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中文文献分析

杨玲;高家荣;李颖;吴健

关键词:前列地尔, 药物不良反应, 中文文献分析
摘要:目的:收集中文文献中关于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报道,探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进行检索,查找前列地尔相关不良反应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出现的不良反应、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疗程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分析,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占临床对照研究中总病例数的8.08%,且临床症状较轻微,主要是用药部位出现的静脉炎,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和轻度胃肠道不适等,可以立即停药或停药后对症治疗,使其症状好转或消失,未有不良事件报道,但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也偶有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抢救,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前列地尔时要严格依照其药品说明书和用药指征合理应用,加强用药管理,尽可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如若出现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前列地尔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合理化。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

    近年来,肺癌在内科药物治疗方面有较大进展,传统化疗、分子靶向药物、靶向药物耐药的后续治疗,以及免疫疗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化疗及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等,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诸多临床工作者为尽可能的延长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效果明显。该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夏凡;李平;张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 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沙利铂含量及有关物质的 HPLC 方法。方法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 Zorbax Rx -C18(4.6 mm ×250 mm)5μm,以磷酸溶液(取10%磷酸溶液0.6 mL,加水稀释至1000 mL,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调节 pH 值至3.0)—乙腈=99∶1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 -1,检测波长209 nm,进样量20μL。结果奥沙利铂在6~16×10-3 g·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2%,回收率为100.55%(RSD =0.46%),测定样品含量为99.8%,有关物质均小于0.5%。结论该方法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陈传喜;杨志勇;袁红;王继平;王大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GPR30阳性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新型雌激素受体 GPR30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雌、孕激素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妇产科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GPR30、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并分析其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意义和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GPR30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 FIGO 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有关联(P <0.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 >0.05)。GPR30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P <0.05),PR 表达阳性率在子宫内膜癌与增殖期子宫内膜差异显著(P <0.05),ER 表达阳性率在两者间无差异(P >0.05)。子宫内膜癌 GPR30与 ER 阳性共表达率为61.2%(30/49),呈正相关(r =0.315,P =0.021);与 PR 阳性共表达率为57.1%(28/49),呈正相关(r =0.303,P =0.027)。结论GPR30阳性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组织分级以及肌层浸润深度相关,对子宫内膜癌预后产生重要作用;GPR30与 ER、PR 间存在共表达的交谈或调节作用。

    作者:肖波;余桂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 -1)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 POP 组;以同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于手术中取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 MMP -1表达变化。结果POP 组中阴道组织,子宫主韧带组织中 MMP -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 <0.05)。结论POP 患者阴道组织、主韧带组织弹性纤维组织中 MMP -1者表达增加,可能与 POP 发生有关。

    作者:姜智慧;薛华;王海燕;李娟;颜根喜;周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耳鼻咽喉科留学生教学体会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近10年以来,大批的医学留学生涌入我国学习。结合该校近几年留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该文总结了留学生在耳鼻咽喉科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尝试和心得,为更好地进行留学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高潮兵;刘业海;吴正升;方平;童步升;里晓红;汪东;朱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筋膜瓣逆行翻转180°修复跟踝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筋膜瓣逆行翻转180°修复跟踝创面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2月—2015年4月,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筋膜瓣逆行翻转180°修复跟踝创面13例,创面均合并跟腱或骨外露,供区原位缝合,蒂部反折处及筋膜瓣表面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3例筋膜瓣成活无虞,供区切口及受区移植皮片均愈合良好。随访6~15个月,患者跟踝部外形无明显臃肿,可正常穿鞋行走,小腿供瓣区仅遗留一条线状瘢痕。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筋膜瓣具有不损伤主干动脉,组织瓣成活可靠,供区美观,受区外形佳,对穿鞋影响小等优点,是修复跟踝创面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赵玲玲;曹东升;谢娟;李红红;陈增红;朱邦中;鲍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后踝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10月该院采用支撑钢板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钢板组(29例)与螺钉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 Baird -Jackson 评分。结果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9.240±22.124)min]和Baird -Jackson 评分[(94.550±4.634)分]均大于螺钉组[(139.790±15.732)min、(91.190±7.7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钢板组(11.000±1.363)周、螺钉组(11.600±1.38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螺钉组2例后踝骨折块上移>2 mm,钢板组1例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结论支撑钢板治疗后踝骨折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王会会;宁仁德;周业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治疗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疗效及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 STEMI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试验组5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尿激酶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替格瑞洛+尿激酶溶栓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 ST 回落、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状况,心肌损伤标志物,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0.7%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 ST 回落>50%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 显著高于对照组, LVEDd 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TIMI 3级比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损伤标志物 CK -MB 和 cTnI 均显著降低;对照组 CK -MB 和 cTnI 分别为(16.36±2.45)U·L -1与(1.84±0.39)μg· L -1,试验组 CK -MB 和 cTnI 分别为(12.17±2.10)U·L -1与(1.02±0.25)μg·L -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治疗后,对照组炎性因子 TNF -α和 IL -6分别为(103.7±15.4)和(26.7±2.5)ng·L -1,试验组 TNF -α和 IL -6分别为(76.8±10.9)和(13.8±1.6)ng·L -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溶栓是 STEMI 的有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心肌损伤和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毛艳阳;王军强;王晨霞;王聪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水飞蓟宾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SI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12只清洁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宾(100、200和400 mg·kg -1)预处理组和尼莫地平(32 mg· kg -1)预处理组,通过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6 h 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测定脑组织梗死体积及含水量;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水平;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通过 TUNEL 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通过 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脑组织中 NF -κB 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水飞蓟宾(200和400 mg·kg -1)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和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均明显减轻,凋亡指数显著降低;脑组织中 SOD、CAT 活性显著升高且 MDA 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 CPK,LDH 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 NF -κB 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水分蓟宾400 mg· kg -1预处理组血清中 T -AOC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水分蓟宾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水分蓟宾能够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作者:张秀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小板比值对大肠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白细胞/血小板(WBC /PLT)比值对大肠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年龄≥18岁的大肠杆菌感染血流感染等(BSI)患者75例。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64例)以及治疗失败组(11例)。收集临床考虑血流感染及经治疗结束时外周血常规样本,统计 WBC、PLT 以及 WBC /PLT 比值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 Fisher 确切概率法等方法,评估各项指标在不同预后中有无统计学差别。结果好转组和失败组的 WBC 在治疗前后数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预后组的 PLT、WBC /PLT 比值在治疗前后数据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动态监测 PLT、WBC /PLT 比值在对大肠杆菌血流感染的预后预测研究具有意义。

    作者:董琳;桂淑玉;杨庆斌;吴桂平;程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9例报道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36~74岁,平均55.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且伴有剧烈胸痛,21例连枷胸并反常呼吸。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08.8±35.3)min,术中出血量(156.7±26.1)mL,术毕反常呼吸均消失。PaO2术前为(61.02±10.09)mmHg,术后24 h为(78.85±6.99)mmHg(P <0.001);PaCO2术前为(44.38±8.19)mmHg,术后24 h 为(38.44±4.32)mmHg(P <0.001)。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4例。术后复查胸部 CT 及肋骨三维重建显示骨折线消失,无接骨板断裂或移位,随访2~24个月,均无慢性胸痛,亦无局部排异反应。结论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治愈率高,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京京;杜少鸣;刘建;詹必成;李根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 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

    目的:研究合适的分离方法分离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采用 HPLC 法检测丹参乙酸镁含量,观察 HPLC 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方法优选。采用 Zorbax -SB -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四氢呋喃(26∶74)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 -1;检测波长:以 ELSD 检测器进行检测,波长为290 nm;参数为:增益10,气压25 psi,漂移管65℃,Neb heater 60%;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乙酸镁峰面积的自然对数值与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参乙酸镁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 =-2.006X +7.355,R2=0.9993,线性范围为59.79~597.90 mg· L -1;丹参乙酸镁的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 为6.87%。结论HPLC 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好,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丹参乙酸镁的含量测定。

    作者:时荣同;张清文;姚惠;叶小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硫酸依替米星致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避免严重 ADR 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依替米星”及其商品名称为题名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2015年收录的有关硫酸依替米星引起 ADR 的文献资料,筛选并收集相关报告,按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原患疾病、ADR 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过敏史、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检索,硫酸依替米星致严重 ADR 文献20篇,共20例。ADR 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多(30.00%);用药在30 min 内发生 ADR(65.00%),主要累及全身性损害(72.73%)、泌尿系统损害(18.18%),临床主要表现形式为神经肌肉阻滞(36.36%)、过敏反应(31.82%)、肾功能异常(18.18%)。85.00%的患者痊愈,15.00%患者缓解。结论临床应警惕硫酸依替米星引起的神经肌肉阻滞、过敏反应和肾功能异常,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徐学君;程幼苗;徐德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尿路造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路造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 Mishel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 -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2012年10月—2015年8月在该科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腹壁尿路造口的4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尿路造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为中等水平,得分为(110.43±11.05)分;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76.67±17.28)分。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P <0.01)。结论正确评估尿路造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金宗兰;丁萍;陈萍萍;杨巧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斑蝥素、斑蝥酸钠和斑蝥酸镁抑制人胃癌 SGC -7901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比较斑蝥素、斑蝥素酸钠和斑蝥素酸镁对人胃癌 SGC -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出佳斑蝥素类抗肿瘤药物。方法将斑蝥素、斑蝥素酸钠及斑蝥素酸镁作用于人胃癌细胞 SGC -7901;采用 CCK -8法检测上述三种药物对 SGC -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斑蝥素、斑蝥素酸钠和斑蝥素酸镁均对 SGC -7901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呈效应-剂量关系。上述三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8.591、17.676、4.105μmol·L -1。结论斑蝥素、斑蝥素酸钠和斑蝥素酸镁均能抑制人胃癌细胞生长,其中斑蝥素酸镁的抗肿瘤活性佳。

    作者:梁金龙;谢铭;杨雪峰;李建国;郑兴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银杏叶提取物和派丽奥在中重度牙周炎老年患者中的短期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凝胶和派丽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中重度牙周炎老年患者中的短期效果。方法共纳入80例诊断为中重度牙周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派丽奥治疗,观察组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凝胶联合派丽奥交替使用,比较两组疗效,留取唾液检测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D、BI、AL 下降越明显(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ALP 活性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更明显(P <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 PD、BI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L 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Pg),核梭杆菌(Fn),福塞氏类杆菌(Bf),伴放线放线杆菌(Aa)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 ALP 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凝胶联合派丽奥治疗中重度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牙周指标,且降低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祖印;苏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水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为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确诊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正常老年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发现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且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维持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稳恒定,及时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对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杰;程娟;陈治东;王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进展和母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分娩镇痛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分娩镇痛措施,分娩镇痛组在产妇进入活跃期时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进行自控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VAS 评分)、产程进展及母儿分娩结局。结果分娩镇痛组在活跃期、宫口近全时、宫口开全时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潜伏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分娩镇痛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 <0.05),剖腹产率显著降低(P <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 Apgar 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镇痛组在分娩镇痛用药期间出现皮肤瘙痒、分娩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结论在产妇进入活跃期后进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能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及加速活跃期,降低了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是较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及镇痛时机。

    作者:马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教学在腹腔镜培训中的有效性评价

    为了探索一种有效的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的培训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参加腹腔镜初级培训班的9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实验组: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录像培训;对照组:单腹腔镜模拟训练器培训;空白对照组:不参与模拟训练。其中理论授课1周,模拟训练2周。对培训前后的基本理论知识、模拟操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从而评价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教学在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中的有效性。终得出培训后学员的基本理论知识、腹腔镜模拟操作技能明显高于培训前(P <0.05),且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录像培训组明显高于单纯腹腔镜模拟训练器培训组(P <0.05)。因此,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教学能有效提高腹腔镜术初学者的基本技能,可能有助于缩短腹腔镜学习曲线。

    作者:赵卫东;马杰;何成群;王晓丽;蒋燕;周元元;江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与传统肿物切除术治疗乳腺肿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乳腺肿物切除治疗的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54例患者。予以对照组患者传统肿物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瘢痕长度、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98±7.06)mm、瘢痕长度(2.09±1.25)mm、手术时间(15.39±4.81)min、愈合时间(3.15±0.99)d、术中出血(1.85%)、局部瘀斑(3.70%)、感染(3.70%)、乳房变形(1.85%)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24.01±10.34)mm、瘢痕长度(20.41±3.42)mm、手术时间(23.81±5.32)min、愈合时间(7.07±1.20)d、术中出血(27.78%)、局部瘀斑(29.63%)、感染(33.33%)、乳房变形(31.48%)发生率等(P <0.05)。结论彩超引导下安珂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肿物可有效缩短术中用时与愈合时间,切口较小,预后效果较佳,患者较为满意。

    作者:何贵省;吴煌福;张亚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