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宁;李天华;杨欣;何平
目的 优选丹参水提液纯化工艺.方法 以丹参提取液的浊度、鞣质以及有效成分的量为指标,优选两种絮凝澄清剂的用量和絮凝搅拌速度,筛选出较佳参数;对比研究醇水沉淀、絮凝结合乙醇沉淀、絮凝结合膜过滤3种纯化方法 .结果 使用壳聚糖进行絮凝澄清处理后的丹参水提液上清液浊度低于用ZTC1+1Ⅱ型絮凝剂处理后的浊度,并能够更好地减轻膜污染程度;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对丹参水提液的有效成分保留率较高,收膏率相对较高,浊度和鞣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壳聚糖作为丹参水提液絮凝澄剂效果优于ZTC1+1Ⅱ型絮凝剂,壳聚糖结合膜过滤法纯化丹参水提液的综合评价指标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
作者:吴大章;刘世琪;吴品江;蒋巧梅;朱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手段鉴定畲药算盘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器对畲药算盘子化学组分进行快速、高效提取,利用气质联用仪分离分析提取物中的挥发性组分,应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获取粗分离部分中难挥发、高沸点、极性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式等信息.结果 通过GC-MS分离鉴定了算盘子挥发性组分中的35个化合物.利用LC/Q-TOF对算盘子硅胶柱色谱分离的部分组分进行分析,获得了6个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化学式.结论 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是分离分析中药复杂未知成分的强有力工具.通过分析初步确定畲药算盘子闪式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其次为酚、醛类等物质.
作者:黄灿;杨天鸣;贺建云;付友珍;赵玉清;鄢连和;雷后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理论评价方法 的合理性,对栀子和地黄内所含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可能机制进行虚拟评价.方法 选择炎症相关的39个受体晶体结构,利用Schrodinger软件计算小分子、受体活性位点的描述指标和对接结果 ,考察对接得分中的非特异成分.结果 配体的非特异得分与其分子特征描述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主要包括chilv_C、PEOE_VSA-5、Slog P_VSA3、SlogP_VSA54个指标.分子经过评价后发现代号为M7、M9、M11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与抗炎类受体双特异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结合较好.结论 阐明了分子特征描述符与非特异性得分的相关性模型,提出了选择性作用的分级评价标准,揭示了部分环烯醚萜类成分可能的机制.
作者:邢洁;徐为人;刘鹏;刘冰妮;符海霞;刘巍;王玉丽;汤立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膜技术已应用于中药多糖组分的分离,但膜污染等问题阻碍膜技术的广泛应用.结合在应用膜技术分离麦冬多糖时发现的问题,对膜技术应用于中药多糖分离中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进行综述和讨论,阐明了膜技术在多糖分离应用中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为从事该方面研究的药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陈彦佐;冯怡;徐德生;郑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46例,74例为治疗组,注射痰热清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172例为对照组,注射头孢唑肟钠.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用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张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进行药用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桃儿七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分子遗传理论基础.方法 对6个桃儿七居群进行DALP分析,利用PopGene 1.31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相关数据,UPGMA方法 聚类,结合Treeview软件生成树状图.结果 筛选5对引物组合,扩增共产生150条DNA片段,其中104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占69.33%,平均每组引物扩增所得多态条带为20.8,6个居群平均多态百分率为14.22%.6居群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1.693 3,平均1.142 2;总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7 1,平均1.083 8;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4 3, 平均0.048 8;总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364 3,平均0.073 0;居群总的基因多样性Ht为0.244 3,居群内基因多样性Hs为0.048 7.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800 5,即遗传变异有80.05%发生在居群间,19.95%发生在居群内,居群每代迁移数Nm为0.124 6.结论 桃儿七居群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基因流受到阻碍,这与桃儿七的繁育系统和生存环境紧密相关.
作者:吴刚;虞泓;崔光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卷柏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和阿曼托双黄酮.以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方法 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B2C2D2;以阿曼托双黄酮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其优选工艺为A1~3 B1~3 C2D2.综合考察采用A1B2C2D2为佳提取工艺,即药材加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卷柏的提取工艺.
作者:冯卫生;赵献敏;王彦志;魏悦;郑晓珂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硫磺熏蒸对山药中尿囊索的影响.方法 以尿囊素为指标,选择硫磺用量、熏蒸时间、熏蒸次数3个因素,用L9(34)正交试验表,考察不同熏蒸工艺尿囊素的量并与未熏蒸山药进行比较.结果 硫磺用量为100 g/m3.熏蒸1次,熏蒸2 h,尿囊素的量高.结论 不同熏蒸工艺对山药中尿囊素有一定影响,且有随硫磺用量增加、熏蒸时间延长、次数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作者:赵海霞;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川芎嗪在小鼠体内血、脑、肝中的药动学,比较川芎嗪微乳和水溶液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川芎嗪微乳与其水溶液分别尾iv给药,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脑、肝中的川芎嗪质量浓度,用药动学软件对药时曲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微乳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 max 4.79μg/mL、AUC 115.70 min·μg/mL、MRT 20.88 min;脑tmax 5.00 min、C max 7.81 μg/mL 、AUC 259.51 min·μg/mL、MRT 23.09 min;肝 tmax 5.00 min、Cmax 10.66μg/mL、AUC 305.81 min·μg/mL、MRT 21.88 min.水溶液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max 4.42μg/mL,、AUC 72.74 min·μg/mL、MRT 12.54 min;脑tmax 5.00min、Cmax 4.14μg/mL、AUC 130.19 min·μg/mL、MRT 25.90 min;肝tmax 2.50 min、Cmax 6.33 μg/mL、AUC182.51 min·μ/mL,MRT 23.03 min.结论 微乳改变川芎嗪在小鼠血浆,脑、肝中药动学行为,提高了川芎嗪在脑、血、肝.特别是脑中的分布.
作者:王利胜;郭琦;韩坚;张英丰;陈秀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红毛五加药材中刺五加苷E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磷酸调节pH值为3.5);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 刺五加苷E的线性范围为0.142~1.133μg,平均回收率为101.73%,RSD小于2%.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红毛五加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钟世红;卫莹芳;古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消栓通络软胶囊中丹参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溶液(10:90),体积流量为11 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结果 丹参素进样量在0.439 2~2.1 960 μg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1.02%.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消栓通络软胶囊中丹参素的测定.
作者:叶荣飞;石森林;高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双黄连中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的方法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Phcnomenc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1%冰醋酸水溶液,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40℃,灵敏度为0.1000 AUFS.结果 在筛选色谱条件下,测定了,注射用双黄连中的黄芩苷、野黄芩苷、黄芩素、咖啡酸和绿原酸5种有效成分.结论 本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注射用双黄连中有效成分的测定.
作者:阎姝;田书霞;徐茂玲;李惠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白术多糖对颅脑外伤继发性脑组织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蒸馏水组(溶剂对照)及白术多糖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机分为3个亚组.取各组动物伤灶区脑组织,分别检测其含水量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 模型组、蒸馏水组及白术多糖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但白术多糖组各时间点含水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及蒸馏水组(P<0.01).模型组、蒸馏水组及白术多糖组各时间点脑组织iNOS活性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但白术多糖组各时间点iNOS活性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及蒸馏水组(P<0.01).结论 白术多糖可能通过下调伤灶区iNOS的表达.而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水肿的程度.
作者:王光伟;丰昀;邱细敏;刘永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RP-HPLC测定方法 ,探讨黄芪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黄芪甲苷作为定量指标成分,采用HPLC-ELSD法测定.确定乙醇体积分数、乙醇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并以L9(34)正交设计表安排试验.结果 黄芪的佳工艺条件为:95%乙醇常压回流提取2次.每次为药材量10倍,每次提取时间为3 h好.结论 优选的提取条件提取效率高,质量稳定,重现性好,可为确定黄芪提取工艺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崔红花;赵英日;尹永芹;沈志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酶法及半仿生法从三七中提取皂苷的佳工艺.方法 以提取液中总皂苷得率和干青收率为指标,对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酶解、果胶酶酶解、α-淀粉酶酶解、复合酶酶解和半仿生-α-淀粉酶酶解提取法进行比较,并对半仿生酶法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该法的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结论 半仿生-α-淀粉酶酶解提取三七皂苷的方法 经济有效.
作者:宋宏新;刘静;张彦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冠心丹参制剂具有降低血清磷酸肌酸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减少心肌组织中丙二醛的生成,保护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等作用,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中药.综述了冠心丹参制剂在治疗心绞痛,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治疗高血压肾病和透析时的心血管并发症等临床应用,以及冠心丹参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为深入研究和综合利用冠心丹参制剂提供参考.
作者:钱霞;张洁;范玫玫;杨世林;侯莉;何秀菊;游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定量分析牛脉分散片中的五味子醇甲.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 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l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35℃;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五味子醇甲在0.260 4~1.302 0 μ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7%,RSD为1.22%(n=9);每片中含五昧子醇甲为0.25~0.34 mg.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好,可作为生脉分散片中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
作者:金福;石森林;朱雨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人工种植伏毛铁棒锤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提取法和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人工种植的伏毛铁棒锤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分别为3脱氧乌头碱(Ⅰ)、3-乙酰乌头碱(Ⅱ)、乌头碱(Ⅲ)、3-脱氧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Ⅳ)、尼奥灵(Ⅴ)、宋果灵(Ⅵ)、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Ⅶ)、16,17-二氢-12β,16β-环氧欧乌头碱(Ⅷ)、12-表-欧乌头碱(Ⅸ)、欧乌头碱(Ⅹ)和6-O-去甲基尼奥灵(Ⅺ).结论 人工种植的伏毛铁棒锤的化学成分与已报道野生的基本相同,人工种植的伏毛铁棒锤能够满足药用需要.
作者:梁永锋;陈作涛;刘立红;刘世巍;张广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线叶蓟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线叶蓟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七醇(Ⅰ)、豆甾醇葡萄糖(Ⅱ)、β-谷甾醇(Ⅲ)、豆甾醇苷(Ⅳ)、乙基-β-D-吡喃果糖苷(Ⅴ)、胡萝卜苷(Ⅵ),槲皮素(Ⅶ)、正丁基-β-D-吡哺果糖苷(Ⅷ),KCI(Ⅸ).结论 化合物Ⅰ~Ⅸ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学杰;仲英;王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自首乌新苷A(CA)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3种人肿瘤细胞株为模型,用MTT法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 为模型,检测药物对在体肿瘤生长的影响;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模型,用Wright's-Giemsa染色观察药物对细胞核形态的影响,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为模型,评价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结果 CA对3种人肿瘤细胞株的生长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68~39.78 mg/L;CA 40、80、160mg/kg对S180内瘤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0.0%、28.0%,48.1%;CA 80 mg/L 处理后,MCF-7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细胞核出现固缩、断裂;CA 100 mg/L 对体外培养8 d的神经元无毒性.结论 CA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一奇;刘玉兰;张如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