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刘正人;王大云;李倏丽;陈将辉

关键词:贝那普利, 卡维地洛, 充血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3组.即贝那普利组、卡维地洛组、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组,共治疗5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三组患者的NT proBNP水平、LVEF的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与其他两组比较,NT proBNP水平、LVEF、心功能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联合组有效率为90.9%,贝那普利组有效率为78.1%,卡维地洛组有效率为75.7%.结论 贝那普利与卡维地洛长期联合能提高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编制医院处方集的原则思路和经验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编制<药品处方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方法 以<中国国家处方集>为参照,结合该院实际在院药品目录,设计编制了<药品处方集>.结果 编制的<药品处方集>进行了初步应用,重点突出、适用面较广、使用方便.结论 医院编制的<药品处方集>,实用性强,在促进药物治疗的安全、合理、有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怡苹;秦侃;徐炳发;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灯盏花素对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O-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LO-2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50 mg·L-1)的灯盏花素分别处理HepG2和LO-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epG2和LO-2的凋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在3.1~50.0 mg·L-1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24 h的IC50为8.4 mg·L-1,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但对LO-2的增殖影响较小,且几乎无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体外可选择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梁福贵;罗军强;梁汉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新藤黄酸

    目的 优化制备型液相色谱PR HPLC分离纯化新藤黄酸的方法.方法 以新藤黄酸得率为考察指标,藤黄醇提取粗品用PR HPLC分离纯化,正交设计法优化分离条件,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佳制备色谱分离条件为:上样量50 g,流速180 ml·min-1,流动相甲醇水(80∶20),室温进行;所得新藤黄酸为明黄色针状结晶,纯度不小于95%.结论 工艺优化合理,重现性好.

    作者:李翔;胡海霞;周安;王效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42例.实验组采用rhPTH1 34)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钙尔奇D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痛症状变化和治疗期间的骨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较对照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P的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ALP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痛治疗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0%,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 rhPTH1 34联合钙尔奇D能够有效的提高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症状.

    作者:李曼;王春;姜敏;郑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RP-HPLC法测定芦笋口服液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 建立芦笋口服液中的芦丁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RP-HPLC法,分析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him Pack VP ODS,250 mm×4.6 mm,5 μm),柱温30℃,甲醇 2.5%冰醋酸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 芦丁与其它各组分基线分离良好,在所试浓度3.072~76.8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2 925X-5 176.9,r2=0.999 7(n=5);精密度试验(n=6)RSD为0.93%;重现性试验(n=6) RSD为3.81%;平均回收率(n=6)为99.21%,RSD为2.02%;三批芦笋口服液中芦丁的含量为52~76 μg/瓶.结论 该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适合芦笋口服液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作者:方文武;王汝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与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康复治疗手段尚不十分全面,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键;高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67例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对该院产科16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首次剖宫产92例比较.结果 167例中108例进行阴道试产,成功75例(成功率69.4%),再次剖宫产33例,先兆宫破2例.再次剖宫产组比首次剖宫产组住院天数长,产后出血及盆腔黏连发生率较首次剖宫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阴道试产.

    作者:丁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醇-0.054 mol·L-1磷酸二氢钾(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L-1,检测波长为267 nm.结果 核黄素磷酸钠(以核黄素计)在0.8062~8.061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86%,n=9).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测定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

    作者:曹荣娟;李祥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PCO在围术期液体治疗反应性中的研究进展

    APCO(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血量监测)对围术期液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对Flo Trac/Vigileo系统在液体治疗反应性研究结果的分析,比较该系统与某些静态监测技术和其他动态监测技术的优劣,阐述了该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其预测液体治疗反应性的佳阈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季;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现阶段的乡镇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

    目的 探讨现阶段乡镇医院开展适宜的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措施.方法 根据乡镇医院的特点可开展合理设计给药方案、全程监督用药安全、进行药学情报宣传与交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等临床药学工作;以及医院领导重视、加强知识培训、合理确定临床药师职责和工作范围等主要措施来实施.结果 与结论现阶段的乡镇医院应大力开展适宜的临床药学工作,以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方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死亡原因,明确防控重点.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1年间住院死亡的42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22.8%)、恶性肿瘤(16.8%)、脑血管疾病(16.6%)、心血管病(15.4%)、糖尿病肾病(10.3%)、其他原因(7.0%)、多脏器功能衰竭(5.6%)、肝硬化(3.7%)和急性并发症(1.9%).47.9%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感染、恶性肿瘤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燕;任安;孔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用药及有关处理方法.方法 对50例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史3~23年,男35例,女15例;年龄35~84岁,其中60岁以上者38例,术前血压控制在144~160/78~95 mmHg(1.0 mmHg=0.133 kPa)水平.术中因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舌下含化硝苯吡啶10mg,经鼻腔滴入硝酸甘油1.0 mg/次,或单次静注尼卡地平0.2~0.4 mg·kg-1,如用微量泵输注时剂量为0.1~0.2 μg·kg-1·min-1,对于异常高血压剂量可达1 μg·kg-1·min-1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用药后1~2 min血压下降,10~15 min内降至术前或略低于术前水平,无一例出现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施行麻醉,要客观评估高血压病人围术期风险因素和程度,妥善处置围术期高血压征象,因人而异防治围术期高血压发生,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尤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值得麻醉科医师关注的临床问题.

    作者:方秀春;张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胃上部癌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该院108例胃上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第一年患者的生存率大致相同,3、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进展期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术比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更为合适.

    作者:陈红星;施祖群;董明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82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腹腔镜为观察组,46例行常规剖腹术为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术后等7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术后发热,平均住院日,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妇科急腹症中,运用腹腔镜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的剖腹术.

    作者:王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床位号选取120例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初产妇在进入第二产程后,应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指导产妇有效呼吸和正确应用腹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指导初产妇在宫缩时运用腹压.比较两组初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 h的出血量、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干预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初产妇无一例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对照组60例中有3例剖宫产,2例新生儿窒息(P<0.05).结论 在第二产程中应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可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促进子宫收缩,充分调动腹肌、膈肌、和肛提肌的主动收缩以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减轻产妇疲劳感,从而减少产后2 h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侯菊;丁家英;叶陵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 8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胆漏.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3年无胆道狭窄、胆石残留.结论 完善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完成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阳性菌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发现PMQR阳性菌株也往往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而表现为多药耐药,主要的原因是该类细菌产生了能分解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ESBLs的发生率和主要型别在世界各地的报道各不相同,现就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阳性菌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本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聪;叶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比索洛尔治疗51例高龄老年COPD合并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康忻)在治疗高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绞痛治疗效果及机制.方法 51例高龄COPD合并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比索洛尔,疗程为6周,同时设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等变化.结果 比索洛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降低心率等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索洛尔在治疗COPD合并心绞痛的高龄老年患者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COPD合并心绞痛治疗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作者:童晓玲;田海军;许丹;艾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把6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2~4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52.9%,对照组44.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化疗相比疗效相似,但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天益膏质量标准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天益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天麻、玄参、栀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天麻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方法中分别检出天麻、玄参、栀子,阴性样品无干扰.天麻素在0.048 8~1.36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 758.8X-1.554 7,r=0.999 9(n=6).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天益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玉宝;施务务;张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