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后踝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王会会;宁仁德;周业金

关键词:踝关节, 后踝骨折, 内固定
摘要:目的:比较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4年10月该院采用支撑钢板或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钢板组(29例)与螺钉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1年 Baird -Jackson 评分。结果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9.240±22.124)min]和Baird -Jackson 评分[(94.550±4.634)分]均大于螺钉组[(139.790±15.732)min、(91.190±7.7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钢板组(11.000±1.363)周、螺钉组(11.600±1.38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螺钉组2例后踝骨折块上移>2 mm,钢板组1例皮肤坏死、切口感染。结论支撑钢板治疗后踝骨折固定牢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绝经女性胱抑素 C 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血清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185例疑诊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绝经女性被纳入研究,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CysC 水平,从冠心病病情程度、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3方面探讨绝经女性血清 CysC 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病变组血清 CysC 水平高于对照组;(2)随着血清 CysC 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逐渐加重,病变支数和 Gensini 评分逐渐增加;(3)血清 Cys C 水平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r =0.643,P <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HDL 等因素之后,CysC 与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β=0.266,P <0.05)仍然独立相关。结论在绝经女性中,冠心病患者血清 CysC 水平升高,随着血清 CysC 升高,患者病情程度、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严重。

    作者:任朋;许邦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HPLC 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沙利铂含量及有关物质的 HPLC 方法。方法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 Zorbax Rx -C18(4.6 mm ×250 mm)5μm,以磷酸溶液(取10%磷酸溶液0.6 mL,加水稀释至1000 mL,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调节 pH 值至3.0)—乙腈=99∶1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 -1,检测波长209 nm,进样量20μL。结果奥沙利铂在6~16×10-3 g·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02%,回收率为100.55%(RSD =0.46%),测定样品含量为99.8%,有关物质均小于0.5%。结论该方法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作者:陈传喜;杨志勇;袁红;王继平;王大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和疗效,分析与其病情轻重及病程长短相关的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32例毒蛇咬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第5天复查的肝酶、心肌酶、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情况分为治愈组(151例)、好转组(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第5天,232例住院患者的肝酶、心肌酶、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明显下降,没有患者遗留有器官功能障碍。与治愈组患者比较,好转组患者入院24 h 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总胆红素(TIBL)、白细胞计数(WBC)(P <0.05)增高明显;进一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50 U·L -1)、肌酸激酶同工酶(>24 U·L -1)升高是影响毒蛇咬伤患者疗程及疗效的独立预报因子(均 P <0.05)。结论年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可作为临床预判毒蛇咬伤患者病情轻重及疗程长短的有价值指标。

    作者:刘莎;韩宁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阿替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阿替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方法纳入123例患儿,随机分为阿替洛尔组和普萘洛尔组。其中阿替洛尔组63例,普萘洛尔组60例。初始治疗后2、4周,每月随访一次至半年。结果阿替洛尔组治疗反应率为53.9%,普萘洛尔组为60%,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68)。无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阿替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疗效不劣于普萘洛尔。

    作者:王冠杰;赵娅娟;李东繁;李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瘤变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的94例 CIN 及早期宫颈癌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两种方法的病理结果。结果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比较相符合的65例(69.15%),加重的15例(15.96%),其中包括早期宫颈癌1例(1.06%),减轻的14例(14.89%),早期宫颈癌漏诊1例。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前及术后病理有差异,其应用于 CIN 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可弥补阴道镜多点活检的不足。

    作者:曹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动态监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小板比值对大肠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白细胞/血小板(WBC /PLT)比值对大肠杆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年龄≥18岁的大肠杆菌感染血流感染等(BSI)患者75例。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64例)以及治疗失败组(11例)。收集临床考虑血流感染及经治疗结束时外周血常规样本,统计 WBC、PLT 以及 WBC /PLT 比值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者 Fisher 确切概率法等方法,评估各项指标在不同预后中有无统计学差别。结果好转组和失败组的 WBC 在治疗前后数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不同预后组的 PLT、WBC /PLT 比值在治疗前后数据变化存在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动态监测 PLT、WBC /PLT 比值在对大肠杆菌血流感染的预后预测研究具有意义。

    作者:董琳;桂淑玉;杨庆斌;吴桂平;程志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 -1)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 POP 组;以同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于手术中取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 MMP -1表达变化。结果POP 组中阴道组织,子宫主韧带组织中 MMP -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 <0.05)。结论POP 患者阴道组织、主韧带组织弹性纤维组织中 MMP -1者表达增加,可能与 POP 发生有关。

    作者:姜智慧;薛华;王海燕;李娟;颜根喜;周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取采取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120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设计方法,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 =60)和对照组(n =60)。治疗组于每晚入睡前持续静脉滴注0.5μg· kg -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和滴注时间的生理盐水。分别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中文版恶心呕吐症状评估量表(INVR)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第3天晚上的睡眠、焦虑情况及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结果相比治疗前,用药第3天,治疗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和患者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程度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145、7.112、10.407,P 均<0.0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症状。

    作者:陈肖衣;任卓如;晓寰;陈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39例报道

    目的:探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使用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39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男28例,女11例;年龄36~74岁,平均55.5岁。均为闭合性损伤且伴有剧烈胸痛,21例连枷胸并反常呼吸。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08.8±35.3)min,术中出血量(156.7±26.1)mL,术毕反常呼吸均消失。PaO2术前为(61.02±10.09)mmHg,术后24 h为(78.85±6.99)mmHg(P <0.001);PaCO2术前为(44.38±8.19)mmHg,术后24 h 为(38.44±4.32)mmHg(P <0.001)。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优35例,良4例。术后复查胸部 CT 及肋骨三维重建显示骨折线消失,无接骨板断裂或移位,随访2~24个月,均无慢性胸痛,亦无局部排异反应。结论镍钛合金抓握式肋骨接骨板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治愈率高,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京京;杜少鸣;刘建;詹必成;李根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酶法制备山药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

    目的:以山药废渣为原料研究以淀粉酶和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方法试验选取淀粉酶的用量、酶解时间、蛋白酶的用量、酶解时间四个因素,确定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淀粉酶用量为2 U·mL -1,酶解时间为80 min,蛋白酶用量为3 U·mL -1,酶解时间为30 min。结论该法可提高山药的利用度,促进山药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

    作者:何侃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对晚期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剖宫产娩出的晚期早产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其对晚期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3例在该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观察组,26例),经阴道分娩组(对照组,37例),采用潮气呼吸法测定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2、24~48、49~72 h 内的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12 h 内观察组潮气量、每分通气量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TPTEF /TE、VPEF /VE 均高于对照组。24~48 h 内,TPTEF /TE、RR 高于对照组,49~72 h 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剖宫产组中:第12小时组呼吸频率较第24~48小时组增快,潮气量较第24~48小时组缩小,而吸呼比、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48小时组与第49~72小时组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分娩晚期早产儿存在较阴道分娩儿更明显的限制性及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8 h 后可好转,潮气呼吸肺功能可作为新生儿呼吸监护重要的无创手段。

    作者:朱蓉;温晓红;张旭中;吴万云;黄金华;袁娟;徐正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子宫纵隔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纵隔子宫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手术治疗的有生育要求的纵隔子宫患者110例,行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开术,腹腔镜处理同时存在的盆腔疾病,跟踪随访术后妊娠结局。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一次性成功,纵隔切除时间8~25 min,术中出血(20±7)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宫腔镜检查子宫形态均接近正常;随访时间12~60个月,90例在术后获妊娠1~4次,其中足月产80例,流产41例,早产6例,妊娠率82%。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是治疗纵隔子宫安全、有效的方法,也是治疗纵隔子宫合并盆腔病变的首选方法,可提高患者妊娠率及改善生育结局。

    作者:胡鹏飞;水丽君;王文艳;卫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教学在腹腔镜培训中的有效性评价

    为了探索一种有效的腹腔镜手术基本技能的培训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参加腹腔镜初级培训班的90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实验组: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录像培训;对照组:单腹腔镜模拟训练器培训;空白对照组:不参与模拟训练。其中理论授课1周,模拟训练2周。对培训前后的基本理论知识、模拟操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从而评价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教学在腹腔镜基本技能培训中的有效性。终得出培训后学员的基本理论知识、腹腔镜模拟操作技能明显高于培训前(P <0.05),且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录像培训组明显高于单纯腹腔镜模拟训练器培训组(P <0.05)。因此,腹腔镜模拟训练器联合手术教学能有效提高腹腔镜术初学者的基本技能,可能有助于缩短腹腔镜学习曲线。

    作者:赵卫东;马杰;何成群;王晓丽;蒋燕;周元元;江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清 IL -32与急性心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 -32)与预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90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 ST 段抬高或非 ST 段抬高 AMI 患者。分析血清 IL -32与心梗患者2年内复发或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IL -32对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如 C -反应蛋白(CRP)以及他汀类药物(HR=1.40(1.03~1.91);P =0.03)。IL -32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AMI 患者低(低于中位数)IL -32水平和高(高于中位数)VCAM-1水平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HR =2.22(1.32~3.75);P =0.002)。结论血清低水平 IL -32和 AMI 患者心血管事发生相关。

    作者:陈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网络介导炎性自身免疫疾病骨丢失的研究进展

    骨重塑是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维持平衡的持续过程。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炎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易并发骨丢失和骨折。在慢性炎症状态下,炎性细胞因子网络诱导骨形成和骨丢失解偶联,导致炎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严重的骨丢失。该文就炎性细胞因子网络在调节炎性自身免疫疾病和骨破坏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常文静;蔡佳宇;蔡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臼顶接触性研究

    目的:探究髋臼横断骨折四种内固定方式的臼顶接触性变化。方法采用成人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断骨折模型16个,随机分成四组,予以 A 组:前柱重建接骨板,B 组:前柱锁定接骨板,C 组: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D 组:骨盆缘下锁定接骨板。通过垂直加载至生理体质量600 N,维持1 min,用双页型压敏片依次测量完整髋臼 I 组和 A、B、C、D 四组的臼顶接触特性变化。结果生理体质量600N 下,A、B、C、D 组内固定后接触特性均不能恢复至正常,与 I 组比较,负重面积,接触压强及峰值压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同时 A、B、C、D 组之间比较,接触特性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并且接触特性依次增强。结论在生理体重600N 下,对髋臼横断骨折予以四种不同内固定,接触特性均不能恢复至正常,且骨盆缘下接骨板优于前柱接骨板,能增加臼顶负重面积,降低臼顶平均压强及峰值压强,同时锁定接骨板的接触特性强于重建接骨板。

    作者:高烁;王雷;吴啸波;何全杰;徐凤松;刘弘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

    近年来,肺癌在内科药物治疗方面有较大进展,传统化疗、分子靶向药物、靶向药物耐药的后续治疗,以及免疫疗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综合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化疗及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等,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诸多临床工作者为尽可能的延长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效果明显。该文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夏凡;李平;张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水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关系,为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确诊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了糖尿病和糖耐量减退的正常老年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发现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且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的发生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维持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稳恒定,及时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对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杰;程娟;陈治东;王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技术对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对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 A、B 两组医师和未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学习曲线的 C 组医师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开展的65例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三组医师分别完成21、22、22例。分别比较三组医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中转开腹率和并发症率的差异。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清扫淋巴结数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A 组与 B 组之间的中转开腹率和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A 组与 C 组以及 B 组与 C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由度过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医师开展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更为稳妥、安全。

    作者:范文华;李大勇;王彦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急诊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后急诊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43例行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的患者,依据摘除术后急诊有无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出血患者,共计18例;对照组为未出血组,共计1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分析导致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43例患者共摘除结直肠息肉172颗,其中18例急诊出血,出血率为12.6%,蒂的大小、蒂内有无血管伴行是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对于施行内镜下结直肠息肉摘除术的患者而言,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量,可较为有效的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帆;周易;张春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