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NO、非PGI2介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反应与硫化氢的关系

蒋会慧;胡东华;陈志武

关键词:硫化氢, 大脑中动脉, 非一氧化氮、非前列环素, 舒张反应
摘要: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与非一氧化氮(NO)、非前列环素(PGI2)介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舒张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离体微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功能.结果 在U46619预收缩的大鼠大脑中动脉上,10-7~10-4.5mol·L-1的ACh可显著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但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 NAME(3×10- 5 mol·L-1)和PGI2合成抑制剂Indo (1×10- 5 mol·L-1)预处理后,ACh的舒张反应有明显的减弱,大舒张率由78.2%±4.6%降至56.5%±4.0%,并且剩留舒张反应几乎可被内源性H2S合成酶抑制剂PPG(10-4mol·L-1)完全取消.H2S供体NaHS在10- 5~10-2.5mol·L-1范围内对U46619预收缩的大鼠大脑中动脉也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结论 非NO、非PGI2介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反应与H2S有关.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对该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讨论,期望获得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持续改进.方法 对2011年10月份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本科室四个涉药部门100项内容考核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对6项存在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论 工作流程合理,工作场所符合卫生部相关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葛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预防皮肤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给予营养支持及阻断各种发病诱因等.结果 患儿的皮疹明显减少甚至消退,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本例各种对症护理措施可促进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阳性菌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研究发现PMQR阳性菌株也往往对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而表现为多药耐药,主要的原因是该类细菌产生了能分解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ESBLs的发生率和主要型别在世界各地的报道各不相同,现就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阳性菌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本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聪;叶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及评估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在恶性肿瘤腹腔化疗中安全性.方法 收集57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记录腹腔灌注化疗前5 min、化疗后30 min、60 min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腹腔化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57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过敏、严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腹腔化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维拉帕米联合化疗药物的腹腔灌注化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在恶性腹腔肿瘤患者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玲;武军;段巧虹;胡成文;范平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Supreme与ProSeal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比较

    目的 观察 Supreme 喉罩与 ProSeal 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ProSeal喉罩组(P组)和Supreme喉罩组(S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喉罩置入即刻(T2)、喉罩置入后3min(T3)、气腹前、气腹后5 min和20 min、拔除喉罩前(T4)、拔除喉罩即刻(T5)、拔除喉罩后3 min(T6)MAP、HR、SpO2、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喉罩置入成功率、一次放置成功时间和喉罩密封压,并观察拔除喉罩时表面是否有血丝及术后咽喉部等并发症.结果S组平均置入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一次置入成功率和气道密闭压明显优于P 组.两组各时点MAP、HR、SpO2 、Ppeak 、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除喉罩后罩面沾血和咽痛发生率低,优于S组(P<0.05).结论 Supreme 与 ProSeal 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通气效果良好,气道密封效果可靠,术后咽喉部并发症少.两者比较,Supreme 喉罩置入更便捷.

    作者:刘春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此药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丹参对照组、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低剂量组(60 mg·kg-1)、中剂量组(80 mg·kg-1)和高剂量组(100 mg·kg-1).将麻醉大鼠冠脉结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造成心肌损伤模型.均与结扎LAD前20 min给予药物和生理盐水.结果 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内皮素(ET 1)浓度,而且能够升高一氧化氮(NO)的水平以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 松树皮提取物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杜娟;李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结直肠癌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用Kaplan Meier法计算生存期并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性别、年龄、原发部位、组织类型、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T)、区域淋巴结转移(N)、癌胚抗原(CEA)、肝功能指标等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组织类型、区域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CEA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类型、血清CEA.

    作者:何新阳;梁伟;姚寒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麻醉用药及有关处理方法.方法 对50例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病史3~23年,男35例,女15例;年龄35~84岁,其中60岁以上者38例,术前血压控制在144~160/78~95 mmHg(1.0 mmHg=0.133 kPa)水平.术中因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舌下含化硝苯吡啶10mg,经鼻腔滴入硝酸甘油1.0 mg/次,或单次静注尼卡地平0.2~0.4 mg·kg-1,如用微量泵输注时剂量为0.1~0.2 μg·kg-1·min-1,对于异常高血压剂量可达1 μg·kg-1·min-1等方法进行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用药后1~2 min血压下降,10~15 min内降至术前或略低于术前水平,无一例出现与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施行麻醉,要客观评估高血压病人围术期风险因素和程度,妥善处置围术期高血压征象,因人而异防治围术期高血压发生,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尤其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值得麻醉科医师关注的临床问题.

    作者:方秀春;张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牙本质敏感的治疗进展

    牙本质敏感是口腔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其治疗方法众多,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措施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宋旻;蒋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胃上部癌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该院108例胃上部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的1、3、5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第一年患者的生存率大致相同,3、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进展期胃上部癌采用全胃切除术比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更为合适.

    作者:陈红星;施祖群;董明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水杨酸火棉胶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水杨酸火棉胶的稳定性.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留样观察试验.结果 该品对离心稳定,受高温及强光照射影响较大.结论 水杨酸火棉胶应密闭、避光、冷藏保存,以保证本品的稳定.

    作者:卢今;姚飞;柯福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 8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胆漏.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3年无胆道狭窄、胆石残留.结论 完善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完成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二维超声联合CA199对提高胆总管结石检出的价值

    目的 探讨CA19 9与B型超声联合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120例经ERCP或者外科手术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对术前腹部B超与血清CA19 9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B超检查发现胆总管结石90例,占75%,术前血清CA19 9水平升高68例,占57%,B超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血清CA19 9升高15例,占25%.结论 术前腹部B超检查结合术前血清CA19 9检查可以提高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

    作者:申玉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某二甲医院247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某二甲医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现状与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度已上报国家和省ADR监测中心的247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结果 247例抗菌药ADR报告中,18岁及以下未成年人109例(占44.13%),ADR发生率高(0.51‰),60岁以上患者次之,发生率为0.23‰;涉及药品六大类32种,以β内酰胺类多(占72.06%),其次为喹诺酮类(占19.84%);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占97.98%);ADR所涉及的系统、器官中皮肤及附件损害高(占66.79%).结论 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和ADR监测培训,以未成年人、老年人及过敏体质患者作为ADR监测重点对象;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征,选择佳的给药方案、正确的剂量和疗程、适宜的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可有效降低或避免某些ADR的发生.

    作者:归莱;朱爱国;陈岳敏;唐叶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灯盏花素对肝癌细胞HepG2和正常肝细胞LO-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LO-2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50 mg·L-1)的灯盏花素分别处理HepG2和LO-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Hoechst 33258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HepG2和LO-2的凋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在3.1~50.0 mg·L-1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24 h的IC50为8.4 mg·L-1,并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但对LO-2的增殖影响较小,且几乎无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灯盏花素体外可选择性地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梁福贵;罗军强;梁汉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与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康复治疗手段尚不十分全面,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键;高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效果并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常规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为对照组,使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胰岛素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12 h HCO3、1 h血糖及24 h平均血糖值、配置RI维持液次数、住院天数、低血糖风险.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73 d,对照组为9.58 d;观察组胰岛素配置次数平均为2.3次,对照组为4.01次;24 h胰岛素用量观察组平均为30.16单位,对照组是37.04单位;12 h HCO3平均为18.55 mmol·L-1,对照组是14.45 mmol·L-1; 酮体转阴时间观察组平均是46.93 h,对照组为49.38 h;24 h血糖观察组平均是12.11 mmol·L-1,对照组是13.45 mmol·L-1;低血糖发生人数观察组平均为0.11人次,对照组为0人次.结果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微量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胰岛素的配置次数和用量显著降低、治疗效果亦明显优于常规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给药途径,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的同时为患者带来了益处.

    作者:郑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螺旋CT平扫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的CT表现,探讨和进一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16例临床急诊CT平扫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和复习其CT表现并经影像学和临床追踪证实临床终诊疗结果.结果 本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8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7例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破裂出血.结论 螺旋CT平扫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实时准确和重要的诊断价值及对病因评估的有效性和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范晓萌;刘海俊;邹玉红;张东升;陈琪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死亡原因,明确防控重点.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1年间住院死亡的42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22.8%)、恶性肿瘤(16.8%)、脑血管疾病(16.6%)、心血管病(15.4%)、糖尿病肾病(10.3%)、其他原因(7.0%)、多脏器功能衰竭(5.6%)、肝硬化(3.7%)和急性并发症(1.9%).47.9%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感染、恶性肿瘤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燕;任安;孔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在初产妇第二产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按床位号选取120例初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初产妇在进入第二产程后,应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指导产妇有效呼吸和正确应用腹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指导初产妇在宫缩时运用腹压.比较两组初产妇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 h的出血量、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干预组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顺产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初产妇无一例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对照组60例中有3例剖宫产,2例新生儿窒息(P<0.05).结论 在第二产程中应用拉玛泽减痛联合长强穴按摩法可缓解初产妇分娩疼痛,促进子宫收缩,充分调动腹肌、膈肌、和肛提肌的主动收缩以缩短第二产程的时间,减轻产妇疲劳感,从而减少产后2 h出血量,提高顺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侯菊;丁家英;叶陵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