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岩;黄伟;王鹏;王晓艳;张婷婷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CA)管壁运动的意义。方法选取30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观测CCA的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得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大速度(Vs)、切向大应变(Smax)及切向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颈总动脉内径测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的协调性,可以评估动脉的弹性状况。
作者:李保启;王金萍;许红强;伍宏兵;陈晓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环磷酰胺因诸多优点在风湿免疫疾病中应用广泛,风湿免疫疾病中重症、急进性或累及多系统都可使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风湿免疫疾病的活动,减少系统损害,减少激素的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活质量,故有必要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范围、剂量及毒副作用预防等进行规范及探讨。
作者:张永文;张晓立;沈思钰;蔡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二丹红藤败酱汤联合通络灌肠颗粒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 PID)的疗效。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78例PID患者,依据症状、体征和病程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中药治疗组(B组)和西药治疗组(C组),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6.2%,B组为80.8%,C组为69.2%,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及C组( P<0.05)。 A组在改善下腹痛、腰骶胀痛、带下增多等症状及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体征方面,明显优于B组及C组(P<0.05)。 B组在改善下腹痛症状及缓解子宫活动受限或压痛体征方面明显优于C组(P<0.05)。 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后C反应蛋白均下降明显(P<0.05),其中A组的下降幅度大。结论中药二丹红藤败酱汤联合通络灌肠颗粒配合抗生素对于治疗PID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徐云霞;李伟莉;周军;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优选大黄中蒽醌苷元的双相动态提取工艺。方法以蒽醌苷元含量为指标,选取提取溶剂倍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溶剂,80℃水浴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该优选工艺合理,稳定可行,蒽醌苷元提取率高。
作者:李除夕;丁菲;贾树田;胡正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龙舒腰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为完善该制剂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在6.256~21.896 mg· L-1的含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3%。 RSD为0.77%( 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樊映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超家族的新成员,其受体为ST2,包括跨模型ST2(ST2L)和可溶性ST2(sST2)两种。 IL-33可以通过调节Th2介导的免疫应答,在诸多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IL-33在介导先天免疫反应调节中通过激活肥大细胞来发挥在RA中重要的作用。该文将近年来IL-33在RA动物模型、患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邱艳;赵凌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吸痰管在双管喉罩置入时的应用,探讨其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取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吸痰管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40例。抽净两组喉罩气囊内气体,A组把吸痰管插入双管喉罩的食道引流管内并与前端平齐,将喉罩插入到位后迅速把吸痰管置入食管。 B组在判断喉罩位置正确后再插入吸痰管。观察两组喉罩的置入时间、首次置入成功率、吸痰管插入食管的阻力及置入时间等。术毕拔除喉罩,观察喉罩上有无染血,记录术后有无咽痛等并发症。结果 A组吸痰管置入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A组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95%)高于B组(80%)(P<0.05)。两组在喉罩染血、术后咽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吸痰管能增加双管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能缩短喉罩及吸痰管的置入时间,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家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EB病毒( EBV)感染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抗原表达率、血游离EBV-DNA拷贝数与其细胞体液免疫系统之间相关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于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254例患者,179例EBV感染儿童为实验组,排除肝功能异常及疱疹病毒感染儿童7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临床不同疾病型别分为一般性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 IM)组87例;重度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组32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组14例及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PS)组46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流式细胞仪测定EBV 感染患儿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抗原CD4+、CD8+、CD4+/CD8+、CD16+56(NK)表达率。结果 CAEBV组IgE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HPS组IgG、IgA显著低于其他组别,且C3、C4水平明显低于其余4组,C4数值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IM组、中重度IM组的CD8+的数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EBV-HPS组细胞总T细胞,CD4+、CD8+、CD4+/CD8+、NK、B细胞均显著下降,其中除了B细胞与CAEBV组较无差异之外,与其余4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AEBV组CD4+升高缓慢,CD4+/CD8+较其余EBV感染患儿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童EBV感染引起的肝脏功能性损伤与T细胞免疫调节失衡有关,不同疫病类型与外周淋巴B细胞体液免疫降低显著度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熊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常见菌种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敏感试验。结果824例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108例,感染发病率为13.11%;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常见,占53.04%,其次为泌尿道(31.3%)、血液(6.08%)、肠道(4.36%)等;在所分离的115株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6.09%)、光滑假丝酵母菌(23.48%)、无名假丝酵母菌(11.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0.43%);所有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部分耐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激素应用等是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常见;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钟明媚;张琳;张金;杨薛萍;高志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情绪及注意偏向的变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 SAS)、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及情绪词Stroop任务作为评定工具,对58例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治疗后SAS,SDS得分[(45.74±4.71)分,(55.03±5.30)分]较手术前降低[(52.09±5.72)分,(51.92±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6,P<0.000;t=3.824,P=0.001);情绪词Stroop任务中负性词的正确率在手术后[(84.77±8.96)%]较手术前[(79.03±14.1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13)。结论手术治疗后患者情绪状态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手术后负性情绪仍较明显,需加强心理疏导。
作者:夏伦保;夏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激活补体系统发挥其溶解作用是机体防御外来病原体和杀伤体内肿瘤细胞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补体激活的过程中,受到多种补体调节蛋白的调控,其中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 membrane-bound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 , mCRP ) CD59能抑制补体激活终末阶段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孔道的过程,保护自身组织免受补体激活的损伤[1]。
作者:陈厚娣;夏先如;李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社会心理相关因素的特征,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5例服农药自杀未遂者(患者组)及60名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被试进行特质焦虑量表( TAI)、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 CES-D)及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测评,评估其相关心理因素;同时对所有被试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评,评估其相关社会因素。结果患者组在TAI及CES-D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患者组在EPQ各子量表中P(精神质)和N(神经质)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子量表E(内外向)和掩饰性(L)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患者组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焦虑、抑郁、人格特征不稳定、社会支持不足及应对方式不良与服农药自杀未遂者密切相关。
作者:汪自周;王佐;程江南;余妹霞;李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DR的临床治疗与预测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十堰市郧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DR病变程度,将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组,B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组, C组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组。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与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B、C三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 BMI)及收缩压( SBP)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显示,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血清C肽(SCP)水平三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SCP进行组间分析表明,B组SCP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CP水平低于A组,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患者风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与DR存在正相关性(P<0.05),SCP与DR的发生有明显负相关性(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的降低是DR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肽的水平,能有效预防及预测DR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彭宅权;纪宏改;王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穿心莲浸膏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 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 min-1。结果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1043~1.04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5),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0999~0.99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5);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1.27%,n=6),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1%(RSD=1.10%,n=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准确测定穿心莲浸膏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作者:汪剑飞;吴静;胡杰;叶文才;范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大型臼杯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Ⅱ~Ⅲ型成人髋关节发育的早期疗效。方法12例12髋, CroweⅡ型为7例,CroweⅢ型为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臼杯外径58~64 mm,假体选用国产爱康宜诚公司生产的假体。结果随访2~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标准评分平均92分,其中功能优9例,良3例,目前尚无1例需行翻修。结论对部分CroweⅡ、Ⅲ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大型臼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早期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贵杰;何森荣;甘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慢性心衰患者发生房颤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该院心脏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 NYHAII-IV)患者33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房颤动( AF)将其分为AF组与非AF组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0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共发生房颤85例(25.76%)为AF组,其余245例未发生房颤者则为非AF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患者重度心衰( III+IV级别)、年龄、糖尿病、左室肥厚、左房直径、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安体舒通为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ACEI、洋地黄、血钠、血氯为房颤发生的保护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EI为心力衰竭患者初发AF的独立保护因素,重度心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直径则为AF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度心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直径则为AF发生的危险因素;ACEI为心力衰竭患者初发AF的独立保护因素,其能降低AF的发生。
作者:储红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肝癌HepG2和HepG3细胞株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 TRAIL)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人HepG2 HepG3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塞来昔布和TRAIL作为干预手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对肝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塞来昔布联合TRAIL对HepG2,HepG3细胞的凋亡及DR4,DR5的表达。塞来昔布与不同效靶比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经LDH检测法检测其杀伤作用。结果塞来昔布及TRAIL对人肝癌HepG2和HepG3细胞株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塞来昔布联合TRAIL可显著增敏TRAIL对HepG2和HepG3的杀伤,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过塞来昔布预处理的肝癌细胞更易被CIK细胞杀伤。结论塞来昔布对人肝癌HepG2和HepG3细胞株具有明显细胞毒性,联合TRAIL及CIK可显著增敏后者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塞来昔布上调DR4,DR5有关。
作者:刘永庆;童斯浩;鲍扬漪;王成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分析。方法使用产妇分娩后的脐带血,经一系列处理后得到脐血干细胞并于24 h之内经股动脉由肝固有动脉输注入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组织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精神、腹水、食欲等相关临床症状及黄疸、腹水等体征均有所改善,肝功能检查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氨指标均已达到正常标准,与术前相比可见明显好转(P<0.05)。结论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相关生化指标有明显好转趋势,说明本治疗方法有效。
作者:李浩;周翔天;殷俊;刘艳艳;叶英;李家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肥大细胞( MC)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包括黏膜MC和结缔组织MC两个亚群。机体中MC不仅可作为效应细胞,也可作为免疫调节细胞起作用。它可通过MHC分子对抗原进行加工、递呈,也可产生化学因子募集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MC一方面通过直接接触或产生的TNF-α、蛋白酶类正向调节免疫应答,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分泌IL-10等分子负向调节免疫应答。
作者:陶象男;宋传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甲状腺结节患者76例,均行病理检查,分析超声特征与病理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结节的形态、边界、回声、钙化、声晕及血流表现与病变的良恶性关系密切,术前超声对良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9%,对恶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0%。结论超声图像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吴晓晴;李国乔;周与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