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君;武立新;佘贤忠;王弘扬
目的 建立尿塞通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柏、陈皮、赤芍.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Waters C18柱,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TLC鉴别:斑点清晰,空白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丹参酮ⅡA在0.048~1.9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1.37%(n=5).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尿塞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陶有福;王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 Supreme 喉罩与 ProSeal 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组)和Supreme喉罩组(S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喉罩置入后3min(T3)、气腹前、气腹后5 min和20 min、拔除喉罩前(T4)、拔除喉罩即刻(T5)、拔除喉罩后3 min(T6)MAP、HR、SpO2、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喉罩置入成功率、一次放置成功时间和喉罩密封压,并观察拔除喉罩时表面是否有血丝及术后咽喉部等并发症.结果S组平均置入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一次置入成功率和气道密闭压明显优于P 组.两组各时点MAP、HR、SpO2 、Ppeak 、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除喉罩后罩面沾血和咽痛发生率低,优于S组(P<0.05).结论 Supreme 与 ProSeal 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气效果良好,气道密封效果可靠,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两者比较,Supreme 喉罩置入更便捷.
作者:刘春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牙本质敏感是口腔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其治疗方法众多,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措施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宋旻;蒋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 8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胆漏.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3年无胆道狭窄、胆石残留.结论 完善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完成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3.9 mm×150 mm,5 μm),以乙腈∶甲醇∶三乙胺溶液[磷酸调pH(4.3±0.1)]15∶35∶5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7 nm,柱温30℃.以流动相配制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测定浓度为氨氯地平5 mg·L-1,缬沙坦160 mg·L-1.结果 缬沙坦在128.32~192.48 mg·L-1 范围内线性良好,n=5,r=0.999 7,氨氯地平在4.07~6.14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n=5,r=0.999 3.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3%、99.85%,RSD为0.30%、0.34%.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作者:王康蕊;严相平;谢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2011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马鞍山市2011年1~12月份收集的847例基本药物的ADR报告进行系统分类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老年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粉针所占比例高.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吴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插管过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T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分步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从1.0 mg·L-1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 mg·L-1,每靶浓度输注1 min,目标靶浓度设定为3.0 mg·L-1;C组采用人工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同时两组均给予芬太尼2 μg·kg-1,罗库溴铵0.9 mg·kg-1静脉推注后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并记录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血压(SBP/DBP)和心率(HR)并计算RPP.结果 T组全麻诱导过程中各时点血压、心率和RP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血压、心率和RPP与诱导前(T1)和C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分步递增靶控输注诱导有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杨晓斌;陆文汉;夏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n=25),两组病人诱导方法相同:咪唑安定0.05 mg·kg-1,依托咪酯0.2 mg·kg-1,舒芬太尼0.4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实验组病人在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1和利多卡因1 mg·kg-1,对照组病人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实验组病人SBP、DBP、HR插管后较基础值有短时间轻度升高(P>0.05);对照组病人在插管后HR较基础值明显增快(P<0.01),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插管后即刻、1 min、3 min SBP、DBP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艾司络尔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病人全麻诱导时应用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这在老年病人可减少心肌氧耗,降低麻醉风险,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作者:韩雪敏;李春华;汤海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黄精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黄精颗粒联合氟西汀组)30例,对照组(氟西汀组)30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2)在治疗第2周和第4周后,试验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有效性略高于氟西汀组,且起效较快;(3)治疗6周后,两组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长期治疗效果相当;(4)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黄精颗粒联合氟西治疗抑郁症,不但可以增强后者的抗抑郁疗效,还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胡婷婷;徐维平;黄莺;徐婷娟;魏伟;胡世莲;严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该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讨论,期望获得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持续改进.方法 对2011年10月份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本科室四个涉药部门100项内容考核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对6项存在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论 工作流程合理,工作场所符合卫生部相关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葛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用药及有关处理方法.方法 对50例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史3~23年,男35例,女15例;年龄35~84岁,其中60岁以上者38例,术前血压控制在144~160/78~95 mmHg(1.0 mmHg=0.133 kPa)水平.术中因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舌下含化硝苯吡啶10mg,经鼻腔滴入硝酸甘油1.0 mg/次,或单次静注尼卡地平0.2~0.4 mg·kg-1,如用微量泵输注时剂量为0.1~0.2 μg·kg-1·min-1,对于异常高血压剂量可达1 μg·kg-1·min-1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用药后1~2 min血压下降,10~15 min内降至术前或略低于术前水平,无一例出现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施行麻醉,要客观评估高血压病人围术期风险因素和程度,妥善处置围术期高血压征象,因人而异防治围术期高血压发生,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尤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值得麻醉科医师关注的临床问题.
作者:方秀春;张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64例随访58例,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50例(86.2%),可差者8例(13.8%).结论 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重视胫骨平台骨折分期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彭亮;刘建纯;王永夷;郭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把6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2~4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52.9%,对照组44.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化疗相比疗效相似,但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对2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患者行45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系统症状、血气分析中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情况,判断纤维支气管镜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所有患者体温下降,X线胸片示肺部浸润阴影缩小或不张的肺叶复张/或部分复张;血气分析结果示血PaO2、S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在高血压脑出血并肺部感染患者救治中应用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善清;邹望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已成为生物技术制药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该文结合我校生物技术制药教学现状,分析了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并在教学内容和模式的优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实验报告写作的规范以及实验教学考核的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旨在不断提高生物技术制药的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作者:张静;张秀丽;李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使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健康信念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对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24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对象生存质量水平较低的患者占2.4%,中等水平的占87.9%,较高水平的占9.7%,健康信念中高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占82.14%.健康信念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多居于中高水平,健康信念和生活质量有相关性,临床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改善患者的健康信念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鲲鹏;段艳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均应用术中纤维胆道镜配合器械取石,39例结石全部取出,取净率为90.5%.3例有残余结石,术后6~8周经T管窦道取石取净.结论 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能明显降低残石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高爱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该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与特点,旨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 对该院2010-2011年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药物名称、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名称、发生过程的描述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老年患者为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人群,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较高,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30~60 min,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全身反应和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结论 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采取低浓度单一用药、减慢输液速度、不可随意加大剂量,监测用药全过程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苗苗;刘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探讨新医改政策下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情况变化与抽验结果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黄山市2011年药品监督抽验数据为样本,对抽验变化情况及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总体上改善了基层药品的质量状况,但对监管能力和检测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结论 监督抽验管理模式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大效能.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热休克蛋白糖蛋白96(Heat Shock Protein glycoprotein 96,HSP gp96)和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的表达,探讨HSP gp96和CE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HSP gp96和CEA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 gp9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47.400,P<0.001),在低分化型癌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型(χ2=4.136,P=0.042),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χ2=6.029,P=0.014),Dukes 分期C期+D期中表达高于A期+B期(χ2=6.820,P=0.009),HSP gp9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E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52.391,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表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χ2=4.026,P=0.045),Dukes 分期C期+D期中表达高于A期+B期(χ2=5.640,P=0.018),CEA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 HSP gp96和CEA的表达存在关联(χ2=9.374,P<0.05,r=0.326).结论HSP gp96和CEA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展、侵润及转移;HSP gp96可作为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杨松海;邓跃华;刘传磊;李帅;刘弋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