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贵;郭燕;朱本藩;陈家骅
中医药在认识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有整体性、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多层次的综合调节优势。该文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现状及今后研究发展的方法。
作者:张癑;王兴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和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该院行口腔种植术的牙列缺损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手术前填写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牙科焦虑量表(MDAS),术后患者在责任护士的帮助下填写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量表。分析牙列缺损患者手术前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和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本研究根据患者的状态-特质量表得分将其分为A、B、C三组。得分为20~37的患者较少或没有焦虑组为A组;得分为38~44的适中焦虑组为B组;得分为45~80的为较高或极度的焦虑组为C组。结果牙列缺损患者种植术前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牙科焦虑评分之间相关性显著,术后状态焦虑(SAI)与特质焦虑(TAI)、牙科焦虑(MDAS)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患者术后VAS评分与术前TAI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结论牙列缺损患者术前的负性情绪如特质焦虑与术后疼痛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对牙列缺损患者术前负性情绪高度重视,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受,提高患者的术后满意度。
作者:刘泽忠;刘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ISO+裙带菜多糖组、裙带菜多糖组。ISO组连续皮下注射ISO 14 d(前3 d 10 mg·kg-1·d-1,后11 d 5 mg· kg-1·d-1),ISO+裙带菜多糖组除做上述ISO处理外,ISO处理前7 d开始给予裙带菜多糖200 mg·kg-1·d-1灌胃,持续到ISO皮下注射第14天;裙带菜多糖组连续21 d裙带菜多糖200 mg·kg-1·d-1灌胃;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ISO皮下注射。心脏超声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的改变,病理染色检测心脏纤维化程度,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Ⅰ型胶原α(CollagenⅠα)和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心脏自噬的改变。结果裙带菜多糖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ISO诱导的心脏纤维化程度,心脏胶原蛋白CollagenⅠα和CollagenⅢ的mRNA表达量比ISO组显著降低(P<0.05),且裙带菜多糖能减少ISO诱导的心脏自噬。结论裙带菜能减轻ISO诱导的心脏纤维化,其主要是通过降低ISO诱导的心脏自噬而发挥作用的。
作者:华晓芳;李元红;朱小琴;雷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单纯咪唑安定在慢诱导气管插管时对镇静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咪唑安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其对镇静程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和T3时研究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2和T3时刻研究组患者对侵入性操作反应程度相对于对照组反应轻(均P<0.05),表现更为舒适。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较单用咪唑安定耐受性更佳,更适合于慢诱导气管插管。
作者:郑吉卫;朱琼;柳德洪;别世杰;亢留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亚类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影响的相关性。方法(1)抽取2013—2014年因疑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入住该院老年医学科、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的患者12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分支狭窄>50%)96例,其中男6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0.31±8.72)岁,未诊断CHD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00±13.51)岁;(2)抽取患者空腹12 h静脉血,选择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24 h内测定HDL亚类,对患者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定性资料用χ2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Logisitic回归分析检验与冠心病相关因素,两因素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单因素卡方、两样本独立t检验显示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收缩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HDL、LDL、ApoA-I 、Lpa、Preβ1-HDL、HDL3b、HDL3c、HDL2b与冠心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G、Preβ1-HDL、HDL3b是冠心病危险因素,HDL2b是冠心病保护因素(P<0.05);(3)HDL2b与Gensini评分结果成负相关,Preβ1-HDL、HDL3b与Gensini评分结果成正相关。结论在临床诊断治疗中,HDL2b值有可能做为冠心病预测因素,Preβ1-HDL、HDL3b值可为预测和诊断CHD提供重要依据,冠心病的防治不仅要改善和促进胆固醇逆转运还要调节血脂,调整HDL亚类的构成比。
作者:杨宁;胡立群;李红旗;章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比不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水平的检测差异。方法选择20例从2007—2008年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血清及肝组织进行实验分析,另取2份不含HBV感染的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作阴性对照组。将其中经或未经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处理的样本分别使用HBVc-ccDNA跨单缺口PCR和跨双缺口PCR检测。分析TaqMan探针跨单缺口PCR测定HBVcccDNA的结果,对比跨单、双缺口PCR测定结果以及不同荧光定量PCR的测定结果。分析血清和肝组织中HBVDNA与HBVcccDNA病毒载量的关系。结果血清及肝组织经过DNase消化后的有关拷贝数显著低于未消化者。血清和肝组织跨双缺口PCR测定结果较跨单缺口PCR测定结果均显著降低。血清中的HBVDNA及cccDNA实验结果均显著低于在肝组织中的测定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性对照组经四种荧光定量PCR检测后均呈阴性。20例E抗原呈阳性的乙肝病人,其机体病毒载量总体趋势为血清HBVDNA的载量较肝组织更低,差异显著。结论 DNase 可有效减少 HBVcccDNA 在检测过程中的假阳性情况,经DNase处理后的跨双缺口PCR检测特异性高。同时,血清中基本不含cccDNA。
作者:肖春花;张春兰;陈伟烈;魏绍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7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7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出现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通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出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所制备的微针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穿刺试验考察其机械性能,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自溶性微针预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其佳处方为:基质材料硫酸软骨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重量比60%的水;所制得的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很好的穿刺铝箔和大鼠皮肤;体外透皮实验显示,自溶性微针使得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3.62倍。结论优选的自溶性微针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凝胶的透皮性能,为载药微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星星;曹英骥;桂双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制干漆饮片质量状况。方法收集市场上9批制干漆饮片,对性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考察。结果8批制干漆从性状上看体重,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偏高,部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偏高。结论制干漆饮片掺伪较严重,应改进其质量标准、增加检验项目控制质量。
作者:罗定强;刘越;王国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1.6 mg,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5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转归时间、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血浆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活性药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和机械通气停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除体温外其他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免疫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运用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熊锋;朱志德;刘文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紫花地丁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数据并结合文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苷(1)、山奈酚-3-O-芸香糖苷(2)、山奈酚-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苷(3)、6,7-二羟基香豆素(4)、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5)、6-羟基-香豆素-7-O-α-L-鼠李糖基-(1→6)-O-β-D-葡萄糖苷(6)、柚皮素(7)、木犀草素(8)。结论化合物1、3和6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柳航;胡巍;方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对脓毒症大鼠血小板功能和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急性肾损伤组(AKI组)、氯吡格雷组(CL组),每组12只。AKI组、CL组分别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0 mg·kg-1建模;CL组在LPS注射后立即给予氯吡格雷800 mg·kg-1灌胃;建模后3 h,测定各组血小板CD62P的阳性表达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并检测血肌酐、尿素氮、TNF-α和IL-6的水平,取肾组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AKI组血小板CD62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而CL组则明显低于AKI组(P<0.05)。AKI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NC组,CL组血小板聚集率较AKI组明显降低且低于NC组(P<0.05)。AKI组、CL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高于NC组(P<0.05),而CL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AKI组(P<0.05)。AKI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显著,CL组肾损伤程度较AKI组明显减轻。结论血小板参与AKI的发病机制,血小板P2Y12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可减轻内毒素诱导的肾组织的损伤,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脓毒症大鼠血小板的过度活化和聚集,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芮蕾;朱继金;温汉春;陈威丞;符基定;李妮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为某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该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17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检出158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6.33%、20.25%和79.75%;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合理率较高(86.7%),但仍存在单次剂量过大(9.25%)、用药频次不当(4.05%)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该院AECOPD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真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单次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应规范化,以提高细菌清除率,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黄承龙;于锋;葛卫红;张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分析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病程为1~3个月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训练系统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in。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MA-L评分量表)和步行功能(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智能训练系统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改善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且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高晓平;冯小军;陈冲;鲍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得到我国医药制造业大型企业R&D资金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为政府及相关企业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协整理论,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7.2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医药制造业大型企业R&D资金投入与经济产出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误差修正作用,且经济产出是R&D资金投入的格兰杰原因。结论我国医药制造业大型企业应保持R&D资金不断投入,努力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R&D资金的投入强度,增强资金管理以提高资金利用率。
作者:刘强;王素;陈玉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寻找能较全面反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的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方法选取149例ESS评分>9的初筛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对149例监测者的主观症状评估量表结果与多导睡眠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比(AHTR)、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低血氧饱和度(r=-0.703,-0.688)、平均血氧饱和度(r=-0.617,-0.635)及晨起口干(r=-0.631,-0.612)、夜间憋闷窒息(r=-0.614,-0.579)等症状均存在相关性,对低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平均血氧饱和度,AHTR和AHI相比,仅在重度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HTR、AHI密切相关,但AHTR能较全面的反映OSAHS严重程度。
作者:史先萍;周本忠;王胜国;李龙巧;吕凌;毕竞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与临床指标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61例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9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将RA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RA组患者L2-4、Ward区、前壁、大转子骨密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骨质疏松组患者年龄、HAQ、AKP以及激素使用例数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而握力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握力低、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是影响RA患者发生骨折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患者骨密度低于健康对照,而高龄、握力低和激素使用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红;陶丽红;钱科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鼠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方法选取ICR品系雌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n=10),10μg· kg-1右美托咪定组(DEX组)、0.3 mg· kg-1地佐辛组(D1组)、1.0 mg· kg-1地佐辛组(D2组)、3.0 mg· kg-1地佐辛组(D3组)以及10μg · kg-1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0.3,1.0,3.0 mg· kg-1地佐辛(C1组、C2组、C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腹腔注射各组药物15 min后,先采用热板实验观察镇痛效果,继而应用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记录小鼠的活动轨迹,根据小鼠用药后1 h的总路程推断其镇静程度。结果(1)热板实验:与NS组相比,DEX、D1组给药后热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5组热痛阈均高于NS组(P<0.05);复合组热痛阈明显高于单用相应剂量地佐辛及DEX组(P<0.05)。(2)旷场试验:与NS组相比,单用地佐辛各组小鼠总路程无明显差异(P>0.05),DEX组明显短于NS组(P<0.05);复合组明显短于NS组(P<0.05),而与DE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相应剂量的地佐辛相比,总路程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地佐辛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镇痛效果增加,而镇静效果不叠加。
作者:刘兴慧;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健康素养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对人民整体健康状况和国家卫生系统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药师在鉴别和帮助低健康素养患者中发挥独特作用。目前由于我国临床药学专业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培养具备合理用药能力的药学服务型人才,在临床药学教育中融入健康素养的培养课程是当前药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建青;郝加虎;吕雄文;刘丽萍;陶芳标;杨琦;鲁超;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改良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远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采用改良外侧入路与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35例肱骨干中远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桡神经损伤情况、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等方面对两种入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1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前外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33.15±10.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13.68±22.41)mL,术中发生3例桡神经损伤(3/19),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00±1.21)周,术后1年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屈曲(129.74±8.11)°,伸直(4.21±1.23)°,术后1年肘关节MEPS功能平均评分(84.37±6.53),改良外侧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107.81±9.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3.75±17.46)mL,术中发生1例桡神经损伤(1/16),术后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3.84±1.07)周,术后1年肘关节平均活动范围:屈曲(133.75±6.31)°,伸直(4.63±1.09)°,术后1年肘关节MEPS功能平均评分(86.44±8.02),改良外侧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桡神经损伤方面优于前外侧入路组(P<0.05),而改良外侧入路组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与肘关节MEPS功能评分方面与前外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外侧入路相对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中远段骨折更加简单而安全,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入路。
作者:宁仁德;姚涛;孔令超;吕飞飞;周业金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