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英;陶星明;杨春玲;陈琳
目的 研究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以雄性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高脂乳剂造模后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固体分散体混悬液,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比较各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另取雄性昆明小鼠66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同剂量的姜黄素原药及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后,于不同时间断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结果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与姜黄素原药相比,能显著地降低高脂模型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血清HDL-C含量.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固体分散体组的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远远大于姜黄素原药组.结论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脂作用明显,且优于姜黄素原药.固体分散体可增加姜黄素的体内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作者:李唐棣;赵琳琳;索炜;阎林奇;韩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中的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对853例NGU患者尿道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853例送检标本中,有494例支原体(My)培养阳性,阳性率为57.9%;其中Uu阳性320例占37.5%;Mh阳性72例占8.4%;Uu和Mh混合阳性102例占12.0%;Uu及Mh两型支原体的敏感率高的药物分别是交沙霉素、强力霉素;两型支原体耐药率高的药物分别是红霉素、罗红霉素.Uu+Mh混合感染耐药率高和低的抗菌药物罗红霉素和美满霉素.结论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支原体培养中以Uu为主;支原体感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克拉霉素的敏感性较高.临床上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应根据实验室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作者:熊祝嘉;李小瑛;段志玲;李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两个厂家及各自三个批号的溶出情况.方法 溶出度测定采用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个厂家三个批号的含量,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 转速为50 r·min- 1时,两个厂家不同批号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在30 min均溶出75%以上.结论 两个厂家各自三批号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溶出度都符合要求.
作者:卢丽琨;刘园;张琪;吴燕;徐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太湖山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和利用现状,为该地区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GPS定位、标本采集、整理和系统鉴定,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通过调查研究,整理出太湖山常用药用植物共有306种,隶属95科、238属.发现了安徽1个新分布种.结论 太湖山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如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可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欧金梅;邵徐;杨青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甲硝唑片溶出度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I8 柱 (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 (20:80),流速为 1.0 ml·min-1,检测波长为 320 nm,柱温为 30℃.结果 甲硝唑在 0.05~0.90 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1.0),平均回收率为 100.2%(n=9),RSD为 0.3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甲硝唑片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邵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阜阳市2008~2010年孕产妇死亡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孕产妇保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阜阳市妇幼保健机构上报孕产妇死亡资料,对孕产妇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阜阳市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为31.6/10万,2009年为26.7/10万,2010年为27.9/10万,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直接产科原因,前三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肺栓塞,只有59.5%的人接受过产前检查,分娩地点在乡镇卫生院的比例高,占38.1%,死亡地点在县区级以上医院比例高,占50%.结论 2008~ 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波动下降,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及管理、强化乡镇级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杨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妇炎消阴道片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水(1 000 ml水加2 ml三乙胺,用磷酸调pH值至2.5) (5:95),220 nm为测定波长,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分别在0.048 2~1.540 0 μg和0.028 8~0.920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妇炎消阴道片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钟卫卫;黄树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果糖二磷酸钠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酶法测定含量,通过使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3-磷酸甘油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GDH-TIM)﹑醛缩酶(ALD)催化果糖二磷酸钠降解,在34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结果 果糖二磷酸钠在0~400 mg·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 ),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57%,n=9).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能满足果糖二磷酸钠片含量测定的要求.
作者:金兴成;刘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RECK基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在小细胞肺癌(SCLC)的表达和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肺癌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RECK和VEGF、MVD的表达水平.结果 SCLC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值为0.003),VEGF蛋白表达和MVD值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值分别为0.011和0.001).三个指标在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中数据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RECK与VEGF表达无相关,RECK与MVD呈现负相关,且当VEGF表达高时两者负相关更加显著.结论 RECK基因与SCLC的侵袭和转移可能有一定关系.RECK、VEGF、MVD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茺茺;秦学金;马强;郝吉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格列喹酮片有关物质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磷酸二氢铵溶液(pH=3.5)-乙腈(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格列喹酮在0.005~0.1 g·L-1 (r=0.999 4)范围内、已知杂质异喹啉物在0.001~0.05 g·L-1 (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格列喹酮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0.39%(n=9),异喹啉物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0.38%(n=9).结论 该法较中国药典2010年版格列喹酮片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灵敏度更高,能更好的控制格列喹酮片有关物质质量.
作者:孙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介绍一种估算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药效学结合方法.方法 该法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确定药物对动物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ADME特征与药动学参数;预测人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估算临床初始剂量.结果 以一种药物为例,以该法计算起始剂量与FDA推荐大安全剂量法估算剂量相近.结论 该法可用于临床起始剂量估算.
作者:潘伟;聂莉;宋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老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7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干预组(38例)及非他汀药物干预组(40例).治疗前后观察血清学指标及通过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变.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干预组患者的TG、TCH、LDL-C、CRP水平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变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可以稳定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浆CRP,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桑成武;谢军;孙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进行护理干预.方法 对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50 例行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另随机抽取50例无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住院时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病人在围术期给予综合降糖治疗和正确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其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症发生、住院时间与无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能平稳度过围术期.
作者:徐素彬;杨晓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单药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一线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 27例.单药培美曲塞500 mg·m-2,第一天,21 d为 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27例中无CR病例,PR 1例,SD 16例,PD 10例,疾病控制率(PR+SD)62.9%(17/2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2.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培美曲塞二线治疗晚期 NSCLC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作者:胡传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血清脑钠肽(BNP) 0~24 h,24~48 h和恢复期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和恢复期的BN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在0~24 h,24~48 h和恢复期时间段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清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0~24 h,24~48 h血清BN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01).结论 动态监测BNP的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作者:崔静;姚莉;周小妹;陈婷;刘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类型的疾病,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晚期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塌陷,使关节功能障碍,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骨关节疾病.
作者:张晓琪;尚希福;李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的浓度.方法 采用Dima kromasil C18柱;以地西泮为内标;以蛋白沉淀法提取血浆中的紫杉醇;以乙腈-水(53:47 )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 ;检测波长为227 nm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血浆中紫杉醇线性范围为0.078~5.0 mg·L-1,相关系数r=0.999 9 (n=8);平均提取回收率82.97%;平均加样回收率93.2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 均小于10%.结论 该法取样量少,操作简单,分离完全,结果可靠,回收率高,适用于临床紫杉醇的血浆中药物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小欢;许杜娟;夏泉;王欣晨;程钢;孙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Millard术式对单侧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 对64例单侧唇裂患者进行唇裂修复,采用Millard术式并作以下改良:取消患侧鼻翼基部切口,在健侧做反转切口,充分延长患侧人中嵴保持两侧唇峰高度的对称性.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1、3、6、12月、两年随访,唇弓清晰,患侧唇峰与健侧对称,双侧唇峰高度无视觉上差异.结论 反转切口弥补了传统的Millard法术后患侧唇高不足、唇峰不对称等缺点,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参考.
作者:冯大军;陈传俊;陈晓阳;丁常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柠檬酸三乙酯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DB-1301(15 m×0.53 mm×1 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先80℃保持0.5 min,然后以20℃·min-1的速度增加到220℃并保持10 min;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75℃;进样口温度:225℃;载气:氮气,流速:2.3 ml·min-1;分流比:20:1;进样量:1.0 μl.结果 柠檬酸三乙酯在24~36 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值为0.06%.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可以作为柠檬酸三乙酯含量分析法.
作者:王世刚;熊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针刺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蛋白与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6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非穴位组、针刺组(每组12只).采用50%CCl4和橄榄油进行肝纤维化造模,3次/周;正常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6周.同时进行针刺(太冲、期门、肝俞,电针刺足三里)治疗2次/周,共6周.造模和治疗结束后,颈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ALT、ALP、AST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分离肝组织计算肝指数,并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PPARγ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针刺均能上调PPARγ蛋白与mRNA的表达.结论 针刺可上调四氯化碳导致肝纤维化大鼠的PPARγ水平,有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张峰;马进;吕璇;倪光夏;陆茵;倪春艳;张雪娇;王爱云;郑仕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