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67例分娩方式分析

丁华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剖宫产
摘要: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对该院产科16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首次剖宫产92例比较.结果 167例中108例进行阴道试产,成功75例(成功率69.4%),再次剖宫产33例,先兆宫破2例.再次剖宫产组比首次剖宫产组住院天数长,产后出血及盆腔黏连发生率较首次剖宫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阴道试产.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NO、非PGI2介导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反应与硫化氢的关系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与非一氧化氮(NO)、非前列环素(PGI2)介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MCA)舒张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离体微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功能.结果 在U46619预收缩的大鼠大脑中动脉上,10-7~10-4.5mol·L-1的ACh可显著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但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 NAME(3×10- 5 mol·L-1)和PGI2合成抑制剂Indo (1×10- 5 mol·L-1)预处理后,ACh的舒张反应有明显的减弱,大舒张率由78.2%±4.6%降至56.5%±4.0%,并且剩留舒张反应几乎可被内源性H2S合成酶抑制剂PPG(10-4mol·L-1)完全取消.H2S供体NaHS在10- 5~10-2.5mol·L-1范围内对U46619预收缩的大鼠大脑中动脉也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结论 非NO、非PGI2介导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舒张反应与H2S有关.

    作者:蒋会慧;胡东华;陈志武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甲醇-0.054 mol·L-1磷酸二氢钾(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L-1,检测波长为267 nm.结果 核黄素磷酸钠(以核黄素计)在0.8062~8.061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86%,n=9).结论 该法准确、简便、快捷,可以测定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中核黄素磷酸钠的含量.

    作者:曹荣娟;李祥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总结影响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去骨瓣减压术临床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47例各种原因大面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临床疗效,以颅内病变原因死亡为评价终点,分析不同年龄、病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大脑中线移位程度与死亡的关系.结果 57例患者术后因颅内病变加重死亡,60岁以上者死亡49例,合并风心病心房纤颤、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者死亡54例,死亡率高,48 h后手术死亡47例,大脑中线移位超过1 cm者死亡48例.结论 去骨瓣减压术临床预后与年龄、病因、手术时机及方式、大脑中线移位程度有关.

    作者:方志成;郑翔;杨宝义;刘伯毅;陈黎;黄云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螺旋CT平扫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的CT表现,探讨和进一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 收集16例临床急诊CT平扫确诊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和复习其CT表现并经影像学和临床追踪证实临床终诊疗结果.结果 本1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中,8例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7例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破裂出血.结论 螺旋CT平扫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实时准确和重要的诊断价值及对病因评估的有效性和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范晓萌;刘海俊;邹玉红;张东升;陈琪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泰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肺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肺结核提供参考.方法 将该院2009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82例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泰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30/41),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肺泰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耐药性肺结核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庆安;肖清华;杨芬;喻甫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住院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死亡原因,明确防控重点.方法 对安徽省立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1年间住院死亡的42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感染性疾病(22.8%)、恶性肿瘤(16.8%)、脑血管疾病(16.6%)、心血管病(15.4%)、糖尿病肾病(10.3%)、其他原因(7.0%)、多脏器功能衰竭(5.6%)、肝硬化(3.7%)和急性并发症(1.9%).47.9%的糖尿病患者的死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关.结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感染、恶性肿瘤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防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艳燕;任安;孔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护理

    目的 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 预防皮肤感染、加速创面愈合、给予营养支持及阻断各种发病诱因等.结果 患儿的皮疹明显减少甚至消退,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本例各种对症护理措施可促进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自微乳胶囊的研制

    目的 制备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固体自乳化制剂,以解决该药水溶性差的问题,提高药物胃中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通过伪三元相图法考察不同乳化剂、助乳化剂和油相形成微乳的能力和区域,制备自微乳.然后采用mixture design方法进行处方优化,并对其乳化后粒径、制剂综合评分和载药量进行考察.结果 制备出的佳处方(含HS15 70%,PEG400 10%,油酸乙酯20%)自乳化后粒径在30 nm左右,体外溶出10 min即可溶出80%以上.结论 该处方制备出的ATPR固体自微乳可用于提高其溶出速度.

    作者:臧洪梅;金涌;王祺;邓倩;陈飞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与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对脑卒中后抑郁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其康复治疗手段尚不十分全面,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康复治疗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键;高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某医科大学学生防晒知识知晓和防晒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对防晒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晒用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整群选取某医科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学生防晒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防晒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对得到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6名医学生中,女生有405名;生源地为城市的有230名;25.41%的学生有过日晒伤,男女生之间在日晒伤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01);91.44%(673/736)的医学生认为紫外线对人体有害,男、女在紫外线危害的认识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P<0.001);77.17%的医学生不知道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和PA(Protection of UVA)的意义,来自城市的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P<0.001);性别、肤质和日晒伤情况对医学生的防晒品使用情况有影响.结论 该校医学生的防晒知识水平有限,防晒用品的使用率较低,应加强对防晒知识教育.

    作者:汪俊兰;范大志;叶逵;杨婷;吴姗姗;刘思;潘发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方法 对36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分为高位组20例,腕部标准组16例,比较两组内瘘的血流量、kt/v、成熟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内瘘在成熟时间无显著差异,但kt/v、内瘘血流量、假性动脉瘤形成差异显著(P<0.05),高位内瘘闭塞1例,标准内瘘闭塞1例,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和12.5%(P<0.05).结论 高位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以及多次前臂内瘘手术失败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佳选择.

    作者:王强;陈利宏;黄敏;徐衡;高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 8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胆漏.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月至3年无胆道狭窄、胆石残留.结论 完善术前评估,提高手术技巧,完成腹腔镜下困难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

    作者:张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黄山市2011年药品监督抽验质量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新医改政策下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情况变化与抽验结果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基层药品监督抽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以黄山市2011年药品监督抽验数据为样本,对抽验变化情况及发现的不合格药品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总体上改善了基层药品的质量状况,但对监管能力和检测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结论 监督抽验管理模式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使其发挥更大效能.

    作者:王荭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对该院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讨论,期望获得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持续改进.方法 对2011年10月份药剂科药品质量监控小组对本科室四个涉药部门100项内容考核的结果进行讨论.结果 对6项存在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结论 工作流程合理,工作场所符合卫生部相关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葛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67例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2006年12月-2011年12月对该院产科16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与同期首次剖宫产92例比较.结果 167例中108例进行阴道试产,成功75例(成功率69.4%),再次剖宫产33例,先兆宫破2例.再次剖宫产组比首次剖宫产组住院天数长,产后出血及盆腔黏连发生率较首次剖宫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给予阴道试产.

    作者:丁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宫腔纱条填塞与B-Lynch缝扎法在治疗剖宫

    目的 探讨宫腔纱条填塞及B-Lynch缝扎法在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该院近5年间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行宫腔纱布填塞治疗20例为宫腔填塞组(A组),行B-Lynch缝扎术治疗18例为B-Lynch缝扎组(B组).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种方法对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均有效,但是A组手术时间(160±31)min明显长于B组(124±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A组(712±121)ml明显多于B组(580±134)ml,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量、月经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宫腔纱条填塞及B-Lynch缝扎法,可以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的大出血,B-Lynch外科缝扎术用于剖宫产术中治疗产后出血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宫腔纱条填塞更易于掌握、操作简单、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作者:张庆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对6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同时选取60例未进行心理干预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第1天及第15天用五点血糖监测法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他们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他们心理护理和疏导,是他们血糖控制在比较好的范围,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他们的寿命.

    作者:许春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加硬化剂治疗肾囊肿3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加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35例肾囊肿患者.局麻下俯卧位或侧卧位,于超声引导下穿刺囊肿、抽吸囊液后注入95%酒精作为硬化剂,反复注入酒精3~4次直至囊液逐渐变为澄清,后囊内保留5~10 ml 95%酒精.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复查B超或CT.按囊肿缩小程度定为治愈、显效、有效或无效.结果 35例囊肿均1次穿刺成功.6例穿刺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痛、恶心、呕吐2例,腰部疼痛1例,面部潮红2例,肉眼血尿1例.经静脉输注等渗葡萄糖和休息后都得到缓解;血尿者经卧床休息、止血治疗后次日症状消失.术后6个月随访35例患者中4例失访,其余31例总有效率为100%,显效19%,治愈 6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肾囊肿创伤小、费用低、简单易行,适合肾脏绝大部分部位的囊肿.无水酒精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宋玉君;武立新;佘贤忠;王弘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编制医院处方集的原则思路和经验体会

    目的 探讨医院编制<药品处方集>的实用性与必要性.方法 以<中国国家处方集>为参照,结合该院实际在院药品目录,设计编制了<药品处方集>.结果 编制的<药品处方集>进行了初步应用,重点突出、适用面较广、使用方便.结论 医院编制的<药品处方集>,实用性强,在促进药物治疗的安全、合理、有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怡苹;秦侃;徐炳发;范鲁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HC2联合TCT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检测技术(HC2)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对宫颈病变筛查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HC2联合TCT检测患者719例,对HC2阳性,TCT异常病例,临床高度怀疑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随着细胞学诊断学级别的升高,HC2负荷载量逐渐升高,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但不呈正比例关系,病理组织学确诊宫颈上皮瘤变以及宫颈癌增多.结论 采用HC2联合TCT检测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能够明显提高检测率和筛检有效率,降低漏诊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无创伤.

    作者:冒福云;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