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热困脾型消渴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吴聪;张兰

关键词:湿热困脾, 肥胖, 胰岛素抵抗, GLP-1
摘要:多数学者及专家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 标,但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不能很好控制饮食,缺乏基本的锻炼,进而导致肥胖,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1] 。枟内经枠认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可致脾胃积热内蕴,伤津耗液,引起消渴病。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强督综合疗法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观察补肾强督综合疗法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40例axSP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另加补肾强督自拟方,疗程为12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疼痛(VAS评分)、患者的总体评价(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国际普适生活质量量表(SF-36)积分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脊柱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总体评价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腰臀髋疼痛、晨僵、夜间疼痛、怕风怕凉、倦怠乏力、四末不温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强督综合疗法不仅可改善axSPA患者的临床症状,还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牛林;张金山;梁成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31I治疗Graves甲亢后早发甲减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Graves甲亢(Graves'disease,GD)后引起早发甲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31例GD患者,男115例,女316例,年龄13~83岁,平均年龄(38.32±12.34)岁,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7.26±3.68)MBq·g-1的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随访1 年.收集每例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甲状腺质量、24 h摄碘率、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s,ATD)治疗时间及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等,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131I治疗后3 个月甲减率20.19%(87 例),6 个月甲减率45.71%(197 例),9 个月甲减率43.85%(189 例),1 年甲减率42.69%(184 例).χ2检验结果显示,病程(χ2=6.431,P=0.040)、甲状腺质量(χ2=26.040,P=0.000)、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χ2=33.523,P=0.000)、ATD治疗时间(χ2=8.527,P=0.014)及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χ2=26.046,P=0.000)是131I治疗GD后引起早发甲减的相关因素.结论 131I治疗GD致早发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实施个体化131I剂量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在有效提高GD的治愈率同时降低早发甲减的发生率.

    作者:夏俊勇;金晓毛;程义壮;刘学公;姚晓波;张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敷料不同时间更换对PICC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敷料不同时间更换对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 1月到2011年12 月在该院行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88例,按照敷料更换时间随机将患者分为 3 组,即1 d 更换敷料组(A组) 28 例,3 d 更换敷料组 (B组)30 例,5 d 更换敷料组(C组)30 例.观察3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患者感染率(7.4%)比较,B组患者感染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和B组患者感染率(7.4%,10.0%)比较,C 组患者感染率为23.3%,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d更换一次敷料明显降低PICC导管穿刺部位感染率,超过5 d则危险性增加,为临床操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傅爱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

    目的 探讨活血止痛汤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加用活血止痛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去痛片和抬高患肢.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疼痛时间、肿胀程度和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止痛汤是治疗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殷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3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32例手术患者,术前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评分 EuroScore(6.5±2.3)分,其中 >6分者23例(71.9% ).麻醉诱导后置入IABP 26例(81.2% ),术中置入IABP 6例(18.8% ),搭桥数目3支者14例(43.8%),4支者17例(53.1%),5支者1例(3.1%),术后呼吸支持时间16(12,19)h,ICU住院时间(76±46)h.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3例(9.4%),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6.3%),切口愈合不良5例(15.6%).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置入IABP可以明显获益.患者有IABP应用指征时,应果断尽早应用.

    作者:张锡栋;葛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皮动脉药盒系统植入在胰腺癌区域动脉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动脉药盒系统植入行区域动脉化疗对于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中晚期胰腺癌被分成2组.(1)药盒组:24例患者行经皮动脉植入导管药盒,经药盒行区域动脉化疗.(2)全身化疗组:同期接受全身化疗的22例胰腺癌患者为全身化疗组.两组均给予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的化疗方案.结果 药盒组和全身化疗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62.5%和36.3%(P<0.05);总有效率(CR + PR)分别为58.3%和31.8%(P< 0.05).药盒组生存期4~18个月,中位生存期9.5个月;全身化疗组生存期2~10个月,中位生存期4.6个月.毒副反应以I~Ⅱ度胃肠道反应为主,无Ⅲ度以上的血液学、胃肠道及肝肾功能的毒副反应.结论 经动脉药盒系统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俞修坤;施长杲;吕维富;鲁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牡丹籽油降血脂、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牡丹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的作用,并观察对糖尿病小鼠及小鼠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SD雄性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30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诱导高血糖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30 d,检测小鼠血糖值;正常小鼠连续给药30 d后,灌胃葡萄糖溶液(2.5 g·kg-1),于给糖前及给糖后30、60、120 min分别检测血糖含量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大鼠在灌胃给予牡丹籽油30 d后,低剂量组TC水平显著降低,高剂量组TG水平明显降低,且HDL-C值显著升高;牡丹籽油各剂量组均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糖耐量实验发现,牡丹籽油可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在给糖30 min时的降糖作用为明显.结论 牡丹籽油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同时具有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改善正常小鼠糖耐量的作用.

    作者:董振兴;彭代银;宣自华;刘丛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急诊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急诊药房退药情况,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药品管理水平.方法 收集该院急诊药房2012年1-12月的退药处方,运用Excel结合上海金仕达卫宁THIS4.0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处方患者年龄小为2个月,大为80岁,1~12岁年龄段退药处方多,占41.6%;急诊儿科发生退药情况频繁(401张,50.2%),其次是急诊内科(245张,30.7%);退药原因排名前三位的是药物不良反应(219张,27.4%)、皮试阳性(154张,19.3%)、住院治疗(145张,18.2%);退回药品多的为头孢菌素类药物(487张,61.0%).结论 该院急诊药房退药现象普遍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应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诊治水平、责任意识,加强医-药-患之间的沟通和临床药学服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以减少退药.

    作者:江小四;刘加涛;程钢;谈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与进展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成为限制患者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及重返工作岗位的重要原因,所以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方法针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该文就近几年有关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婷;高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叶酸水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海口琼山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叶酸(FA)的变化,研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该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215例健康体检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血清Hcy及hs-CRP比较,研究组血清Hcy及hs-CRP明显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血清FA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FA明显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程度的加重,而各指标成正比.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hs-CRP水平增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是独立危险因素,FA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作用.

    作者:许振培;陈太碧;王永和;冯悬;劳世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用硫酸钙和磷酸钙修复颌骨囊性病变骨缺损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生物材料医用硫酸钙和磷酸钙在颌骨囊肿刮除后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共选取30名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20例采用囊肿刮除术加人工生物材料充填术治疗.其中,10例角化囊性瘤刮除后填充硫酸钙材料;10例单纯性囊肿刮除后填充磷酸钙.10例只进行囊肿刮除术但不填充生物材料设为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情况并结合影像学方法评估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无1例出现感染和材料排斥反应.术后1、3、6、12个月患者复诊检查并拍摄颌骨曲面断层片.术后6个月的颌骨曲面断层片显示:生物材料颗粒全部溶解吸收,低密度影像基本消失,新骨形成,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差别.对照组病例骨缺损修复时间大于6个月.结论 医用硫酸钙和磷酸钙材料可作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用于颌骨囊肿的治疗.

    作者:杜若鸿;程继光;田甜;周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血管瘤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尽管有些婴幼儿血管瘤可自然衰退和治愈的,但对较严重的血管瘤,可能威胁生命的如气道或视神经处占位的和导致局部组织严重破坏影响外观的婴幼儿血管瘤,需要进行早期干预治疗.随着对血管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分子作用机制、副作用和疗效认识的不断加深,治疗血管瘤的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该文回顾性综述了现有文献的非手术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包括这些方法的疗效、副作用及使用剂量等,对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娄寅;操基玉;曹东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PPH悬吊组、PPH-MMH组,观测术后各组系列评价指标的情况.结果 PPH悬吊组较PPH-MMH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指数、残余外痔、肛门渗液、治疗效果上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术后复发、肛门狭窄、手术无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PH悬吊术能大限度地保留齿线,维持肛垫正常位置,具有手术时间短、一次性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痛苦轻等优点,是治疗环状混合痔非常理想的术式.

    作者:王传思;谢贻祥;郑学海;黄鸿武;吴永军;姚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Vitapex在乳牙根尖周炎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Vitapex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在该院口腔科就诊的110例患儿136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Vitapex 糊剂充填治疗)和对照组(氧化锌碘仿糊剂充填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 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操作简单快捷,不仅可以防止根尖周炎的产生,而且还可以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术后并发症少,易于儿童接受,其临床效果优于氧化锌碘仿糊剂,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宗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非手术治疗恶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五年内收治的48例恶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23例给予即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矫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及应用糖皮质激素、镇静剂、解痉剂、止痛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奥曲肽治疗,剂量为0.1 mg皮下注射,3次/d.观察两组治疗第3、7天的腹痛、腹胀、恶性呕吐、恢复排便、排气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胃肠减压引流量变化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腹部X线表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腹部X线表现有明显改善,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减少.结论 奥曲肽在恶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越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套叠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除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套叠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及实用性.方法 利用32、34号肛肠吻合器和直肠黏膜纵行缝叠术对90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套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结果 吻合器治疗有效率达98%,Block(折叠缝合)治疗有效率82%.结论 吻合器行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套叠治愈率高,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宏;戚仁华;吴松;陈运超;杭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末梢血糖与静脉血糖监测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末梢血快速血糖监测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救护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用配套的血糖试纸、一次性末梢采血器及同一台便携式血糖仪,通过随机的方式对6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先测末梢血糖后再测静脉血糖.结果 有2例因血糖太高超过危急值(28.9 mmol·L-1)未能读出 、2例昏迷患者立即确诊为低血糖昏迷外,64例急危重症患者末梢血快速血糖值和静脉血快速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的分别占86.8%和85.2%.结论 实施末梢血快速血糖监测能够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诊断及抢救争取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慧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述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机制

    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干预方式发挥其长效、稳定、高效的特点.该文总结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作者:何云娇;冯艺戎;段贤春;姚先梅;方朝晖;汪永忠;张恒;金立伟;夏伦祝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参与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治疗的分析与体会

    目的 通过参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和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以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诊治过程为例,根据社区获得性肺炎防治指南,分析患者具体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治疗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的药学监护,使患者获得完善的个体化治疗,及时发现患者的药物治疗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终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后,努力将药学理论知识优势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获得临床认可,在治疗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者:杨昭毅;史天陆;王法财;操乐杰;姜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分析

    目的 了解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该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抗菌药物用药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11-2012年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各类抗菌药物耗费金额所占的比例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两年分别占58.65%和55.63%;2011年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全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28.79%,2012年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全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25.50%,同比下降了3.29%.与2011年相比,2012年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稳步下降.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活动初见成效,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作者:王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