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陆克琴

关键词:舒适护理,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术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011年1月-12月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入院后给予身体评估和心理评估。包括围手术期管理,如饮食、运动、用药、床上大小便指导、手术方法、心理等方面;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拟定护理计划。比较2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研究组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采取舒适护理措施,不仅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社会,而且还有效的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PUY11018选择性抑制豚鼠心室肌晚钠电流

    目的:观察CPUY11018对急性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晚钠电流的作用。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晚钠电流,并观察其在药物作用下的变化。结果 CPUY11018可以浓度依赖性抑制心肌晚钠电流,其 IC50为(0.11±0.02)μmol· L-1。CPUY11018对心肌快钠电流抑制的IC50为(1.06118±0.034)μmol· L-1,明显高于晚钠电流的IC50。结论 CPUY11018可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的晚钠电流。

    作者:靳思思;郭巧;熊伟;杨倩;汤依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联合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方法74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口服,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性激素、糖代谢相关指标、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无明显变化,黄体生成激素(LH)和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LH/FSH比值也显著降低,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糖代谢相关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激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波长 HPLC法同时测定穿心莲浸膏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穿心莲浸膏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Inter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穿心莲内酯为225 nm,脱水穿心莲内酯为254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 min-1。结果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1043~1.04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5),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在0.0999~0.99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5);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3%(RSD=1.27%,n=6),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1%(RSD=1.10%,n=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准确测定穿心莲浸膏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作者:汪剑飞;吴静;胡杰;叶文才;范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孕中期唐氏筛查法在高龄孕妇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法在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该院2521例孕中期(15~20周+6天)孕妇进行游离雌三醇( uE3)、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 )、甲胎蛋白( AFP)3项血清标志物指标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于孕16~22周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胎儿羊水检查,并分析唐氏筛查法在高龄孕妇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2521例孕妇中,高龄孕妇87例,高龄高风险孕妇16例,阳性率18.39%。适龄孕妇2434例,106例高风险,阳性率4.35%。两组高风险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35.93,P<0.00);高龄孕妇组唐氏综合征、18-三体、NTD高风险率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组,P<0.01;(2)唐氏筛查法提示高风险的孕妇122例,其中染色体异常4例(2例唐氏综合征,1例18-三体综合征,1例NTD),染色体异常率3.77%;随防低风险组2399例孕妇所生婴儿,未见上述三种疾病,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8.78,P<0.00)。结论(1)年龄对胎儿唐氏筛查高风险阳性率有很大影响,随着孕妇年龄增长,胎儿唐氏筛查高风险阳性率提高;(2)唐氏筛查法提示高风险组的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的发生率。孕中期唐氏筛查法是预测高龄孕妇异常胎儿的有效方法。

    作者:袁雪蓉;伍亚玲;冯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进展

    简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历程,产生及测定过程,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特点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粮食、食用油、肉类、乳制品、果蔬、茶叶等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和检测中的局限性以及存在问题。

    作者:张永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应用(附28例疑似凝血异常患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8例易发凝血功能紊乱疾病患者的血栓弹力图( thrombelastography ,TEG)检测结果参数及图形变化,探讨其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例凝血功能易发紊乱的疾病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抽取抗凝血,按TEG检测仪标准操作规程由专人进行TEG检测。结果28例患者的TEG检测中R时间、K时间、α角及大振幅MA的异常比例分别为46.4%、14.3%、21.4%和14.3%;与26例健康志愿者TEG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TEG 可以反映易发凝血功能紊乱疾病患者的凝血全貌,及时准确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卞茂红;朱帮强;钟涛;程越;胡海亮;马文娟;张循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011年1月-12月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入院后给予身体评估和心理评估。包括围手术期管理,如饮食、运动、用药、床上大小便指导、手术方法、心理等方面;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即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责任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拟定护理计划。比较2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结果64例患者中研究组舒适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采取舒适护理措施,不仅使患者尽快康复回归社会,而且还有效的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克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交设计优选炮姜中新生成分姜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炮姜中新生成分姜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PLC法测定炮姜中新生成分姜酮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 C18(100 mm ×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3 mL· 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乙醇浓度、倍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姜酮的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倍数与提取时间对提取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分析姜酮的佳超声提取工艺为:80%乙醇,10倍量,提取1次,提取时间4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炮姜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黄玉霞;夏伦祝;高家荣;汪永忠;李亚茹;李钰馨;韩燕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经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复发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6月54例在我科经手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入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平均随访27.2个月,以肿瘤复发或转移作为终点事件,通过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者获得随访截至至今,3例患者失访,随访率为94.1%。10例患者死亡,27例复发或转移,肝内复发21例,4例肝内复发伴肺转移,1例脑转移,1例骨转移,术后总体(overall survival,OS)生存时间为5~71个月,中位OS时间为30个月,1、3年总体生存率为97.2%、82.1%;无瘤(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生存时间为2~73个月,中位DFS时间为24个月,1、3年无瘤生存时间为70.2%、54.2%。将19项因素分别纳入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超过3 cm,肿瘤多发,术中输血超过600 mL是影响小肝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P<0.05)。结论小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较好,无瘤生存时间受门脉癌栓,肿瘤直径超过3 cm,肿瘤多发,术中输血超过600 mL等因素影响。

    作者:苏瑛;龚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果糖注射液预防无痛结肠镜术后低血糖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5%果糖注射液在预防无痛结肠镜术后低血糖反应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对照,观察5%果糖注射液对无痛结肠镜检查者术中、术后指尖血糖的影响,并对比两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输液前指尖血糖平均值为(4.83±0.55)mmol· L-1,与输液125 mL时(4.87±0.65)mmol· L-1及输液结束后10 min(4.89±0.76) mmol· L-1,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输液125 mL时及输液结束后10 min指尖血糖平均值与输液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中有17例(5.72%)于术后发生低血糖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103,34.68%)(P<0.05)。结论5%果糖注射液可有效预防无痛结肠镜术后低血糖反应。

    作者:刘佰纯;宋莹;魏丽娟;李俊安;陈鑫;王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制片压力对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溶出度的影响

    目的:考查制片压力对市售不同厂家来源的尼群地平溶出度的影响,为片剂生产工艺流程提供参考。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版)方法,以0.1 mol· L-1盐酸溶液-乙醇(70∶30)900 mL为溶出介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尼群地平片含量为指标,测定不同厂家尼群地平片体外溶出度,并用相似因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个厂家尼群地平片的溶出度存在差异,以金陵药业产品为对照,结果显示F2均小于50,而经过改进压片时压力后,溶出度基本一致。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尼群地平溶出度有一定的差异,制片压力对其影响较大。在生产时应作参考,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陈志;李传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的意义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估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CA)管壁运动的意义。方法选取30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常规二维超声观测CCA的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得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大速度(Vs)、切向大应变(Smax)及切向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颈总动脉内径测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运动的协调性,可以评估动脉的弹性状况。

    作者:李保启;王金萍;许红强;伍宏兵;陈晓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伴抑郁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等。4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发生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HAMD量表评分以及SGRQ问卷中的疾病影响部分和总分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护理前后,除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与护理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COPD合并抑郁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毕可琴;胡晓波;田华;宋增敏;周晋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软膏中桉油精和α-蒎烯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软膏中桉油精和α-蒎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GC内标法对桉油和松节油进行含量测定,以环已酮为内标。结果桉油中的桉油精在28.093~84.279 mg · L-1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1.19%(n=6);松节油中的α-蒎烯在28.157~84.526 mg· 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64%(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希;陈优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加强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和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肺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做好机械通气常规护理工作、加强口腔护理、吸痰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强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定期对气管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致病菌做好药敏试验,重视吸痰规范操作,重视营养及饮食护理等。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转归。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89±2.12)d、(14.58±2.45)d,对照组分别为(13.35±3.45)d、(18.65±4.78)d,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病死率为8.33%,对照组分别为31.25%、2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pH、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EF、PEEPi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P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E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并发VAP的患者,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炎症反应的控制,缩短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从而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程书;江漫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对颈清扫范围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对颈清扫范围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30例,对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通过χ2单因素分析得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侵及被膜及被膜外、双侧癌、伴结甲、伴腺瘤。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OR值从大到小为侵及被膜及被膜外(OR=3.194),肿瘤大小(cm)(OR=2.501),年龄(OR=2.327),性别(OR=1.938)。通过χ2单因素分析得到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因素包括: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性别、侵及被膜及被膜外。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4.948)。结论高龄、男性、侵袭性、肿瘤直径大小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在选择颈清扫范围的时候,注意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高的患者应当注意同时行患侧Ⅱ~Ⅴ区的淋巴结清扫。

    作者:田浩;胡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乳酸血症时间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探究高乳酸血症时间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收治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的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以及高乳酸血症时间,并对比不同高乳酸血症时间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的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高乳酸血症时间为(57.1±18.9)h,显著高于存活组的(21.2±11.9)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乳酸血症时间>48 h的病死率,分别与高乳酸血症时间<24 h 及高乳酸血症时间为24~48 h的病死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高乳酸血症时间进行监测,有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评估价值。

    作者:韩文龙;唐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氨、层黏连蛋白与血小板参数变化在肝硬化合并肝癌诊断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氨水平、层黏连蛋白和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肝癌组),其中男71例,女37例,年龄37~71岁,平均55.6岁。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 A级28例,B级32例,C级48例。正常对照组67例,男41例,女26例,年龄37~62岁,平均46.8岁。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层黏连蛋白(LN),血氨(NH3)采用连续监测法,血小板参数用贝克曼库尔特五分类血常规分析仪检测。比较肝癌组与对照组、肝癌组Child-Pugh分级间的NH3水平、黏连蛋白( LN)、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肝癌患者NH3、LN、MPV、PDW升高, PLT和P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等级上升,NH3、LN、MPV、PDW逐渐升高,PLT和PCT下降,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癌患者随着肝功能的下降,NH3与LN、PCT呈直线相关,与PLT、MPV、PDW无明确相关。结论联合观察血氨、层黏连蛋白与血小板指标变化对肝硬化合并肝癌无创伤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迎宾;刁淑梅;章健;黄秀香;赵斗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恢复阴道微生态对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 BV)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乳酸杆菌阴道制剂恢复阴道微生态,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复发性BV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45例,对照组单纯抗厌氧菌治疗直至临床症状消失,每次月经干净后检测阴道分泌物,BV阴性持续3个月即停药。研究组同样治疗3个月后继续采用乳酸杆菌阴道胶囊,短期巩固治疗持续3个月,调节阴道微生态,两组停药后均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第1、2、3个月复发率分别是34.29%,40.00%,45.71%。研究组第1、2、3个月复发率分别是11.11%、15.56%、17.78%。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在复发性BV治疗中给予乳酸杆菌阴道胶囊制剂进行巩固治疗,积极恢复阴道微生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郭爱霞;李红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臼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CroweⅡ~Ⅲ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大型臼杯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Ⅱ~Ⅲ型成人髋关节发育的早期疗效。方法12例12髋, CroweⅡ型为7例,CroweⅢ型为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臼杯外径58~64 mm,假体选用国产爱康宜诚公司生产的假体。结果随访2~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标准评分平均92分,其中功能优9例,良3例,目前尚无1例需行翻修。结论对部分CroweⅡ、Ⅲ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采用大型臼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早期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贵杰;何森荣;甘伟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