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李曼;王春;姜敏;郑闻

关键词: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
摘要:目的 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42例.实验组采用rhPTH1 34)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钙尔奇D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痛症状变化和治疗期间的骨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较对照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P的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ALP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痛治疗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0%,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 rhPTH1 34联合钙尔奇D能够有效的提高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症状.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新藤黄酸

    目的 优化制备型液相色谱PR HPLC分离纯化新藤黄酸的方法.方法 以新藤黄酸得率为考察指标,藤黄醇提取粗品用PR HPLC分离纯化,正交设计法优化分离条件,HPLC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佳制备色谱分离条件为:上样量50 g,流速180 ml·min-1,流动相甲醇水(80∶20),室温进行;所得新藤黄酸为明黄色针状结晶,纯度不小于95%.结论 工艺优化合理,重现性好.

    作者:李翔;胡海霞;周安;王效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牙本质敏感的治疗进展

    牙本质敏感是口腔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其治疗方法众多,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措施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宋旻;蒋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NADPH氧化酶在青年和老年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实验分为青年组(3月龄)和老年组(16月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PKCα、P47phox和NOX2的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病理结果显示,老年组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核固缩、核深染细胞增多.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老年组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PKCα、P47phox和NOX2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老年大鼠角膜和晶状体上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明显增加,NADPH氧化酶介导的活性氧可能与老龄大鼠角膜和晶状体退行性变有关.

    作者:李彬;阚红卫;武汪洋;尹艳艳;李维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64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6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植骨.结果 64例随访58例,按KDLMERT膝关节功能恢复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者50例(86.2%),可差者8例(13.8%).结论 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须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方式,重视胫骨平台骨折分期处理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彭亮;刘建纯;王永夷;郭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对该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讨论,期望获得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持续改进.方法 对2011年10月份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本科室四个涉药部门100项内容考核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对6项存在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论 工作流程合理,工作场所符合卫生部相关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葛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对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插管过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T组采用丙泊酚静脉分步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从1.0 mg·L-1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 mg·L-1,每靶浓度输注1 min,目标靶浓度设定为3.0 mg·L-1;C组采用人工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1,同时两组均给予芬太尼2 μg·kg-1,罗库溴铵0.9 mg·kg-1静脉推注后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并记录患者诱导前(T1)、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血压(SBP/DBP)和心率(HR)并计算RPP.结果 T组全麻诱导过程中各时点血压、心率和RP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插管前(T2)插管即刻(T3)和插管后5 min(T4)血压、心率和RPP与诱导前(T1)和C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分步递增靶控输注诱导有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杨晓斌;陆文汉;夏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死亡原因,明确防控重点.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1年间住院死亡的42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22.8%)、恶性肿瘤(16.8%)、脑血管疾病(16.6%)、心血管病(15.4%)、糖尿病肾病(10.3%)、其他原因(7.0%)、多脏器功能衰竭(5.6%)、肝硬化(3.7%)和急性并发症(1.9%).47.9%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感染、恶性肿瘤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燕;任安;孔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联合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42例.实验组采用rhPTH1 34)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钙尔奇D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痛症状变化和治疗期间的骨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较对照组治疗后的骨密度(T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LP的浓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ALP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骨痛治疗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0%,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结论 rhPTH1 34联合钙尔奇D能够有效的提高绝经后女性的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症状.

    作者:李曼;王春;姜敏;郑闻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011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目的 通过对2011年马鞍山市基本药物临床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的分析,为确保基本药物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马鞍山市2011年1~12月份收集的847例基本药物的ADR报告进行系统分类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老年人是不良反应的高发群体,注射剂、粉针所占比例高.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中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重点监测及高发群体不良反应的监控,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作者:吴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和分析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采用缬沙坦单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评价左心室肥厚的3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评价心率变异性的4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缬沙坦降压效果确切,且能够逆转患者左心室肥厚,改善心率变异性.

    作者:吴桥;陈多学;江荣炎;卜令同;王敏;程丽芳;韩燕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STAT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STAT3在50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8%(34/50)明显高于大肠正常黏膜组织35%(7/20).STAT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Duke's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结论 STAT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国强;曹立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二维超声联合CA199对提高胆总管结石检出的价值

    目的 探讨CA19 9与B型超声联合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120例经ERCP或者外科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对术前腹部B超与血清CA19 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90例,占75%,术前血清CA19 9水平升高68例,占57%,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血清CA19 9升高15例,占25%.结论 术前腹部B超检查结合术前血清CA19 9检查可以提高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

    作者:申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尿塞通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尿塞通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方中黄柏、陈皮、赤芍.用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采用Waters C18柱,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TLC鉴别:斑点清晰,空白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丹参酮ⅡA在0.048~1.9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1.37%(n=5).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尿塞通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陶有福;王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 8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胆漏.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3年无胆道狭窄、胆石残留.结论 完善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完成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NO、非PGI2介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反应与硫化氢的关系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与非一氧化氮(NO)、非前列环素(PGI2)介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舒张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离体微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功能.结果 在U46619预收缩的大鼠大脑中动脉上,10-7~10-4.5mol·L-1的ACh可显著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但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 NAME(3×10- 5 mol·L-1)和PGI2合成抑制剂Indo (1×10- 5 mol·L-1)预处理后,ACh的舒张反应有明显的减弱,大舒张率由78.2%±4.6%降至56.5%±4.0%,并且剩留舒张反应几乎可被内源性H2S合成酶抑制剂PPG(10-4mol·L-1)完全取消.H2S供体NaHS在10- 5~10-2.5mol·L-1范围内对U46619预收缩的大鼠大脑中动脉也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结论 非NO、非PGI2介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反应与H2S有关.

    作者:蒋会慧;胡东华;陈志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及评估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安全性.方法 收集57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记录腹腔灌注化疗前5 min、化疗后30 min、60 min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腹腔化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57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过敏、严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腹腔化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的腹腔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在恶性腹腔肿瘤患者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玲;武军;段巧虹;胡成文;范平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床位号选取120例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初产妇在进入第二产程后,应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指导产妇有效呼吸和正确应用腹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指导初产妇在宫缩时运用腹压.比较两组初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 h的出血量、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干预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初产妇无一例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对照组60例中有3例剖宫产,2例新生儿窒息(P<0.05).结论 在第二产程中应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可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促进子宫收缩,充分调动腹肌、膈肌、和肛提肌的主动收缩以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减轻产妇疲劳感,从而减少产后2 h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侯菊;丁家英;叶陵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黄精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精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黄精颗粒联合氟西汀组)30例,对照组(氟西汀组)30例.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结束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2)在治疗第2周和第4周后,试验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有效性略高于氟西汀组,且起效较快;(3)治疗6周后,两组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长期治疗效果相当;(4)试验组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黄精颗粒联合氟西治疗抑郁症,不但可以增强后者的抗抑郁疗效,还可以减轻不良反应,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作者:胡婷婷;徐维平;黄莺;徐婷娟;魏伟;胡世莲;严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RP-HPLC法测定芦笋口服液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 建立芦笋口服液中的芦丁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RP-HPLC法,分析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Shim Pack VP ODS,250 mm×4.6 mm,5 μm),柱温30℃,甲醇 2.5%冰醋酸溶液(39∶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 nm.结果 芦丁与其它各组分基线分离良好,在所试浓度3.072~76.8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2 925X-5 176.9,r2=0.999 7(n=5);精密度试验(n=6)RSD为0.93%;重现性试验(n=6) RSD为3.81%;平均回收率(n=6)为99.21%,RSD为2.02%;三批芦笋口服液中芦丁的含量为52~76 μg/瓶.结论 该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适合芦笋口服液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作者:方文武;王汝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螺旋CT平扫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的CT表现,探讨和进一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16例临床急诊CT平扫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和复习其CT表现并经影像学和临床追踪证实临床终诊疗结果.结果 本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8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7例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破裂出血.结论 螺旋CT平扫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实时准确和重要的诊断价值及对病因评估的有效性和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范晓萌;刘海俊;邹玉红;张东升;陈琪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