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P-HPLC法测定金屏风胶囊中菊苣酸

邵国良;邵建峰

关键词:定金, 屏风, 胶囊, 菊苣酸, 紫锥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指标, 生理活性成分, 紫外检测器, 复方制剂, 预防作用, 磷酸溶液, 机体免疫, 定量分析, 植物药, 流动相, 病毒性, 组成, 紫菀, 乙腈
摘要: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L.为紫菀科的全草,连续数年入选美国畅销植物药行列[1].近几年我国已从北美和欧洲引进了该药材.我公司为了市场需要已研制成含紫锥菊的制剂-金屏风胶囊.金屏风胶囊系由紫锥菊、黄芪等药味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对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菊苣酸是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故选用菊苣酸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菊苣酸的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5].本实验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与C18反相柱,选择紫外检测器,准确、快速地定量分析了金屏风胶囊中菊苣酸,结果可靠.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红花提取物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条件及纯化效果.方法通过红花黄色素(SY)在树脂上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树脂的种类;以SY的保留率和转移率为指标考察药液的pH值、上柱吸附体积流量、树脂药材比、树脂柱径高比、清洗液的pH值及体积流量、洗脱液的种类及体积流量等纯化条件.与乙醇沉淀法进行纯化效果的比较.结果优化后的纯化条件为采用HPD400A作为吸附树脂,树脂药材比为4:1,树脂柱径高比为1:6,上柱药液和清洗液pH值为2.0,50%乙醇作为洗脱液,上柱吸附体积流量为4 BV/h,清洗和洗脱体积流量为10BV/h.在该纯化条件下,SY的转移率为88.8%,与乙醇沉淀法相当,固形物中SY的质量分数约为乙醇沉淀法的2.6倍,固形物的质量(固形物得率)仅为乙醇沉淀法的38.5%.结论通过纯化条件的优化大大提高了SY的转移率,大孔吸附树脂法对红花提取物的纯化效果优于乙醇沉淀法.

    作者:宋洪涛;初阳;张倩;郭涛;陈大为;李可鑫;刘伟;颜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金屏风胶囊中菊苣酸

    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 L.为紫菀科的全草,连续数年入选美国畅销植物药行列[1].近几年我国已从北美和欧洲引进了该药材.我公司为了市场需要已研制成含紫锥菊的制剂-金屏风胶囊.金屏风胶囊系由紫锥菊、黄芪等药味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的功能,对病毒性感冒有很好的预防作用,菊苣酸是主要生理活性成分,故选用菊苣酸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菊苣酸的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2~5].本实验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与C18反相柱,选择紫外检测器,准确、快速地定量分析了金屏风胶囊中菊苣酸,结果可靠.

    作者:邵国良;邵建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白屈菜红碱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目的观察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通过MTT实验检测白屈菜红碱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AO/EB的荧光核染色观察细胞形态,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MTT实验显示白屈菜红碱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呈时间、浓度依赖的方式,显微镜下观察到AO/EB的荧光核染后凋亡的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DNA的片段化,在白屈菜红碱质量浓度为1.5、2.0、2.5μg/mL且培养24 h时,流式细胞仪可以检测到凋亡峰,且细胞被阻滞在S和G2/M期.结论白屈菜红碱能有效地诱导BGC823细胞凋亡,而且其诱导的凋亡具有周期依赖性.

    作者:宗永立;刘艳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脑内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方剂配伍组方的目的是增效、减毒,这也是中医用药的精髓所在.目前有关研究大都是从增效方面评价配伍的意义,而从减毒层面研究麻黄汤组方是本研究的一个新思路.麻黄汤(Mahuang Tang,MHT)是医圣张仲景的名方,由麻黄配伍桂枝、杏佑仁、甘草组成.现代研究表明,君药麻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碱和右旋伪麻黄碱,具有增强小鼠自主活动、升高动脉血压、增加心率、导致神经变性等副作用[1~4],在临床应用中体现的是产生失眠、震颤、心悸等不良反应.有学者认为麻黄碱致神经变性的原因,可能与谷氨酸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有关[1].

    作者:魏凤环;罗佳波;谭晓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姜黄挥发油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姜黄挥发油为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有效部位,经生物学实验表明,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增强免疫功能[1].

    作者:孙秀燕;李秀琴;王金辉;赵春超;刘珂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蔓生白薇的化学成分研究

    白薇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un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等症.

    作者:郑兆广;张卫东;柳润辉;张川;孔令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小花鬼针草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及其抑制组胺释放活性

    目的研究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株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活性方法寻找生物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1D NMR,2D NMR等波谱法鉴定了化学结构,通过组胺抑制实验探讨抗炎活性.结果分离鉴定6种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及其甲酯,分别是3,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5-di-O-caffeoylquinic acid,Ⅰ)、3,4-二氧咖啡酰奎宁酸(3,4-di-O-caffeoylquinic acid,Ⅱ)、4,5-二氧咖啡酰奎宁酸(4,5-di-O-caffeoylquinic acid,Ⅲ)、4-氧-咖啡酰奎宁酸(4-O-caffeoylquinic acid,Ⅳ)、5-氧-咖啡酰奎宁酸(5-O-caffeoylquinic acid,Ⅴ)、4-[3-(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酰氧基]-2,3-二羟基-2-甲基-丁酸{4-[3-(3,4-dihydroxy-phenyl)-acryloyloxy]-2,3-dihydroxy-2-methyl-butyric acid,Ⅵ}.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Ⅵ为新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抑制组织胺释放活性.

    作者:王珏;王乃利;姚新生;北中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不同播期菘蓝的生长及结籽差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春播和秋播两种不同播期菘蓝生长的差异、生殖生长特性以及这两种播期下菘蓝的结籽情况,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菘蓝播种出苗之后,定期进行采样,测定根系与苗系生长变化规律,开花后观察测定菘蓝开花结果情况.结果菘蓝经过春化在春季转暖后迅速抽薹,这一时期株高、冠幅等生物量变化非常明显;两种不同播期的菘蓝生长存在明显差异,春播菘蓝开花前生长明显优于秋播菘蓝,但是开花结果后倒伏严重,长势不如秋播菘蓝.结论两种繁殖方式生产的种子千粒质量、单株平均产量、公顷产量均有差异,但种子的发芽率差异不大,不影响来年生产;春播菘蓝生产的种子质量较秋播的高,但是生长后期要注意防倒伏;秋播菘蓝在秦巴山区和秦岭以南可以很好生长,南方地区两种种子繁殖方式均适宜,而北方地区更适宜于春播繁殖方式.

    作者:叶青;梁宗锁;董娟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化学振荡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中药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体系,质量监控因多方面因素较难实现,虽已有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析方法,但仍不十分理想,因此,有不少学者针对中药特性开展了多方面研究,力求开发一种既简便,又快捷,且能反映中药特性的分析方法.探讨采用电化学手段和振荡技术,获取中药及其制剂的特征振荡指纹图谱,依据图谱所反映的信息,确定中药种类及有关成分的量;通过15种草药和六味地黄中成药的振荡图谱,探讨了建立中药特征振荡图谱的理论,并进行了反应机制研究;介绍了中药特征振荡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案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讨论了振荡体系对中药振荡图谱的影响,给出了中药振荡反应振荡系数的研究方法,基于图谱进行了动力学和反应机制研究.这种方法克服了中药化学成分复杂,相互干扰严重,难以确认的弊端,是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作者:张孟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龙葵碱对S180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和封闭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S1 80小鼠红细胞膜唾液酸(SA)水平和红细胞膜封闭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S180荷瘤小鼠的红细胞膜表面的SA水平和封闭度.结果龙葵碱能显著升高S180小鼠红细胞膜表面的SA水平和增加红细胞膜的封闭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龙葵碱可能是通过增加红细胞膜表面的SA水平和增加封闭度来达到抗肿瘤作用的.

    作者:季宇彬;万梅绪;高世勇;邹翔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肠道菌群对菊花提取物的代谢作用

    目的观察和比较人、大鼠、Beagle犬及家兔肠道菌群对菊花提取物(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extracts,CME)的代谢作用.方法采用人、大鼠、Beagle犬及家兔的新鲜粪便37 ℃厌氧培养,经醋酸乙酯提取后采用RP-HPLC及LC-MS方法对代谢成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CME容易被肠道菌群代谢,0.5 h后样本中能检测出较高浓度代谢物;经LC-MS检测,主要的代谢物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随着代谢时间的延长,两者均出现降解代谢的现象,24 h后几乎检测不到这两种代谢物;且人、大鼠和Beagle犬肠道菌群对CME的代谢较快,而家兔肠道菌群对CME的代谢过程比较平缓.结论在离体条件下,CME可以被人、大鼠、Beagle犬及家兔的肠道菌群代谢,主要的代谢物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

    作者:李丽萍;蒋惠娣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西双版纳阳春砂轮歇种植的理论依据及生态学意义

    阳春砂对自然环境条件要求特殊,西双版纳在天然林下种植阳春砂有不少弊端,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阳春砂拔除后的生态恢复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物数量显著增加、林下植物生长较快、土壤含水量及有机质量有所提高,因此认为轮歇种植砂仁是协调保护与发展的较好方法,在山区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彭建明;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五加皮Age蛋白在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目的探讨五加皮抗肿瘤成分Age蛋白在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用氯胺T法对Age蛋白进行125I标记(形成125I-Age),由尾iv小鼠后,于不同时间取组织和血液标本,测定放射cpm比值.以放射参与量(即脏器与血液中cpm比值)作为125I-Age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在一次性快速iv125I-Age 2 h后,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体内均以肾脏中125I-Age的分布量高,肝脏和肺部放射参与量也较高,与心脏、脾脏等其他脏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中125I-Age的量很高.iv同等剂量125I-Age后,荷瘤小鼠的肾脏、肝脏和肺部组织的放射参与量比正常小鼠偏高(P<0.05).结论五加皮Age蛋白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流丰富的组织,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作者:赵学涛;单保恩;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黑翅土白蚁的化学成分研究

    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是白蚁科土白蚁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江南、华南各省及东南亚和非洲一带,是常见、危害严重的一种白蚁.

    作者:薛德钧;王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生物碱、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aspase-1、3、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缺血脑组织中caspase-1、3、8 mRNA的表达.结果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模型组caspase-1、3、8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强(P<0.05).生物碱组、苷组caspase-1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补阳还五汤组、生物碱组、苷组、三七总皂苷组caspase-3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生物碱组caspase-8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三七总皂苷组caspase-8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部位通过抑制缺血后脑组织caspase-1、3、8的表达,从而有可能对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缺血脑组织.

    作者:张淑萍;梁燕;邓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结肠炎散Ⅱ号的质量标准研究

    结肠炎散Ⅱ号是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甚佳的中药制剂,主要由青黛、儿茶、黄连、黄柏、冰片等多种中药配伍而成,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充血水肿型,且以充血为主型的结肠炎.为更好地给临床提供质量稳定的药品,本实验对结肠炎散Ⅱ号中青黛、儿茶、冰片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进行了测定,建立了较完善的质控标准.

    作者:冯鑫;房德敏;王巨存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白芍总苷抗血栓形成作用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具有养血、止痹、益气、通络的作用.白芍总苷(total glycosides of paeony,TGP)是从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芍药苷、芍药新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现代药理证明,TGP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静、镇痛、耐缺氧、抗氧化和抗心肌缺血等作用[1~4].本实验采用大鼠实验性静脉血栓模型,旨在探讨TGP抗血栓形成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杨煜;吕文伟;宋瑛士;柳忠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的平喘作用

    止嗽散为清代程钟龄所拟,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等中药组成,见于<医学心悟>,属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剂[1].后人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加减处方,使止嗽散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实验以止嗽散为基础,加入地龙、杏仁等中药组成的加味止嗽散,整体实验证明其具有镇咳、化痰、抗炎、平喘等药理作用.本实验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MZC)进行系统的研究,测定结果表明MZC中含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黄酮类物质达0.665%.本实验对MZC的平喘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徐乃玉;顾振纶;谢梅林;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浙产猕猴桃属植物根、茎、叶中多糖的比较

    近年来,猕猴桃属(Actinidia Lindl.)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药理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其中浙江产的主要有中华猕猴桃A.chinensis Planch.、镊合猕猴桃A.valvata Dunn、大籽猕猴桃A.macrosperma C.F.Liang、毛花猕猴桃A.eriantha Benth.、软枣猕猴桃A.arguta(Sieb.et Zucc.)Planch.et Miq.、长叶猕猴桃A.hemsleyana Dunn、葛枣猕猴桃A.polygama(Sieb.et Zucc.)Maxim.、异色猕猴桃A.callosa Lindl.var.discolor C.F.Liang等,其中前4种在浙江资源相对较丰富,药材主要有藤梨根(中华猕猴桃的根)和猫人参(镊合猕猴桃、大籽猕猴桃的根).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猕猴桃属多糖成分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机能、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等作用,且无副作用.随着其药用价值的凸现,猕猴桃属药材利用率增加,由于药用部位为根,造成其自然资源人为破坏严重,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药材资源,笔者对浙江主产的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镊合猕猴桃、毛花猕猴桃和大籽猕猴桃的根、茎、叶含多糖的量进行比较,以寻找新的药用部位.

    作者:吴瑾瑾;石森林;张小寅;魏颖慧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前荷叶碱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前荷叶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HUVECs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ECV304,以10 μmol/L卡托普利或10、1、0.1、0.01 μmol/L前荷叶碱作用于HUVECs,30 min后再加入Ang Ⅱ 1 μmol/L,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观察前荷叶碱对HUVECs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测定N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能明显诱导HUVECs的凋亡(P<0.01),10 μmol/L卡托普利及0.01~10μmol/L前荷叶碱可明显改善内皮细胞形态,组织活性明显升高(P<0.05),能增加HUVECs释放NO及生成tNOS(P<0.05),但对iNOS影响不大,使Ang Ⅱ诱导的HUVECs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前荷叶碱通过增加NO生成而抑制AngⅡ诱导的HUVECs凋亡,从而发挥可能的内皮保护功能.

    作者:陈爱华;肖华;李志梁;吴金家;季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