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吉;刘淑岩;陈乐林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中盆腔结核的发病情况,为结核性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四川省眉山市妇幼保健院和兰州天伦不孕症医院不孕症患者中盆腔结核确诊病例,对其在眉山和兰州两个中心的发病情况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两组不孕症患者中盆腔结核确诊病例表现出明显差异(P<0.01),兰州组发病率为6.39%(206/2880),眉山组2.52%(42/1672);两组盆腔结核患者中,年龄35岁以下、职业为农民的汉族患者居多,年龄和职业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民族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兰州组中少数民族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眉山组;两组原发性盆腔结核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继发性,兰州为155/51,眉山为36/6,但是两组间原发性和继发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结核的构成比高于其他亚型,原发性比例明显高于继发性(P<0.05)。子宫内膜结核和混合型结核原发性与继发性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类型结核所占比例不高,但在继发性多于原发性(P<0.01)。各个亚型在眉山和兰州两组间比较,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均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盆腔结核在原发不孕患者中高发,发病率在地域、年龄、职业、民族以及临床类型等方面表现出流行病学特征,提高不孕症医师对盆腔结核的敏感性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辛亚兰;游润芳;秦琦;王卡娜;李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金属内固定术后双源CT( DSCT)双能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5例金属内固定术后CT复查的患者进行双能扫描,用Dual Energy软件的Monoengergetic程序进行处理后行VR、MPR、MIP重建,对图像质量、伪影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VR、MPR、MIP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图像质量优良者分别占92%、90%、88%,无明显伪影图像分别占88%、86%、88%。结论 DSCT双能扫描能有效去除金属内固定物的金属伪影及线束硬化性伪影,清晰显示内固定物及其周围结构细节,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作者:程广金;梅尧;苏萱;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房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1(TIMP-1)系统的变化。方法实验组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B组),对照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C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房水和血浆中MMP-2,TIMP-1的浓度,并计算各样本的TIMP-1/MMP-2的比值。结果 A、B、C组房水MMP-2质量浓度为(20.33±1.83)、(18.00±2.07)、(18.53±1.63)μg·L-1,房水TIMP-1质量浓度(12.65±3.02)、(8.28±1.72)、(12.58±4.01)μg·L-1,以上指标比较,房水中MMP-2、TIMP-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和TIMP-1与闭角型青光眼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刘强;顾永昊;孙思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包皮入路治疗儿童隐匿阴茎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经包皮入路方法治疗的68例中重度小儿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手术方法的疗效。将其分成2组,A组(38例)分型为重度,B组(30例)分型为中度。结果术后3~5 d 去除阴茎包扎,保留美皮贴,4~6 d去除美皮贴,拔除尿管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阴茎显露均较满意。5例有包皮内板轻度水肿,阴茎予以稍加压包扎1周左右均恢复正常;3例阴茎轻度回缩,未予特殊处理。包皮内板水肿、阴茎回缩发生率A组、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包皮入路治疗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以适用于各种分型的隐匿阴茎病例,值得推荐。
作者:蒋加斌;蔡盈;范登信;潮敏;张殷;李道龙;唐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调查该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该类药物的用药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该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2011-2013年该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Dc)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3年该院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变化不大,肿瘤、心脑血管、肝病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DDDs上所占比例很大,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所占比例3年中排序均稳居首位。结论近几年该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以肿瘤、肝病用药为主,心脑血管用药也日益增多,符合该院的诊疗特色和办院方针。临床使用应加强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重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辉;殷萍萍;燕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的改变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该院诊治的76例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患者透析日与透析后第1天血糖的改变、低血糖发生率情况。采取加强饮食管理、个体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及输入含糖透析液等综合护理方法,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患者透析期间1~4 h各时段血糖值显著低于透析后第1天相应时段血糖值,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结束后1~2 h血糖与透析后第1天相应时段血糖值无明显差别;透析日与透析后第1天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3.2%;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2周后患者透析时段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血糖降低,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谢巧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姜黄消痤搽剂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2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为联合应用姜黄消痤搽剂和阿达帕林凝胶,对照A组为单独使用姜黄消痤搽剂,对照B组为单独使用阿达帕林凝胶。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6%,而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为45.6%,68.7%,试验组的治愈效果增强(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0.8%,明显降低于两组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未见刺激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3.1%、81.5%,降低了单独使用两种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姜黄消痤搽剂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相比于各自单独用药,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发应少,是治疗痤疮较好的外用药物方案。
作者:廖薇;王晓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评估测试( CAT评分)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2009年1月-2013年9月该院诊断为稳定期COPD患者220例,详细记录患者相关信息,积极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措施,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行CAT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评估问卷(mMRC)等,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220例COPD患者中CAT评分轻微影响24例,中等影响95例,严重影响76例,非常严重影响25例。随CAT评分的增加,患者FEV1/FVC、FEV1及6MWT均有明显下降,而吸烟指数及mMRC明显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影响、严重影响、非常严重影响吸烟指数高于轻微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者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FEV1/FVC、FEV1、6MWT及mMRC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治疗后FEV1/FVC、FEV1、6MWT、CAT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RC比较均无差异(P>0.05)。 CAT评分与FEV1/FVC、FEV1、6MWT呈负相关关系,与mMR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评分可以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与患者的肺功能,吸烟、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等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存在密切相关性,可作为COPD患者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永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2-2013年间确诊为冠心病的80例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心率差异分为A、B、C三组。检查后按照AHA分段标准将冠状动脉各个节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共计显示血管1102节段,图像质量能够完全满足管腔评价共1036节段(94.01%),不能满足要求的共66个节段(5.99%)。三组成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化对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质量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冠心病筛查中的应用,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重大。
作者:骆柏青;孟宪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轻、中度眼表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眼化学烧伤、热烧伤患者41例(54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组(APG组)和对照组,APG组19例(26眼),对照组22例(28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APG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用滴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创面的愈合时间、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6眼(21.4%)出现感染,APG组1眼(3.8%);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7±6.5) d,APG 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1±3.5) d,APG 组平均愈合时间、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个月后各有1眼出现角膜斑翳和角膜云翳,6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APG组未出现角膜斑翳和角膜云翳病例,2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 APG组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PG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可缩短眼表修复时间,降低感染率和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不影响视力恢复,是轻、中度眼表烧伤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吴建斌;黄任强;贾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B56ε亚基(PP2A B56ε,由PPP2R5E基因编码)的表达在苯并芘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对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BEAS-2B细胞(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和BEAS-2BT细胞(苯并芘诱导恶变的人肺上皮细胞)中PPP2R5E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 B56ε编码蛋白的水平;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彗星实验,SCGE)检测喜树碱( camptothecin,CPT)处理的细胞DNA断裂损伤及修复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 CPT 处理诱导γH2AX(磷酸化组蛋白 H2AX)水平。结果与 BEAS-2B 细胞相比较,BEAS-2BT 细胞中PPP2R5E其mRNA水平及B56ε蛋白水平均显著高表达(P<0.05)。与BEAS-2B细胞相比,经CPT处理恢复后,BEAS-2BT细胞尾距显著降低(P<0.05)。表明BEAS-2BT细胞中H2AX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在苯并芘诱导细胞转化过程中PP2A B56ε通过介导γH2AX去磷酸化影响DNA损伤修复功能。
作者:南阿若;赖延东;蒋义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胃气痛片中芍药苷与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芍药苷在0.1652~1.15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橙皮苷在0.1698~1.188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n=6),RSD=1.8%;橙皮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n=6),RSD=1.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适用于胃气痛片中芍药苷与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在成功建立乙醇诱导小鼠睾丸损伤模型的基础上,该研究主要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性乙醇暴露致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该研究由2个实验组成。实验1:28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乙醇(1、3、6 g· kg-1)处理组;实验2:24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乙醇组、NAC组和NAC+乙醇组。2个实验均于乙醇处理后24 h剖杀小鼠,取睾丸称重,各组小鼠睾丸用MDF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以备后续睾丸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和6 g·kg-1乙醇暴露明显引起小鼠睾丸内多核巨细胞并向管腔内生殖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改变;1和3 g·kg-1乙醇暴露明显抑制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NAC明显保护3 g·kg-1乙醇暴露所致小鼠睾丸病理学损伤,显著减轻3 g·kg-1乙醇暴露对小鼠睾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NAC明显保护乙醇急性暴露对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损伤。
作者:冯玉杰;徐羊阳;张龙;王国琛;王玉峰;杨津兰;王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危重脑卒中患者胃潴留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比较营养支持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危重脑卒中患者共54例,调查患者胃潴留的发生率,并按照是否发生胃潴留将患者分组,研究胃潴留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营养方式,比较不同营养方式的疗效。结果肠鸣音减弱、低血压或休克史、低血钾、低GCS评分、机械通气治疗、亚低温治疗、镇静治疗及感染等为导致危重脑卒中患者发生胃潴留的相关因素。发病7d内胃潴留的发生率为51.9%,给予营养支持4周后胃潴留肠内及肠外联合营养组和非胃潴留肠内营养组比较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高于胃潴留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胃潴留是危重脑卒中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对于有胃潴留的危重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式效果较好。
作者:孙宏;邱振汉;陈冬;丁帅;何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在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 HPV)基因型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例临床确诊宫颈癌病例的石蜡组织标本,采用液相芯片法对所有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考虑到HPV16亚型在宫颈癌组织中检出率较高,设计针对HPV16 E6区通用型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其进行HPV DNA检测,然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20例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组织中,液相芯片和PCR法HPV检测率均为90%(18/20)。所有液相芯片检出的单一型感染经基因测序验证准确率为94.4%(17/18)。结论 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可用于检测人组织中HPV基因型,是HPV分型检测及大规模筛查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明;邓芳;张扬;陈少华;王保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临床效果,为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5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采用免钉合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采用钉合腹腔镜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复发率、慢性疼痛、感觉异常、阴囊血肿、血清肿、术区感染、睾丸鞘膜积液、大出血、尿路感染等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钉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的优势,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
作者:李念;李天梁;邓超;付振宝;李蜀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踝肱指数( ABI)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 PAD)中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ABI<0.9为切割点分成PAD组和非PA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检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21例(19.8%),其中无临床症状者10例。和非PAD组比较,PAD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餐后2 h血糖(2 hP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踝肱指数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无创、价廉、简单,患者易接受。高龄、病程长、高血糖、高TG、LDL-C是引起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海泉;赵静;藏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HPLC-DAD法测定“武当三号金银花”藤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Fortis Xi Phenyl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5%冰醋酸溶液(B)进行线性梯度洗脱;马钱苷、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检测波长分别为236、327、354、348 nm;柱温:30℃。结果马钱苷、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4个化合物在各自测定的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9%~99.9%。结论该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较全面控制“武当三号金银花”藤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郑芳;李鹏;李志浩;李聪;黄麟杰;朱雪松;刘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后无复流现象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的关系。方法检测70例AMI患者PCI术出现无复流组和再灌注组术前外周静脉血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D-二聚体(D-D)、NT-proBNP的水平。结果比较无复流组和再灌注组的hs-CRP、D-D、NT-proBNP值,无复流组的hs-CRP (25.44±19.95) mg·L-1、D-D(537.47±165.07)μg·L-1、NT-proBNP(1350.71±658.07) ng·L-1,水平PCI术前明显高于再灌注组hs-CRP (5.31±1.91) mg·L-1、D-D(363.91±225.65)μg·L-1、NT-proBNP(496.81±240.13) ng·L-1水平(均P<0.05)。无复流AMI患者NT-proBNP与hs-CRP有明显相关关系(r=0.973,P<0.05),与D-D有明显相关关系(r=0.972,P<0.05)。而再灌注AMI患者NT-proBNP与hs-CRP无明显相关关系(r=-0.199,P>0.05),与D-D无明显相关关系(r=-0.077,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与NT-proBNP密切相关。
作者:方石虎;毛蓓;李起栋;廖凯;张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影响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腹透液蛋白丢失的相关因素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06年5月-2013年4月入院的52例CAPD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 ALB)含量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营养良好,ALB含量正常;B组为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两组间C反应蛋白( CRP)、和主观营养评估法( SGA)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52例CAPD患者中,B组患者CRP含量显著高于A组[(8.43±1.32)mg·L-1 vs(2.11±0.87)mg·L-1,P<0.01];B组腹膜炎发生率为6.9%,肺炎发生率为12.3%,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7.8%,均明显高于A组(腹膜炎发生率为0,肺炎发生率为9%,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5.6%)(P均<0.05)。结论 CAPD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并发炎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皆高于营养良好者,低白蛋白血症与并发症有关。采取有力措施可改善和预防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
作者:俞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