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瑞昔布钠和乌司他丁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时对肺分流的影响

吴博;夏晓琼;陶志国;宋洁

关键词:乌司他丁, 帕瑞昔布钠, 单肺通气, 肺内分流率(Qs/Qt)
摘要:目的 观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单肺通气期间应用帕瑞昔布钠、乌司他丁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36~46岁,ASA分级I ~Ⅱ级,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应用乌司他丁50 U,B组应用帕瑞昔布钠40 mg,分别加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测定麻醉诱导后(T1)、30 min (T2)、60 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4)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均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 、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过程中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影响几乎相同.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肠套叠22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3月-2012年12月来该科收治的22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为肠套叠的14例,误诊为肠梗阻、阑尾炎、结肠癌或回盲部肿瘤等共6例,不能明确诊断的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除1例患者外术后切口感染,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患者.结论 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昌立;陆玉长;蔡鲍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家庭关怀在惊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患者实施家庭关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小儿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儿实施家庭关怀护理,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9.3%,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3.5±3.5)d,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5±2.5)d,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率为79.3%,两组护理满意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惊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实施家庭关怀,有利于提高患儿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王芳;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重症医学科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ICU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的鉴定和药敏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129株病原菌.检出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鲍氏不动杆菌(26.36%)、大肠埃希氏菌(13.95%)、铜绿假单胞菌(10.08%)、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9.3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20%).在真菌感染方面,培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3株,未发现曲霉等菌株.在耐药性方面,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29%、5.56%、23.08%、100%.葡萄球菌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MRSA及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0.00%和52.94%.结论 ICU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具有高耐药性,故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和预防感染上.

    作者:李信胜;黄丽;沈世红;周树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主动脉左室隧道的超声诊断价值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左室隧道(ALVT)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图像特征,追踪患儿手术结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诊断为ALV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全部患着的声像图表现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术后结果对比分析,并总结其诊断特点.结果 6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LVT的患者与心血管造影、手术结果基本符合,ALVT图像特征明显,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上清晰显示主动脉瓣周至左室流出道的隧道样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收缩期血流信号从左室流出道经隧道进入主动脉,舒张期血流信号由主动脉经隧道进入左室,术后跟踪复查均闭合良好.结论 超声心动图诊断ALVT有效、快捷、无创,是诊断ALVT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并注意与右冠状窦瘤破裂、冠状动脉瘘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相鉴别.

    作者:赵燕;朱善良;刘廷会;陈俊;左维嵩;俞海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改良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改良喉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活检、小剂量灌洗等治疗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拟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25例,ASAⅠ~Ⅲ级,年龄21~80岁,在静脉快速诱导下插入喉罩,连接三通导管,一端接麻醉机控制通气,从另一端带有硅胶密封口处置入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活检和灌洗等操作.术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等循环指标平稳,SpO2维持良好,气道峰压和PETCO2均无明显改变,呼吸道通畅,无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结论 改良喉罩控制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中的呼吸管理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作者:许毓光;王双琴;付冬林;谭贤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了解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前者根据患者的优势症状按不同的剂量和方法服用氨磺必利,后者服用利培酮,起始剂量1~2 mg·d-1,逐渐增加剂量至治疗量.两组观察周期均为8周.疗效依据治疗8周末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判定,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结果 治疗8周末,氨磺必利组有效率82.5%,利培酮组有效率77.5%,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98,P>0.05).治疗2周后,氨磺必利组阴性症状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t=2.2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氨磺必利的疗效与利培酮相似,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阴性症状的疗效好于利培酮,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英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对3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早期DN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降血糖、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优于对照组的65.71 % (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明显降低UAER(P<0.01),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降低UAER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作者:周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创面中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皮肤坏死、开放性骨折、毁损伤、皮肤撕脱伤、压疮等骨科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该院骨科创面患者131例,其中应用VSD护理(观察组)71例与传统创面换药护理(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形成、疼痛程度等指标,观察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1);创面瘢痕形成、疼痛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愈后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及时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疗效、促进创面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伦兰;甘玉云;汪亚兵;张凡;祁金梅;丁晓云;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P16与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学诊断与分级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考察P16与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学诊断与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针对86例患有宫颈糜烂的育龄期妇女行宫颈组织活检、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与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8例(阴性对照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Ⅱ级、CINⅡ~Ⅲ级和CINⅢ级)43例;P16与Ki67免疫组化分析:P16与Ki67在高级别CIN宫颈损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及NILM损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与Ki67双阳性标记对于辅助诊断CIN 病理分级有益,其可以作为鉴别宫颈癌前病变、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及评估预后的生物标识物.

    作者:徐本群;马娟;周琼;路圣林;王娟;汪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静脉输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应用

    目的 通过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减少胺碘酮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通过将48例使用微电脑输液泵静脉泵入胺碘酮注射液的病例随机分为集束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集束护理组的病人双侧颈外静脉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并每隔12 h交替输注胺碘酮,浅静脉留置针的贴膜改为康慧尔透明贴,常规护理组在上肢粗直血管留置BD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浅静脉的贴膜为3 M的透明敷贴.结果 通过集束护理策略明显减少了胺碘酮在浅静脉输注过程中的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方便、易行、安全可以广泛用于临床输注胺碘酮,减少输注胺碘酮的并发症.

    作者:方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5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CABG和OPCAB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3例,其中156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组),其余97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按常规处理.结果 OPCAB组在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死亡率上较CABG组都显示出优越性(P<0.05),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CABG组比较,OPCAB组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更快,死亡率也更低.

    作者:龚倩;葛建军;葛圣林;林敏;周汝元;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 对41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全身抗感染及腰穿鞘内注射治疗.结果 41例患者中痊愈36例,平均疗程(15±3.26)d,自动出院5例.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药物及方法,可提高颅内感染治愈率.

    作者:罗卫;刘晓燕;胡珍渊;王更新;张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0-2012年某院年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门急诊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急诊的麻醉药品共13种,剂型有片剂、注射液和贴剂,总体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门急诊麻醉药品品种规格相对较齐全,使用量变化趋势和该院的实际院情相吻合,对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基本符合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的要求.

    作者:许岭;吕灵云;李皓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间体2-溴甲基-3,5,6-三甲基吡嗪的合成工艺优化

    目的 对川芎嗪系列衍生物合成中间体:2-溴甲基-3,5,6-三甲基吡嗪(TMP-Br)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HPLC-MS法对反应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归属;HPLC法考察反应时间、原料比例、光照强度、溶剂用量对TMP-Br产率的影响;后由正交工艺优化法初步确定中间体的佳合成工艺.结果 以1 g川芎嗪计算,合成TMP-Br的佳反应条件为:NBS/TMP=0.9,CCl4/TMP=5 mL·g-1,选用4盏85 W节能灯作为引发剂,反应时间为1 h.结论 影响川芎嗪溴代反应的4个因素中,NBS和CCl4的用量对单溴代物产率的影响大;在今后的工艺放大过程中,可优先考察佳投料比与溶剂用量.

    作者:绪扩;王鹏龙;徐昕;韩秋俊;汪林;李强;雷海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RP-HPLC法测定地黄及其复方制剂中尿苷和腺苷的含量

    目的 分别建立HPLC外标法测定地黄药材及其制剂中尿苷和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C18柱(250 mm×4.6 mm,5 μm),尿苷以5 mmol·L-1醋酸铵(乙酸调节pH为6.0)为流动相,腺苷以20 m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均为1 mL·min-1,检测波长均为254 nm.结果 尿苷浓度在4.17 ~20.85 mg·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腺苷浓度在1.01~20.23 mg·L-1(r=0.999 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8%和100.1%.测得6批地黄药材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27 8±0.003 5)%,腺苷的平均含量为(0.008 4±0.003 1)%.制剂中尿苷含量为0.032 1%,腺苷含量为0.006 9%.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好,可作为地黄及其制剂中核苷含量测定方法.地黄药材中尿苷是主要的核苷成分,其它核苷成分含量甚微.

    作者:姜翠翠;高家荣;储昭兴;房长进;曾雪芳;汪永忠;吴强;孟楣;何广卫;刘健;宋敏;杭太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肠源性内毒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肠源性内毒素与新诊断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度炎症的关系.方法 108例新诊断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60例)和非肥胖组(48例),检测血浆肠源性内毒素、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103例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1)新诊断T2DM组内毒素及hs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匹配血压、血糖和血脂后,新诊断T2DM组中,肥胖者的内毒素、hsCRP高于非肥胖者,两者在肥胖与非肥胖组间有统计学意义;(3)在新诊断T2DM患者中,血浆内毒素与BMI (r=0.931,P<0.00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0.548,P<0.001)等指标正相关;(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和HOMA-IR是新诊断T2DM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血浆肠源性内毒素在新诊断T2DM患者体内较正常人增高,新诊断肥胖T2DM患者内毒素增高更为明显,超重或肥胖可能参与内毒素介导的T2DM早期炎症反应.

    作者:许敏;窦念涛;邓大同;孙小红;王佑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芬太尼或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喉罩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芬太尼或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喉罩置入时的理想麻醉诱导方法.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拟行喉罩置入的患儿,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30)和氯胺酮组(K组,n =30),两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1或氯胺酮0.5 mg·kg-1,然后静脉注射丙泊酚3.5 mg·kg-1,90 s后行喉罩(LMA)置入.分别记录LMA置入前的血压(BP)和心率(HR)作为基础值以及LMA插入后1、3、5 min的BP和HR;主观分级并记录LMA置入后抗张口、抗插入、吞咽、咳嗽/作呕、头部和肢体运动、喉痉挛的发生情况;记录LMA置入后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和发生率;LMA一次性置入成功率、追加丙泊酚后LMA置入成功率及改气管插管病例数和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抗张口、抗LMA置入和吞咽的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F组和K组在咳嗽/作呕、肢体/头部运动、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分别为7%/27%、64%/76%、80%/50%;两组均没有喉痉挛发生.与F组比较,K组在同时点的HR、BP较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芬太尼(2 μg·kg-1)联合丙泊酚较氯胺酮(0.5 mg·kg-1)联合丙泊酚的麻醉诱导方法,能提供较好的的小儿LMA置入条件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闵新康;邓小强;张雷;胡健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帕瑞昔布钠和乌司他丁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时对肺分流的影响

    目的 观察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单肺通气期间应用帕瑞昔布钠、乌司他丁对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50例,年龄在36~46岁,ASA分级I ~Ⅱ级,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组(B组),每组25例.单肺通气时A组应用乌司他丁50 U,B组应用帕瑞昔布钠40 mg,分别加于100 mL生理盐水中滴注.测定麻醉诱导后(T1)、30 min (T2)、60 min(T3)及恢复双肺通气30 min(T4)时CVP、HR、MAP和气道平均压(Mean),同时采集颈内静脉和桡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 与T1时比较,两组T2~5时Pmean和Qs/Qt均升高(P<0.05);两组间各时点Pmean 、Qs/Qt、CVP、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过程中应用乌司他丁与帕瑞昔布钠对肺内分流影响几乎相同.

    作者:吴博;夏晓琼;陶志国;宋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川芎茶调散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川芎茶调散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Hypersil ODS2(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62:38),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欧前胡素在1.064~31.92 mg·L-1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异欧前胡素在1.090~32.70 mg·L-1 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n=9),RSD=0.64%;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n=9),RSD=1.6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适用于川芎茶调散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代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对该科30位患者52颗冠根折、根折前牙进行修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经过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方式,获取牙周指数及使用寿命等数据来评价疗效.结果 通过2年的随访,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联合纤维玻璃桩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方面能够取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作者:黄擎;唐慧;刘瑜;熊际文;张艳梅;王道荣;王元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