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雪苷霜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S 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

江宇峰;伍超;吴佳俊;王极宇;庄文豪;马腾飞;江洁美;杨雁

关键词:积雪苷霜软膏, 增生性瘢痕, 纤维化, Smad4
摘要:目的:探讨积雪苷霜软膏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积雪苷霜软膏组。模型组和积雪苷霜软膏组建立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模型,术后21 d,积雪苷霜软膏组瘢痕局部涂抹积雪苷霜软膏,每天2次,连续用药28 d;正常组和模型组涂抹软膏基质。每周观察并拍照记录瘢痕的生长情况,于术后49 d处死动物,进行病理、羟脯氨酸和Smad4蛋白检测。结果模型组瘢痕以较快速度生长,积雪苷霜软膏组,瘢痕生长显著被抑制。病理检测显示,模型组增生性瘢痕组织纤维化明显,而积雪苷治疗可显著改善纤维化。羟脯氨酸定量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积雪苷治疗显著降低瘢痕组织中Hyp水平(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Smad4蛋白水平显著上调,而积雪苷治疗显著降低Smad4蛋白表达(P<0.01)。结论积雪苷霜抗增生性瘢痕作用可能与调控Smad4蛋白表达有关。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二氢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细叶鸢尾中一种具有抗老年痴呆症活性的二氢黄酮: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方法采用Agilent 1260HC-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 ·min-1,检测波长为295 nm,柱温为25℃。结果该二氢黄酮在37.6~188 mg·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回收率为101.26%(RSD=1.17%)。测得该活性化合物在细叶鸢尾中的含量非常高,6批药材中的含量为57.70~59.35 mg·g-1。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适用于细叶鸢尾中5,2',3'-三羟基-6,7-亚甲二氧基二氢黄酮的测定。

    作者:杨阳;刘少静;杜强;赵长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通窍活血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TQHX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脑脉泰组,通窍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3.85,7.7,15.4 g·kg-1)。于给药第7天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测定渗出脑血管外的伊文思蓝含量分析药物对BBB通透性的影响,及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E)测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 TQHXD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脑中伊文思蓝的含量,且均能阻止脑损伤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低。结论 TQHXD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亚芳;汪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负重小直径种植体下颌覆盖义齿对老年咀嚼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通过小直径种植体早期负重下颌覆盖义齿修复老年下颌牙列缺失,对其咀嚼功能与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下颌无牙颌老年患者31例,对其实施下颌覆盖义齿修复,修复前使用小直径种植体于下颌颏孔间植入,并在术后4周内进行早期负重。对比观察术前与负重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义齿的满意程度。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经过6个月的观察,所有种植体稳固无松动与叩痛、牙龈健康;患者种植负重6个月后新义齿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对旧义齿的满意程度,其咀嚼效率亦得到明显提高,两个时间点临床指标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下颌无牙颌患者应用小直径种植体早期负重实施覆盖义齿修复,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对于义齿的主观满意程度,而且可以显著的提高咀嚼功能,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道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的优势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其中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24 h镇痛药使用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975,t2=7.408,t3=10.215,χ2=4.628,均P<0.05);(2)观察组二次手术、切口感染、盆腔脓肿及肠梗阻分别发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二次手术、肠梗阻分别各1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0.088,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安全性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作者:万里鹏;万鸿;吴安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血脂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胆囊结石组。另选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归入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脂水平,比较不同情况的胆囊结石患者血脂水平,并分析血脂和胆囊结石的相关性。结果胆囊结石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余血脂指标如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随着结石个数的增加,除HDL-C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Spearman法进行分析,随着胆囊结石的程度加重,患者TG、TC及LDL-C,以及载脂蛋白A(ApoA)与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均不断上升,分别与之呈正相关。结论血脂水平和胆囊结石症状联系紧密,临床上可将其作为监测指标,对掌握胆囊结石的病情具有较为重要的指示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前春;钟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血脂、Hcy、hs-CRP的影响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患者的降脂疗效以及对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1,睡前一次口服,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脂、Hcy、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Hcy 、hs-CRP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其中治疗组患者血脂、Hcy 、hs-CRP的变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者降脂作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且能有效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

    作者:宋洁;王文平;丁晓洁;邹永红;撒小军;王萍;汪珊珊;张永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治疗鸡卵蛋白诱导日本大耳白兔类风湿关节炎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鸡卵蛋白诱导日本大耳白兔致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滑膜组织核因子NF-κB(p65)表达活性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三氧化二砷低剂量组(1.0 mg·kg-1·d-1)、三氧化二砷中剂量组(2.0 mg·kg-1·d-1)、三氧化二砷高剂量组(4.0 mg ·kg-1·d-1)、醋酸泼尼松龙组(10 mg·d-1),每组8只。成功建立卵蛋白诱导关节炎模型后,分别给药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外周血中的 IL-1、TNF-α,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核因子(NF-κB)(p65)在各组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卵蛋白诱导法可以成功诱导兔的关节炎,模型组外周血中的 IL-1、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兔的关节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IL-1、TNF-α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滑膜的NF-κB(p65)表达较正常组增强(P<0.05),而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关节滑膜的NF-κB(p65)表达随砷剂剂量的增加表达减弱,但仍然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日本大耳白兔模型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滑膜细胞中NF-κB(p65)活性和表达,降低了炎性因子IL-1、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史志强;沈敬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胱抑素C、脑钠肽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CAG或PCI)术前胱抑素C(CysC)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术后发生造影剂急性肾功能损害(CI-AKI)的相关性及其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并行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85例,根据术前CysC水平将CysC<0.80 mg·L-1为C1组48例,CysC≥0.80 mg·L-1为C2组37例。结果(1)两组发病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ysC、NT-proBNP、术前肌酐(Scr)及术后Scr、肾小球滤过率(c-aGFR)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NT-proBNP与术后Scr呈正相关(P<0.05);(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ysC 是发生 CI-AKI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T-proBNP不是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ROC曲线显示,CysC曲线下面积为0.697,佳阈值为0.80 mg·L-1,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63,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539,佳阈值为50.0 ng·L-1时,敏感度为0.93,特异度为0.35。结论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CysC水平与术后发生CI-AKI有相关性,并对术后发生CI-AK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术后发生CI-AKI无相关性,对术后发生CI-AKI的预测价值不显著。

    作者:张颖;徐晓东;方中;方洁;程军;朱永新;刘少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ⅡB~ⅢC期胃癌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9月该医院收治的65例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患者(实验组)完成新辅助化疗后接受开放手术治疗,32例患者(对照组)入院后直接行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根治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生存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R0切除32例、R1切除1例,对照组患者R0切除24例、R1切除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5);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4.55±1.48)枚和(6.38±2.27)枚(t=-3.838,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1.24±2.67)枚和(20.19±2.71)枚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数分别为3例和3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术中失血量(434.29±86.64)mL,对照组为(190.97±47.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3.5个月,对照组为17.7个月(P=0.138)。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化疗毒副作用可耐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徐迅;张长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群发生白内障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发生白内障的相关因素。方法该院眼科门诊2009年11月—2013年11月进行眼科检查的人群3128例,其中300例确诊为白内障患者。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生活行为(户外活动时间、吸烟、饮酒)和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结果中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年龄≥70岁、职业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吸烟、饮酒、户外活动时间≥5 h·d-1、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腹泻发病率显著高于同因素其他水平(P<0.05),为中老年白内障的相关危险因素,与性别、经济收入和高血压无关(P>0.05)。结论发现年龄≥70岁、职业为农民、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吸烟、饮酒、户外活动时间≥5 h·d-1、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腹泻、青光眼史和近视史(P<0.05)是中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颜少彪;刘忠鑫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盐酸普拉格雷的含量

    目的:建立盐酸普拉格雷的含量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GraceSmart C18(5μm,4.6 mm ×250 mm)色谱柱;以0.1 mmol·L-1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至pH3.5)—乙腈(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普拉格雷在30.64~153.20 mg·L-1浓度范围间,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精密度良好,RDS大值为1.43%(n=5);重复性好,RSD为0.3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普拉格雷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令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血栓弹力图(TEG)是根据凝血过程中凝固动态变化所绘制出的图像,反映了全血的凝血和纤溶能力。该文对TEG的主要参数、诊断标准及其在肝移植、外伤失血性休克、指导个体化血小板治疗和心脏手术等各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董林剑;李元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究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135例,根据NIHSS运动项目评分将患者分为PMD组(n=30)和非PMD组(n=105)。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入院运动项目评分、梗死的具体情况和进展和大脑动脉闭塞情况等。结果因素分析发现,无卒中史、放射冠梗死、梗死层数多、梗死复发、梗死变大、大脑中动脉闭塞、颈内动脉闭塞的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发生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放射冠梗死(OR=10.433,95%CI=3.005~18.220)、梗死复发(OR=2.846,95%CI=1.499~5.043)、梗死变大(OR=3.235,95%CI =1.804~5.801)、大脑中动脉闭塞(OR=4.627,95%CI=1.673~9.797)是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结论放射冠梗死、梗死复发、梗死变大、大脑中动脉闭塞是皮质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对预测PMD发生有预测价值。

    作者:张燕;陆学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药品损耗率中的应用

    目的:降低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药品损耗率。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执行、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药品损耗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评价效果。结果有形成果:药品损耗率由活动开展前1.58支/千份输液降低到开展后0.85支/千份输液,进步率为46.20%;无形成果:圈员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积极性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用于降低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药品损耗率是可行有效的,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张婷婷;杨燕;成遥;汪永忠;高家荣;夏伦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安徽医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学龄前(3~6岁)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计算其BMI,测定其血清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并分析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观察组BMI、血清瘦素、胰岛素、IGF-I、IGF-BP3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HOMA-IR、IGF-I、IGF-BP3和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T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对照组儿童BMI与各血清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和雌二醇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睾酮水平存在负相关,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乐;汪艳;张群威;孙捷;曾耀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RT/CRT-D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随访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衰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围手术期护理重点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该科行CRT/CRT-D术的心衰患者74例,回顾性总结其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结果74例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随访,55例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12例轻度改善,7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CRT/CRT-D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心衰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科学、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杜丽;赵韧;赵宇飞;陈刚;程自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Miccoli术式对甲状旁腺的辨识能力及其功能保护的优势探讨

    目的:探讨Miccoli术式对甲状旁腺的辨识能力和功能保护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6月—2013年8月期间的41例使用Miccoli术式进行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为观察组和41例采用传统开放术式进行甲状腺全切除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d的血清甲状旁腺素(PTH)浓度和血清钙离子浓度(Ca2+);并比较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识别个数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甲状旁腺的辨识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的PT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术后随访中,实验组患者出现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coli术式对甲状旁腺有较好的辨识能力,并能够有效减少对甲状旁腺及其功能的损伤,能够促进甲患者恢复,比开放术式更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杨旦;沈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105例怀疑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和真菌培养结果,分别计算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及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率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为80.00%和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阳性者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62.0±21.34)ng·L-1,阴性者为(5.1±2.03)ng·L-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葡聚糖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0%和91.7%,葡聚糖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和85.9%,均较真菌培养高。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方法快速、阳性率高、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

    作者:唐红梅;周吕蒙;赵兰兰;李艳;罗俊;王婷婷;徐煜;蔡礼欢;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主开发肺癌随访系统对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该院自主研发的“肺癌患者随访系统”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肿瘤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每组30例,随访组患者采用该院自主开发的“肺癌患者随访系统”的短信式关键性提醒及系统的电话随访,对照组出院后只作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嘱咐,不接受此系统随访。统计两组按时回院化疗的人数、骨髓抑制的检出率、化疗效果,患者住院时和结束随访时的健康状况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卡氏评分(KPS)调查,同时对患者的生存期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和随访组的按时回院接受化疗比例分别为70.00%和96.67%,骨髓抑制检出率分别为63.33%和93.33%,随访组按时回院接受化疗比例和骨髓抑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分别为50.00%和76.67%,随访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组患者随访结束时的SF-36和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院自主研发的“肺癌患者随访系统”有助于纠正患者认识误差,及时提示化疗进程,给予患者系统规范的治疗,提高化疗疗效和生存质量,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胡翠莲;冯起校;簎淑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