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少卿
目的:总结成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成人MP感染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60例MP感染成人患者,年龄(34±9)岁,女43例,占72%,秋冬季发病49例,占82%,发热22例,占37%,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14例,占23%;白细胞总数正常40例(67%),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34例(57%);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46例行X线胸片检查,28例(61%)正常;肺炎9例;用阿奇霉素(35例)或罗红霉素(25l例)治疗后痊愈.成人MP感染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秋冬季发病多见,症状相对较轻,白细胞总数多正常,肺炎比例少,阿奇霉素疗效满意,病死率低.
作者:余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过程.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脑利钠肽对于治疗慢性HF急性恶化者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选择.
作者:周宇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讨论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7例怀疑为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寻找动脉瘤.结果:发现前交通动脉瘤21例,后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前动脉瘤7例,大脑后动脉瘤9例,多发动脉瘤2例.结论:CTA微创、安全,可三维成像,空间分辨率高,是动脉瘤性SAH重要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连曦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家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新生化冲剂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在药流的基础上服用新生化冲剂,对照组在药流的基础上服用益母草冲剂.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化冲剂是临床上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康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中血脂异常存在的情况.方法:2011年4月到6月间对浙江省中医院2624例住院病人血脂检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病人的高脂血中以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居多且女性比例较高,高脂血症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结论:社会竞争压力较大,适当的调节生活方式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尤其女性在更年期更应注意自我情绪的调节.
作者:于海玉;沃兴德;卢徳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早期佳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在诊断上,其80例临床资料的患者均经过B型超声和膀胱镜(内镜)检查及经手术后活检确诊为膀胱肿瘤;而在治疗上,80例的患者中有60例(75%)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其余20例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等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显示:8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所有病例的状况均呈良好表现,确诊为恶性膀胱肿瘤者随访3月~10年内发现1年生存率的约4例,2年存活者的20例,5年存活者15例;确诊为良性平滑肌瘤者,随访3个月~10年均未发现有明显肿瘤病灶复发现象.结论:在诊断上,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需行B超联合内镜检查及活检而确诊;而在治疗上,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较好也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圣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穿刺在提高肝脏疾病诊断和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就我院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5例肝脏疾病行肝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肝穿刺患者均一次成功穿刺,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根据病理检查的结果,有34例患者的疾病好转,1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诊断明确.结论:经皮肝穿刺作为一种微创诊疗方法,为肝脏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陆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联合检测CEA和CA-153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46例已确诊为乳腺癌的病人,35例乳腺良性病人及68例正常人的CEA和CA-153血清水平检测进行研究.结果:检测46例乳腺癌患者与35例乳腺良性病人组和68例正常人组血清中CEA和CA-153阳性例数和阳性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乳腺良性病人组与正常人组CEA和CA-153阳性例数和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EA和CA-153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钟磊;张荣山;吕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置入带膜支架材料治疗食管气管瘘患者晚期及食管癌引起的管腔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三十个置入镍钛合金支进行治疗的病例进行临床数据分析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探讨.结果:30例患者术后呛咳症状、吞咽困难迅速消失,未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带膜支架材料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狭窄有良好效果,无严重不良并发症.
作者:杜仕建;戴学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出血,其中宫缩乏力性出血占 80%.对于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及时进行恰当的治疗,如使用宫缩剂、使用宫腔填塞物、子宫加压缝合、动脉结扎术等,情况严重时则需要进行子宫切除.
作者:黄颖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0岁,自觉腹部肿物1月入院.自发病以来,无不规则阴道出血及排液,无腹痛及发热.已绝经30余年.
作者:王征宇;张效平;吴广忠;马建中;姜滨;梁熙虹;陈光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69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四肢骨折病人术后产生的不良现象及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不良现象主要有伤口感染、疼痛、肢体肿胀、褥疮、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肺及泌尿系感染以及因遭遇创伤后引起的负面不良情绪等.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常规护理,使四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象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极大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骨折愈合.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中风后遗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近两年来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同期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在康复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进行八个疗程.结果:经护理干预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总体恢复水平较好,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戴永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效果.方法: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出现次数等疗效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及出现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来得时使用量大于诺和灵N.结论:应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显著、更安全的降糖效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6例乳腺癌患者均采用改良根治术,其中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22例、Ⅲ期6例,手术关键在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要彻底显露腋窝保护好重要的神经血管束,术后接受辅助治疗,併随访18-36个月.结果:改良根治术治疗早、中期乳腺癌手术併发症少、胸部瘢痕小、上肢功能良好、胸部外观满意、复发率低.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早、中期乳腺癌及合理辅助治疗,近期疗效确切.
作者:郭继文;陈琳;罗卓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判定心肌梗死的病变范围、评价心脏功能的强弱对于治疗心肌梗死,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莲红;刘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药剂量,事关中医疗效,然而剂量,又是中医的不传之秘.中药剂量的把握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在选择剂量的时候,可以从性别、体质、配伍、制作、剂型等方面予以考虑灵活改变.
作者:廖兴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常见妇科炎症中采取阴道微波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科室收治的150例妇科炎症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阴道炎患者27例、宫颈炎患者38例、输卵管患者9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阴道炎患者28例、宫颈炎患者38例、输卵管患者10例,进行药物结合微波治疗.结果:本组治疗中对照组痊愈47例,达63.51%,观察组痊愈70例,达92.11%,采用药物治疗结合阴道微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见妇科炎症的治疗中采用阴道微波结合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增加药物吸收效率、激活补体及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减少抗生素使用和患者病程,是治疗妇科炎症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为确保护理安全,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方法: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的培训,制定告知程序,掌握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在整个护理活动中实施护理告知,即告知内容和方式,包括入院告知、疾病告知、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出院告知等.结果: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保证护理安全.结论:通过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强化护理人员对告知制度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告知技巧与沟通能力,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作者:罗济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