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子宫纵隔110例临床分析

胡鹏飞;水丽君;王文艳;卫兵

关键词:纵隔子宫, 腹腔镜,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 妊娠
摘要: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纵隔子宫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纵隔子宫患者110例,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腹腔镜处理同时存在的盆腔疾病,跟踪随访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纵隔切除时间8~25 min,术中出血(20±7)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子宫形态均接近正常;随访时间12~60个月,90例在术后获妊娠1~4次,其中足月产80例,流产41例,早产6例,妊娠率8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治疗纵隔子宫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纵隔子宫合并盆腔病变的首选方法,可提高患者妊娠率及改善生育结局。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用植物中鲨烯环氧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鲨烯环氧酶(SE)存在于内质网的微粒体中,在鲨烯转变为环氧化鲨烯的生物过程中作为生物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而环氧化鲨烯是从鲨烯生成环阿屯醇、香树素、羊毛甾醇等的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SE 的活性决定了环氧化鲨烯的生物合成的效率,继而,以环氧化鲨烯作为前体的各类甾体皂苷、三萜皂苷、甾醇等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也随之受其影响,后续产物的产量取决于它的含量和活性。因此 SE 被认为是甾体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控酶,已在多种植物中克隆出并进行了初步功能鉴定。该文概述几个重要药用植物的 SE 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为从其他药用植物中克隆 SE 基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及方法思路。

    作者:许燕;赵爽;邸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绝经女性胱抑素 C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85例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女性被纳入研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CysC 水平,从冠心病病情程度、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3方面探讨绝经女性血清 CysC 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变组血清 CysC 水平高于对照组;(2)随着血清 CysC 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逐渐增加;(3)血清 Cys 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643,P <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HDL 等因素之后,CysC 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β=0.266,P <0.05)仍然独立相关。结论在绝经女性中,冠心病患者血清 CysC 水平升高,随着血清 CysC 升高,患者病情程度、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

    作者:任朋;许邦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剖宫产皮肤瘢痕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剖宫产皮肤瘢痕的疗效。方法87例剖宫产皮肤瘢痕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组(A 组)、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组(B 组)和硅酮凝胶治疗组(C 组)。分别比较三组的温哥华瘢痕标度评分、整体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就 A、B 两组瘢痕评分相比较,A 组优于 B 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A 组的瘢痕评分显著低于 B 组和 C 组(P <0.05)。治疗后6个月, A、B、C 组三组总显效率分别为66.7%、40.0%和33.3%,A 组显著高于 B、C 两组(P <0.017),A 组中增生性瘢痕和凹陷性瘢痕均明显少于 B 组和 C 组,且有显著差异,三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0%、1.4%和3.4%。三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A 组不良反应低且与 B 组和 C 组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剖宫产皮肤瘢痕比 CO2点阵激光和硅酮凝胶单独治疗效果好,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利荣;胡晓继;李少荣;谭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莲心碱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癫模型急性期皮层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探讨莲心碱对氯化锂—匹鲁卡品致癫大鼠模型急性期皮层脑电图的影响。方法32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 组,10μg)、低剂量莲心碱组(B 组,莲心碱2.5 g·L -1,25μg)、高剂量莲心碱组(C 组,莲心碱5 g·L -1,50μg)、左乙拉西坦组(D 组,100 g·L -1,1 mg),建立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后侧脑室注射药物,记录各组大鼠脑电图的改变。结果莲心碱组及左乙拉西坦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痫性放电频率减低,快波(β波)比率减少,慢波(δ波)比率增加;高剂量莲心碱组和左乙拉西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莲心碱在氯化锂—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急性期具有抗癫痫作用。

    作者:吴靖;周宏斌;潘松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院2015年1-6月份血液肿瘤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2015年1—6月血液肿瘤科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6月份血液肿瘤科155例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住院患者的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方法,使用疗程,病原菌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肿瘤科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较广泛,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使用率高;美罗培南、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替考拉宁的药物利用指数偏高;替考拉宁的平均用药时间长,达9.56 d;病原学送检率较高,但阳性率较低。结论血液肿瘤科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使用日剂量及用药疗程方面需加强管理。

    作者:潘春晓;邵菁菁;商玉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清 IL -32与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 -32)与预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90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 ST 段抬高或非 ST 段抬高 AMI 患者。分析血清 IL -32与心梗患者2年内复发或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IL -32对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如 C -反应蛋白(CRP)以及他汀类药物(HR=1.40(1.03~1.91);P =0.03)。IL -32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AMI 患者低(低于中位数)IL -32水平和高(高于中位数)VCAM-1水平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HR =2.22(1.32~3.75);P =0.002)。结论血清低水平 IL -32和 AMI 患者心血管事发生相关。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Toll 样受体4的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Toll 样受体4(TLR-4)mRNA 的表达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入选5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高压氧治疗。另入选2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正常组),高压氧治疗前、治疗第5、10天分离两组患者 PBMCs,荧光定量 RT-PCR 法检测 TLR-4mRNA 表达。高压氧治疗前、治疗第5、10天及起病21 d 患者随访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起病时外周血单核细胞 TLR-4mRNA 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 TLR-4mRNA 表达均下降,高压氧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第10天及起病21 d 后 NIH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则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治疗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 TLR-4mRNA 的表达,减轻脑损伤后继发性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雷蕾;周志斌;姜丹;彭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采取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设计方法,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 =60)和对照组(n =60)。治疗组于每晚入睡前持续静脉滴注0.5μg· kg -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和滴注时间的生理盐水。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文版恶心呕吐症状评估量表(INVR)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第3天晚上的睡眠、焦虑情况及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结果相比治疗前,用药第3天,治疗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和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145、7.112、10.407,P 均<0.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症状。

    作者:陈肖衣;任卓如;晓寰;陈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9例报道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36~74岁,平均55.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且伴有剧烈胸痛,21例连枷胸并反常呼吸。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08.8±35.3)min,术中出血量(156.7±26.1)mL,术毕反常呼吸均消失。PaO2术前为(61.02±10.09)mmHg,术后24 h为(78.85±6.99)mmHg(P <0.001);PaCO2术前为(44.38±8.19)mmHg,术后24 h 为(38.44±4.32)mmHg(P <0.001)。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4例。术后复查胸部 CT 及肋骨三维重建显示骨折线消失,无接骨板断裂或移位,随访2~24个月,均无慢性胸痛,亦无局部排异反应。结论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治愈率高,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京京;杜少鸣;刘建;詹必成;李根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

    近年来,肺癌在内科药物治疗方面有较大进展,传统化疗、分子靶向药物、靶向药物耐药的后续治疗,以及免疫疗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化疗及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等,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诸多临床工作者为尽可能的延长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效果明显。该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夏凡;李平;张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桑叶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桑叶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方法桑叶用80%乙醇和水提取。利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有机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测定生物碱类化合物和黄酮苷类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的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来评价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从桑叶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1-脱氧野尻霉素(1),1,4-dideoxy -1,4-imino -D -arabinitol(2),山奈酚-3-O -β-D -吡喃葡萄糖苷(3),β-谷甾醇(4),正三十四烷醇(5),oxyresveratrol(6),熊果酸(7),葡萄糖乙醇苷(8),此外化合物3能够显著提高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结论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抗糖尿病活性。

    作者:王娅;李嘉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临床药师参与放化疗术后继发真菌感染的实践体会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在抗真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对1例左肺鳞癌放化疗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分析评价治疗方案,提出药学建议,发挥药学服务,评价临床药师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建议被采纳,患者病情及不良反应得到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制定和药学监护,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盛雪鹤;史天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水飞蓟宾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12只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宾(100、200和400 mg·kg -1)预处理组和尼莫地平(32 mg· kg -1)预处理组,通过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6 h 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及含水量;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水平;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 TUNEL 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通过 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脑组织中 NF -κB 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水飞蓟宾(200和400 mg·kg -1)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和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均明显减轻,凋亡指数显著降低;脑组织中 SOD、CAT 活性显著升高且 MDA 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 CPK,LDH 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 NF -κB 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水分蓟宾400 mg· kg -1预处理组血清中 T -AOC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水分蓟宾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水分蓟宾能够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张秀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 法测定口腔溃疡含片(散)中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

    目的:优化样品处理过程,建立口腔溃疡含片(散)中同时测定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方法。方法以 N,N -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进行超声提取;色谱柱:Welch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2%磷酸溶液(65∶35),流速:1 mL ·min -1,检测波长:289 nm,柱温35℃。结果靛蓝在69.12~1728 n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含片和散剂中靛蓝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RSD =1.0%(n =6)和96.6%,RSD =1.3%(n =6),靛玉红在19.44~486 n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5),含片和散剂中靛玉红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3%,RSD =2.3%(n =6)和101.5%,RSD =2.1%(n =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并且可以同时测定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可用于口腔溃疡系列制剂中青黛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越;罗定强;康荣;张国跃;王国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白细胞介素-17(IL -17)是新近发现的白介素成员,是 Th17细胞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其在 RA 中有异常升高,可能参与了 RA 的滑膜炎症、软骨和骨的破坏,在 RA 的发病和病情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干预 IL -17成为治疗 RA 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 IL -17靶向治疗药物、传统抗风湿药、中医中药对 IL -17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该文主要就 IL -17在 RA 发病及针对 IL -17治疗 RA 的相关研究进展简单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萍;姚茹冰;赵智明;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瘤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94例 CIN 及早期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两种方法的病理结果。结果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比较相符合的65例(69.15%),加重的15例(15.96%),其中包括早期宫颈癌1例(1.06%),减轻的14例(14.89%),早期宫颈癌漏诊1例。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及术后病理有差异,其应用于 CIN 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可弥补阴道镜多点活检的不足。

    作者:曹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4种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4种常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以期为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建立了头孢噻肟钠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其与氨茶碱注射液、维生素 B6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含量、外观和溶液 pH 值的变化。结果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4 h 内外观、pH 值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头孢噻肟钠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1 h 时配伍溶液出现氨味,4 h 时氨味更浓,含量也发生明显变化。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 B6注射液配伍 pH 值虽无明显变化,但含量在2 h 内就明显降低。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后,2 h 溶液外观发生了变化,在4 h 时溶液变成了粉红色,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头孢噻肟钠可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配伍使用,与维生素 B6注射液和氨茶碱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若必须与奥硝唑配合,宜在配伍后1 h 内滴注完毕。

    作者:刘虎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对晚期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剖宫产娩出的晚期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对晚期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在该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观察组,26例),经阴道分娩组(对照组,37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2、24~48、49~72 h 内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12 h 内观察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TPTEF /TE、VPEF /VE 均高于对照组。24~48 h 内,TPTEF /TE、RR 高于对照组,49~72 h 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剖宫产组中:第12小时组呼吸频率较第24~48小时组增快,潮气量较第24~48小时组缩小,而吸呼比、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48小时组与第49~72小时组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分娩晚期早产儿存在较阴道分娩儿更明显的限制性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8 h 后可好转,潮气呼吸肺功能可作为新生儿呼吸监护重要的无创手段。

    作者:朱蓉;温晓红;张旭中;吴万云;黄金华;袁娟;徐正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中文文献分析

    目的:收集中文文献中关于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报道,探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查找前列地尔相关不良反应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出现的不良反应、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疗程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分析,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占临床对照研究中总病例数的8.08%,且临床症状较轻微,主要是用药部位出现的静脉炎,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和轻度胃肠道不适等,可以立即停药或停药后对症治疗,使其症状好转或消失,未有不良事件报道,但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也偶有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前列地尔时要严格依照其药品说明书和用药指征合理应用,加强用药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如若出现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前列地尔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合理化。

    作者:杨玲;高家荣;李颖;吴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技术对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对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 A、B 两组医师和未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 C 组医师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开展的65例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三组医师分别完成21、22、22例。分别比较三组医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率的差异。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清扫淋巴结数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A 组与 B 组之间的中转开腹率和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A 组与 C 组以及 B 组与 C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由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医师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更为稳妥、安全。

    作者:范文华;李大勇;王彦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