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转归分析

陶满意;杨淇;张雷;李玉勤

关键词:耐多药, 肺结核, 老年人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转归.方法 收集126例有完整资料的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老年组47例(年龄≥65岁)和中青年组79例(年龄16~<65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等.结果 老年组的症状以咳嗽咳痰和胸闷气喘为主,其他症状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伴有合并症(63.83%,30/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18.99%,15/79).老年组中有既往抗结核病史和不正规治疗的患者(95.74%,45/47;80.85%,38/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77.22%,61/79;49.37%,3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1,12.291,均P<0.05).老年组的肺部病灶广泛,大于3个肺野的患者(72.34%,34/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45.57%,36/79).老年组的治愈率(38.30%,18/47)低于中青组(62.03%,49/79),病死率(17.02%,8/47)高于中青组患者(1.27%,1/7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4,8.773,P<0.05).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血白细胞减少在老年组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1.28% (10/47)、27.66%(13/47)和17.02% (8/47),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8.86% (7/79)、12.67% (10/79)和3.80% (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92、4.444和4.911,均P<0.05).老年组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患者(68.09%,32/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34.18%,27/79),其他耐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肺部病灶常伴有多发空洞,合并症较多,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耐药程度高,临床疗效欠佳.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无菌检查方法适用性研究

    目的 建立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无菌检查方法标准.方法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4家企业生产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无菌方法适用性研究.结果 确定了规格为0.1g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无菌检查方法.14家企业(共111批次)无菌检验方法均为:取样品60支,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每次100 mL,共冲洗2次.结论 通过对14家企业生产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方法验证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试验,终确定严谨统一的无菌检查方法.

    作者:佘凡;王自义;高翔;李秋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教练式带教模式对心脏监护室实习护士专科技能的提升效果

    目的 探讨教练式带教模式对心脏监护室实习护士专业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实习护士按照入科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方式,观察组采用教练式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专科理论、实践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论知识转化能力、沟通及合作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内容、方式满意度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教练式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心脏监护室实习护士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

    作者:孔令娜;李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青娥丸联合钙剂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娥丸联合钙剂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100例,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青娥丸联合钙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钙剂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降钙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和骨密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0.06)vs(0.54±0.05)g·cm-2,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骨密度显著增加[(0.66±0.09) vs (0.58±0.08) g·cm-2,P<0.05];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显著增加[(0.71 ±0.11)vs(0.63±0.10)g·cm-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降钙素水平显著升高[(262.39 ±72.59)vs(231.53 ±62.39) ng·L-1,P<0.05];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11.53 ±2.69)vs(9.35 ±2.27)μg·L-1,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111.59 ±35.35)vs(97.93 ±31.56) IU·L-1,P<0.05];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显著降低[(3.57 ±0.91)vs(4.49 ±1.50) mIU·mL-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娥丸联合钙剂有助于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

    作者:陈娟;金山;张喜平;康鸿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洛伐他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致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联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联用简称为HRZ)致大鼠肝损伤的特点.方法 SPF级8周龄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洛伐他汀组、HRZ组、洛伐他汀+HRZ组,按人-鼠间药物剂量换算,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于10、35、55 d分别处死大鼠,采集标本行肝功能生化指标、肝病理学检测及电镜观察.结果 在给药10、35、55 d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洛伐他汀+HRZ组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明显升高,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给药时间点延长,洛伐他汀+HRZ组肝损伤并未呈进行性增加;与洛伐他汀组、HRZ组两两比较时,仅AST在给药55 d时洛伐他汀组与HR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在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与病理、电镜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洛伐他汀联合HRZ后短时间内即可能出现肝损伤,以胆汁淤积型肝损伤为主;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洛伐他汀联合HRZ所致肝损伤可能存在适应性现象,联合组并未比洛伐他汀单用或HRZ单用更容易导致肝损伤.

    作者:彭江丽;马国伟;喻明丽;罗季;刘梦醒;王俊龙;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宜宾地区汉族人群Sp110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宜宾地区汉族人群Sp110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按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12例肺结核患者和14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测定其Sp110基因2个SNP位点(rs11679983、rs3948464)的基因型,探索其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和对照组吸烟史(49.1% vs33.6%)和家族结核病史(23.2%vs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rs11679983 G等位基因频率(51.8%vs33.6%)、rs3948464C等位基因频率(92.9%vs81.4%)高于对照组(P<0.05),其OR分别为2.13和2.97;(3)两组患者rs11679983和rs3948464的基因型分布不一致(P<0.05).结论 Sp110基因的rs11679983A/G和rs3948464C/T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该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健;张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转归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转归.方法 收集126例有完整资料的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老年组47例(年龄≥65岁)和中青年组79例(年龄16~<65岁).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等.结果 老年组的症状以咳嗽咳痰和胸闷气喘为主,其他症状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伴有合并症(63.83%,30/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18.99%,15/79).老年组中有既往抗结核病史和不正规治疗的患者(95.74%,45/47;80.85%,38/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77.22%,61/79;49.37%,3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1,12.291,均P<0.05).老年组的肺部病灶广泛,大于3个肺野的患者(72.34%,34/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45.57%,36/79).老年组的治愈率(38.30%,18/47)低于中青组(62.03%,49/79),病死率(17.02%,8/47)高于中青组患者(1.27%,1/7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4,8.773,P<0.05).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血白细胞减少在老年组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1.28% (10/47)、27.66%(13/47)和17.02% (8/47),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8.86% (7/79)、12.67% (10/79)和3.80% (3/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92、4.444和4.911,均P<0.05).老年组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患者(68.09%,32/47)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34.18%,27/79),其他耐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不典型,肺部病灶常伴有多发空洞,合并症较多,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耐药程度高,临床疗效欠佳.

    作者:陶满意;杨淇;张雷;李玉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ACLF患者43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患者的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计算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3个月后,43例HBV-ACLF患者存活26例,死亡17例.与肝衰竭存活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CD3+细胞百分率(22.96±20.59)%、CD8+细胞百分率(31.63±12.69)%均低于存活组(37.89±17.36)%和(36.52±9.75)%,而CD4+细胞百分率(55.15±14.23)%、CD4+/CD8+(1.77±1.38)高于存活组(48.51±13.35)%、(1.32±0.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衰竭死亡组患者外周血CD3+、CD8+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升高,肝衰竭存活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4+ CD25+ Treg比例下降的程度越重,预后可能越差.

    作者:汪增秀;谭善忠;孙薇薇;沈建军;肖倩;梁重锋;蒋淑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运动的缺乏、大量吸烟饮酒、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加重原有的损伤,引起心肌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发生不可逆性改变,进而加重原有的心血管疾病,终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氧自由基爆发、Ca2+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能量代谢障碍几个方面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上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福晖;刘达兴;容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原发癌1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176例多原发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2.26∶1,同时性多原发癌63例(35.8%),异时性多原发癌113例(64.2%).多原发癌的发病高峰时间集中于首发癌后的5年内,约139例(79.0%),多原发癌时间间隔为0~ 336个月.消化系统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其中首发癌的高发器官为食管、胃、肠道(54.5%),二发癌高发的器官为肠道、肺、胃、食管(67.6%).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是首发癌和多原发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多原发癌的手术率明显低于首发癌.结论 临床需提高多原发癌的诊断意识,掌握多原发癌发病特点、诊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水平.

    作者:李麦冬;胡长路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248例高龄经产妇围产期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经产妇的妊娠和分娩结局,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 对2007年1月-2014年12月间248例高龄经产妇和同期794例适龄经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产妇中来自农村的较多,高龄经产妇中农村孕妇占57.26%(142/248),城市孕妇定期产前检查率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经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适龄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围产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风险明显上升,应加强高危妊娠的孕产期管理,以提高风险意识,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马常兰;王燕;连燕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葛酮通络胶囊预防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社区0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葛酮通络胶囊的干预方案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 法对82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葛酮通络胶囊进行干预,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血糖控制并联合甲钴胺片进行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同样的基础上应用葛酮通络胶囊进行预防治疗.两组患者分别通过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等指标确认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足部麻木感及足部压力阈值相关的检测较对照组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P<0.05),而在足部疼痛感以及电生理情况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酮通络胶囊对糖尿病足(0级)的二级预防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黄毅;黄荣;李梦帆;曾光;金永志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芪甲苷对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作用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对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 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组和db/db+ AS-Ⅳ组,另以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组.AS-Ⅳ予1g·kg-1饲料喂食.第12周,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血糖、肾质量、肌酐清除率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PAS染色和电镜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第12周时,db/db组小鼠体质量、血糖、肾质量、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WT组,但db/db+ AS-Ⅳ组与db/d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db组小鼠24h尿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WT组,db/db+ AS-Ⅳ组小鼠24h尿白蛋白水平低于db/d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db组小鼠肾小球面积,肾小管面积,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和肾小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高于WT组,db/db+ AS-Ⅳ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db/db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b/db组小鼠肾组织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WT组,AS-Ⅳ可以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Ⅳ可能通过减少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内增生细胞核抗原的蛋白表达来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

    作者:孙惠力;韩鹏勋;王文静;余学问;宋高峰;戈娜;易铁钢;李顺民;邵牧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白细胞介素-34的特点及其在肿瘤疾病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34(IL-3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其受体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ζ受体(RPTP-ζ).目前,已知IL-34与集落刺激因子-1(CSF-1)的生物学活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在各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发现IL-34在急性白血病、骨巨细胞瘤、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研究IL-34与肿瘤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李静;胡艳;王丽红;徐前飞;刘亚蒙;葛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关系,并探讨MHR预测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Gensini< 30分,55例)、B组(Gensini≥30分,55例),探讨MHR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并预测高Gensini评分的价值.结果 B组MHR明显高于A组(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MHR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MHR皆为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胆红素(DBil)则为保护性因素.ROC曲线显示MHR下的面积为0.767(95%CI:0.681 ~0.854),当MHR诊断临界值取9.45时,其诊断效率高,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60%.结论 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越重,其MHR水平越高,且MHR可作为临床预测冠脉病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潘婷婷;徐春明;陈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目的 建立动态显色法测定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建立动态显色法测定细菌内毒素的标准曲线,通过干扰预试验及干扰验证试验测定回收率以确定样品佳稀释倍数及检测范围,并定量测定样品内毒素含量.结果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lgT=-0.28lgC+ 5.65,r=0.998,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 >0.980,细菌内毒素浓度在0.01~1.25 EU·mL-1时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成立;样品稀释4 ~ 50倍时,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在50% ~ 200%范围内,均无干扰作用;干扰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样品稀释20倍时,其回收率均接近100%,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0.01 EU·mL-1.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精密性和准确性良好,能快速定量检测样品中内毒素含量,可用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方韵;郝刚;陈卫;顾炳仁;李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病患者用药情况,探讨糖皮质激素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从而保障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风湿免疫病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与合理性.方法 抽取某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15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骨密度调查表,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前臂、股骨、脊柱三处骨密度与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使用钙剂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15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36例,平均病程6年;服用钙剂的人数占总例数的42%,服用糖皮质激素未服用钙剂骨密度下降人数占服用糖皮质激素总人数的32%,服用糖皮质激素并服用钙剂骨密度下降人数占服用糖皮质激素总人数的25%.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与骨关节炎患者骨密度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不具相关性.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的丢失具有一定的影响,钙剂对糖皮质激素使用患者腰椎骨密度减少有预防性作用.

    作者:程序;倪伟建;张圣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脑脊液/血浆中的腺苷脱氨酶比值对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血浆中的腺苷脱氨酶(ADA)比值在鉴别结核性脑膜炎和化脓性脑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2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80例,检测患者静脉血及CSF中糖、蛋白、ADA和氯化物含量.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和血浆ADA分别为(10.21 ±4.33)U·mL-1和(15.04±6.21)U·mL-1,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和血浆氯化物为(101.22±10.73) mmol·L-1和(97.20 ± 6.07) mmol·L-,明显低于化脓性脑膜炎(P<0.05);结核性脑膜炎血浆蛋白为(60.51±5.78)g·L-1,明显低于化脓性脑膜炎(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CSF与血浆蛋白比值、ADA比值分别为(0.023±0.007)和(0.691±0.121),均高于化脓性脑膜炎,而氯化物比值为(1.041±0.160),低于化脓性脑膜炎(P <0.05);CSF/血浆ADA比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P<0.05),截断值为0.552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90%和90.00%;CSF/血浆氯化物比值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P <0.05),截断值为1.086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00%和64.52%.结论 CSF/血浆中的ADA比值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有较高的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鉴别诊断.

    作者:谢三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Oncomine和GEO数据库分析S100P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阐明S100P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索Oncomine和GEO数据库中有关S100P的信息,并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挖掘并进行二次分析,对S100P在胰腺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438项不同类型S100P的研究结果,关于S100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有63项,其中S100P表达增高的有38项,表达降低的有25项.胰腺癌中高表达的研究有5项、低表达的有0项.共有11项研究涉及S100P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包括387例样本.在数据库中综合比较11项研究成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S100P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0.05).通过分析GEO数据库中的数据集GSE28735,自身对照发现S100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不仅如此,通过挖掘GEO数据库,分析数据集GSE28735和GSE57495,发现高表达S100P的患者总体病死率较高,低表达S100P的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 通过深入挖掘Oncomine和GEO基因芯片数据库中肿瘤相关的基因信息,提示S100P 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胰腺癌预后相关,其有望成为抗胰腺癌药物的重要治疗靶点.

    作者:李丹;余涛;曾智;吴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120例,将创面清洗后取其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统计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率,比较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120例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中感染者41例,感染率为34.17%.与无感染者比较,感染者的年龄≥60岁的患者比例、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比例、伤后入院时间≥6 h的患者比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的患者比例、烫伤总面积(TBSA)≥20%的患者比例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伤后入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及TBSA均与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相关.进一步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伤后入院时间及TBSA均是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伤后入院时间及TBSA等,控制这些因素有利于社区糖尿病合并烫伤患者感染的预防.

    作者:唐文平;蔡光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复方倍他米松治疗冻结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就诊的106例冻结肩患者,经前瞻性设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行两组对照研究.所有患者一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复方倍他米松只在对照组、观察组第一次注射时加入.治疗后两组同期进行正规肩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观察患侧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评分,用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VAS评分治疗后比治疗前评分低,疼痛缓解均明显(P<0.05).治疗6周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症状较对照组轻,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86.79%.结论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复方倍他米松是门诊治疗早期冻结肩的有效方法.

    作者:武德旺;黄晓波;吕亮明;唐述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