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权;赵民军;林岚;柴婴蕾;曾苏
金莲花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其中含有较多的荭草苷和牡荆苷.民间有用金莲花沏水饮用的习俗,有清咽润喉、清热解毒的功效.开发药食兼用的金莲花饮品,可以为市场提供卫生、饮用方便和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金莲花露的生产关键是金莲花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目前常用的提取溶剂有甲醇、乙醇或水[1,2],其具有抑菌作用的成分总黄酮类化合物均以金莲花的水提取液优于醇提取液[3,4].金莲花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提取和浓缩,总黄酮明显降低.为此本实验以水为提取溶剂、冰冻法对提取液进行浓缩,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佳提取条件,确定金莲花水提取液的生产工艺.
作者:辛春兰;潘海峰;李守拙;张素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山海螺是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以根入药,有消肿、解毒、排脓、催乳、抗疲劳等功效.为了开发山海螺的药用价值,笔者对山海螺的化学成分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山海螺干燥根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和物理常数测定为蒲公英萜酮(Ⅰ)、蒲公英萜醇(Ⅱ)、α-菠甾醇(Ⅲ)、顺丁烯二酸(Ⅳ)、二十六烷酸甲酯(Ⅴ a)、正二十九烷(Ⅴ b)、二十四碳酸二十一烷醇酯(Ⅵa)、四十四烷酸甲酯(Ⅵb)、α-菠甾醇-β-D-葡萄糖苷(Ⅶa)、△7-豆甾烯醇-β-D-葡萄糖苷(Ⅶb)、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Ⅶc).其中Ⅴ a、Ⅴb、Ⅵa、Ⅵb、Ⅶa、Ⅶb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作者:任启生;余雄英;宋新荣;陈黄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为一种西方传统药物,是从艾叶菊属的短舌匹菊(小白菊)Pyrethrum Parthenium(L.)Smith中提取的化学成分(C15H20O3),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风湿病和偏头痛[1].小白菊内酯以时间依赖关系抑制c-fos和c-myc蛋白表达,但不影响p15、p16、p18、p19蛋白表达,以剂量依赖关系使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周期中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同时抑制VSMC的[3H]TdR掺人[2];前期研究表明小白菊内酯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3].本研究以BEL-7402细胞为靶细胞,研究小白菊内酯对其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
作者:张雯;宋晓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葛花又名葛条花,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花蕾.性凉,味甘,人阳明经.<神经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其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等症.现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尹俊亭;仲英;孙敬勇;刘鲁;王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别名猪肝菜、羊肝菜、六角英、青蛇菜等,为爵床科狗肝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方各省区皆有分布.狗肝菜的嫩茎和嫩叶可以食用,既可做炒菜,也可做汤,味道鲜美.狗肝菜味淡、甘、微苦,性寒,具清热解毒,利尿生津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血、感冒发热、暑热烦渴、目赤肿痛、急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诊发热、眼结膜炎、便血赤痢等[1].狗肝菜中主要含氨基酸、有机酸和多糖类成分[1,2].近年来康笑枫等[3]对狗肝菜中所含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但有关狗肝菜中脂肪酸的化学成分分析尚未见详细报道.本实验首次运用GC-MS联用技术对狗肝菜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
作者:高毓涛;杨秀伟;艾铁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垂梗繁缕Stellaria radians L.又名繸瓣繁缕,是石竹科繁缕属植物,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40~500 m的丘陵灌丛或林缘草地.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及朝鲜、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蒙古也有分布[1].其全草在民间药用,驱风解毒,外敷治疖疮.
作者:宋京都;王竹红;马骥;文勇奇;何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板蓝根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是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乙肝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内毒素、调节免疫等作用[1].板蓝根中有效成分有靛蓝、靛玉红[2]、喹唑酮[3]、水杨酸[4]、氨基酸[5]等,但这些成分或不溶于水、或量太低、或无特异性作用,作为板蓝根质量控制指标均不合适.本实验建立板蓝根水提物的指纹图谱条件,旨在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和方法.
作者:赵艳玲;曹琳;王伽伯;金城;肖小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1].
作者:朱华旭;闵知大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沙苑子黄酮(FAC)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0.1%CCl4(10 mL/kg)、D-氨基半乳糖(D-Gal,700 mg/kg)分别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ig不同剂量的FAC,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用CCl4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测定细胞培养液ALT、AST活性,MTT法测定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FAC能显著降低小鼠CCl4和D-Gal损伤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模型ALT和AST活性(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FAC明显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P<0.01).FAC显著提高肝细胞活性,促进肝细胞增殖.结论 FAC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作者:刘春宇;顾振纶;韩蓉;朱路佳;周文轩;郭次仪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采用加速溶剂提取法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探讨其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蜕皮甾酮为指标成分,采用RP-HPLC为检测方法,单因素考察法对影响加速溶剂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优选出了牛膝中蜕皮甾酮加速溶剂提取的佳条件:以无水甲醇为溶剂,药材的粒径为0.3~0.45mm,提取温度为100℃,提取压力10.34 MPa,提取时间6 min,提取1次.结论加速溶剂提取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提取牛膝中的蜕皮甾酮.
作者:汪家权;赵民军;林岚;柴婴蕾;曾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以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和重视,同时,中药中重金属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重金属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及正常的生理作用具有明显的伤害作用,人体内重金属过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因为重金属残留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中药的出口.由于重金属残留等原因,目前我国中药总出口额仅占世界植物药销售量的1%左右.所以对中药进行重金属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着重于介绍中药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现分述如下.
作者:孙楠;薛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飞机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飞机草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种已知成分,分别为飞机草素(Ⅰ)、五桠果素(dil-lenetin,Ⅱ)、柳穿鱼黄素(Ⅲ)、槲皮黄素-7,4'-二甲基醚(Ⅳ)、山柰酚-4'-甲基醚(Ⅴ)、异樱花素(Ⅵ)、金合欢素(Ⅶ)、三十二烷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化合物Ⅱ、Ⅲ和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袁经权;杨峻山;缪剑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综述了国内外对刺五加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研究的现状.分别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外植体的发育程度和类型、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作用特点、体细胞胚胎的形态发生过程与解剖学和人工种子的包埋与萌发;茎尖外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对愈伤组织和新生体胚的遗化转化;毛状根培养生产刺五加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邢朝斌;陈正恒;曹蕾;郭鑫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桑叶异名铁扇子,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叶[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疼、目赤昏花等症;历代中医药书籍中记载桑叶能够治疗消渴症,近代医家也常将桑叶用于糖尿病,且取得满意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有效成分之一多羟基生物碱具有降低血糖等作用[2,3].1-脱氧野尻霉素(1-DNJ)是桑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其作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具有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转移等作用[4~6].目前,1-DNJ主要是采用硅烷衍生化后用GC-MS法鉴定其结构[7],因其分子结构中缺少发色团,所以很难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本实验采用荧光试剂9-芴基氯甲酸甲酯与1-DNJ柱前衍生,然后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定量分析.
作者:关丽萍;郑光浩;金晴昊;权迎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是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氧化苦参碱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较为显著,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抑制细胞凋亡、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豚鼠心室肌全细胞钠电流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2].但关于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单细胞动作电位及单通道钠电流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拟在细胞和单通道水平观察氧化苦参碱的作用,为探讨氧化苦参碱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霞;张文杰;吕文伟;李英骥;钟国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胃肠安丸为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研制开发的治疗胃肠道疾病的纯中药制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该处方由木香、沉香、大黄、枳壳等药味组成,具有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之功,临床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涨满、腹痛、食积乳积等症.目前胃肠安丸的检测指标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枳壳为处方中主要药味,起利胸腹之气、散积消痞、化湿导滞消食的作用.柚皮苷为枳壳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柚皮苷在枳壳药材中的量较高,且性质稳定,因此为了提高胃肠安丸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监控产品质量,增加制定了胃肠安丸中柚皮苷的测定.通过对胃肠安丸中柚皮苷的监控可有效地控制该产品内在质量.
作者:凌宁生;杨瑾;律兆荣;刘志宏;高文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Z-藁本内酯是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挥发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1],具有解痉[2]、止咳平喘[3]、调经止痛[4]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国家药品标准的成方制剂中以当归挥发油入药的品种多达40余种.目前有关当归油质量标准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曾有报道采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6]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7]进行评估,但难以满足新药研究开发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Z-藁本内酯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桂生;李八方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活血化瘀中药红花具有抗凝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报道很少.纤溶系统功能障碍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与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本实验采用一侧肾切除加尾iv阿霉素复制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大鼠模型,观察红花对FSGS大鼠纤溶系统的影响及其干预性治疗作用,为红花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志强;赵玉庸;范焕芳;张芬芳;张江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胡黄连为我国传统中药,为玄参科植物印度胡黄连Picrorhiza kurooa non Royle ex Benth.的干燥根茎,一向依赖进口.20世纪60年代,在西藏和云南西北部发现同属植物西藏胡黄连P.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并栽培作为印度胡黄连的代用品[1].本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胡黄连,为国产西藏胡黄连.其性寒,味苦.具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现代研究证明胡黄连具有清热利湿、保肝利胆,降酶的作用.
作者:邬国庆;张小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阐明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of Nitzschia closterium,EPN)的成分、单糖组成及其硫酸酯化条件.方法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以醇沉法从该藻的培养液中制备;DEAE-Sephedex 25柱分离,HPLC法测定其质量分数,HPLC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以氯磺酸-吡啶法探索新月菱形藻硫酸酯化反应条件.结果新月菱形藻向胞外分泌3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EPN1:1.886×105,EPN2:1.41×105,EPN3:1.134×105.3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的摩尔比在EPN1为4.3:1:5.1:8.9:5.6,EPN2为4.2:7.3:3.7:12.8:3.4,EPN3为3.5:2.1:4.3:4.9:4.7.3种多糖的硫酸酯化条件基本一致,提高氯磺酸比例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增加酯化产物的硫酸根、提高取代度和酸酯化反应的产率.结论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为酸性多糖,其硫酸酯化产物多糖硫酸酯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
作者:郑维发;陈才法;鲍康德;王义琴;储成才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