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环毛蚓对重金属镉离子耐受能力的考察

喻良文;李徽;吴波;邓向亮;吴文如;赖小平

关键词:参环毛蚓, 重金属, 耐受性
摘要:目的 考察参环毛蚓对重金属镉离子的耐受能力,为进一步探索参环毛蚓富集重金属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菜园土壤基础上设置7个组别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污染环境,观察人工饲养条件下参环毛蚓在不同浓度镉离子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并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参环毛蚓不同部位的镉离子量.结果 参环毛蚓在土壤镉离子量为40倍、50倍两组养殖7d后死亡;30倍组在10 d以后也有两条死亡,其余各组生长情况良好;参环毛蚓体内镉离子浓度随土壤镉离子浓度递增而增加.参环毛蚓能够在土壤中镉离子浓度12 mg/kg以下生存良好,其体内脏器中镉浓度可高达70~90 mg/kg.该浓度是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镉限量指标的233~300倍.结论 参环毛蚓对重金属印镉离子的耐受能力极强,这可能是其药材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紫心甘薯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紫心甘薯多糖(PPSP)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观察PPSP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肝糖原、胆固醇(TO、甘油三醋(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T-AOC)的影响.结果 PPSP可显著提高肝糖原合成能力,增强GSH和T-AOC活性,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清中GSP,TC,TG,MDA的量.结论 紫心甘薯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调血脂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肝糖原代谢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高秋萍;阮红;刘森泉;张如意;余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黄花篙悬浮培养细胞对二氢青篙酸的生物转化研究

    目的 采用黄花蒿悬浮培养细胞研究二氢青篙酸(I)的生物转化.方法 向预培养14 d的黄花蒿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加入底物二氢青篙酸,培养2d后终止转化.通过TLC和HPLC检测转化产物,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ODS柱色谱分离纯化转化产物,并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技术鉴定转化产物的化学结构,后利用HPLC考察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 二氢青蒿酸在黄花篙培养体系中成功地进行了转化并分离得到两个转化产物:3-α-羟基二氢青篙酸(IIa)和3-β-羟基二氢青篙酸(II b).两个转化产物的佳共培养时间均为1d,总的摩尔转化率分别为2.60o (IIa)和15.7% (IIb).结论 本研究首次利用黄花篙培养细胞生物转化二氢青蒿酸,且得到一对区域特异性的羟基化转化产物.

    作者:唐煜;朱建华;于荣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清咽滴丸极性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其模式识别的研究

    目的 研究清咽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清咽滴丸极性部分的HPLC的指纹图谱,收集了不同批次的12批产品进行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采用HPLC-DAD技术进行了药材与制剂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甘草苷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相关性研究表明,所确定的共有峰中有6个色谱峰来自甘草,5个色谱峰来自诃子.结论 此方法可较系统地用于清咽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铁军;韩世柳;田成旺;朱宏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牛膝多糖与锌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和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牛膝多糖与锌单用及合用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条件下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增殖分化和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并通过体内实验证实其对荷瘤小鼠的免疫效应,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无菌处死正常小鼠获取其骨髓细胞,粒细胞一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A)体外诱导骨髓细胞生成DC,同时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牛膝多糖(200,300,400 pg/μL)、锌((0.02 μg/mL).通过显微镜、流式细胞检测技术观察牛膝多糖、锌单用与合用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条件下对DC的影响,并通过体内实验观察对H22荷瘤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肿瘤质量的影响.结果 牛膝多糖和锌单用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小鼠骨髓源性DC的分化、成熟及表面标记CD86,CD11 a的表达,增强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能够使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质量增加,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存在明显量效关系;中剂量为正性效应,高剂量为负性效应;但牛膝多糖和锌合用并不协同增强效应.结论 牛膝多糖和锌在异源性抗原负载的条件下能够通过刺激DC的分化成熟,提高其抗原提呈能力,进而起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

    作者:孙丽莎;冯婷;路静;黄幼田;杨洪艳;董子明;赵明耀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优选人参中人参皂苷Rg1的酶解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酶解法提取人参皂苷Rg1的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为测定方法,以人参皂苷Rg1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进行优选.结果 纤维素酶酶解为优方法,且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人参皂苷Rg1提取率有显著性影响;提取人参皂苷Rg1的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为1.4%,酶解60min,酶解温度为45℃.结论 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作者:赵啸虎;张红梅;杨金葳;郭建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 观察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NOD小鼠的预防作用.方法 利用NOD小鼠1型自发性糖尿病模型,连续10周ig给予1g/kg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后,观察NOD小鼠的体质量、血糖、发病率、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水平、胰岛病变和胰腺纤维化的变化.结果 NOD小鼠给予1 g/kg中国被毛孢发酵物后,第6~10周时血糖和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0.01),小鼠血清中GAD抗体明显降低(P<0.01),小鼠胰岛病变和胰腺纤维化评分值显著降低(P<0.05、0.01),胰腺结构较为清晰,胰岛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胰岛β细胞未见异常.结论 中国被毛孢发酵物有较好的预防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寿旗扬;傅惠英;陈方明;周卫民;张才乔;陈民利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珍珠菜总黄酮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研究

    目的 制备珍珠菜总黄酮提取物渗透泵控释片.方法 以芦丁和柚皮素-7-O-葡萄糖苷为指标,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对衣膜处方及孔变量进行单因素考察,并通过均匀设计对衣膜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衣膜增重、衣膜中PEG400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用量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二者用量分别为醋酸纤维素的45%及8.5%,所制得的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药特征.结论 该处方工艺简便可行,所制得渗透泵控释片释药行为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游本刚;潘海敏;许琼明;唐丽华;杨世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HPLC-ELSD法测定芪葛口服液中黄芪甲苷

    目的 测定芪葛口服液中主要成分黄芪甲苷.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lpax-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柱温30℃,体积流量1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漂移管温度43℃,雾化器温度35℃,氮气压力172 kPa;进样量5μL.结果 黄芪甲苷在1.012~10.120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9%,RSD为1.58%.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用于芪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青业;周恩丽;付小环;徐连明;尚强;赵祎武;王伟;杨立国;徐海娟;肖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姜黄素防治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研究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实验性高脂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乳剂制备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姜黄素(40,80,160 mg/kg)以及力平之(20 mg/kg)进行干预.实验4周后,计算肝脏系数,检测实验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酸(ALT)的量,肝脏组织中TC,TG,FFA,MDA,SOD的变化,同时制备大鼠肝脏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 姜黄素(40,80 mg/kg)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肝脏系数非常显著降低(P<0.01),其血清和肝脏匀浆液的TC,TG,FFA,MDA,AST,ALT等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0.01),HDL-C,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光镜和电镜观察表明,给予姜黄素(40,80 mg/kg) 4周后大鼠的肝脂质变性明显减轻(P<0.01).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脂、降低脂肪(TG)在肝脏中的沉积以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的产生有关.

    作者:狄建彬;顾振纶;赵笑东;钱培刚;蒋小岗;郭次仪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龙须菜藻红蛋白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龙须菜藻红蛋白体内抑瘤效应与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探讨其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H22肝癌实体瘤模型,分别ig给予藻红蛋白高、中、低剂量.连续给药7d后,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NK细胞免疫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结果 高剂量藻红蛋白对小鼠H22肿瘤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为30.23;与模型组比较,藻红蛋白对荷瘤小鼠胸腺和脾脏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具有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P<0.O1),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P<0.01)和增加脾淋巴细胞分泌TNF-α的作用(P<0.05).结论 龙须菜藻红蛋白可明显提高H22荷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这可能是其抗肿瘤效应机制之一.

    作者:陈美珍;杜虹;徐本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半枝莲的研究进展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 ria barbata的干燥全草,其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多糖和挥发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增强免疫、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半枝莲,对半枝莲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郑永红;韦晓瑜;龙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药用真菌竹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药用真菌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及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6,8-三羟基-1-甲基口山酮(1)、3,8-二羟基-6-甲氧基-1-甲基口山酮(2)、2,3,6,8-四羟基-1-甲基口山酮(3)、3,4,6,8-四羟基1-甲基口山酮(4)、△5、10-3β,17α,20β-孕甾三醇(5)、macrosphelide A(6)、(+)-griseofulvin(7)、griseophenone A(8)和抗肿瘤活性成分11.11'-dideoxyverticillin A(9).结论 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双柱;赵维民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沙鼠脑卒中指数、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卒中指数、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组织病变程度,但对脑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注射用夏天无总碱对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姚丽梅;段启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丹参酚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特性和结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酚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特性及其结构相关性.方法 运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4种小分子天然丹参酚酸类化合物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酚酸A、丹参酚酸B(SA Ⅰ~Ⅳ)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 计算得到各SA-BSA结合体系的静态表观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能量转移效率(E)、空间距离(r)及热力学常数△G、△H和△S.4种丹参酚酸均能与BSA结合形成非共价复合物,通过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共同导致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结论 丹参酚酸A(SAⅢ)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与BSA结合,而其余3种丹参酚酸与BSA的结合则主要由氢键和范德华力驱动.SA-BSA相互作用体系的结合强度可以用综合反应参数[Y=lg(KA×E×n/r)]来表征,其在数值上按SAⅢ→SAⅣ→SAⅡ→SAⅠ的顺序递减,并与分子中所含游离羟基数目和分子体积等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可以利用脂-水分配系数(clogP)和单位相对分子质量下的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Mr)来预测丹参酚酸化合物与蛋白的结合程度.

    作者:邹晓丽;王湘敏;郭海方;许卉;刘珂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 考察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 建立了利用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中马钱子碱质量浓度的方法,测定了iv 4 mg/kg马钱子碱溶液、经皮给药40 mg/kg马钱子碱后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药动学拟合.结果 马钱子碱iv和经皮给药后的药动学均符合二室模型.经皮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2.8%,MRT是iv的8倍.结论 经皮给药途径可能有利于马钱子碱的减毒增效.

    作者:陈军;王立杰;蔡宝昌;胡巍;楼成华;王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金钗石解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反应体系的正交优化研究

    目的 建立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反应体系,为金钗石斛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运用L25 (56)正交设计对影响金钗石解SRAP反应的5个因素:模板DNA,Mg2+,dNTPs,Taq酶、引物在5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对PCR结果进行极差分析.结果 金钗石斛SRAP反应佳体系为:25 IA,PCR体系中含有20 ng模板DNA,2.0 mmol/LMg2+,O.2 mmol/L dNTPs,1 U Taq酶,0.6 μmol/L引物.各因素对SRAP反应的影响依次为:Taq酶>Mg2+>dNTPs>模板DNA>引物.结论 所建立的金钗石斛SRAP反应体系具有标记位点清晰、多态性丰富、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金钗石斛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作者:赵红燕;冯尚国;沈波;王慧中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胆黄连炮制工艺的研究

    目的 通过优选出胆黄连的佳炮制工艺,为控制黄连炮制品种质量、探讨炮制机制以及考察辅料对药物寒热药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胆黄连饮片外观性状、醇浸出物和3种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选择胆汁量、炒制时间及炒制温度3个因素(每因素3水平),对胆汁制黄连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胆汁用量、炒制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影响程度为胆汁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确定佳炮制工艺为加入12%胆汁,1.0℃炒制10 min.结论 本研究对规范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制备胆黄连标准饮片以进行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凌云;杨金梅;龚千锋;孙莹莹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抗宫炎片的直接压片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通过处方工艺配方比较,采用直接压片工艺制备抗宫炎片.方法 以速流乳糖、缮流、微晶纤维索102及其相互不同比例的配比为填充剂,采用相同工艺制备抗宫炎片.测定不同配方对片芯质量的影响.结果 处方采用微晶纤维素缮流1:1或2:1,缮流与速流乳糖2:1或1:1制备的抗宫炎片片芯质量为佳.结论 将缮流与微晶纤维素、速流乳糖联合应用作为直接压片辅料压制片芯,可制得硬度较高、崩解时间较短、片面较好的抗宫炎片.

    作者:张莉;孙霞;朱颖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芪苈强心胶囊中一个孕甾糖苷的NMR数据分析

    目的 分离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中的指标性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C18柱色谱的方法分离芪苈强心胶囊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利用1H-NMR和13C-NMR、1H-1H COSY、HSQC和HMBC等多种核磁共振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分离得到1个孕甾糖,结构鉴定为△5pregnene-317,16β,20(R)-triol 3-O-[2,-O-acetyl-β-D-digitalopyranosyl-(1→4)-β-D-cymaropyranoside]20-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1→2)-β-D-digitalopyranoside](S-4a).结论 S-4a为首次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得到的化合物,对其1H-NMR和13C-NMR信号进行了详细分析,首次报道了其完整的1H-NMR数据.

    作者:康利平;刘奕训;仝战旗;余河水;邹鹏;贾继明;王宏涛;郑亚杰;田书彦;马百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