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杨媛媛;王颜;吕文杰
前列腺粘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MC)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前列腺癌,报道较少,我院遇见一例.为研究该病的临床发病及诊疗情况 ,现报道如下并检索文献进行分析.
作者:窦全亮;刘军;苏江浩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1)比较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周骨缺损不同环境下骨修复能力.(2)胶原膜对成骨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犬股骨种植体周形成4 mm×4 mm×3 mm的骨缺损,4种方式修复(1)种植体+骨缺损;(2)种植体+骨缺损+胶原膜;(3)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4)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术12周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测定骨接触率.结果 种植体+骨缺损骨接触率低,并可见纤维包裹.加膜可促进骨缺损区新骨形成.种植体+骨缺损+羟基磷灰石骨接触率约90%,加膜后并无明显差别.结论 羟基磷灰石是一种较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复合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种植体周骨缺损短期效果佳.
作者:张亨;张志宏;刘红红;程凡;鲍军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 (结石组)与30例对照组空腹静脉血血脂进行测定,同时收集新鲜胆囊胆汁化学法测定胆汁中胆固醇(CHD),胆汁酸(TBA)及磷脂(PL)的含量并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评价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在50例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壁 (结石组)和30例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TC、TG、LDL值及胆汁中胆固醇、CSI、PL较对照组高,而HDL和胆汁中胆汁酸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质异常与胆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尹纯林;杨文奇;孟翔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某传染病医院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方法 统计该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防治慢性乙肝药物使用的种类及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用药频度和用药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该院防治乙肝药物主要有27种,DDDS排序前三位的是拉米夫定、干扰素α-2b和舒肝灵注射液.结论 该院慢性乙肝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治疗药物的选择趋向于核苷(酸)类、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辅以抗炎保肝、免疫调节等药物.
作者:王永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淮北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HBV基因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选择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71例)和肝硬化(22例)患者血清93份,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本组患者HBV基因分型结果为C型57例(61.3%),B型16例(17.2%),B/C混合型20例(21.5%);C、B和B/C基因型HBV分布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两组中C型比例分别为66.2%,45.5%,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C、B和B/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分别为79.0%(45/57),68.8%(11/16),65.0%(13/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与B型和C型基因患者在HBV-DNA和ALT水平上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淮北地区HBV优势基因型以C型为主,B/C混合型次之,有少量的B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HBV在病毒复制和肝脏损害方面较B型和C型严重.
作者:王其亮;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含0.1%三乙胺)(10:1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甲氧氯普胺在17.00~17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灯盏花中总黄酮的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选择提取乙醇用量、提取时间、醇提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灯盏花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灯盏花中的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的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7.78%,RSD为0.65%.结论 优选的灯盏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何双英;陈京;胡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07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认为Ems的患者,术中留取新鲜组织,对照组80例,取全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的方法,检测IL-10启动子区域-1082、-819、-592位点多态性.结果 Ems组与对照组的IL-10启动子区域-1082、-819、-592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多态性与Ems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未能够证实IL-10等位基因与Ems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作者:李玉娟;谢静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中医症候给予相应的中药方剂治疗,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量表来判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从治疗第2周开始HAMA、CGI总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为78.21%.经调整方剂和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副反应轻.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
作者:林跃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通过查阅研究盘龙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盘龙参药理及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盘龙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伟;金传山;周亚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40例体检人员的静脉血液标本,使用XE-2100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测定,作为对照组;然后在一定距离内,移动电话保持通话的状态下再次测定此40例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的血常规,此为测定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的10项血细胞结果并无干扰影响(P>0.05).结论 虽然电磁辐射对血细胞结果并无干扰,但医务人员在使用移动电话时还是应该充分重视电磁辐射的问题,从而保证仪器的佳使用状态.
作者:黄先国;卢义柱;汪春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问卷调查;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药物+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障碍,表现在焦虑心境、紧张、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呼吸系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慢性荨麻疹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慈超;刘雯蓓;王军;师金川;季必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原因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该院558例住院DM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58例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105例次,感染例次率18.82%,主要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病程、高血糖状态、侵入性治疗等呈正相关.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其次为泌尿道感染,余为胃肠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感染.结论 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控制原发病的治疗,加强对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的护理,特别是侵入性插管的护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晓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1998年1月~200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病例共12例.结果 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3.3%,期待治疗时间长为66 d,短为数小时,平均保胎时间为10.1 d,分娩平均孕周为34 w.无一例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无一例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先兆子痫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分别为33.3 %和26.7%.结论 双胎妊娠一胎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在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安危,积极处理母体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条件下,尽量延长存活胎儿在宫内生长的时间,提高存活胎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英;杨媛媛;王颜;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ABC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业与时间相结合的医药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成本计量模型,为医药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方增华;张国庆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硬化症5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 男性9例,女性41例,男女比例1:4.6,女性明显多见;皮肤受累100%,心肺受累高达80%.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肺CT检查对于评估SSc的心肺损害具有较高的价值,异常率分别为83%、75%、74%;抗Scl-70抗体阳性患者出现雷诺现象明显高于抗Scl-70抗体阴性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重视SSc伴发的内脏损害,影像学特殊检查有助于心肺损害的早期诊断,自身抗体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郭兆军;李向培;宋维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31 nm波长处测定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的吸收度,并计算回收率和溶出度.结果 乙酰吉他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230~41.84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7%,n=9);三批样品在45 min溶出量均在75%以上.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秦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合理安全的麻醉诱导和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法,对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患者围术期麻醉风险意义.方法 OSAS患者19例表麻复合镇静遗忘状态下经鼻盲探、明视或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术毕所有患者术后送ICU.结果 13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3例喉镜明视和3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管成功.麻醉诱导期患者轻度呼吸抑制,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SpO2能迅速>93%.结论 OSAS患者麻醉诱导宜慢诱导,镇静遗忘状态下保留自主呼吸,能为困难插管提供充裕的插管时间,是降低围术期麻醉风险的有效措施.
作者:罗小群;梁小虎;彭洪;钟纯;漆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0例,均为内囊和脑叶出血,入院时出血量10~40 ml,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发病后24 h内接受常规剂量甘露醇250 ml治疗;观察组发病后24 h内接受半常规剂量甘露醇125 ml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速尿20 mg 1次静脉注射,6 h后改为常规剂量甘露醇治疗.用药后72 h复查CT;14 d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血肿扩大发生率(占43.3%)与观察组(占13.3%)和对照组(占1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愈好转率为50%;观察组83.3%;对照组86.6%.治疗组与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使用常规剂量甘露醇可增加血肿扩大发生率,使病情加重,建议早期使用速尿或半剂量甘露醇较为安全.
作者:郭茜;洪玉娥;吴君仓;徐文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6 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室温(20±1)℃条件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郑芳;孙新建;吴进;朱雪松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