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煜;吕文伟;宋瑛士;柳忠辉
毛冬青为冬青属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et Arn的干燥根,具有活血通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或中心视网膜炎、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痢疾,外治烧、烫伤等[1].毛冬青主要含黄酮类成分、酚类成分、香豆素类、二萜类成分等[2].毛冬青滴丸是在<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WS-11512(ZD-1512)-2002]毛冬青片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冬青滴丸中原儿茶酸,为开发研究该剂型新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苑新;袁旭江;朱盛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对诱育育种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概括性论述,总结了我国药用植物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人工诱变在药用植物育种中的发展方向及前景.指出人工诱变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成功应用,将有利于培育药用植物新品种、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吴立蓉;贺红;林小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活性方法寻找生物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1D NMR,2D NMR等波谱法鉴定了化学结构,通过组胺抑制实验探讨抗炎活性.结果分离鉴定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及其甲酯,分别是3,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Ⅰ)、3,4-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4-di-O-caffeoylquinic acid,Ⅱ)、4,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4,5-di-O-caffeoylquinic acid,Ⅲ)、4-氧-咖啡酰奎宁酸(4-O-caffeoylquinic acid,Ⅳ)、5-氧-咖啡酰奎宁酸(5-O-caffeoylquinic acid,Ⅴ)、4-[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氧基]-2,3-二羟基-2-甲基-丁酸{4-[3-(3,4-dihydroxy-phenyl)-acryloyloxy]-2,3-dihydroxy-2-methyl-butyric acid,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作者:王珏;王乃利;姚新生;北中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考察11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肿节风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方法采用静态吸附分离法确定适合的大孔吸附树脂;采用动态吸附分离法确定分离条件.以总黄酮吸附量、总黄酮质量分数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结果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对肿节风总黄酮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分离肿节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为:肿节风总黄酮上样质量浓度为10 mg/mL,肿节风总黄酮大吸附量为9.5 mg/mL,吸附体积流量为2.5 mL/min,洗脱剂为70%乙醇,洗脱剂用量为3倍柱体积,树脂可重复使用3次.结论采用HPD40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肿节风总黄酮简便有效,总黄酮回收率为85%左右.
作者:徐国良;肖兵华;邹胡斌;陈奇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具有养血、止痹、益气、通络的作用.白芍总苷(total glycosides of paeony,TGP)是从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现代药理证明,TGP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静、镇痛、耐缺氧、抗氧化和抗心肌缺血等作用[1~4].本实验采用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模型,旨在探讨TGP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杨煜;吕文伟;宋瑛士;柳忠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阳春砂对自然环境条件要求特殊,西双版纳在天然林下种植阳春砂有不少弊端,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阳春砂拔除后的生态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物数量显著增加、林下植物生长较快、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量有所提高,因此认为轮歇种植砂仁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较好方法,在山区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彭建明;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方剂配伍组方的目的是增效、减毒,这也是中医用药的精髓所在.目前有关研究大都是从增效方面评价配伍的意义,而从减毒层面研究麻黄汤组方是本研究的一个新思路.麻黄汤(Mahuang Tang,MHT)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由麻黄配伍桂枝、杏佑仁、甘草组成.现代研究表明,君药麻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碱和右旋伪麻黄碱,具有增强小鼠自主活动、升高动脉血压、增加心率、导致神经变性等副作用[1~4],在临床应用中体现的是产生失眠、震颤、心悸等不良反应.有学者认为麻黄碱致神经变性的原因,可能与谷氨酸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有关[1].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谭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测定在不同的萃取条件下橘红中重金属的量,探讨这些条件对超临界CO2萃取橘红中重金属的影响.方法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NaDDC·3H2O)作为配合剂,乙醇为夹带剂,设计正交试验,采用ICP-MS测定橘红中Cu、As、Pb的量.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配合剂和萃取时间等条件.结果在样品为10 g时,萃取压力25 MPa,温度60 ℃,配合剂NaDDC用量2 g,萃取时间3 h,夹带剂乙醇用量10 mL,萃取后重金属的量可达到美国FDA标准.结论萃取后的药材中重金属量显著下降,为降低中药材中重金属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作者:李琼;梁成满;吴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印度的Talapatral于1985年首次从民间常用草药Goniothalamus sesquiipedalis Wall.的枝叶中分离得到哥纳香三醇.随后,Fang和Alkofahi等又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了天然海南哥纳香醇甲(哥纳香醇甲,howiinol A)及其衍生物,体外研究显示它们均具有抗肿瘤活性[1,2].于德泉[3]在番荔枝科哥纳香属植物海南哥纳香的根、茎皮中分离得到了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哥纳香衍生物--哥纳香醇甲(图1).1995年,孙绍毅合成了(+)-哥纳香三醇及部分衍生物,并证实了天然的哥纳香醇的立体构型为5S,6R,7R,8R[4].1996年,陈虹开始探索合成了一系列哥纳香三醇衍生物(图2):(+)-哥纳香醇甲及其衍生物、(-)-8α-异哥纳香醇甲其衍生物、对-甲基哥纳香醇及其类似物、对-氯哥纳香醇及其类似物[5~7].
作者:陈立军;于利人;姚丽;靳秋月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L.为紫菀科的全草,连续数年入选美国畅销植物药行列[1].近几年我国已从北美和欧洲引进了该药材.我公司为了市场需要已研制成含紫锥菊的制剂-金屏风胶囊.金屏风胶囊系由紫锥菊、黄芪等药味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对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菊苣酸是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故选用菊苣酸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菊苣酸的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5].本实验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与C18反相柱,选择紫外检测器,准确、快速地定量分析了金屏风胶囊中菊苣酸,结果可靠.
作者:邵国良;邵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抗原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识别抗原的部位在其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variable region).如果将抗体的可变区(VH和VL)通过弹性多肽接头(peptide linker)稳定地连接在一起,即为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ragments variable,scFv).scFv大小仅为完整抗体的1/6,但其完全保持了抗体的抗原特异性及抗原的结合能力,同时由于为单链,在大肠杆菌或植物体内等容易表达,无须组装即能保持活性.在植物研究领域,其可用于植物病理诊断、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的检测、定量分析与分离精制;而将单链抗体基因转入植物细胞,更可使转基因植物获得诸如增强对病毒、除草剂等的抗性,体内生理活性物质增加,次生代谢产物量提高等新的特性.特别是通过转入单链抗体基因,提高药用植物中具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量的技术,可望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分子育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明了目标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情况下,提高其产量.
作者:马丽玲;晁志;田中宏幸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快速低压干柱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IR、1H-NMR、13C-NMR、ESI-MS鉴定结构.结果从老鼠簕茎的75%乙醇提取液中共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六烷酸(Ⅰ)、豆甾醇(Ⅱ)、正三十四烷醇(Ⅲ)、2-苯并噁唑啉酮(Ⅳ)、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香草酸(Ⅵ)、4-羟基-2-苯并噁唑啉酮(Ⅶ)、槲皮素(Ⅷ).结论化合物Ⅶ是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Ⅲ、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报道.
作者:彭兴;龙盛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L.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生长于海拔1000~1700m的山坡或岩石缝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各省.民间广泛用其治疗多种皮肤病,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只有关于香鳞毛蕨的抑菌和药效学研究[1~3].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4],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又分离鉴定出3个化合物,分别为:绵马酚(aspidinol,Ⅰ)、十氢-5,5,8a-三甲基-2-亚甲基-1-萘甲醇乙酸酯(albicany acetate,Ⅱ)和α-杜松烯(α-cadinene,Ⅲ).
作者:沈志滨;张维库;马英丽;叶文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安胎、抗菌、抗病毒、美白、防晒等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各省[1,2].
作者:邵玺文;韩梅;杨利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结肠炎散Ⅱ号是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甚佳的中药制剂,主要由青黛、儿茶、黄连、黄柏、冰片等多种中药配伍而成,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充血水肿型,且以充血为主型的结肠炎.为更好地给临床提供质量稳定的药品,本实验对结肠炎散Ⅱ号中青黛、儿茶、冰片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进行了测定,建立了较完善的质控标准.
作者:冯鑫;房德敏;王巨存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芎菊上清丸由川芎、菊花、黄芩、栀子等15味药味组成,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作用,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处方中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与成品的功效相吻合.因此,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处方中绿原酸定量的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证.
作者:王杰;魏超;吕曙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 Franch.Kom.Exparol.系豆科槐属植物,为野生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及河北、陕西及广西等省,在贵州分布较广,资源丰富.其根、茎、叶、花及果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热证出血等证[1].
作者:陈青;杨小生;朱海燕;郝小江;宋宝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aspase-1、3、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缺血脑组织中caspase-1、3、8 mRNA的表达.结果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模型组caspase-1、3、8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强(P<0.05).生物碱组、苷组caspase-1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生物碱组、苷组、三七总皂苷组caspase-3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生物碱组caspase-8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三七总皂苷组caspase-8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通过抑制缺血后脑组织caspase-1、3、8的表达,从而有可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缺血脑组织.
作者:张淑萍;梁燕;邓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白屈菜红碱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AO/EB的荧光核染色观察细胞形态,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MTT实验显示白屈菜红碱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呈时间、浓度依赖的方式,显微镜下观察到AO/EB的荧光核染后凋亡的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DNA的片段化,在白屈菜红碱质量浓度为1.5、2.0、2.5μg/mL且培养24 h时,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到凋亡峰,且细胞被阻滞在S和G2/M期.结论白屈菜红碱能有效地诱导BGC823细胞凋亡,而且其诱导的凋亡具有周期依赖性.
作者:宗永立;刘艳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erase 5,PDE5)是磷酸二酯酶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分布在哺乳类阴茎海绵体.阻断或抑制PDE5活性,可引起阴茎动脉内膜细胞中cGMP水平上升,血管舒张,促阴茎勃起.PDE5作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药物的靶点日益引人注目.银杏叶提取物(GBE)可引起阳痿病人阴茎海绵体舒张,用于ED的治疗[1,2].笔者对GBE的粗提物进行活性筛选,发现其具有PDE5酶抑制活性.银杏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双黄酮类、萜内酯类,为研究化合物类型与PDE5抑制活性关系,从上述3种类型分别选取2~3个代表性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3种类型化合物均有一定的PDE5抑制活性,其中以双黄酮类活性强.
作者:尉小慧;陈玥;夏广新;沈敬山;嵇汝运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