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英
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与护理的效果.方法:对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 例,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措施.结果:大部分病人接受及时有效的防治与护理措施后病情得到及时控制,终治愈出院;个别患者因为体质差、入院就诊时间较晚或防治与护理不当造成病情反复.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观察.该病的发病率与反复率均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作者:范兵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对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指定护理措施.结果:28例治愈,2例发生肢体坏死导致的截肢.结论:对小腿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其患肢情况,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进行正确护理能有效提高小腿骨折的治愈几率.
作者:王年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1年6月收治的69例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及结论: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护士应注意做好其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和安全护理,同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练并培养其日常行为能力,以防止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周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和七氟醚吸入的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近年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5例纳入研究,观察患者麻醉诱导前( T0 ) 、插管后3 min ( T1) 、切皮时( T2) 、气腹后30 min( T3) 及术毕( T4) 的 的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T1的血压下降,与T0 相比,t=1.89,差异有显著性;T2的血压下降,与T0 相比,t=2.13,差异有显著性;T3的血压上升,与T0 相比,t=1.21,差异无显著性;T4的血压上升,与T0 相比,t=1.33,差异无显著性.(2)与T0相比,T1、T2、T3、T4各时间点的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者3例,占6.67%.无患者发生术中知晓.(4)自主呼吸于术后5-10min恢复,定向力于术后20min内恢复.结论: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该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余汝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0~6个月儿童身高、体重每月增值情况,早期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纠治,促进婴儿健康生长.方法:对正常新生儿与早产儿分组逐月随访,并进行分析.结果:出生头3个月体重增值顺位A组为1m>2m>3m,B组为2m>3m>1m,两组身高增值顺位均为1m>2m>3m,无性别差异.A组2倍出生体重出现于出生后第3个月,B组63%于出生后第2个月体重增倍,37%与A组相同,男女无显著差别.结论:两组逐月观察中可见出生后头三个月是体重增倍的生长发育关键期,高危儿在生长迅速、喂养问题突出的0~6个月内逐月观察其生长速率以便尽早检出各种生长偏离,及时干预,促进婴儿健康生长.
作者:闫学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新生化冲剂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在药流的基础上服用新生化冲剂,对照组在药流的基础上服用益母草冲剂.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化冲剂是临床上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康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血透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总有效24例(80.O%);对照组30例,总有效18例(6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3.45,P<0.05);护理干预可以阻止或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程.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庞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2010年,我院对东营地区2000余人的乡村医生进行了医疗技术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乡村医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极为贫乏,尤其是对疾病的病理和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知之甚少.
作者:梁玉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脑室引流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脑室出血行脑室引流术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脑室引流,掌握脑脊液的变化,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进行救治,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结论:脑室引流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是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护理上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健红;陈春燕;谭霞;何贤浈;曾佩敏;黄宗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出院指导.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厌氧菌感染(anaerobicinfection)的防治已成为妇产科临床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宫颈糜烂是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38例用x-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Marlex Mesh Perfix Plug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7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h即可下床,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万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点状缝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剥除方法的比较.方法:对五年来采用点状缝扎和传统剥除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各80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术后1个月小腿溃疡愈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具有优势.结论:采用点状缝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简单有效、痛苦小、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秦希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继发于正常或异常妊娠之后的滋养细胞肿瘤,恶性程度较高,随着诊断技术及化疗药物治疗的发展,护理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使绒癌患者的预后得到极大的改善.
作者:章淑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后应用皮下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下肢手术400例,随机分为皮下自控镇痛组(I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II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I组镇痛效果与II组无差异,I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Ⅱ组.结论:皮下自控镇痛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少.
作者:钟挺;黄丽萍;陈娟;王树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疗效情况.方法: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532例,每日口服2次,每次100mg,14天为1个疗程.结果:一个疗程(14天)治愈319例,显效106例,总有效率为79.89%.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继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辅助治疗结核性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6例结核性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纤支镜注药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化疗组)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复张37例,部分复张25例,复张率为98.4%;对照组完全复张14例,部分复张31例,复张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失眠头痛1例,手足震颤1例;对照组出现失眠头痛1例,眩晕2例.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辅助化疗治疗结核性肺不张可以提高肺复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牛俊梅;张冬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早期佳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在诊断上,其80例临床资料的患者均经过B型超声和膀胱镜(内镜)检查及经手术后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而在治疗上,80例的患者中有60例(75%)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其余20例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等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显示:8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所有病例的状况均呈良好表现,确诊为恶性膀胱肿瘤者随访3月~10年内发现1年生存率的约4例,2年存活者的20例,5年存活者15例;确诊为良性平滑肌瘤者,随访3个月~10年均未发现有明显肿瘤病灶复发现象.结论:在诊断上,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需行B超联合内镜检查及活检而确诊;而在治疗上,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较好也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圣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通过总结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师诊治此病的水平.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通过对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了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的配合.结果:30例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虽较多孔时间长,但术中失血少,术后无出血、胆漏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短.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合作及物品准备周全,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张玲燕;朱雪琴;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