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清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患者脊柱在矢状面发生变化及骨盆排列变化.方法 采用2011年1月-2012年9月该科腰椎真性滑脱25例病人全脊柱侧位(包括双侧髋关节)X线摄片上测脊柱矢状位指标:脊柱的矢状位垂直轴 (S1与C7铅垂线C7PL距离,SVA)、胸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前凸(lumbar lordosis,LL)和骨盆的形态参数: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 、骶骨倾斜角(sacrum slop,SS) 、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结论 该组25例病例中TK角度平均为37.0°(27°~58°),较文献报道正常值明显减小(P<0.05);LL角度平均为55.3°( 38°~68°),较文献报道正常值明显增大(P<0.05);PI角度平均为61.6°(43°~82°),较文献报道正常值明显增大(P<0.05);PT角度平均为18.5°(9°~33°),较文献报道正常值明显增大(P<0.05);SS角度平均为43.1°(30°~53°),较文献报道正常值明显增大(P<0.05).结论 腰椎滑脱患者整个脊柱矢状位生物力线的失衡导致矢状位重新平衡以防止驼背及俯视,终导致胸椎的曲度的减小、腰椎曲度的加大并且腰椎滑脱患者骨盆参数值增大,而这些变化使得胸腔容积、骨盆容积和腹腔容积的减小.
作者:刘敏;桂斌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对骨髓移植照射预处理小鼠肝及小肠内NF-κB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硼替佐米防治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作用机制.方法 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法为BALB/c小鼠接受7.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实验分为:A组为空白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B组:单纯全身照射组;C组:全身照射加用硼替佐米组.观察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生存时间,Western blot法检测肝及小肠组织总蛋白及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结论 B、C组中用于白细胞计数及生存时间观察的8只小鼠均在10 d内全部死于骨髓衰竭.照射后+1、+3、+5 d,B组肝及小肠组织总蛋白及细胞核蛋白中NF-κB p65表达均高于A组(P<0.05),而C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硼替佐米可能通过一定程度上抑制照射预处理损伤所致肝脏及小肠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激活,起到减轻aGVHD的作用.
作者:陆跃武;耿华云;盖灿;韩慧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研究3种不同的梅毒临床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筛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5例梅毒患者和55例非梅毒患者.结论 3种检测方法TPHA、TPPA、ELISA的临床敏感性分别为:91.2%、97.8%、98.7%,特异性分别为:96.3%、98.5%、98.2%.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ELISA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好,与TPP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HA临床敏感性稍差,与TPPA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性尚好,与TPP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PA、ELISA均为临床较好的梅毒诊断检测方法.
作者:夏玉玲;李辉;周玲;程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伊马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问世,CML的治疗取得极大进展,多数病人通过TKIs治疗已能获得长期生存,并取得较好生活质量.尽管如此,仍有少部分患者接受TKIs治疗疗效欠佳甚至治疗失败,疾病很快进展至加速急变期乃至死亡.在各类TKIs治疗失败患者,ABL激酶区突变为常见治疗失败原因之一.我们报道1例伊马替尼原发耐药换用尼洛替尼治疗后继发T315I突变患者.
作者:夏亮;夏瑞祥;曾庆曙;杨明珍;王永庆;刘沁华;李庆生;王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血管畸形是一类临床较为常见疾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临床上常见的小范围体表血管畸形治疗并无困难,但对于体腔内或深部组织的动静脉血管畸形在诊断和处理上都十分棘手,有时还存在较大的危险性.我科近期收治1例盆腔、臀部大范围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一期手术联合硬化剂栓塞治疗获得成功,经短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静;叶琨;余康敏;朱化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凤丹饮片的HPLC特征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提供有效的方法.方法 确定凤丹饮片1号峰(没食子酸)的相对峰面积值范围,从而作为评价和控制其质量的标准.结论 测试样品10批,选择丹皮酚峰作为参照峰,确立1号峰(没食子酸)的相对峰面积值在0.012~0.041内.结论 1号峰(没食子酸)的相对峰面积值范围,可用于凤丹饮片的定性鉴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刘露露;王成永;柏光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铜是人体必不可少微量元素之一,铜缺乏和过量均会导致机体的异常,如Menkes和Wilson病.机体及细胞铜代谢的调控和铜稳态维护至关重要,涉及到铜的吸收、分储、排泄等过程.目前的研究对铜的代谢和稳态维护主要机制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新的认识,对铜稳态研究正在逐渐完善和深入.
作者:艾文龙;程楠;韩咏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司坦唑醇自微乳给药体系并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以乳化剂OP-10、异丙醇和吐温-80制备司坦唑醇自微乳给药系统,考察其粒径分布、电动电势和稳定性.采用HPLC法测定司坦唑醇的含量.结论 所得自微乳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为33.32 nm,电动电势为4.35 mV.司坦唑醇HPLC分析的线性范围为0.639~3.195 μg(R2=1);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0.0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肖士梅;李沛;袁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安宫牛黄丸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色谱柱:Hyper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28:72: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论 黄芩苷在进样量100~1 2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2.3%.结论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郜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干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可特异的向某种组织类型细胞进行分化,其中包括向心肌细胞分化.目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虽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且其分化效率较一般成体细胞高,但是由于伦理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取材方便,且没有伦理争议,是具希望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对于体外诱导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的实验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诱导和模拟体内微环境诱导两大类.该文就MSCs向心肌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法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小红;朱智明;高连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顺铂(DDP)联合5-氟尿嘧啶(5-FU)与奥沙利铂(L-OHP)联合替吉奥(S-1)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53例晚期胃癌患者,其中A组(DDP+5-FU,PF组)25例,具体为:DDP 20 mg·m-2静滴,第1~5天,5-FU 500 mg·m-2静滴维持24 h第1~5天,每4周重复.B组(L-OHP+S-1)28例,具体为:L-OHP 130 mg·m-2 静滴2 h,第1天,S-1 40 mg·m-2早晚2次餐后服用,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结论 53例患者均可评价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44例可评价远期疗效.A组中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4%和56%,B组中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6%和89.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ST)分别为4.5个月和10.7个月,B组中位TTP和中位MST分别为8.0个月和13.0个月.两组中位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中位M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两组毒副反应主要有血液学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神经毒性等,以1~2级为主,可耐受,B组轻度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 S-1+L-OH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同PF方案相比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毒副反应均可耐受,给药方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焦洋;宁洁;胡丽霞;顾康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找到B超胆囊排空功能测定的改良方法.方法 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分别服用A、B、C三种不同脂餐.A组为两个煎鸡蛋;B组按Jacobs MP脂餐配制;C组:不含乳糖奶粉(美赞臣)54 g,含脂肪为15 g.超声测定各组的各时点胆囊体积、脂餐后胆囊的排空功能.结论 A组较B、C组餐后各时点胆囊体积显著增大(P<0.05),各时点胆囊排空率明显减低(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B超胆囊排空功能测定方法不含乳糖,且效果较好,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锐东;方锡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自制的丹皮酚渗透泵片进行包衣膜处方工艺考察.方法 将含2.5%乙基纤维素(EC)、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0%聚乙二醇-4000(PEG-4000)的无水乙醇包衣液采用喷雾法制备成丹皮酚渗透泵片包衣膜,通过考察吸水量,观察释药前后的表面形态变化并进行包衣后的释放度测定,对包衣膜进行性质考察.结论 丹皮酚渗透泵片包衣膜柔韧、致密、均匀,能保证适当的水分进入,并且释放度测定表明丹皮酚渗透泵片在12 h能实现很好的零级释放.结论 将含2.5%EC、10%DBP、10%PEG-4000的无水乙醇包衣液采用喷雾法制备成的丹皮酚渗透泵片包衣膜性能良好,为丹皮酚渗透泵片包衣膜处方筛选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作者:马嘉;李蔚;陈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突发性耳聋临床上并不少见,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其可能与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内淋巴积水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内耳相关解剖结构在影像学表现上受分辨率所限,常规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等虽不能特异性的明确病因,但根据异常信号影的表现,配合其他检查结果,可鉴别某些特定的病因.该文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综述突发性耳聋可能的发病机制和MR技术在其中的运用.
作者:李慧;余永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在2个常见类型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5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54例(60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7例(30眼),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类型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论 观察组不同类型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在2个类型病毒性角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综合优势明显.
作者:苏晓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体外观察番茄红素对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建立CCl4肝损伤模型,终浓度为2、5、10 μmol·L-1的番茄红素干预处理,MTT法测定细胞活性、Horchest33342染色及TUNEL检测观察细胞凋亡.结论 番茄红素在2~10 μmol·L-1浓度范围内的对肝细胞无毒性,可抑制CCl4所致肝细胞活性下降,减少CCl4所致的肝细胞凋亡,一定剂量范围内与番茄红素浓度相关.结论番茄红素对正常肝细胞HL-7702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动态牵开与静态牵开显露跟骨对切口皮肤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4例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共66足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的手术视野牵开方式分为动态牵开组(A组)和静态牵开组(B组),每组各32例患者33足.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论 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手术时间和切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上高于B组.讨论相比较跟骨骨折手术采用动态牵开,静态牵开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孙维国;李皓桓;彭文飞;张华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该三甲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三甲医院2012年门诊处方6 152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6 152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 188张,占19.31%,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154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2.96%;3种给药方法中,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382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32.15%;口服抗菌药物处方754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63.47%.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涉及11大类,主要有6种不合理使用情况.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占34.82%.结论该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徐学君;徐德琴;程幼苗;丁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常规糖尿病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甲钴铵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个月后评估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论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治疗组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韩进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路径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手术所做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一般由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制定[1-2].近年来,我科将临床路径与护理流程相结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提供有序、有效的照顾计划,更好满足患者需求.我院2010年6月开始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季明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