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英
目的 本文探讨了苯酚-浓硫酸法测定资丘木瓜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纤维素酶预处理资丘木瓜,并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结果 方法简便、快捷、线性关系及精准度、重现性、稳定性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88X-0.0109(r=0.9962),适合测定资丘木瓜中多糖的含量.结论 酶法提取大大提高了资丘木瓜多糖的提取率,由5.23%增加到9.24%,提高了76.67%.
作者:刘朝霞;李士刚;陈燕;周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酰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应用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7例,并应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三周方案化疗,终98例患者按要求完成该研究.检测患者上述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反应率(response rate,RR)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TS-5′UTR端为2R2R或2R3C或3C3C型患者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2R3G或3C3G或3G3G(P=0.007和0.018),其他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反应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TS-5'UTR位点为2R2R或2R3C或3C3C型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与氟尿嘧啶疗效存在相关性,有助于指导晚期食管癌选择氟尿嘧啶化疗.
作者:胡冰;何义富;单本杰;陈健;钱小军;王磊;季楚舒;胡长路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补中益气丸中阿魏酸、异阿魏酸的含量测定,确定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范围.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Sunfire ODS C18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采用乙腈:0.05%磷酸的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4 nm.结果 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RSD值均小于3%,阿魏酸、异阿魏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3%,RSD为2.81%、 100.37%,RSD为2.72%.11个厂家53批样品中阿魏酸、异阿魏酸含量分别在0.0467~0.1718 mg·g-1、0.0289~0.7350 mg·g-1范围.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为制剂标准含量范围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柯雪红;陈为;陈锦富;花汝凤;杨小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5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 (结石组)与30例对照组空腹静脉血血脂进行测定,同时收集新鲜胆囊胆汁化学法测定胆汁中胆固醇(CHD),胆汁酸(TBA)及磷脂(PL)的含量并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评价各指标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68在50例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壁 (结石组)和30例对照组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TC、TG、LDL值及胆汁中胆固醇、CSI、PL较对照组高,而HDL和胆汁中胆汁酸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质异常与胆结石的形成关系密切.
作者:尹纯林;杨文奇;孟翔凌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在中药分析课程中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 表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丽;单鸣秋;包贝华;曹雨诞;丁安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成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5例健康成人(110只耳)进行BAEP检测,分析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与年龄、性别、左右耳的关系.结果 成人BAEP左右耳无差别,随年龄增加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期延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潜伏期较女性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年龄及性别是影响BAEP的两个主要的生理因素,正常成人BAEP各波重复性好,可作为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作者:吕红娟;肖瑾;徐培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的影响.方法 通过小鼠胸腺细胞增值法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尾静脉注射小牛血清白蛋白所诱发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免疫因子IL-1、IL-2影响.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IL-1、IL-2水平明显降低,其中针药结合组,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可以抑制细胞IL-1、IL-2的释放,调节免疫,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因子调节有关.
作者:卞勇;鞠晓云;范乃斌;方泰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汉译版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ear-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naire,FABQ)评估腰痛患者的可靠性.方法 将英文原版FABQ按一定要求翻译、汉化得到汉译版FABQ(CFABQ),对34例住院行康复治疗的腰痛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22~60岁,平均42.6岁),用CFABQ进行2次测试,间隔期2 d,检测CFABQ的重复性;对门诊126例腰痛患者在就诊时行CFABQ、汉译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11分疼痛评定量表(11-point pain 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6项简化版健康调查问卷(Medical Outcomes 36-Item Shot-Form Health Survey,SF-36)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FABQ具有良好的重复性(r=0.805(男性),r=0.815(女性),P<0.01);CFABQ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它的2个分量表与NRS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P<0.01),0.192(P<0.05);与CODI的相关系数为0.420(P<0.01),0.351(P<0.01);与SF-36(physical)相关系数为-0.268(P<0.01),-0.173(P<0.01);与SF-36(mental)相关系数为-0.154(P>0.05),-0.303(P<0.01).结论 CFABQ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可用于对腰痛患者的评估.
作者:汪敏;王斌;吴建贤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青藤碱凝胶中青藤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C18(4.6 mm×150 mm,5 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1 mol·L-1磷酸二氢钠-三乙胺(55:4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青藤碱在8.7~104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9%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青藤碱凝胶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道中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31 nm波长处测定乙酰吉他霉素颗粒中主药的吸收度,并计算回收率和溶出度.结果 乙酰吉他霉素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230~41.84 mg·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37%,n=9);三批样品在45 min溶出量均在75%以上.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溶出度测定.
作者:秦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临床处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1998年1月~200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双胎妊娠一胎死亡的病例共12例.结果 双胎一胎宫内死亡的发生率为3.3%,期待治疗时间长为66 d,短为数小时,平均保胎时间为10.1 d,分娩平均孕周为34 w.无一例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无一例出现明显凝血功能障碍,先兆子痫和胎膜早破发生率高,分别为33.3 %和26.7%.结论 双胎妊娠一胎死亡后可采取期待治疗,在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安危,积极处理母体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条件下,尽量延长存活胎儿在宫内生长的时间,提高存活胎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英;杨媛媛;王颜;吕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疗及护理干预对身材矮小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3例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42例、71例,对照组仅仅按医嘱分别在0、30、60、90、120 min各取静脉血2 ml,观察组在取血前和取血过程中对家长和患儿进行全面系统的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顺利完成试验情况,观察组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效率低,后有39例完成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14%;对照组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发生效率高,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影响试验进程者19例,不良反应率占26.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医疗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矮小儿童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ircum-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gen special T cell,CCP/AST)体外增殖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设: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药物;CCP组:仅加CCP干预(CCP终浓度为20 mg·L-1);甲氨喋呤(MTX)组:同时加CCP与MTX干预(CCP与MTX终浓度均为20 mg·L-1);体外培养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OD)水平.结果 CCP可以显著诱导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CP/AST)体外增殖(P<0.01),在此基础上加入MTX后,CCP/AST增殖状态被显著抑制(P<0.01).结论 MTX对RA患者CCP/AST的增殖水平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推断MTX做为RA临床治疗的经典用药,抑制RA患者CCP/AST的活化、增殖,可能是其治疗RA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蔡辉;姚茹冰;高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针对头孢类药物的皮试状况,对该市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对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上认识不统一,操作随意性仍然存在.结合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对头孢类药物应采用拟用药物进行皮试,皮试浓度为0.5 g·L-1是适宜的.
作者:许卫军;岑章建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黄粉虫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因提取工艺尚未完善而限制了其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对黄粉虫蛋白在脱脂、沉淀、脱色、酶解、除臭及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黄粉虫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李奕冉;姜玉新;李朝品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酒精性肝病 (alcohol liver 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内毒素、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深入研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和筛选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药物,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就酒精性肝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玲;孙妩弋;姜玲;魏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灯盏花中总黄酮的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选择提取乙醇用量、提取时间、醇提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灯盏花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灯盏花中的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的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总黄酮平均回收率为97.78%,RSD为0.65%.结论 优选的灯盏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何双英;陈京;胡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醋酸盐缓冲液(pH=4,含0.1%三乙胺)(10:1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3 nm;柱温:40℃;进样量:20 μl.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甲氧氯普胺在17.00~170.0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9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作为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翔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西医对CAG常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CAG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徐维黎;苏习兰;李克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 搜集7例上皮样血管瘤病例,从其病理形态、发病高峰年龄、发病常见部位及男女两性之间发病率的差异对其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上皮样血管瘤有4例发生于女性,有5例发生于头面部,1例有随访资料,5个月后复发.结论 上皮样血管瘤容易发生于成年女性,头面部高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若手术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
作者:李传应;邢晓皖;王晓秋;顾萍 刊期: 2010年第07期