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娟;张雪梅;王蓉;李飞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妊娠7~10周人工流产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孕周在7~10周,孕囊大横径大于40 m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术前48 h口服米非司酮胶囊(Ⅱ)50 mg,然后行B超导视下无痛负压吸引术;对照组术前不服用米非司酮,行B超导视下无痛负压吸引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子宫复旧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子宫复旧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应用于孕周7~10周,孕囊大横径≥40 mm的人工流产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子宫复旧,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芳;胡红彦;项良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胺碘酮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盐酸胺碘酮与四种输液在室温下配伍后8 h内不同时间的含量变化,并观察溶液外观性状及pH的变化.结果 注射用盐酸胺碘酮与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及含量均有明显变化;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8 h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溶液稳定.结论 注射用盐酸胺碘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8 h内含量、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作者:张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过量摄入酒精导致的肝脏损害及其一系列病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ALD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酒精性肝硬化(AC)等.该文综述了ALD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病情进行不同治疗,包括:戒酒;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肝移植等.
作者:管文婕;吕雄文;杨万枝;代雪飞;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脓毒症是诱发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病死率高,目前仍是危重病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脓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非常常见,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脓毒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并发心血管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该文以心血管自主神经调控为切入点,对脓毒症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引起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余海洋;俞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14例变应原检测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2例),在GINA方案治疗的同时,治疗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所有患者在治疗初始时记录哮喘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生活质量影响程度,治疗结束后回访以上指标.结果 治疗组中疗程满12 个月者53例,哮喘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生活质量影响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n=52)相比亦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中除用药评分外,其余指标治疗1年前后均未见明显差异.62 例进行SIT 患者中,无大局部反应及全身性反应出现.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王瑾;吴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功血宁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选择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三个因素,考察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佳工艺组合确定为A3B2C2,即黄芪等八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2 h.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工艺为功血宁颗粒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顺旺;陈师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7月到2010年10月我院共有2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我院行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介入治疗效果,包括经桡动脉穿刺成功率,PCI即刻成功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或急诊CABG等),无复流或慢血流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率89.5%(229/256),PCI即刻成功率为98.4%(252/256)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4/256),慢血流发生率2.3%(7/256),出血发生率为1.2%(3/256),1例PCI术后6 h死亡,1例患者在术后5 h发生梗死部位支架前急性血栓形成,2例患者分支血管闭塞,7例患者术中出现慢血流,4例患者在术后不同程度地出血.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桡动脉行急诊或者择期介入治疗切实可行,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和提高.
作者:陈多学;吴桥;江荣炎;卜令同;王敏;耿旭影;汪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促通技术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促通技术,分别治疗后4周8周时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thel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促通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全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瑞全;肖洪波;朱宗俊;罗金发;吴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优化O/W复方苯甲酸乳膏处方并考察乳膏质量.方法 采用反射线单纯形法进行处方优化,考察乳膏稳定性及伸展性.结果 佳处方:苯甲酸120 g、水杨酸60 g、乙二胺四乙酸(EDTA)1 g、亚硫酸氢钠 1 g、十二烷基硫酸钠 15 g、十六醇 40 g、白凡士林 45 g、液体石蜡 40 g、甘油200 g、硬脂酸100 g、单硬脂酸甘油酯50 g、纯化水加至1 000 g,制备的复方苯甲酸乳膏质量稳定,伸展直径约55 cm.结论 此O/W复方苯甲酸乳膏制备工艺简单,工艺过程对操作者损害小,适用于医院制剂配置和临床使用.
作者:李清玉;刘圣;刘斌;苏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肺癌患者血清中各微量元素检测指标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以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全面检索1991~2010年10月收录的已发表的相关文献作为文献的主要来源.纳入的研究应包括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样本为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微量元素的检测至少包括Cu、Zn、Cu/Zn、Se、Mn和Fe中的一个.使用Revman软件5.0.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其质量评分≥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肺癌组血清中Cu和Cu/Zn分别增高0.39 mg·L-1(95% CI 0.23,0.55)、0.44 mg·L-1(95% CI 0.39,0.5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Zn和Se分别降低0.18 mg·L-1(95% CI 0.05,0.31)、0.02 mg·L-1(95% CI 0.01,0.03),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Fe 和Mn的水平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癌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失衡,检测这些微量元素对于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婷娟;胡世莲;徐维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洁净手术部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准,净化空调系统是卫生学和工程学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工程,投入运行时常面临事情多、压力大、问题复杂等现象,存在着医院感染控制的难点及薄弱环节.该文重点根据它的净化原理,分析常见故障隐患,制定并实施详细、合理、科学的监控程序和办法,促进净化系统安全、平稳、良好地运行,防范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王菊霞;晏笑葵;孙会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循证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临床医学模式,是一种临床思维方式,指将当今所获得的佳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系统全面地综合评价,为临床医疗、科研、医学教育和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服务.普外科继续教育在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占有重要作用,需引入循证医学教育观点.
作者:胡孔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我院革兰阴性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细菌和耐药性分布情况以及其临床资料,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以84例痰培养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及细菌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发酵条件致病菌占55.9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常见,占非发酵菌总数的30.95%.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与患者有无基础疾病、ICU病房入住、三代头孢、氟喹诺酮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有关,并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徐圣葆;段报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硼砂溶液(稀)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常规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验证试验中试验组的加菌回收率均大于70%,控制菌检查可检出阳性菌,阴性菌不能检出.结论 可以采用常规法进行复方硼砂溶液(稀)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刘全芳;郑绍忠;张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2010年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好发于65岁(71.1%)以上患者,经抢救遗留并发症或死亡的患者均>65岁.大多数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有57.8%为文盲或小学毕业;所有患者均从未接受过正规糖尿病教育,88.9%患者从未进行过自我血糖监测;有51.1%从未到内分泌专科就诊,且很少复诊;不恰当药物治疗比例较高达51.1%;48.9%合并心脑血管或肾脏并发症;疗效及预后与低血糖昏迷持续的时间有关,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结论 缺乏糖尿病知识、高龄、合并多种并发症、非专科不恰当药物治疗及饮食不当等是诱发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重要因素,昏迷时间过长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糖尿病教育,尤其是低血糖防治宣教.
作者:武秀玲;韩忠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多西环素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缝隙连接的重新分布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多西环素干预组.采用Langendorff灌注系统,制备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间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通过Western-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心肌Cx43的分布及含量.用电生理方法观察多西环素对缺血再灌注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组及多西环素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MMP-9水平显著增高(P<0.001).多西环素干预组较缺血再灌组MMP-9水平显著降低(P<0.001).多西环素干预组再灌注后自发性室速的发生率有所减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降低(P<0.05).多西环素能够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Cx43侧化分布,但Cx43的数量没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多西环素可通过减少MMP-9的表达,减轻缺血后缝隙连接的侧化分布并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李镇;严激;徐健;朱红军;余华;程敏;陈康玉;沈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1年1月我院用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47例和28例的疗效.结果 骨折处均顺利愈合,无切口感染.因骨质疏松骨折碎裂髋内翻2例.Harris 评分系统:动力髋螺钉优良率76.6%(36例),锁定钢板优良率89%(25例),统计学无差异.结论 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手术后病人早期行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长期卧床的并发症.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动力髋螺钉更利于病人早期活动.
作者:周骏武;匡文忠;胡召云;吴丙虎;周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癌症病人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把70例癌因性疲乏化疗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使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5周后,对2组病人进行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干预前2组病人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的疲乏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效果明显,通过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社会、心理支持,适当活动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调理,和对症护理等,可以缓解或消除癌因性疲乏,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燕;王红林;李静;崔茹林;杨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ammaglobin、CEA、P53的表达情况,mammaglobin、CEA、P5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使用实时PCR(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原位癌、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mammaglobin、CEA、P53的表达,并将mammaglobin的表达情况与后两者进行对比.结果 14例乳腺癌病人外周血中10例mammalobin、CEA、P53高表达,4例无异常表达;3例原位癌中有2例高表达,1例无异常表达;4例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病病人外周血中mammalobin、CEA、P53均无异常表达.结论 mammaglobin是乳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mammaglobin结合CEA、P53联合检测可能会成为乳腺癌患者早期诊断及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特异性标记物.
作者:李传应;陈柯;顾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O)的病史及临床特点,CT特征,降低CT诊断的漏诊及误诊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TO患者,结合其临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TO的CT诊断.结果 共总结国内42例TO患者的CT表现,其主要表现为:气管及支气管前壁、侧壁(后壁通常不受累)多发增生性散在或多发结节突向管腔,部分甚至钙化.结论 高分辨率CT(HRCT)薄层扫描作为一种重要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在确诊疑似TO患者时具有高灵敏性,应受到重视.
作者:黄从刚;陈谦学;赵仁平;熊君;李茜;余成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