机制,促进医联体的有效运行.
作者:张年;余昌胤;陈玲丽;刘仕方;黄辉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预测脑干梗死运动功能康复结局.方法 选择79例急性脑干梗死残疾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将性别、年龄(>65岁)、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吸烟史、初始残疾程度、锥体束受累程度作为观察指标,随访90 d,将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结局分为残疾组和无残疾组,分析影响肢体功能功能康复结局的预测因素.结果 统计结果 显示糖尿病(χ2=8.447,P=0.004)、初始残疾程度(Hc=31.393,P=0.000)、锥体束受累程度(Hc=35.504,P=0.000)同患者残疾康复结局有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OR=1.742,P=0.031)、锥体束受累程度(OR=4.385,P=0.012)是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结局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 借助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显示的锥体束受累程度为脑干梗死肢体功能康复结局的有价值的预测因素.
作者:周国庆;朱祖福;孔玉;张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硫化氢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Data、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查找硫化氢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的动物实验.研究者独立地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然后通过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估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 7 篇文献,包括48只大鼠.Meta 分析结果 显示:缺血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MD=-5.49,95%CI为(-7.46~-3.53),P=0.001];硫化氢组ALT水平低于缺血组[SMD=-3.69,95%CI为(-5.36~-2.02),P=0.000 01];硫化氢组ALT水平高于假手术组[SMD=1.80,95%CI为(1.26~2.35),P=0.000 01],以上ALT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硫化氢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但受纳入研究样本量所限,该结论 尚需更多高质量实验来验证.
作者:王健欣;于海;于树娜;张明;蒋吉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人数的增多,人工关节的感染率也随之增高.由致病细菌形成的细菌生物膜是人工关节感染的重要原因.人工关节表面形成细菌生物膜后,其对相应抗生素的耐药性会提高10~1 000倍.针对生物膜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其所致感染的诊断至今仍然很棘手.传统常规的诊断方法 敏感性及特异性相对较低,不仅延误时机影响治疗,还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该文主要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关节假体感染细菌生物膜的诊断技术及方法 进行综述.
作者:孙永;周新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沟通成为肿瘤学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一课.在临床教学中教育学生充分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快速有效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医患关系的缓解,对于治疗更是事半功倍.
作者:何义富;罗会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盐酸丁卡因凝胶在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9例需留置导尿的手术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为观察组(n=107)和对照组(n=102).观察组采用1%盐酸丁卡因凝胶作为润滑剂行导尿术,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行导尿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留置尿管成功率、全身麻醉前(T1)和麻醉苏醒期(T2)患者的血压、心率值以及躁动、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较高96.26%(103/107)、93.14%(95/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期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122.96±11.50)、(76.23±6.28)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146.92±8.92)、(89.48±4.3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期观察组患者的躁动评分、数字分级法(NRS)评分、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WBFPS)评分为[(0.80±0.64)、(2.65±0.88)、(1.47±0.49) 分]与对照组评分[(1.25±1.00)、(3.82±1.18)、(2.55±0.88) 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术前应用盐酸丁卡因凝胶润滑尿道及导尿管,效果优于用石蜡油润滑尿道及导尿管.
作者:安小芳;李小颖;王学良;王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的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5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相关资料,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在检出的60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多(288株,47.8%),其次是呼吸内科(12.9%);标本以痰液多(519株,81.1%);在临床经常使用的抗菌药物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为31.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70%).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广泛、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相关策略.
作者:戚小提;裴欢欢;李家斌;叶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3 181例ADR报告从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及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181例ADR报告中,男性1 501例(47.19%),女性1 680例(52.81%);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50~60岁者ADR发生率高,有829 例,占26.06%;引起ADR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且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3.09%;ADR常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性损害,占23.07%;一般ADR占87.11%,大多好转或治愈,新的ADR占12.39%,严重ADR占0.69%,其中1 例留有后遗症,参麦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1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降低用药风险.
作者:尹文杰;侯继秋;王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外浴治疗奥沙利铂所致蓄积性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发生蓄积性周围神经毒性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应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浴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及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变化分布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明显改善周围神经毒性程度.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内服联合外浴治疗奥沙利铂所致蓄积性周围神经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兆承;王生;胡彦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何首乌中药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和手工查阅的方式查找资料,汇总统计何首乌中药制剂和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数据文献,采用Stata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4篇文献,包括1 252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 显示:何首乌中药制剂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的效果显著,总体治疗有效率和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RR=1.087,95%CI区间为1.04~1.14).结论 何首乌中药制剂对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降低胆固醇治疗的效果较确切,不良反应率方面与他汀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 vs 1.5%),临床需要在监测胃肠道和肝功能不良反应的前提下使用.
作者:邓红星;林琳;邢代珍;解雪峰;吕雄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对门诊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分析门诊药房2014年6-8月传统手工调剂模式与2015年同期自动化调剂模式的调配内差、患者或家属取药等候时间以及患者或家属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在传统手工调剂模式及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的调配内差率分别为0.54‰、0.3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P<0.05);患者或家属在两种模式下的平均取药等候时间分别为(1.29±0.19)、(1.05±0.07)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P<0.05);患者或家属在两种模式下的满意率分别为81.82%、90.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5).结论 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能够明显减少药品调配内差率,缩短患者或家属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门诊药房的调剂质量.
作者:陈丽娟;朱月梅;梁茂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伏立康唑(咪唑类抗真菌药)的方法 ,并比较伏立康唑冻干粉针(参比制剂)和伏立康唑亚微乳(受试制剂)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 (55∶45∶0.25,v/v/v),流速为1.0 mL·min-1,外标法测定.结果 在选定的HPLC条件下伏立康唑与血浆杂质分离良好,伏立康唑的线性范围为0.2~50.0 mg·L-1,定量下限为0.2 mg·L-1.提取回收率为97.37%~110.00%,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Beagle犬静脉滴注伏立康唑亚微乳及冻干粉针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6.88±1.16) h和(6.82±1.73) h,Ke分别为(0.107±0.025) h-1和(0.109±0.031) h-1,AUC(0~∞)为(136±47.5) mg·h-1·L-1和(179±48.3) mg·h-1·L-1,MRT0~∞为(9.51±1.83) h和(9.35±2.75) h,消除率为(1.01±0.45) mL·min-1·kg-1和(0.68±0.21) mL·min-1·kg-1.结论 该方法 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结果 准确.两种制剂具有类似的药动学行为,可为伏立康唑亚微乳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吴伟;鲍实;朱亚丽;顾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尿酸、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分成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观察组,50例)和非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血脂谱、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间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谱、血尿酸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TSH、血尿酸、血肌酐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TSH、尿酸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TSH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江雪莲;汪承武;吴淑兰;朱德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对18篇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肢体活动度相关文献进行再评价.介绍各文献对TKA术后肢体活动度的测量结果 ,发现各结果 存在矛盾,可能与结果 测量方法 、随访时间、受试者差异等原因有关.笔者认为加速度测量术是更好评价TKA术后肢体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
作者:司誉豪;曹译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