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王昊;李桂玉
人体的脊椎在受到超出其承受能力的外力或外界不利因素作用时,就会引起解剖或组织上的破坏,并伴随出现全身反应或局部症状.因此,在对脊柱损伤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周密、细致,防止有任何遗漏之处.如果确定脊柱损伤多处存在时,应该根据每个不同部位的损伤程度及重要性进行处理,然后在正确判断伤情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护.但是,要确保现场救护的安全性,就要尽量避免救护不当造成的脊髓继发性损伤.本文重点介绍脊柱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供有需要的人参考.
作者:葛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杨氏侗药”是我家四代人经过几十年的相传,并结合现代的医学理念两逐步形成的一种“私人秘方”,此秘方经过一百多例的实验,对于扭伤、摔伤、闭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除外)疗效非常奇特.它有“药物易找、价格不高、配方简单、愈合快、治愈率高,不留后遗症”等特点.
作者:杨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内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中毒严重程度.方法:选取不同程度CO中毒患者93例,分轻度、中度、重度中毒各31例,在中毒后6h内及治疗后分别测定其血清内的NSE值和SOD值,选取健康体检30例患者测定其血清内的NSE值及SOD值.结果:中毒组的NSE及SOD值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中毒组较对照组、中毒中毒组较轻度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中毒组较中度中毒组差异无统一学意义.结论:NSE和SOD有助于判断急性CO中毒的严重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兰亚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均给予滴注1次/d,治疗周期15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起效较快,且总有效率高达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护理需求提示板对神经内科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作护理需求提示板应用于护理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结论:护理需求提示板可以有效提高神经内科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陈佩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0例,为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收入治疗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对全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4例,皮肤轻度破损1例,漏气1例,均经干预后好转.结论:在COPD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中,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用坎地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均是由于在单独服用苯磺酸氨氧地平治疗两周后血压未降到满意的范围内而前来就诊的.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坎地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其中,坎地沙坦组患者在按原剂量继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服坎地沙坦进行治疗,培哚普利组患者在按原剂量继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服培哚普利进行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坎地沙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培哚普利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0%.坎地沙坦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培哚普利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坎地沙坦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培哚普利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二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加用培哚普利的疗效,而且发生不良反应的的几率较低.因此,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可将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坎地沙坦这一联合用药方案作为首选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周良斌;胡昌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易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72例人工流产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对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观察效果.结果:人工流产后比较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较多,其中,发生率高的是人流不全,为48例,占67%,漏吸12例,占17%,宫颈粘连以及宫腔粘连均为6例,均占8%,人流不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并发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产生的并发症较多,尤其是人流不全,占绝大部分,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文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治疗气滞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加味四逆散治疗气滞证消化性溃疡,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结论 加味四逆散治疗气滞证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左兴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整合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9例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科,综合分析各项诊断及治疗方式,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35例(89.74%)患者痊愈.4例(10.27%)患者好转康复,无治疗失败情况,每位患者均住院治疗12天左右.患儿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显然低于治疗后.结论 观察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病症,及早的对其进行确诊,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宋红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泌尿外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病情康复程度、心理状态三个方面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55例,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100%;护理总有效率100%;病情康复护理优良率100%;心理状态优良率100%.对照组患者55例,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74.55%:病情康复护理优良率67.27%;心理状态优良率63.64%.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许亚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讨了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要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往往机体代偿能力弱,心理承受力低.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患者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而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和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保证.
作者:李红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静脉输液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尤其重要.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能否做到一针见血、动作娴熟,能否与患者有效沟通与交流,液体能否顺利滴人及输液故障能否迅速排除,都是评价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准.虽然我们的护士每天都在从事大量的输液工作,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为此,我们认真总结,并找出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上升,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
作者:王爱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了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0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术后顺利出院,康复时间短.结论:虽然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只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对术后各种危险的细致的临床护理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就能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树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年至2011年6月期间所收治64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桡动脉径路的方式,并应用Judkins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查出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具体发病位置,对患者实施血运重建术,并且配合相应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手术后大多患者血管前向血流情况明显好于手术前,54例患者TIMI血流3级,10例2级,患者残余狭窄不超过20%,手术成功率为84.38%(54/64).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脉支架植入术,效果显著,有效的抑制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胡晓峰;杨明;韩杰;孙颖;李贵森;赵振梅;张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急救与护理对急性脑神经外科老年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2例急性脑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日即进行急救与康复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1个月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康复组(56±38)与对照组(45±35)比较,P<0.01:Barther评分康复组(56.5±3.5)与对照组(43.4±2.7)比较,P<0.01.结论:对脑神经外科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减轻患者的肌肉痉挛和关节挛缩,提高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高明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研究组)和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综合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血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理想,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80例腹痛伴血尿等症状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诊断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1年9月~ 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将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我们在观察组患儿住院的当日或次日对其进行的心肌酶检验,在对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体检时对其进行心肌酶检验.结果:在观察组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55例患儿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8.75%;有50例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2.5%.而在对照组的30例正常儿童中,只有一例儿童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3.3%.观察组患儿心肌酶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存在心肌酶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可导致心肌受损.因此,临床医生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若发现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的症状,应及时为其做心肌酶检查,以便及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承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囊等脏器)疾病引起的出血.临床特征为呕血与黑便,常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及时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对其急救及护理配合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