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伟平;梁伟民
目的 探讨血、尿胱抑素C在监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20例健康人员和65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胱抑素C、肌酐、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等指标,按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升高两组.结果 血、尿胱抑素C在微量白蛋白正常、升高两组均升高(P<0.05),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血、尿胱抑素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96.9%.结论 血、尿胱抑素C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正徐;王莉;李曼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综述了色谱技术在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以便为相关药品监管部门及时发现这种非法添加行为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
作者:何琳;王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动力髋螺钉(DHS)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技术DHS钢板螺钉内固定对3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了治疗,平均随访16个月,对骨折类型、术前原发病、手术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无髋内翻、钢板断裂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 评分)评定:优12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0.3%.结论 微创 DHS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作者:徐盛文;张长春;周章武;周正新;刘安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利血平片中氢氯噻嗪和硫酸双肼屈嗪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unfireTM C18色谱柱;甲醇-0.1%己烷磺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3.0±0.1)(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08 nm.结果 氢氯噻嗪的线性范围:14.11~70.55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31%,RSD为1.11%(n=4);硫酸双肼屈嗪的线性范围:13.64~68.20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为1.58%(n=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利血平片中硫酸双肼屈嗪含量测定.
作者:张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鹿角乳安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处方中全蝎、菟丝子、鹿角进行了显微鉴别;并对赤芍和延胡索进行了薄层鉴别.结果 该处方中所含的全蝎、菟丝子、鹿角3味药材的显微特征明显;并且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与芍药苷对照品、延胡索对照药材及延胡索乙素对照品色谱相同的斑点.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鹿角乳安胶囊的质量.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6年10月~2010年10月间收治的12 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前B超和血β-HCG联合检查能显著减少CSP 患者的误诊率(P<0.05).12例CSP中2例行病灶楔形切除+瘢痕修补术;6例行瘢痕处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4例行药物治疗+超声引导下清宫术.结论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妊娠应该早期诊断和早期采取个性化联合治疗方案,B超和血β-HCG联合检查可以作为诊断此病的主要方法.
作者:唐小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4.6 mm× 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5.84~58.4 mg·L-1(r=0.999 8)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16.6%,RSD=1.4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闫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清创植骨及皮瓣转移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7月,对16例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病例,采用清创植骨,选择腓肠肌皮瓣10例、足背皮瓣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2例、交腿皮瓣2例一期修复创面,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骨髓炎治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9个月.骨愈合时间6~13个月,平均7.5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15例,良1例.功能评定结果为优良13例,中2例,差1例.13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1例窦道形成.结论 创伤性骨髓炎通过彻底清创、松质骨粒植骨、选择合适的邻近皮瓣转移修复等可以一期治愈.且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简单易行等特点.
作者:王秉璞;王明新;李强;马方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氟罗沙星注射液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无菌检查法的要求进行方法验证试验.采用薄膜过滤法,将样品稀释后过滤冲洗或将样品直接冲洗后,在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中和剂,分别进行试验.结果 采用以上两种方法试验,敏感菌均可正常生长.结论 采用增加中和剂或过滤前稀释处理进行无菌检查,方法可行.
作者:许威;李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开发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复方盐酸吡格列酮/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中盐酸吡格列酮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HPLC法,以甲醇∶0.025 mol·L-1乙酸铵水溶液(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9 nm.结果盐酸吡格列酮在0.5~20.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样品溶液在8 h内稳定;精密度RSD为0.92%;平均回收率为100.2%.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徐芳媛;李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I8 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pH4.5)-甲醇(80:2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0.05~0.40 g·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n=5),RSD为0.59%.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的含量测定.
作者:邵超;沈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8例AECOPD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APACHEⅡ和死亡风险,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死亡组和好转组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时间(d)、住ICU时间(d)分别为23.91±7.34、18.43±5.51;18.04±19.69、4.58±4.41;25.37±22.98、10.98±19.14,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19(P=0.001).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步增加,当APACHEⅡ评分超过20分时死亡率增加明显.APACHEⅡ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偏差.结论 APACHEⅡ评分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评估有一定的效果,但在预测患者死亡率方面价值有限.
作者:方向群;黄嵘;汪健蕾;汪正光;郑绍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溶血对血清NSE检测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雅培AXSYM 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正常混合血清标本及不同溶血程度的混合血清标本NSE含量.结果 当血清中Hb含量达0.338 g·L-1时,血清NSE检测出现假阳性,在正常人血清中,溶血每增加1 g·L-1的血红蛋白,就会使NSE含量平均增加30.99 μg·L-1,NSE高值血清中,溶血每增加1 g·L-1的血红蛋白,就会使NSE含量平均增加27.10 μg·L-1.结论 溶血对血清NSE检测存在严重影响,NSE含量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于NSE高值血清,溶血对正常血清影响更大;临床检测NSE要杜绝溶血标本.
作者:张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老年胃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328例老年胃癌手术的早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性胃癌病人具有病程长、晚期比例多、往往合并发症多的特点.围手术期及手术处理不当,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 重视老年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合理的手术方式,手术规范操作可降低老年胃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
作者:李磊;张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因并发症死亡1例,围手术死亡率为1%,15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腔包裹性积液5例(5%)、切口感染5例(5%)、胆漏2例(2%)、术后腹腔出血2例(2%)、肺部感染1例(1%)、肝功能衰竭1例(1%)、胆道损伤1例(1%)、心律失常1例(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30)、术中出血量(P=0.019)和围手术期输血(P=0.011)等3项指标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48,OR=1.047,95%CI:1.000~1.096)和围手术期输血(P=0.027,OR=4.578,95%CI:1.184~17.698)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手术期输血及年龄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切除术过程中必须尽量减少术中失血,避免围手术输血,对于高龄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叶伯根;高登辉;耿小平;熊奇如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炎症相关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人群sIL-2R、CRP、TGF-β1和IL-6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四种指标水平均低于糖尿病肾病患者,5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四种指标水平高,随着患者病情加重,sIL-2R、CRP、TGF-β1和IL-6水平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 sIL-2R、CRP、TGF-β1和IL-6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进行病情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金希萍;胡友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病人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1日在我市疾控中心结防门诊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的188例肺结核病人,采取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病人规律服药率为61.7%,病人化疗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依次为医生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病人年龄、实施DOTS督导管理质量、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各级医院医生加强与结核病人沟通及防痨宣教,提高结核病的知晓率,重视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提高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米志奎;陈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分布和顺位,为医院临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疾病谱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排在前10位的疾病是肺结核,肺癌,慢阻肺,胸腔积液,肺炎,淋巴结核,肺部阴影,气胸,支气管扩张和食管、贲门、胃癌.结论 医院应完善相关科室设置,加强科室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作者:徐先全;郑涛;王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心脑通口服液处方制备的合理工艺.方法 以黄芪甲苷、干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石菖蒲、川芎两味加入10倍量水浸泡1 h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相当于药材2倍量的馏出液,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黄芪等其余五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入10倍量水,煎煮1 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结论 该制备工艺操作可行、质量可控,适合工业生产.
作者:孙舒;吴新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采用PBL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途径,对现行的中药制剂分析课程进行改革.实践证明,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曹雨诞;张丽;文红梅;单鸣秋;包贝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