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钩藤多动合剂的药效作用及用代谢物组学方法研究其生化机制

黄玉荣;魏广力;龙红;肖淑华;王淑芳;刘昌孝

关键词:钩藤多动合剂, 钩藤, 多动症, 药效学, 代谢物组学, 生化机制
摘要:目的用代谢物组学方法研究钩藤多动合剂(简称多动合剂)的药效作用及其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生化机制,观察药物对小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攀爬实验和自发行为实验研究多动合剂对去水吗啡小鼠模型的药效作用,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其生化机制,观察药物对小鼠脑内及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结果去水吗啡激动黑质纹状体系统内DA受体,使系统内DA功能增强,引起小鼠攀爬行为和自发活动增强,多动合剂可抑制去水吗啡引起的小鼠的攀爬行为,并减弱自发活动的增强.对去水吗啡引起的血浆中DA和NE含量的改变及脑组织中DA含量的改变,多动合剂均能予以校正,使各项指标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多动合剂可提高小鼠血浆中DA含量,并降低脑组织中DA的含量.结论多动合剂能调整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失衡以此达到治疗多动综合征的目的.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复方石韦片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复方石韦片是由石韦、苦参等药味组方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热消炎、燥湿利尿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苦参为其主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苦参中主要药效成分,均具有抗炎、抗肿瘤、杀菌等作用,氧化苦参碱还具有镇静、抗免疫作用.为控制该药品内在质量,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石韦片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该方法处理简单、快速、结果稳定.

    作者:苏静州;刘明言;董海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二苯乙烯苷的RP-HPLC测定方法,研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方法色谱条件: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甲醇-水(15:18:67)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320nm.大鼠iv二苯乙烯苷20、10mg/kg及ig二苯乙烯苷100、50mg/kg,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浆及组织,HPLC法测二苯乙烯苷血药浓度及在组织中的浓度.数据用3P97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iv不同剂量二苯乙烯苷后药动学模型为二室开放模型;ig不同剂量二苯乙烯苷后药动学模型符合一室模型;大鼠iv及ig二苯乙烯苷后,在体内分布广泛,大鼠iv二苯乙烯苷后以肝、心、肺中分布较高;ig二苯乙烯苷后心、肾中分布较高.结论建立了大鼠血浆及组织匀浆中二苯乙烯苷的RP-HPLC测定方法,阐明了二苯乙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孙江浩;袁志芳;王春英;许慧君;张兰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灌胃赤芍胡椒复方小鼠血浆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小鼠口服赤芍胡椒复方后血浆中芍药苷浓度的RP-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甲醇-水(38:62)为流动相.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7μm),体积流量为0.5mL/min,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获取230nm波长下数据,采用外标定量法.结果芍药苷与血浆中其他成分能很好分离,芍药苷在5.0~250.0ng/μL线性关系良好(τ=0.9999),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49ng/μL,平均回收率大于90%.结论本方法准确性、灵敏度、专一性高,可为芍药苷的体内血浆药物浓度分析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学参考.

    作者:裴瑾;杨祖贻;刘荣敏;程佳;万德光;胡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山楂叶抽提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

    H2O2可引发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还能诱发细胞凋亡(apoptosis),促使DNA链断裂,从而损伤细胞,参与多种病理机制.Chatterjee等[1]报道,山楂的叶和花的总抽提物WS1442有抗氧化作用.本实验研究了富含黄酮的山楂叶抽提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us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中H2O2的清除作用,以探讨此抽提物抗氧化作用.

    作者:兰文军;郑筱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山楂叶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及牡荆素葡萄糖苷的含量

    山楂叶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var.major N.E.Br.或山楂C.pinnatifida Bunge的干燥叶,具有调血脂、降血压的功效.山楂叶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金丝桃苷、牡荆素、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有机酸类化合物及一些微量元素.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氧及心律失常等活性.本实验采用RP-HPLC法测定山楂叶中牡荆素葡萄糖苷及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操作简便,测定灵敏度、准确度均较好,可作为山楂叶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龚青;张叶萍;祝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

    目的研究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方法用氯仿注入合并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并采用紫外-Sephadex法测定脂质体中猪苓多糖的含量和包封率.结果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0nm,药物包封率为55.3%.结论用氯仿注入合并硫酸铵梯度法可制得包封率高、粒径小的猪苓多糖长循环脂质体.紫外-Sephadex法测定该脂质体的包封率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简便易行.

    作者:王凯平;张玉;张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地骨皮中香草酸的含量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se Mill.或宁夏枸杞L.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气微、味微甘而后苦,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主治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等[1].但关于地骨皮药材中成分的分离与测定的报道不多.本实验用RP-HPLC法首次分离并测定了不同产地地骨皮药材中香草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为该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康;陈晓辉;毕开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正交优选法筛选荆芥炭炮制的佳工艺

    目的筛选荆芥炭炮制的佳工艺.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工艺炮制的荆芥炭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荆芥炭炮制的佳条件是210℃、加热10min.结论重复试验表明,所选的佳炮制工艺较为合理.

    作者:张丽;包贝华;孙磊;丁安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细胞增殖及造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物汤及其化学成分组合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细胞增殖及造血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其促HFCL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测定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对体外HFCL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制备人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寡核苷酸芯片并检测四物汤及其化学成分组合所致的造血相关细胞因子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结果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增强HFCL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HFCL细胞增殖;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组处于G0/G1期的细胞显著少于空白组;增殖指数(PI)则显著大于空白组;IL2-Rα、NF-κB、TPO基因表达上调.结论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可通过上调IL2-Rα、NF-κB、TPO基因表达而促进HFCL细胞增殖.

    作者:李鹰飞;佟丽;梁乾德;王升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形态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及葛根素(Pue)对其的影响.方法以STZ诱导DM大鼠模型,将DM大鼠随机分为DM模型组、不同剂量Pue治疗组(0.5、0.25、0.125g/kg,ig)和氨基胍治疗组(0.1g/kg,ig),另设一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给药8周、12周时,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并取主动脉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DM大鼠血糖、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而NO、NOS水平明显下降;且8周时光镜下可见主动脉内皮细胞肿胀,有的突向腔面;电镜下内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12周时内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病变加重.Pue治疗组血糖、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而NO、NOS水平显著上升,主动脉内皮病变也明显减轻.结论Pue可通过降低DM大鼠血糖,调节ET-NO间动态平衡,对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茅彩萍;顾振纶;许夕慧;曹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物技术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医药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我国药用真菌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概况;真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基本内容及其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讨论了生物技术在传统药用真菌生产、地道药用真菌培育及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或转基因真菌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真菌代谢产物的含量、生物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作者:周选围;陈文强;邓百万;王智;彭浩;林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和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红车轴草提取物中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测定红车轴草提取物中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柱温:25℃;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器:Agilent110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SEDEX55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分别在1.275~3.315μg和0.965~2.509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鹰嘴豆芽素A和芒柄花素在以ELSD检测时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4%、100.84%,RSD分别为2.03%、2.15%,在以DAD检测时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6%、101.59%,RSD分别为1.84%、1.91%.结论本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

    作者:马强;周玉新;雷海民;王长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冠心苏合丸和冠心苏合胶囊中桂皮酸的含量

    冠心苏合丸和冠心苏合胶囊是由宋代<和济局方>苏合香丸简化而成,由苏合香、冰片、乳香、檀香、青木香5味药材组成.其中冠心苏合丸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具有理气宽胸、散瘀化浊、通窍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心绞痛、胸闷等症.主要有效成分为桂皮酸和冰片.目前,关于药材及其制剂中桂皮酸的含量测定已有一些报道[1,2],但对于冠心苏合丸和冠心苏合胶囊中桂皮酸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

    作者:王睿;陈晓辉;于治国;毕开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三黄片是一种常用中成药,大黄为君药,而大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其他文献也报道了多种测定蒽醌类成分的方法,如薄层色谱法[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2]等,为常用的是反相液相色谱法,其流动相均含一定比例的水,测定蒽醌类成分所需时间长、峰对称性差、理论板数低.本实验采用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片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缩短了分析时间,4种物质在10 min内达到完全分离,提高了色谱峰对称性及理论板数.

    作者:蒋晔;郝晓花;刘红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经历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中医药的优势,从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生与广泛应用、中药有效成分及药材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性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药用植物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着重从药用植物无性繁殖系的建立与快速繁殖、细胞次生代谢调控、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的具体方法,以期为实现中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和中药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作者:张明生;杨永华;谢波;殷召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口服给药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常规制剂、长效和肠溶制剂、缓控释制剂或药物输送洗头或透皮治疗系统治疗、靶向制剂是药物制剂发展的四个时代.传统中药的剂型研究也随着医药制剂的发展而得以逐步拓宽,从而更加符合日益发展的临床治疗的需要.口服给药是传统的、习惯的、常用的施药途径.口服给药系统包括速释剂型、缓速释药剂型、定时释药剂型和定位释药剂型.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口服给药系统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钟长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天然药物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包括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需求的增加,天然药物在世界范围日益受到重视.科学工作者也在活血化瘀药、补益药等天然药物中发现大量单味药、复方及单体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初步概述天然药物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电生理学及症状方面的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同时分类综述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天然药物,并对天然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作者:杨春艳;邹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论述了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各种囊材、制备工艺及其特点,并探讨了常规及特殊的应用规律,介绍了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详细综述了近年来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微型包囊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展望了微型包囊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韻慧;许建辰;肖莉;李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制备型HPLC法分离2个茅莓皂苷单体成分

    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1],有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等多种功能.民间用于妇科止血,疗效显著,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三萜皂苷.

    作者:都述虎;刘文英;饶金华;白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芦丁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受体结合的作用

    目的观察芦丁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受体结合的拮抗作用.方法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3H]PAF与家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体外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血小板黏附的强度;以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PAF介导的兔多形核白细胞(PMNs)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结果芦丁可浓度依赖地抑制1、2、4nmol/L[3H]PAF与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其IC50分别为7.3、8.7、17.2mmol/L;芦丁可明显抑制PAF介导的血小板黏附,IC50为1.51mmol/L;芦丁浓度为68.2~546μmol/L时可浓度依赖地抑制PAF介导的PMNs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结论芦丁具有抗PAF作用,为一种新的PAF受体拮抗剂.

    作者:金鸣;臧宝霞;吴伟;陈文梅;朴永哲;李金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