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龙;于锋;葛卫红;张晋萍
目的:探讨采用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要求分娩镇痛50例产妇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采取镇痛措施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镇痛效果、产程、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无统计学意义,但镇痛组活跃期相对对照组缩短,疼痛明显减轻,缩宫素使用率增加,剖宫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能加速活跃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轻产妇痛苦,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杜媛媛;张莉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Toll样受体(TLR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特异性的Ⅰ型跨膜受体及病原模式识别受体,在急性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TLRs通过选择性的识别病原体中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保守结构及某些内源性配体,触发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途径,导致基因编码的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激活,从而诱发局部的炎症,并通过上调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诱导T、B淋巴细胞分化,激动后继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类风湿关节炎(RA )主要表现为滑膜组织炎性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终导致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与T细胞过度活化以及B细胞的过度刺激致大量自身抗体产生有关。研究发现,细胞表面的TLRs,尤其是TLR2和TLR4,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TLR2、TLR4在RA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后期药物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圆圆;姚茹冰;蔡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腔内灌注治疗难治性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对17例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患者,在尽可能放尽胸腹腔内积液后,胸腔或腹腔内注入贝伐单抗300 mg或400 mg,评价胸水或腹水的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17例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不良反应中1例患者出现可能与贝伐单抗相关的腹痛,其他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贝伐单抗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杨震;刘萍萍;李薇;惠锦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胸腺肽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1.6 mg,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5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皮下注射,1日2次,连用5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转归时间、体温、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血浆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活性药停用时间、休克逆转时间和机械通气停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除体温外其他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免疫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运用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失衡和炎症反应,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熊锋;朱志德;刘文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为某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该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179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检出158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6.33%、20.25%和79.75%;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合理率较高(86.7%),但仍存在单次剂量过大(9.25%)、用药频次不当(4.05%)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该院AECOPD住院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真菌和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单次给药剂量、给药频次应规范化,以提高细菌清除率,减少细菌耐药的产生。
作者:黄承龙;于锋;葛卫红;张晋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引产方法在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该院接诊的120例中晚期妊娠的瘢痕子宫的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卡孕栓组、利凡诺组、冰水囊组三组。三组患者分别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配伍使用卡孕栓、利凡诺及冰水囊进行引产。比较三组产妇的产程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引产后,发现卡孕栓组产妇的药物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卡孕栓组产妇的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引产总时间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其余两组;宫颈成熟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产后总出血量也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卡孕栓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对瘢痕子宫中晚期妊娠中的产妇实施引产,效果良好。
作者:张小燕;宋青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硬膜外腔输注神经妥乐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消炎镇痛药组)40例与B组(消炎镇痛药复合神经妥乐平组)40例,均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A组药物配方:2%盐酸利多卡因5 mL +地塞米松1 mg+0.9%生理盐水共20 mL。B组药物配方: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1 mg+神经妥乐平7.2 U+0.9%生理盐水共20 mL。两组均用微量泵硬膜外腔给药,流速为10 mL·h-1,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入院时、硬膜外腔给药结束后(即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的疼痛、麻木变化情况,并采用MacNab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两组患者疼痛、麻木评分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 B 组较 A 组显著性降低(P<0.05)。B 组有效率高于 A 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输注消炎镇痛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缓解疼痛、麻木效果,复合应用神经妥乐平效果更明显,且使用安全。
作者:赵家贵;郭燕;朱本藩;陈家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感染科3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研究,根据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入院时,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在精神状况、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肢体颤抖、四肢冰凉和淋巴细胞数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其中,重症组患儿入院时,年龄较小、精神较差、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肢体颤抖、四肢冰凉等表现多于轻症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增多。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差、恶心呕吐、呼吸急促、高热、四肢冰凉、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心呕吐、高热、呼吸急促、四肢冰凉、白细胞数目升高是手足口病发生重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精神差,病程中伴有高热、恶心呕吐、四肢冰凉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数目升高。对于具有以上临床特征的患儿,需高度警惕,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
作者:杨进军;符婷;雷谢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出自溶性微针的处方工艺,并考察所制备的微针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穿刺试验考察其机械性能,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自溶性微针预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凝胶透皮性能的影响。结果采用浇注法制备自溶性微针,其佳处方为:基质材料硫酸软骨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按照1∶1的比例混合,加入重量比60%的水;所制得的微针针形完整、机械强度良好,能够很好的穿刺铝箔和大鼠皮肤;体外透皮实验显示,自溶性微针使得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3.62倍。结论优选的自溶性微针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可显著提高盐酸青藤碱凝胶的透皮性能,为载药微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吴星星;曹英骥;桂双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在严重肝外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严重肝外伤患者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以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35例为A组,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29例为B组,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32例为C组。A组采用肝裂伤创面致密缝合手术治疗,B组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C组采用选择性肝动脉结扎、肝裂伤面缝合加肝周填塞手术治疗,对不同手术方案在严重肝外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结果 C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和住院时间上相对A、B组明显较少(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腹腔引流量相对A、B组明显较少(P<0.05);C组治愈率相对A、B组明显较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相对A、B组明显较低(P<0.05)。三组肝功能表现均良好。结论采取选择性肝动脉结扎加肝周填塞的手术方案治疗严重肝外伤患者时有效的、也是安全的,不仅可以减少治疗手术术中、术后出血量,还可以缩短手术与住院的时间,终提高了对患者的治愈率,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节省了患者的花费,节省了医疗资源,该手术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凡;张亮;郭亚;郑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亚类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影响的相关性。方法(1)抽取2013—2014年因疑诊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入住该院老年医学科、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的患者122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或分支狭窄>50%)96例,其中男6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0.31±8.72)岁,未诊断CHD患者26例,男1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9.00±13.51)岁;(2)抽取患者空腹12 h静脉血,选择双向电泳—免疫印迹检测法24 h内测定HDL亚类,对患者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定性资料用χ2检验,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Logisitic回归分析检验与冠心病相关因素,两因素相关性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单因素卡方、两样本独立t检验显示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收缩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HDL、LDL、ApoA-I 、Lpa、Preβ1-HDL、HDL3b、HDL3c、HDL2b与冠心病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G、Preβ1-HDL、HDL3b是冠心病危险因素,HDL2b是冠心病保护因素(P<0.05);(3)HDL2b与Gensini评分结果成负相关,Preβ1-HDL、HDL3b与Gensini评分结果成正相关。结论在临床诊断治疗中,HDL2b值有可能做为冠心病预测因素,Preβ1-HDL、HDL3b值可为预测和诊断CHD提供重要依据,冠心病的防治不仅要改善和促进胆固醇逆转运还要调节血脂,调整HDL亚类的构成比。
作者:杨宁;胡立群;李红旗;章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学龄期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该院儿童牙科对800名儿童进行3047颗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后,第1、3年随机分层的方法检查第一恒磨牙龋齿发生情况和复查涂膜保留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窝沟封闭组第1年、第3年第一恒磨牙龋补牙数(DFT)、窝沟面龋补牙数面(DFS )、光滑面DFS均明显降低(P<0.01)。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3年后,使用不含氟封闭剂儿童的涂膜保留率明显高于使用含氟封闭剂儿童(χ2=7.870,P=0.005);使用黏结剂封闭儿童的涂膜保留率明显高于使用传统封闭方法的儿童(χ2=6.978,P=0.008);使用釉质成形清洗儿童的涂膜保留率明显高于使用杯刷清洗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45,P<0.001);窝沟无污染儿童的涂膜保留率明显高于窝沟污染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5,P<0.001)。结论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有利于其预防龋齿,选用不含氟的封闭剂、釉质成形清洗、避免窝沟污染和采用黏结剂窝沟封闭能够提高涂膜的保留率,从而达到更好地预防龋齿的作用。
作者:杨阳;任重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INSURE技术(气管插管)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入院的7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36例患儿采用INSURE技术治疗呼吸窘迫。对照组36例患儿采用常频通气(CMV)。比较两组患儿在呼吸功能、用氧时间上机后合并症及转归的情况。结果治疗后48 h 实验组患儿氧合指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患儿氧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且实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发生气胸、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INSURE 技术能够更好地改善NRDS患儿呼吸氧合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并缩短了用氧时间,较CMV效果更好。
作者:李毅;贺元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瑞匹坦的同分异构体。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 Waters XBridgeTM Shield RP18(250 mm ×4.6 mm,5μm),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阿瑞匹坦的几个同分异构体均能很好的分离。结论该方法分离阿瑞匹坦的手性同分异构体的杂质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作者:邹贤将;张文建;廖结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合并补中益气汤对肛肠术后肛门坠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肛肠病手术住院患者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前穴位埋线治疗加补中益气汤预防性治疗。结果观察组23例中,出现症状2例,无症状21例;对照组23例中,出现症状4例,无症状19例,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30%,对照组为82.61%,观察组在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合并补中益气汤对肛肠术后肛门坠胀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灿省;解伟华;石健;王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医学营养方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14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孕30周之前来营养门诊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传统的食物交换分组(FES组)73例和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分组(GL组)72例。分别采用对应的营养方案进行干预直至分娩,观察不同的医学营养方案对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营养治疗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营养治疗后,FES组营养治疗后仅餐后2 h血糖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t=10.774,P<0.001);GL组营养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t=2.066,P=0.041;t=13.696,P<0.001)。GL组的2 h血糖明显低于FES组(t=3.760,P<0.001)。FES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7.40%,GL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9.44%,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3,P=0.373)。结论两种方法对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帮助,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的营养方案比传统的食物交换更容易控制血糖。
作者:陈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O2(二氧化碳)激光喉镜显微手术在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CO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治疗74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对比手术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并对比不同TNM分期患者局部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术后血清VEGF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则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0.01)。T1a期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T1b及T2期患者(P<0.05),而T1b与T2期患者局部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三组患者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O2激光喉镜显微手术能够在有效根治性切除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肿瘤,并能够较为理想的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权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鼠的镇痛及镇静效果。方法选取ICR品系雌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n=10),10μg· kg-1右美托咪定组(DEX组)、0.3 mg· kg-1地佐辛组(D1组)、1.0 mg· kg-1地佐辛组(D2组)、3.0 mg· kg-1地佐辛组(D3组)以及10μg · kg-1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0.3,1.0,3.0 mg· kg-1地佐辛(C1组、C2组、C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腹腔注射各组药物15 min后,先采用热板实验观察镇痛效果,继而应用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记录小鼠的活动轨迹,根据小鼠用药后1 h的总路程推断其镇静程度。结果(1)热板实验:与NS组相比,DEX、D1组给药后热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5组热痛阈均高于NS组(P<0.05);复合组热痛阈明显高于单用相应剂量地佐辛及DEX组(P<0.05)。(2)旷场试验:与NS组相比,单用地佐辛各组小鼠总路程无明显差异(P>0.05),DEX组明显短于NS组(P<0.05);复合组明显短于NS组(P<0.05),而与DE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相应剂量的地佐辛相比,总路程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地佐辛与右美托咪定复合应用镇痛效果增加,而镇静效果不叠加。
作者:刘兴慧;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生化检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n=80)、非增殖期DR组(n=97)和增殖期DR组(n=29)三组,对比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指标等。结果与无DR组相比,非增殖期DR组与增殖期DR组患者高血压病程较长、糖尿病病程较长、血脂蛋白a较高,增殖期DR组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较高(P<0.05);与非增殖期DR组相比,增殖期DR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血脂蛋白a、Cr、BUN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脂蛋白a(OR=1.014,95%CI=1.004~1.024)、糖尿病病程(OR=1.306,95%CI=1.179~1.446)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结论生化检测指标脂蛋白a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对其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唐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7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47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术后出现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通过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均明显好转。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细致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吴曼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