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明
目的:观察开塞露灌肛治疗产后尿储留的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使用开塞露进行治疗.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有29人在用药后的5~15分钟内自行排尿,有2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部分尿液排出,有1例患者在用药后仍不能自行排尿.结论:应用开塞露灌肛治疗尿潴留具有疗效可靠、无痛苦、无副作用、操作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本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索中风后遗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近两年来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同期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在康复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进行八个疗程.结果:经护理干预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总体恢复水平较好,实验组有效率达到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戴永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家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郭玉琴主任运用中医治疗哮病,急性期以中医多种特色治疗配合汤药,缓解期以用药指导与健康宣教同步,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就诊的50例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进行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都鼻中隔偏曲矫正,鼻中隔无穿孔发生.结论:经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可保留患者鼻中隔骨和软骨,术后恢复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对337例危重病人进行胃管留置,总结出因病人害怕恐惧或不配合治疗,胃管盘在口腔及咽喉部或在咽喉部受阻,胃管误入气管等是胃管留置困难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置管困难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苏雪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加甲亢性周期性麻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2.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发作性躯干性及双上下肢性软瘫,其中,为常见的为双下肢瘫痪,发作时血清钾均低于3.1mmol/L(正常值为3.5~5.5mmol/L).结论:青壮年男性是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好发人群,患者在接受补钾后治疗后症状可得到迅速缓解.另外要降低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发病率关键在于及时有效地控制甲亢.
作者:莫胜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持续使用药物3周左右效果明显,持续5周使用药物或症状消除.经过2个月后,患儿到医院接受复查,结果显示血清T4均正常,整体治疗有效率达100%.结论:早期对小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进行诊治,预后较好.
作者:宋富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强乡镇避孕药具管理工作对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过快增殖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村级联系员业务知识及避孕药具使用的培训和管理,发现避孕药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并随访相关业务.结果:经过对村级避孕药具管理知识的培训和随访,我乡镇避孕药具管理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节育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加强避孕药具管理,提高村级避孕药具工作服务质量是计生工作的重要任务,对稳定低生育意义重大.
作者:吴立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措施,规范科室的皮肤问题管理,减少可预防皮肤问题的发生,并增加科室护士应对各种皮肤问题的能力.方法:运用PDCA四步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ion),计划并实施改进科室的皮肤管理.结果:通过12个月的科室内皮肤问题的监测和统计,改进后比改进前科室里皮肤问题的数量由原来的平均每月8例,减少到平均每月3例.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
作者:董莲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63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的方法.结果:本组63例患者,手术治疗57例,保守药物治疗6例;好转出院6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2%;住院时间8~26d,平均14.6d.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病情重、转变快、预后差,对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与相关护理,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锦云;陈锁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BALP检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对BALP≥250U/L者,结合临床进行血清Ca、P、ALP和X线比较分析.结果:BALP检测具有敏感、特异、简单、快速、经济等优点.结论:BALP是目前佝偻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实验方法,值得普及和推广.
作者:童人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病死率和致残率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在亚洲地区占所有卒中类型的20%~30%,在我国占全部卒中患者的21%~48%.本文对对脑萎缩患者及脑部出血的治疗谈了一下体会.
作者:韩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一起医疗事故所引发的思索,作者在文中简述患者情况,因为血压渐低,直至测不出血压而死亡.对此种情况做出浅析.
作者:吴敬龙;郭永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治疗过程.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脑利钠肽对于治疗慢性HF急性恶化者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选择.
作者:周宇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对于患有低镁血症的新生儿出现惊厥误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方法:给予新生儿患儿镁盐进行治疗,前期进行注射,待惊厥停止后改用一定量的口服.结果:发现病例切勿误诊为其他症状,能及时对症下药,解除新生儿惊厥症状.结论:对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加紧医务人员对新生儿低镁血症导致惊厥专题的结构进行讲授,减少患儿误诊的可能性.
作者:李国庆;左爽;王颖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诊诊断手段的不断发展,双原发肺癌的确诊病例逐年提高,但此例患者的诊治措施,尤其是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仍存在争议,就本科室近期诊治的一例同期同侧异叶的双原发肺癌患者,浅谈个人的治疗经验.
作者:郑福爽;鲁继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不孕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有效的护理,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护理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68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变化、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进行心理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对其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认为做好不孕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护士通过密切观察,认真分析患者的心理因素,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其妊娠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不孕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可辅助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金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呼吸训练,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出院指导.结果:4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提高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治疗COPD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除了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通气、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外,给予纳洛酮0.4mg或0.8mg静脉注射,给药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1-2小时之内不等,给药时间为3-5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4%和56.07%,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3.33%,对照组的病死率为46.6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COPD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玺;魏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