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积雪草化学成分研究

张蕾磊;王海生;姚庆强;刘拥军;栾阳;王秀丽

关键词:积雪草, 积雪草二糖苷, 皂苷类
摘要:目的研究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积雪草中共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β-谷甾醇(Ⅰ)、二十六醇辛酸酯(Ⅱ)、山柰酚(Ⅲ)、槲皮素(Ⅳ)、胡萝卜苷(Ⅴ)、香草酸(Ⅵ)、丁二酸(Ⅶ)、积雪草酸(Ⅷ)、羟基积雪草酸(Ⅸ)、ter-minolic acid(Ⅹ)、积雪草苷(Ⅺ)、积雪草二糖苷(ⅩⅡ)、羟基积雪草苷(ⅩⅢ)、积雪草苷-B(ⅩⅣ).结论化合物ⅩⅡ为一新化合物;羟基积雪草酸和terminolic acid、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B为两对同分异构体.
中草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用于生物碱的分析

    综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或MEKC)2种模式应用于生物碱类化合物时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分析了影响生物碱类成分分离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如何根据待分离化合物的特性建立并优化方法,还介绍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作者:张蕊;郭宝林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抗癫痫肽重组腺伴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为了研究蝎毒癫痫肽对癫痫模型的治疗作用,构建并产生重组腺伴病毒(AAV)载体.方法将AEP外源性核酸片段插入AAV-shufer质粒pSSHG-Neo的KpnI-BamH I位点构建AAV.用腺病毒辅助质粒pFG140、包装质粒pAAV/Ad及构建的pSSHG-AEP三质粒磷酸钙共沉淀法在肾胚胎293细胞系中同源重组包装rAAV.使用地高辛标记的斑点杂交方法测定重组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病毒质粒pSSHG/AEP,经蔗糖梯度离心法获得rAAV组分,梯度稀释测得滴度为1.46×1012PFU/mL.结论成功地制备了AEP重组腺伴随病毒(rAAV/AEP)载体,为癫痫基因治疗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宗仁;邵中军;李晶华;行利;马静;龙铟;张磊;赵艳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海螺化学成分研究

    山海螺是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以根入药,有消肿、解毒、排脓、催乳、抗疲劳等功效.为了开发山海螺的药用价值,笔者对山海螺的化学成分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山海螺干燥根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物理常数测定为蒲公英萜酮(Ⅰ)、蒲公英萜醇(Ⅱ)、α-菠甾醇(Ⅲ)、顺丁烯二酸(Ⅳ)、二十六烷酸甲酯(Ⅴ a)、正二十九烷(Ⅴ b)、二十四碳酸二十一烷醇酯(Ⅵa)、四十四烷酸甲酯(Ⅵb)、α-菠甾醇-β-D-葡萄糖苷(Ⅶa)、△7-豆甾烯醇-β-D-葡萄糖苷(Ⅶb)、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Ⅶc).其中Ⅴ a、Ⅴb、Ⅵa、Ⅵb、Ⅶa、Ⅶb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任启生;余雄英;宋新荣;陈黄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无机陶瓷膜精制清络通痹水提液的污染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滤过中药水提液的污染机制,为进行膜污染的防治研究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产业化进行探索.方法采用氧化铝陶瓷微滤膜对清络通痹水提液进行滤过澄清,考察了不同孔径的氧化铝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通过扫描电镜对膜面切片污染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膜过程中滤过阻力的测定,分析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位置与形成规律.结果对于清络痹水提液,0.2 μm孔径的氧化铝膜较为适用,有较高的稳定通量和成分保留率,同时污染较轻;3种孔径的氧化铝膜,膜自身阻力和孔堵塞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比例较小,浓差极化阻力和表面沉积阻力等可逆阻力为主要阻力.结论优化膜过程工艺参数,采用适当预处理方法和清洗方法可以减少膜的污染,使膜的性能有较大恢复.

    作者:董洁;郭立玮;袁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从《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看中药鼻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制剂通则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分类更趋合理,为我国新药研发及已上市药品的规范打下基础,鼻用制剂与耳用制剂亦做了类似的调整.

    作者:张志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山茱萸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除去果核的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山萸肉,为我国常用中药材,具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主治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现代研究证明山萸肉具有较好的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和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杨晋;陈随清;冀春茹;刘延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中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

    苦参总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中提取得到的总生物碱,主要包括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调血脂、抗肝炎、抗肿瘤、防止白细胞减少、抗辐射、抗过敏、镇痛平喘、祛痰等作用[1].目前上市的制剂有心律宁片(苦参总碱片),临床用作抗心律失常药.苦参总碱的测定方法多为酸碱回滴法.有报道薄层色谱法用于分析苦参总碱注射液中苦参碱、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2].也有报道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类生物碱,但没有使苦参总碱中3个主要成分同时实现良好分离[3,4].本实验建立了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控制苦参总碱中3种生物碱,为以后药品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作者:向柏;孙英华;张媛;耿革霞;王卓;何仲贵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不同采收期鼓槌石斛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石斛为名贵中药,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等功能.石斛资源极其紧缺.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xum Lindl.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资源比较丰富,常作为石斛的代用品.因此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中分离得到联苄、菲及芴酮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的酚类化合物[1~3].本实验以该类化合物中量较高的鼓槌菲(chrysotoxene)、毛兰菲(confusarin)、毛兰素(erianin)、鼓槌石斛素(chrysotoxine)、鼓槌联苄(chrysotobibenzyl)及1,2,5-三羟基-7-甲氧基-芴酮(dendroflorin)为对照品,对不同采收期的鼓槌石斛进行定量分析,为其质量评价及探索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虹;毕志明;项素云;王峥涛;徐珞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超声提取-HPLC法测定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

    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sl.为一传统草药,俗称抗癌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资源.该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冬凌草中的二萜类成分冬凌草甲素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1,2].对于冬凌草甲素的测定方法,传统方法往往采用TLC法[4]及HPLC法[5].由于索氏提取是一种连续热回流提取方法,不仅提取时间较长,而且药液长时间处于被加热状态,有效成分容易受到破坏,测出的冬凌草甲素的质量分数偏低,且提出的药液色重,因此测定前还必须进行脱色除杂,给测定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超声提取技术已被用于多种植物的提取,具有提取快速、提取率高、节省溶剂和时间,能避免高温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等优点.本实验采用超声技术快速提取冬凌草中的冬凌草甲素,并通过HPLC法测定冬凌草甲素,发现采用该法能克服传统提取方法的许多不足,并能保证冬凌草甲素的高提取率.

    作者:袁珂;吕洁丽;贾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肿节风的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肿节风的质量.方法收集不同产地肿节风药材20批,采用HPLC法测定药材的指纹图谱,以Agilent E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溶液(含2.5%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4 nm,柱温38℃;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以1#样品为模版,计算各被测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结果其他19批被测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在0.334~0.99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不同产地药材的指纹图谱的测定和质量评价.由于不同产地肿节风药材指纹图谱差异较大,有必要对原料药材的产地进行考察.

    作者:王钢力;翟为民;姚令文;林瑞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牛膝蜕皮甾酮的加速溶剂提取法研究

    目的采用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探讨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蜕皮甾酮为指标成分,采用RP-HPLC为检测方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影响加速溶剂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了牛膝中蜕皮甾酮加速溶剂提取的佳条件:以无水甲醇为溶剂,药材的粒径为0.3~0.45mm,提取温度为100℃,提取压力10.34 MPa,提取时间6 min,提取1次.结论加速溶剂提取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

    作者:汪家权;赵民军;林岚;柴婴蕾;曾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泽泻有效部位对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肾组织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泽泻有效部位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和肾组织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探讨泽泻抑制尿结石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现代植化和生物活性导向分离的方法分离、提取泽泻的有效部位.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泽泻组.以乙二醇和1α-羟基维生素D3ig制备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及尿生化、肾Ca2+水平、24 h尿草酸分泌量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OP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ig泽泻有效部位(主要以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为主)大鼠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Ca2+水平、24 h尿Ca2+分泌量、肾组织草酸钙晶体的分布、OP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泽泻有效部位能抑制大鼠肾组织OPN的表达,减少肾组织草酸钙结晶的沉积,从而能有效抑制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作者:米其武;曹正国;刘继红;吴继洲;尹春萍;周四维;叶章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近20年英国植物药专利和市场分析及中英专利体系比较

    英国的卫生保健系统属于未完全实行传统医学(补充替代医学)的卫生保健系统,但英国政府对中医药一直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因此在整个西欧,英国的中医药发展比较快.在此分析了英国中医药专利,以便了解中医药在英国的应用及开发情况,为业界提供参考.

    作者:陈朝晖;郑洪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刺五加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进展

    综述了国内外对刺五加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研究的现状.分别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外植体的发育程度和类型、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作用特点、体细胞胚胎的形态发生过程与解剖学和人工种子的包埋与萌发;茎尖外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对愈伤组织和新生体胚的遗化转化;毛状根培养生产刺五加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邢朝斌;陈正恒;曹蕾;郭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的成分及其硫酸酯的制备

    目的阐明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of Nitzschia closterium,EPN)的成分、单糖组成及其硫酸酯化条件.方法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以醇沉法从该藻的培养液中制备;DEAE-Sephedex 25柱分离,HPLC法测定其质量分数,HPLC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以氯磺酸-吡啶法探索新月菱形藻硫酸酯化反应条件.结果新月菱形藻向胞外分泌3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EPN1:1.886×105,EPN2:1.41×105,EPN3:1.134×105.3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的摩尔比在EPN1为4.3:1:5.1:8.9:5.6,EPN2为4.2:7.3:3.7:12.8:3.4,EPN3为3.5:2.1:4.3:4.9:4.7.3种多糖的硫酸酯化条件基本一致,提高氯磺酸比例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增加酯化产物的硫酸根、提高取代度和酸酯化反应的产率.结论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为酸性多糖,其硫酸酯化产物多糖硫酸酯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

    作者:郑维发;陈才法;鲍康德;王义琴;储成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油茶皂苷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影响

    目的研究油茶皂苷(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取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LDH活性,分别测定HU-VEC存活率,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线粒体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黏附.结果缺氧-复氧可导致HUVEC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增加,表现为LDH活性、MD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率显著升高,而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SQS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上述改变.结论 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白细胞黏附有关.

    作者:黄起壬;何明;戴育成;罗永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红松叶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红松Pinuskoraiensis Sieb.et Zucc.为松科植物,又名海松、新罗松、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松、柏子木等,为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 m.树皮灰褐色,鳞片裂开.小枝暗褐色,密生锈褐色茸毛,新枝棕黄色,密被茸毛.

    作者:朴相勇;刘向前;陆昌洙;Oh O-Jin;崔湖荣;李济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假奓包叶化学成分研究(Ⅱ)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1].

    作者:朱华旭;闵知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飞机草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飞机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飞机草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种已知成分,分别为飞机草素(Ⅰ)、五桠果素(dil-lenetin,Ⅱ)、柳穿鱼黄素(Ⅲ)、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Ⅳ)、山柰酚-4'-甲基醚(Ⅴ)、异樱花素(Ⅵ)、金合欢素(Ⅶ)、三十二烷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化合物Ⅱ、Ⅲ和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袁经权;杨峻山;缪剑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胡黄连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印度胡黄连Picrorhiza kurooa non Royle ex Benth.的干燥根茎,一向依赖进口.20世纪60年代,在西藏和云南西北部发现同属植物西藏胡黄连P.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并栽培作为印度胡黄连的代用品[1].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胡黄连,为国产西藏胡黄连.其性寒,味苦.具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现代研究证明胡黄连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降酶的作用.

    作者:邬国庆;张小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草药杂志

中草药杂志

主管:中国药学会

主办: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