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程娟;陈治东;王海云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85例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女性被纳入研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CysC 水平,从冠心病病情程度、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3方面探讨绝经女性血清 CysC 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变组血清 CysC 水平高于对照组;(2)随着血清 CysC 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逐渐增加;(3)血清 Cys 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643,P <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HDL 等因素之后,CysC 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β=0.266,P <0.05)仍然独立相关。结论在绝经女性中,冠心病患者血清 CysC 水平升高,随着血清 CysC 升高,患者病情程度、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
作者:任朋;许邦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STEMI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尿激酶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尿激酶溶栓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 ST 回落、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状况,心肌损伤标志物,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0.7%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 ST 回落>50%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 显著高于对照组, LVEDd 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TIMI 3级比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标志物 CK -MB 和 cTnI 均显著降低;对照组 CK -MB 和 cTnI 分别为(16.36±2.45)U·L -1与(1.84±0.39)μg· L -1,试验组 CK -MB 和 cTnI 分别为(12.17±2.10)U·L -1与(1.02±0.25)μg·L -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炎性因子 TNF -α和 IL -6分别为(103.7±15.4)和(26.7±2.5)ng·L -1,试验组 TNF -α和 IL -6分别为(76.8±10.9)和(13.8±1.6)ng·L -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是 STEMI 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心肌损伤和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毛艳阳;王军强;王晨霞;王聪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在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变化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即造影阴性者(62例)和早发冠心病组(年龄男≤55岁,女≤65岁,共244例)比较组间差异;将冠心病组按年龄划分为4组,比较不同年龄段冠心病与血小板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再依据病变累及冠脉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进一步回顾性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特性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依据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患者入院时和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机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体质量指数(BMI)、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升高,而血小板计数(PLC)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不同年龄段患者比较发现50~65岁之间的患者 PLC 减低,MPV 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相比其他年龄段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高体质量指数、血小板计数为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血小板参数与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P <0.05)。(4)SAQ 量表评估发现与冠心病入院时相比,出院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后各因子分及 SAQ 总分增加(P <0.05)。结论高体质量指数、血小板相关参数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参数的定期监测对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作者:李丽;解杨婧;王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4种常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以期为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建立了头孢噻肟钠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其与氨茶碱注射液、维生素 B6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含量、外观和溶液 pH 值的变化。结果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4 h 内外观、pH 值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头孢噻肟钠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1 h 时配伍溶液出现氨味,4 h 时氨味更浓,含量也发生明显变化。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 B6注射液配伍 pH 值虽无明显变化,但含量在2 h 内就明显降低。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后,2 h 溶液外观发生了变化,在4 h 时溶液变成了粉红色,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头孢噻肟钠可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配伍使用,与维生素 B6注射液和氨茶碱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若必须与奥硝唑配合,宜在配伍后1 h 内滴注完毕。
作者:刘虎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构建携带 ABCC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 HEK293细胞,筛选出稳定过表达 ABCC2基因的细胞株并进行鉴定,为体外实验确定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外排转运相关的底物药物及其转运机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根据 GenBank提供的 ABCC2基因 cDNA 序列设计引物,PCR 扩增该基因并将其连接至慢病毒载体 PZE -LV105,包装病毒并感染 HEK293细胞。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得到过表达 ABCC2基因的稳转细胞株,通过基因测序、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稳转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测序结果证明重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所携带的 ABCC2基因序列与 Gen-Bank 提供的 ABCC2序列一致;RTQ -PCR 分析结果显示转染了 ABCC2基因的 HEK293细胞中 MRP2的 mRNA 相对表达比正常 HEK293细胞和空白载体对照 HEK293细胞高出约320倍;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显示,转染了 ABCC2基因的 HEK293细胞中MRP2蛋白表达水平比正常 HEK293细胞和空白载体对照 HEK293细胞高出约150倍。结论该实验成功构建了稳定过表达ABCC2基因的细胞株,该细胞株可用于初步筛选确定 MRP2的特异性外排转运底物及其转运机制。
作者:魏丹芸;张洪;彭锐;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骨重塑是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维持平衡的持续过程。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易并发骨丢失和骨折。在慢性炎症状态下,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诱导骨形成和骨丢失解偶联,导致炎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严重的骨丢失。该文就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在调节炎性自身免疫疾病和骨破坏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常文静;蔡佳宇;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 =52)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 =52)采用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14 d 后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P <0.05),而 ALD 评分明显增加(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P <0.05)。结论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恢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林彩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纵隔子宫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纵隔子宫患者110例,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腹腔镜处理同时存在的盆腔疾病,跟踪随访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纵隔切除时间8~25 min,术中出血(20±7)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子宫形态均接近正常;随访时间12~60个月,90例在术后获妊娠1~4次,其中足月产80例,流产41例,早产6例,妊娠率8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治疗纵隔子宫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纵隔子宫合并盆腔病变的首选方法,可提高患者妊娠率及改善生育结局。
作者:胡鹏飞;水丽君;王文艳;卫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髋臼横断骨折四种内固定方式的臼顶接触性变化。方法采用成人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断骨折模型16个,随机分成四组,予以 A 组:前柱重建接骨板,B 组:前柱锁定接骨板,C 组: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D 组:骨盆缘下锁定接骨板。通过垂直加载至生理体质量600 N,维持1 min,用双页型压敏片依次测量完整髋臼 I 组和 A、B、C、D 四组的臼顶接触特性变化。结果生理体质量600N 下,A、B、C、D 组内固定后接触特性均不能恢复至正常,与 I 组比较,负重面积,接触压强及峰值压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 A、B、C、D 组之间比较,接触特性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并且接触特性依次增强。结论在生理体重600N 下,对髋臼横断骨折予以四种不同内固定,接触特性均不能恢复至正常,且骨盆缘下接骨板优于前柱接骨板,能增加臼顶负重面积,降低臼顶平均压强及峰值压强,同时锁定接骨板的接触特性强于重建接骨板。
作者:高烁;王雷;吴啸波;何全杰;徐凤松;刘弘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白细胞介素-17(IL -17)是新近发现的白介素成员,是 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其在 RA 中有异常升高,可能参与了 RA 的滑膜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在 RA 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干预 IL -17成为治疗 RA 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 IL -17靶向治疗药物、传统抗风湿药、中医中药对 IL -17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该文主要就 IL -17在 RA 发病及针对 IL -17治疗 RA 的相关研究进展简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萍;姚茹冰;赵智明;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乳腺肿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乳腺肿物切除治疗的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54例患者。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瘢痕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98±7.06)mm、瘢痕长度(2.09±1.25)mm、手术时间(15.39±4.81)min、愈合时间(3.15±0.99)d、术中出血(1.85%)、局部瘀斑(3.70%)、感染(3.70%)、乳房变形(1.85%)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4.01±10.34)mm、瘢痕长度(20.41±3.42)mm、手术时间(23.81±5.32)min、愈合时间(7.07±1.20)d、术中出血(27.78%)、局部瘀斑(29.63%)、感染(33.33%)、乳房变形(31.48%)发生率等(P <0.05)。结论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物可有效缩短术中用时与愈合时间,切口较小,预后效果较佳,患者较为满意。
作者:何贵省;吴煌福;张亚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优化样品处理过程,建立口腔溃疡含片(散)中同时测定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方法。方法以 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色谱柱:Welch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溶液(65∶35),流速:1 mL ·min -1,检测波长:289 nm,柱温35℃。结果靛蓝在69.12~1728 n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含片和散剂中靛蓝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RSD =1.0%(n =6)和96.6%,RSD =1.3%(n =6),靛玉红在19.44~486 n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含片和散剂中靛玉红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RSD =2.3%(n =6)和101.5%,RSD =2.1%(n =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并且可以同时测定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可用于口腔溃疡系列制剂中青黛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越;罗定强;康荣;张国跃;王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桑叶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桑叶用80%乙醇和水提取。利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有机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测定生物碱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的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来评价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从桑叶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1-脱氧野尻霉素(1),1,4-dideoxy -1,4-imino -D -arabinitol(2),山奈酚-3-O -β-D -吡喃葡萄糖苷(3),β-谷甾醇(4),正三十四烷醇(5),oxyresveratrol(6),熊果酸(7),葡萄糖乙醇苷(8),此外化合物3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结论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
作者:王娅;李嘉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急诊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43例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的患者,依据摘除术后急诊有无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出血患者,共计18例;对照组为未出血组,共计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导致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43例患者共摘除结直肠息肉172颗,其中18例急诊出血,出血率为12.6%,蒂的大小、蒂内有无血管伴行是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对于施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的患者而言,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量,可较为有效的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帆;周易;张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采用 Mtwo 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探讨一次法和多次法用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0例在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于该院的牙髓炎或牙髓坏死的患者,共40例患牙。将患者随机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次法根管治疗。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数据,采用统计软件 SPSS18.0的 t 检验和χ2检验对两组间疼痛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换牙疼痛分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63);观察组患者(18.7%)与对照组患者(12.5%)术后疼痛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88);单根管2例(14.3%)和多根管4例(15.4%)牙术后疼痛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926)。结论采用 Mtwo 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情况并无显著性,治疗效果无明显区别。但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比多次完成根管治疗更加节省诊疗时间,临床效率比较高。
作者:蒲兆雷;邢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12只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宾(100、200和400 mg·kg -1)预处理组和尼莫地平(32 mg· kg -1)预处理组,通过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6 h 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及含水量;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水平;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 TUNEL 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通过 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脑组织中 NF -κB 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水飞蓟宾(200和400 mg·kg -1)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和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均明显减轻,凋亡指数显著降低;脑组织中 SOD、CAT 活性显著升高且 MDA 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 CPK,LDH 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 NF -κB 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水分蓟宾400 mg· kg -1预处理组血清中 T -AOC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水分蓟宾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水分蓟宾能够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张秀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对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 A、B 两组医师和未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 C 组医师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开展的65例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三组医师分别完成21、22、22例。分别比较三组医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率的差异。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清扫淋巴结数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A 组与 B 组之间的中转开腹率和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A 组与 C 组以及 B 组与 C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由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医师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更为稳妥、安全。
作者:范文华;李大勇;王彦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沙利铂含量及有关物质的 HPLC 方法。方法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 Zorbax Rx -C18(4.6 mm ×250 mm)5μm,以磷酸溶液(取10%磷酸溶液0.6 mL,加水稀释至1000 mL,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调节 pH 值至3.0)—乙腈=99∶1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 -1,检测波长209 nm,进样量20μL。结果奥沙利铂在6~16×10-3 g·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2%,回收率为100.55%(RSD =0.46%),测定样品含量为99.8%,有关物质均小于0.5%。结论该方法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陈传喜;杨志勇;袁红;王继平;王大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娩出的晚期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对晚期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在该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观察组,26例),经阴道分娩组(对照组,37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2、24~48、49~72 h 内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12 h 内观察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TPTEF /TE、VPEF /VE 均高于对照组。24~48 h 内,TPTEF /TE、RR 高于对照组,49~72 h 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剖宫产组中:第12小时组呼吸频率较第24~48小时组增快,潮气量较第24~48小时组缩小,而吸呼比、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48小时组与第49~72小时组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分娩晚期早产儿存在较阴道分娩儿更明显的限制性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8 h 后可好转,潮气呼吸肺功能可作为新生儿呼吸监护重要的无创手段。
作者:朱蓉;温晓红;张旭中;吴万云;黄金华;袁娟;徐正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48例因感染性休克致死的新生儿,依据休克的程度、所患疾病危重程度及修正的 Fry -MODS 相关诊断标准对新生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分析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结果48例新生儿中仅有3例新生儿未出现脏器功能衰竭,45例出现脏器衰竭情况,以1~2个脏器为主,占83.2%(40/48);脏器功能衰竭常见的为呼吸系统衰竭,共计41例,占所有患儿的85.4%,且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占所有患儿的72.9%,远高于肺出血患儿38.8%。三组实验室指标中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pH 值、乳酸水平及 HCO3-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组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乳酸水平及 HCO3-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H 值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致新生儿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常见原因为感染性肺炎,且此类新生儿入院初期疾病即呈现危重或极危重,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尽早对新生儿进行疾病危重程度评定对新生儿休克的诊断有指导意义;新生儿脏器功能损害以呼吸系统中的呼吸衰竭和肺出血为主。
作者:曾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