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8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刘丽中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整体性护理, 人性化,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采取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实行临床人性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68例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有64例患者得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临床治愈率约为94.12%;有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临床有效率约为4.41%;1例患者治疗无效,终发生死亡,临床治疗无效率约为1.47%;治疗总有效患者为6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8.53%.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急性发作,病情发展相对比较快,临床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往往比较高,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需要合理及时,同时也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强化整体性临床护理观念.人性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78例糖尿病足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78例行介入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的具体病情完善围手术期临床相关护理措施,予以临床相关护理干预.结果:43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3例患者出现配合不良情况,35例观察组患者无配合不良情况发生,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1 h,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7h;观察组患者对比剂使用量约为148.7±29.3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剂使用量215.9±50.7ml,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采取合理有效的临床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积极性,较好的缩短手术治疗时同,降低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愈后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孙晓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胎儿双肾输尿管肾盂连接处梗阻1例报道

    2010年12月10日,一名孕妇做产前孕检,发现胎儿双侧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梗阻,羊水过多.报告如下:xxx,女30岁.宫内单胎妊娠,抬头位于下方,颅骨环完整,双顶径约83mm,股骨长约62mm,脊柱连续.可探及胎心搏动及胎动,胎心率:146次份.四肢显示清晰,颜面部显示清晰,胎盘位于前壁Ⅱ级,羊水:76mm.

    作者:江金兰;江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巧用护理程序实行护生个性化带教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促进和恢复健康为目标,科学的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的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护理程序是一个科学的确认问题、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学会在工作中应用护理程序来提高护理质量.本文探讨如何巧妙地把护理程序应用到临床护生带教中去,对每一位护生从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环节着手实施个性化带教.通过评估过程能客观判断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为我们的护生量身定制一份护理临床带教计划,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实施,通过考核、提问等形式来评定带教的效果,针对考察评定的结果发现新问题,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如此循环反复,来提高医院的临床带教水平.

    作者:章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腰椎过伸过屈位摄影在腰椎不稳症X线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过伸过屈位功能摄片在腰椎不稳症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1例有腰腿病症状的患者进行过屈过伸腰椎侧位片检查,观察腰椎椎体向前及或向后移位、椎体间成角情况.结果:经Dupuis法测量,29例患者在腰椎侧位片示椎体前后缘连线光滑,在腰椎过屈或过伸侧位片示腰椎矢状位滑移>3mm或角度位移>10°.结论:过屈过伸位检查常能够发现常规腰椎正侧位及CT、MRI所不能显示的腰椎失稳和功能改变,对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及治疗前后对于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穆立国;戴守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心梗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使用国产尿激酶、链激酶或进口艾通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自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0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本组107例患者,冠脉再通65例,冠脉再通率为60.75%;其中,行溶栓治疗的时间距发病时间越短,冠脉再通成功率越高.结论:在急性心梗发作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初丽霞;初丽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如何体现针灸临床特点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充分发挥了它的临床实用价值,针灸学同所有中医学科一样离不开辨证方法,它指导着针灸临床医生.针灸临床,除了辨证方法外,还需辨经,这就是针灸治病独特之处.针灸临床,除了传统的辨证外,还得辨清属哪一条经及其表里属络关系,只有辨证清楚,辨经明确,刺穴有方,才能有效的治疗疾病.

    作者:陈书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创伤后极高型肌酸激酶增高1例报告

    肌酸激酶(CK)是一种器官特异性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活性升高常引起重视,但活性减低在临床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CK活性减低与临床疾患的关系.

    作者:孙大川;彭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以及胃肠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以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术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自评,对二组患者进行前后心理状况调查评分比较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必要的科学地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消除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心理,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沈浙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伴随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80名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和及后期康复情况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人因医治无效死亡,60人治疗效果有所进展,104人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的有效率为91.1%.结论:合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危及冠心病伴随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所以对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措施.

    作者:童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

    本文总结了35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损伤,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又提高了护理效率.

    作者:岳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囊肿的临床价值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在肝、肾、卵巢囊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ATLHDI-300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日本八光18G或20G的PTC针,99.7%无水乙醇为硬化剂,在超声显像的实时引导下进行囊肿的抽吸硬化治疗.结果:98例患者的肝、肾、卵巢囊肿经1-2次硬化治疗后,治愈89例(90.8%),好转6例(6.1%),无效3例(3.1%).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肾囊肿,不仅有效,而且安全、经济、简便.

    作者:邹娜;赵崇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感染发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发热的影响.方法:对100例白血病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各测评一次,并进行比较.结果:效果佳,给予护理干预后感染发热率显著降低.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感染引起的发热,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方艳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乡镇居民就医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双流县华阳社区居民就医模式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54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2%居民患小病后未就医,11.2%的居民选择到大医院,10.2%的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选择到私人诊所;不同性别、年龄、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居民就医行为有关.结论:只有提高社区医护人员水平,改善就诊环境,才能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作者:郭世忠;王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68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性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我科室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在采取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实行临床人性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68例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有64例患者得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临床治愈率约为94.12%;有3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临床有效率约为4.41%;1例患者治疗无效,终发生死亡,临床治疗无效率约为1.47%;治疗总有效患者为67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8.53%.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急性发作,病情发展相对比较快,临床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往往比较高,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需要合理及时,同时也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强化整体性临床护理观念.人性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刘丽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长的人格魅力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护理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护理管理的不断深入,护理管理工作对护理管理者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护理管理者不但是组织者和护理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医院或病区组织和业务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更应该是护理队伍中的方向标.护理管理者的行为是对所有护理人员无声的指令.一支具有人格魅力的管理队伍能将会使护理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作者:马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36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6例糖尿病患者依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治疗组(观察组)71例和胰岛素注射治疗组(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加强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剂量、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方面无显著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剂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泵治疗以及胰岛素注射治疗均有着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胰岛素泵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临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较低,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包智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钡餐阑尾造影在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钡餐阑尾遣影对诊断阑尾炎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4例有完整病理及影像资料的阑尾炎患者做病例组,随机选择27例年龄、性别、居住地频数匹配的同来源病例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病例组中22例阳性,2例阴性;对照组中7例阳性,20例阴性(P<0.05)结论:临床怀疑有阑尾炎的病人,可选择钡餐阑尾造影,其检查方法简单、安全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书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再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83例分析

    目的:提高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83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4例,暂时性低钙抽搐2例,甲状腺功能低4例,余73例无并发症.结论: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应重视术中细节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成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427例胆道镜术后患者留置肿D管的护理体会

    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osalbiliary drainage,ENBD)是指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进行的胆道置管引流减压术.ENBD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胆道外引流方法,可迅速缓解胆道梗阻,通畅胆汁引流,降低胆道压力.同时由于其具有内镜下诊疗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各种胆道良、恶性疾病的治疗,而术后ENBD管系统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对治疗效果起着及其重要的保证作用.

    作者:毛莺洁;赵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误诊为超急性心肌梗死6例

    目的:主要探讨心电田动态演变对诊断有无超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性,避免误诊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方法:对本院6例有胸痛症状并且急诊心电图检查V1-V3导联ST段抬高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术后复查心电图.结果:所有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均耒发现有临床意义的阳性,复查心电图无动态演变.结论:因前问隔(V1-V3)ST段的特殊性,有时很难判断有无心肌梗塞,尤其是超急性期,但心肌梗塞超急性期很短暂,如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根据短时间内心电图的动态演交,基本都可以确定或排除诊断.

    作者:陆水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